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看有些男的一天就一个馍也要花钱去买高档衣服手表鞋子什么的,女生买高档化妆品,包呀。但是其实穷的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这是什么心理?

小周今年24岁,还没脱单,她在公司里干内勤,每月只有三千多的收入,花钱买东西,却超乎周边人的想象。

小周和她的小姐妹在市区租房子住,每月租金就是600元。公司中午管饭,只有早饭,晚饭自己花钱,平时还有改善下伙食,来算,一个月能存一千元就很不错了。

小周买的衣服都很普通,可是买鞋从不含糊,都是追求大品牌。(对于我来说是大品牌)最普通的一双鞋是四百多的耐克白色小板鞋,最贵的一双是古奇的鞋,看上去灰不溜秋,有点自来旧,可是价格不便宜,听说花了五千多。这么贵的鞋我是想也不敢想,对于小周来说也是一个半月的工资呀!她是真舍得花钱。

最近,又听说她买了一套两千多的化妆品,据说之前用过一次,感觉效果很好。可是后来手里有点紧张,就换了其他的牌子,花了三四百买了一套。

价格不同使用的效果也大大不一样,用惯了好化妆品,再用几百元一套的明显感觉效果不好。无奈,她咬了咬牙花了两千多又买了一套之前的化妆品。

本来一个月的收入就不高,还舍得花钱买几千一双的鞋,两千多的化妆品,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奢侈。有时也挺羡慕她的这种消费观的,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哪怕买完影响到以后的生活,她也高兴过。这就是不同寻常的消费方式吧!

我总结了一下,宁愿饿肚子也买奢侈品的人,应该是这几种情况:

1.刚参加工作,虚荣心强爱攀比。自己挣的钱自由分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2.孤身一人,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只要碰到想要的东西都舍得买。

3.买东西就喜欢大牌子,宁愿平时吃不好喝不好,也要攒钱留着买奢侈品。感觉买了奢侈品,出门有面子,也可以和有钱人拉近距离。

4.因为需要,才会不得已买奢侈品。工作比较特殊,出门谈业务就会看重个人的穿衣打扮。如果身上有几个奢侈品,能帮自己谈成业务,应该是比较值得的。

5假装白富美,富二代,有的年轻人为了能找个有钱的对象,就会把自己装扮成有钱人。当然,这样很容易露馅。

最后:只要钱是自己挣的,想怎么花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许多人对这一点都不太理解。他们认为那种节衣缩食,买奢侈品的人,简直就是虚荣作祟。有买名牌包包的钱,不如每天给自己加个肉菜,把自己吃的壮一点,不比啥强。

但实际上,他们弄错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奢侈品不见得就是消费品,在有些人那里,奢饰品,它是生产工具!

在许多人看来,奢侈品是实用器。一个包包,我得背吧!一件名牌衣服,我得穿吧!这就是让衣食住行上档次呀!

可实际上呢,还真不是这样。

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包包也好,衣服也罢。香水珠宝,甚至连名牌汽车都算上,这些都是生产工具呀!和老农手里的锄头,工人手里的板子是一样的呀!这些“家伙式”万万不可少呀, 节衣缩食算个啥,有的还得用信用借贷,分期付款购置呢!

我认识个姑娘,叫小姿。

小姿姑娘,是我在体检中心认识的。那时候她是体检中心的接待员,在一幢漂亮的大厦里工作,衣着朴素,穿着短裙工装,和办公室里的普通白领一样。

小姿姑娘接人待物的态度很和蔼。当然,说这话等于白说。在私人开的高端体检中心里,不存在那种三甲医院大主任的冷脸。但是毕竟在这种单位干接待,核心竞争力不强。年龄一大,人家就不爱要了。于是有心眼的小姿姑娘开始联系转行……

她加过我的微信,告诉我,她已经从那家体检公司出来了。现在正在代理一家境外的保险业务,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她。

小姿姑娘总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送来问候,而且还专门寄来小礼物,里面有手写的贺卡,在高端销售中,这是常用的伎俩,看来她已经非常熟练入行了!

后来我有一个朋友,想给自己的女儿做一份保险,他希望这份保险能够为女儿日后出国上学,带来方便。所以我就向他推荐了小姿姑娘。

这个保险的金额很大,听说他们接洽了好几次。有一回这个朋友张罗着要去郊区打高尔夫球,那天天气很好,他媳妇儿偏拉上我,在球场里,我 意外的遇到了小姿姑娘。哦,原来她也在这儿……

她是陪一个客户大叔过来的。那个大叔在打球的时候有一些时间,可以听听她的保险介绍。从大叔那边见缝插针,小姿姑娘还飞到了我们这儿,跑来和大家打招呼!

