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让孩子多见点世面会对他们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经常拿没见过世面的人和《红楼梦》里面的刘姥姥相比,刘姥姥进大观园各种好奇、新鲜,让主家和丫鬟们嘲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我们都是爱面子的,谁也不想让自己在外人面前出丑。
孩子小时候正是学东西的黄金期,有条件就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这样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如果不让孩子见见世面,孩子就是井里之蛙只生活中自己狭小的世界里,不知道外面有多精彩,等以后长大了和别的孩子会有很大的差距,容易让孩子有自卑心理。
从我自身说起,我在农村长大的,当踏入社会一年都感觉自己好傻什么都不懂,就餐不会点,坐公交车不敢告诉司机下车,碰上领导同事不知道怎样打招呼,怕和陌生人聊天……我感觉这些都和小时候的生活有关。这些都是自己一点点学的,我自己吃过这方面的亏,就不想让孩子长大再像我这样,多带孩子去各个地方走走,接触多了,总能给自己带来收益。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让孩子见世面,可影响其一生的格局。但男孩和女孩要“见”的“世面”是有所差异的。01
男孩的“见世面”泛指磨砺其意志的经验。比如军训,露营,体育竞技类活动,以及各种比赛。父母不仅要刻意创造上述条件,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培养儿子形成顽强的意志。这就是所谓的“穷养儿子”。
这里的“穷”不能仅理解为“物质匮乏”,虽然“物质匮乏”也是“穷”的一种,但这里的“穷”比起“饿其体肤”,更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精神和意志层面的磨练。
02
女孩的“见世面”泛指体验美好事物的经验。比如旅游,听音乐会,参观美术馆,阅读好书,享受父母和家人的关爱等。这就是所谓的“富养女儿。”这里的“富”也不能仅理解为“物质丰富”,虽然“物质丰富”也是“富”的一种,但这里的“富”比起金钱,名牌衣物,更指“见多识广”,“不缺爱”等智识和精神层面的丰富。
当然,男孩除了要磨砺意志,也要体验美好事物;女孩除了体验美好事物,也需要磨砺意志。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03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提到进化心理学中的“亲代投资”理论。
亲代投资理论指在繁衍后代上,付出成本高,投资多的一方,会更加挑剔。显然,女性在繁衍后代的时候,比男性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以下通过两方面来分别阐述:
1 男性一生中能产生上百亿个精子,因此精子是无限且廉价的。而女性一生中大概只能产生300~400个卵子,因此是有限且昂贵的。
2 女性不仅要经历10月怀胎的辛苦,生产时的剧痛,产后1~2年内照顾婴儿的操劳,还要冒着生产时丢掉性命以及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因此,由于女性拥有宝贵的生育资源,她要学会挑选和判断,即培养“选择资源的能力。”而男性因为缺乏生育资源,所以他要学会争取养育后代的物质资源,即要培养“争夺资源的能力。”
所以,女孩只有“见多识广”,才不会被廉价的诱惑和技俩骗走,糊里糊涂地献出宝贵的“生育资源”,却没有为自己和孩子置换回理应的“生存资源”。
同样,男孩也只有“意志坚韧”,才不会在资源的争夺战中轻易败下阵来,沦为毫无竞争力的“妈宝男”或“软饭男”。
04 古人有云“富贵多淑女,纨绔少伟男”,也是对此道理的另一种表达。
“富贵”的女孩比起匮乏的女孩,会更少地出现堕胎,未婚先孕等问题。也很少会给自己选择一个“资源匮乏”的丈夫(这里的资源可以指“当前拥有的资源”和“争夺资源的潜力”)。因为她们知道并且相信自己拥有的资源十分宝贵,只有能提供良好生存资源的男性,才有资格与她置换。此为“自珍自重”。
而“纨绔”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后用于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之所以“纨绔少伟男”是因为出生良好的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生存资源丰富”,很多东西毋须争取便唾手可得,久而久之,便容易丧失斗志。其实,“纨绔少伟男”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富贵”,而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现实中有不少家庭境况一般,却依然培养出“斗鸡走狗,游手好闲”之辈。也有不少男孩出生良好,却依然非常努力上进,此为“自立自强”。
结束语
眼界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
见过世面的女孩在“选择资源”时更有智慧,
见过世面的男孩在“争夺资源”时更有能力。
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这种受益一生的智慧和能力。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对于出生在贫困家庭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城市,就像我妈这一辈的人,出生在农村,家里穷,买不起贵重物品,更别说出外边去了。我记得家里买了个液晶电视,我妈打开不会操作,她只会开机关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城市小孩从小就学钢琴,书画,字数等,像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就只能看看,只能想想,我们也想每天过的这么舒服,可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第一次去上海,由于没有出过远门,地铁都不会做,公交车站也找不到,我不会坐飞机,一路问路人才找到,到了以后,已经是晚上了,上海夜景真的是太美了,终于知道为什么现在人为什么愿意挤在大城市,也不愿意回农村,因为生活本来就是要享受,挣钱都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所以我发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也去大城市发展,只能自己见的多了,自己的阅历,经历,人脉也就丰富了,这一生也就无悔了,等以后有机会了也要带父母出城去旅游,好让他们安享晚年。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刘彝的名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广为流传,足可以说明见世面对孩子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趁早,见世面最好。