要知道我们不是在练习场呀,在幅员辽阔的高尔夫球场上,一个小姑娘是怎么做到在两位客户之间来回穿梭的,我到现在也想不通。人家高级销售,还真有个本事。

此时的小姿姑娘,已经完全变样了。画着精致妆容的脸庞,微卷的短发,显得挺贵气。脖子上的四叶草项链很是亮眼。她专门选择了那款黑曜石的项链坠。说实话,这一种颜色的项链,除了打眼之外,没什么美感可言。一个小姑娘白皙的脖子上带了个黑煤块似的项链,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突兀。不过只要她喜欢就好。

打完球,小姿姑娘换了衣服,和我们一起去吃下午茶。这时候我才发现,她摘了手套的那只手上,带了一款卡地亚的三色环手镯。

“三色环”这是卡地亚品牌里,辨识度最高的一款。从我当姑娘的时候,就开始风靡全球,如今我都成退休大妈了,你说这是不是经典款?

我一边喝着茶,一边琢磨着这小姿姑娘,八成是发了吧!我估计她的生意不错,因为光这两件首饰,就得至少十万,再加上那个随身的BV包包呢?

后来我和她又见了面。她专门送了一份礼给我,对我说:“真是太感谢您了,那单签下来了,我今年终于有保底了。”

我问她做的怎么样?她摇了摇头说:“现在不好干,我入行晚了,受政策影响不好做了,竞争特别激烈,还是靠叔叔阿姨们帮忙提携吧!”

小姿姑娘还不是哭穷,她真没挣到钱,这点可以看出来。因为她是挤地铁来的,一打听,还住在合租屋呢!但就算是如此,她的首饰也不敢买假的。

要知道,奢饰品是她向那些高净值客户,推广产品的一件辅助工具呀。你必须能够在身上体现出,和客户有相似之处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认可你。

高端销售得包装出一个假象,你和客户是一个阶层的,就像朋友一样,可以平等交流,互惠互利!

客户们可以像逛地摊儿似的,把那些名牌搜罗回家。而你呢?可能真需要结衣缩食,咬牙购置!这么想想,我觉得小姑娘都瘦了。孩子背地里挺吃苦的!哎呀!这就像我们小的时候看的抗战片,武工队员要化妆进城,侦察敌情一样!

毕竟这是生意场,“富有诗书气自华”那套没有用。您就是一肚子四书五经24史,如果不是财主,不是客户的同类中人,又怎么能向人家提供投资咨询呢?是吧?这个道理您大概懂吧!

…………………………………

为什么我对这种事情如此了解呢?那是因为我组织过一场关于奢侈品的募捐活动。募捐的对象是谁呢?就是我的大侄子乐乐!

十年前,乐乐刚从美国回来。这个孩子从小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父母离异之后,谁也不管他。不过乐乐也真争气,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美国财经名校的毕业证。之后,他在华尔街工作。

但工作这事儿,也必须有个备注。这华尔街的工作,也不是人人百万年薪,各个金融金领!像乐乐这种,跟华尔街犄角旮旯里,一家新加坡投资小银行工作的普通职员。也算是在华尔街那儿,游过两下泳。相当于某些“洗澡”的阳澄湖大闸蟹,名头还是不太硬。真金白银的大宗业务,他没怎么干过?

眼看他跟美国混不开,我就劝他早点回国。回来晚了,这边都挤得满满当当的了。于是乐乐就从自由女神那一转弯,又杀回了皇城根儿。在首都金融街上开始投简历。

本来我希望家族里的其他亲戚给他搭把手,但乐乐这孩子特别倔强,他不愿意受亲戚的帮助。他只是通过同学介绍,找到了一家私募基金的工作。

干投行,做私募,实际上就是和各种公司打交道。给他们拉融资,搞包装。辅助他们上市,上市了,就发财了,大家分钱。上不了市,白忙活,只能干瞪眼!

这种工作要和许多人打交道。融资的,投资的,干实体的,政府部门的,反正乐乐就是跑前跑后的差事。既然要跑前跑后见很多人,那孩子就得有身“行套”吧,得把他扎咕起来吧!

您不能穿个白不呲咧的白布大褂,您不能塌了个黑布片子的片鞋,晃晃当当就去了!回头人家一瞧您这扮相,这是打华尔街回来的,还是打食品街回来的?没有名牌,人也掉价!这位肯定跟华尔街没挣着钱,八成是扫街的吧!

可奢侈品很贵呀,我手头也没多少了。

于是他大姑我,翻箱倒柜给大侄子乐乐找出一块表来。那是早年间,我一个朋友从腕间摘下送给我的临别纪念。一块儿江诗丹顿的大白盘三针表。这是许多亚裔老钱资本家喜欢的牌子,得了,就是它了。给乐乐套手上!

其他的那些叔叔大爷们也别闲着,这是咱家的孩子,人人都得出一份力。我在家族群里一声号召,于是大家都行动起来了。

大伯掏出一个都彭的打火机。方方正正的金沙款看着挺稳重。

三叔给拎来了一个CD的公文包,八成新。要的就是这个半旧的感觉,因为一般金融人士轻易不爱换包。这也暗戳戳地表明,咱有经验呀,挣高薪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呀。

四叔送的好像是几件巴宝莉的衬衫,棕色的条纹袖口边,细细窄窄的就那么一小条,但是懂得都懂!