见世面是孩子认知世界,融合世界的金钥匙。理论要在实践中得以发扬光大,经验代替不了体验。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知识结构更明晰、更系统。从我女儿懂事起,我们会带她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小到田间地头看庄稼的成长,大到和参加国际交流,这其中孩子受益匪浅。
2、是孩子情绪管理、高情商、提高格局的关键。经常出去走的孩子不至于思维局限于眼前的小圈子,会从各个方面显现比较高的格局。比如,见过世面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常人眼里的失败,对待事情会更谦虚,宠辱不惊。究其原因是他们经常接触常规生活范围外的孩子,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继而他们的情绪会更平和,处理问题会更成熟和稳重。
3、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人交流,是见世面的孩子必须所经历的。孩子在家里、在熟悉的环境,往往容易任性、说话口无遮拦,同陌生人交流,展现自己优秀良好的一面,会理智性、友好性的交往。因此,常见世面的孩子更易获得好的人际关系。
4、是孩子拥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使孩子确定人生的方向和目标的基础。偶尔跳脱开常常规的生活学习环境,孩子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眼光审视世界,对与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想对比,在思想上产生冲击,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接触的事物多,接触优秀人才的机会多,会让孩子更早的确定人生目标和方向。
5、可以使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任何学习都来源于孩子的热情,和孩子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脱离开学习谈学习,脱离开生活谈生活,经常见世面的孩子,会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上开拓的,温暖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积极向上的种子,他们比长期按照相同的轨迹生活的孩子,更优秀更有韧性。
6、是孩子分辨是非、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孩子每见一次世面,就像经历过一次小的人生一样,方方面面都会体验到,会接触到,而且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处理,去解决。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是孩子建立独立性人格的基础。
二、家长对见世面概念的几个误区1、见世面就是外出旅游,就是到处游览。许多家长认为见世面就是乐此不疲的带孩子外出旅游,一程接一程,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吃遍天下美食,走遍万水千山。没有学习和吸收营养的旅行是无价值的,反而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认为生活不过如此,人生就是游乐,就是吃吃喝喝。
2、见世面必须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的家长认为见世面必须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还谈什么见世面。腹中有书芳自华,在网络世界高速发达的今天,在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基础。
3、见世面就是带孩子出入高档场所,左右逢源找人脉。档次高的地方固然能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开拓眼界。孩子有属于他们的儿童世界,家长应该围绕热爱生活积极学习的课题,陪伴孩子多去符合他们年龄段的活动场所,寓教于乐,让孩子结交优秀的小伙伴。
4、见世面就是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一切。自己小时候受了很多的罪,吃了很多的苦。就想让孩子不受罪,少受罪,让其拥有最好的一切,就认为好的东西可以让孩子长见识,赠知识,吃穿用度都要比别人高一筹。如此,会让孩子沉醉在追求浮华的物质世界里,丧失斗志,颓废人生,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开拓视野是每位做父母最热衷的事情,让孩子见世面,不光是停留在物质方面的满足,更是精神和灵魂的升华。更是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开阔包容的生活情怀,积极进取的学习方式。
(PS:图片私有,谢绝转载。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我深深地体会过让孩子见世面的重要性。
我的孩子今年8岁了,要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在今年之前,当地能玩的地方基本上都领着他去玩过。因为孩子小,带出去不方便,所以最远去过的地方就是秦皇岛。
去秦皇岛的原因,其实源于孩子说过的一句话。有一天,带着孩子到河边去看水,因为水被橡胶坝拦截起来,水位比较高,孩子看到水比平时宽了好多,突然发表感慨:“好大的海呀!”,啊?什么情况?这是海呀?
正好有个出去玩的机会,于是带他到秦皇岛近距离看了看海的宽阔。虽然只是到海边玩了玩,并没真正领略到大海的壮观,但回家后再也没见他对着河水发过对海的感慨。
今年的一天,看到一辆双层旅游车,孩子对我说:“妈妈,你看那是双层公交车。” 我告诉他,那是到这里旅游的旅游车,并不是公交车,北京有双层的公交车,有空带他去坐,结果孩子问我:“妈妈,北京在秦皇岛哪儿呀”,我直接懵圈了。
后来找了个时间领孩子到北京一趟,观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像,在广场远距离的给他介绍人民大会堂,有参观了博物馆,动物园也走了一趟。
虽然有的他不是很清楚和明白,但基本上懂得北京是首都,有天安门,有毛主席遗像等。回到幼儿园里,与幼儿园的小朋友多了好多的话,显摆了个够呛。别人故意逗他问北京在哪里,他会毫不犹豫,坚定的说北京是首都。
虽然是个小事件,但我认识到,孩子应经常带着去见见世面,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并不是他眼里的那点儿地方。让他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有话说,不至于说起其他的城市,会一脸的茫然。
我认为孩子见世面,玩的同时,又长了见识,也许会有助于孩子的格局,不会目光太短浅,知道谦虚,知道山外有山。
让孩子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眼界,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先讲一段小经历:有一天,带三岁的小外孙到公园游玩,看到一个清洁工在扫地,小外孙跑过去对清洁工说:“工人,您辛苦了”。
我很意外、又很诧异,没教他过啊,这应该是他在画本上看到的看图识职业,赶紧跑过去纠正他,应该说“叔叔,您辛苦了”。
毫无例外每次带他外出,他总是很礼貌的跟陌生人打招呼。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性格活泼开朗,不唯唯诺诺,给人予比同龄人优秀的感觉。这就是眼界。
我们一直都坚信一个真理,即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并通过正确的姿势持续的努力,梦想的距离和你会越来越近,终有一天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都被现实在脸上煽着响亮的耳光。有个残酷且确定的事实告诉我们:眼界,比梦想和努力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一生,能够走多远,跟他的眼界有关。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围。引申指见识的广度。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
读书万卷,行万里路,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与之交流过的人,就是他的世界,你行走的眼界决定了你看世界的境界。
2011年做了15年中学教师的网友“linyang2000”称,【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网上引起热议。】
要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做支撑。准备上小学的艾欣家长称,现在孩子4岁,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课余还请了钢琴、芭蕾、绘画等私教。
她相信,只有去砸钱上培训机构,孩子的眼界才得到开阔。而高额的持续的费用支出,这是一个寒门所承担不起的。
此外,在家庭清贫成长的学生,几乎没有外出旅游,父母忙于生计,外出务工,对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鲜有问津,阅读面比较窄,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眼界自然狭窄。
这时候有的人才明白花高额费用给孩子学舞蹈、绘画、音乐、沟通技巧、外出旅游等等有什么用。
其实不言自明,这些恰是课本上没有的,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这是培养孩子一项本领、一项技能,也许某一天他会因为无意中学习的一项技能结识一位导师,而这位导师可能是你成功的引路人。
蔡康永曾经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你的眼界会变得越来越窄,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人生的道路应该是越走越宽阔,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的学习、背起行囊,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开阔我们的视野。
坚持回答问题不易,喜欢请个赞再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