五叔送的是一支万宝龙的大班笔。白色的博朗峰小云朵在笔帽上飘着……

六叔送的是什么来着?好像是带着孩子订了双皮鞋。

最后打总,出大头的是七叔。一口气给孩子做了五身西装,都是那种手工缝边的高级订制,并且嘱咐乐乐:“千万别胡吃海喝,订制西装的量有限,裤子能改,上衣几乎动不了,只要是一长肉,你就面临着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啊!

孩子听了这话,使劲的点了点头。对他七叔说:您放心吧,我这辈子也不敢胖了!

最后呢,在这一堆奢侈品加持之下,一个成绩斐然的华尔街精英被大家捧了出来。一口流利的美音英语,一张过硬的毕业证,一张儒雅稳重的面容(这倒是他自己长的,是现成的 不花钱)再加上一身讲究的西装,还有身上那时隐时现的,各种低调小奢侈品。打开随身携带的银色苹果笔记本……这就是一个商人希望看到的投资顾问形象。

在他的造型上,你也可以感到银子压身的感觉呀!

乐乐的业务开展的还算顺利,做了三五单,要知道他们一单的周期都是非常长的,有一两年的,最快的好像八个月。反正只要一单成功,收获就是很丰厚的。就这样新手乐乐,慢慢地入行了……

如今孩子也能够自立了,自己也买房买车了。但是他发现自己还真不适合做客户,是没多久就跳槽去一家国资券商的研投部门,做那种兢兢业业的老会计似的研究员了。

如果每天不见客户,不做路演,那些名牌奢侈品用处也不大了。只要穿的干净整齐都行,因为你的业绩是靠报表体现的,你本人不出现在客户面前!从前台躲到了幕后,乐乐感到轻松多了。他每天就是牛仔裤运动鞋,再加一件POLO衫,春夏秋冬,总是这身装扮!

……………………………………………

最后我还想叨咕一句。我们也不能对所有节衣缩食买穿戴奢侈品的人,一律口诛笔伐。大家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工种。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摩天大楼,在如今这个高压的时代里,我们都在不得不,在以各种方式,奋力向前。有的在奔跑,有的在滑行,有的在展翅,有的在跳跃……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别人的用力方式可能你不太理解,但是不得不说,大家都在负重前行!

祝我们好运吧!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我来回答,这些是理念和认知问题,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有人喜欢,省吃俭用,从嘴上省钱,从外表上,冠冕堂皇的装饰自己,这是虚荣心,这是做给别人看,记得有一则笑话,说一个人不富裕,但出门以后怕别人笑话,就用猪肉皮,在嘴上抹一抹,虽然是笑话,但其中的内涵,是十足的虚荣,攀比。

由此可见,人的认知理念不同,选择就不同。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这样的人还真有,而且还很多。

表面上看,衣冠楚楚,高雅大气,金手表,金链子,金戒指,好不气派!

女生背上几万的包包,身上穿的妖里怪气,脸上涂抹得像登台唱戏的。

这样的外表,能给人养眼的感觉,让人看见心情愉悦,这都无可厚非。

他们这样做,是获取一种心态一一虚荣心。达到自己内心的抚慰。

但是,量力而行,量体裁衣,是一种美德。值得发扬光大。

如果是我,我会先保证不饿肚子,经济实力充裕的时候再去买。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这种人是穷要面子,活受罪。饿肚子还要买奢侈品,虚伪心太强。奢侈品在身上就能变成高富帅白富美吗。

现在虽然是讲美,内在的美也重要。两者都美才完美。

富有的人是不用伪装的。高智慧的人是不会显摆自己的,高学问的人是不会弄虚做假的,德高望重的人是不会轻浮的。

只有无才无德无钱之人,才会处处包装自己,那些装得花里胡哨的人,才是无能之辈。怕人看不起,才把自己搞得与众不同。有冒牌奢侈品,实其实真的他的买不起,因为他吃饭的钱都成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

谢邀请;

我个人认为这种现象,一般分为二至三种多数都是年轻人,一是工作上的需要或许出于无奈要这样做,既使没钱也不给人知道外表还是要得体些,比如说一间大公司工人是分有几个等级。

普通员工的工作是最辛苦的,甚至有些工序是最脏的,工作时间又没有规定,所接触的都是干重工的老粗一身脏兮兮的,所以上班时可以随随便便的穿着而无法妆扮,提十多块钱装手机的袋子都无所谓没人会说。

但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可就不同了,为了工作而不能太随便了,这也是对工作态度负责任吧,进办公室的都是客户之类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不能把自己弄得太寒酸了。

或许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形象,既使是省人家也看不到,办公室的工作干净整洁安静又舒服,既使工资低点作为有文化的年轻人都会抢着干,起码他们的工作能起到发挥的作用,穿着都比员工的高档些。

但是我相信办公室除了厂长,会计恐怕没有多少人的工资上万,可他们的消费往往比普通员工高些,像我前年在一间厂做冲床,车间有20几个员工每个人的工资8千几至9千多一个月,收7千多块极少的。

可我们上班干的都是重活,把自己弄得像捡垃圾似的一身汗味,人家办公室的那些人还没到面前就闻到一身的香味,还天天涂口红,上下班提的是漂亮的包包,如果在食品厂员工还不准玩这些,涂口红,涂指甲都不允许的,装也得看什么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