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我的同学是独生女,父母病了,她很无奈,说她的好日子过完了,下半生要照顾父母了。

本人不认同此观点。倒觉得,独生子女的一生,都是好日子。而且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甜。

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甜水中泡大的。在家里,父母,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独宠他一人!从吃到穿,无人与他争抢。

长大后,他们又赶上了好时代。可以考公务员,也可以下海经商,可以留学海外,也可以建设家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独生子女,结婚生子,父母鼎力相助。有了宝宝后,家里的老人,更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而且,这个时期的父母。该退休的都退了,不该退的,也都在退休的路上。试想,老人有时间,又有钱。来帮忙,全力照顾孙子辈。让独生子女,安安心心地工作挣钱。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即便是,将来的某一天。老爸或老妈生病了,卧床不起。但同时病倒的几率,也只能是万分之一,少之又少。病了也不可怕,他们有退休金,有医保,有存款。真是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或上养老中心或雇人家庭养老。

就算是父母,百年之后。最起码的房子,家产,存款。都统统地归他们所有。双方父母,继承的就是双份。既便是平庸之辈的独生子女,也都会生活得很好,不会十分辛苦。

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三年的自然灾害,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动荡,没有经历过国企改革的浪潮。无论怎么说,独生子女,都将是最幸福的一代人!

文中,网图侵删

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独生子女应该是一生都甜,没什么苦。父母不会同时因病倒下,一个有病,另一个能照顾。比如在北京,独生子女结婚,双方父母往往给出资买房。有了孩子,双方父母可以帮助照顾。将来双方父母辞世,留下的遗产不少,独生子女其实不用打拼。中国社会五千年,独生子女这一代最幸福。

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我的同学王清是70后的独生女,今年52岁。她性格活泼开朗,经常组织同学会,但今年同学会,王清没有参加,原来是她父亲中风躺在床上需要照顾,母亲精神障碍需要照顾。了解事情原委以后,我们与王清视频,她流泪说:“独生子女先甜后苦的日子真的很无奈”。

我上初中那会儿,王清的父亲是中学教导主任,母亲是中学数学老师。据说王清的母亲生下王清以后,就切除子宫不能再生育,所以王清是独生女。

我们班上大家都有兄弟姐妹,只有王清是独生女,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又都是我们学校的骨干,那时的王清在我们心目中是天之骄子,学校所有大型活动,王清都是组织者或是台柱。学校所有比赛王清都是获奖者。那种荣耀,让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学生望尘莫及。

王清的老公就是我们的班长,名叫王延文,王延文学习成绩优秀,数学竞赛年年得奖。王清的父亲看在眼里,一直有心把女儿嫁给王延文。

王延文大学毕业后娶了王清。王清和王延文结婚后,他们自己创办了公司,由于他们经营有方,不几年就挣了大钱,他们在义乌花了两千多万买下了带院子的别墅。王清的父母退休后,也随王清一起住在别墅里,帮助王清带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快乐。

一天早上,王清的父亲照常去院子里提水浇菜,踩了块石子,摔了一跤,却怎么也站不起来。王清急忙把父亲送到医院,说是脑中风,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王清的母亲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王清的父亲原来是教育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做事雷厉风行。那时我们班上的学生远远见了他就绕道走,大家都敬畏他。

王清父亲自从瘫痪以后,脾气更加暴躁,一王清的母亲一日三餐小心翼翼地喂他,稍不如意,王清的父亲就直接推翻碗筷,米饭食物撒落在被子上。王清母亲经常换洗被子。

王清看见母亲太累了,找了个保姆帮助母亲服侍她的父亲,没想到,王清的父亲看见保姆几天不吃不喝就是哭,无奈王清只得辞了保姆。

王清的母亲日夜陪伴王清的父亲,吃不好,睡不好,后来就开始说糊话。王清带母亲去医院,医生诊断是精神障碍,必须住院治疗并陪伴。王清与专家商量着找个保姆陪伴母亲,专家同意了。虽然疫情期间王清不可以进医院,但王青每天必须要与母亲视频,并随时关注专家的治疗方案。

这年又逢王青的女儿读初三,女儿的班主任给王清打电话说她女儿最近成绩一落千丈,谈恋爱了。

王清忙得焦头烂额,她人累心累,不知从哪头做起,父亲需要她全身心地照顾,母亲需要她的财力和关心,女儿需要她的照顾。还有公公婆婆是未知数。

因为母亲住院以后,照顾父亲的责任全部落在王清的身上,王清累垮了,又雇了保姆照顾,父亲依然不吃不睡,大哭。

王清彻底崩溃了。

那天开同学会,我们通知王清,王清在电话里崩溃大哭,她说:来不了,她的好日子过完了,独生子女真的很无奈。

写在最后:60和70后的中老年人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数人只生一个。这批人即将步入老年的生活。希望他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老年人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财富。

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今年四十了,还没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苦。如果我活八十,可以说前一半没什么苦了。

但是,我不能说没苦。学习之苦不算吗?工作之苦不算吗?

独生子女政策算是真正解放了妇女,让女性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待遇。

我们接受了父母的爱,全部精力的教育,拥有了独立的思想。

但是,同样因为得到太多,以后人生失去的也会太多。苦就会来了。这个苦主要是精神之苦。

至于题中所问,照顾父母之苦,要看家中条件几何。

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家庭贫困,独生女自身能力一般,依附于他人,他人又不怎么样。那以后的人生将苦不堪言。

如果家中条件不错,或者独生女自身能力不错,或者可依附之人靠谱,那便苦不了哪里去。我都只说了或者,没说和。也就是说条件占其一,就不会太苦。

比如我。八十年代独生女,年纪一大把,仍在吃父母红利。

父母生病,医保可报大部分,剩余部分单位可二次报销部分。

伺候,可请保姆、护工。都用不上我出钱。

我丈夫,也是靠谱之人,有一定人脉关系。住院找人,他还能认识个把人帮上忙。

我自己自立自理,跑个腿还行。

我妈说,她才六十几岁,身体健康,和我爸再给我撑门楣十年问题不大。甚至十五年,二十年。

待十五年后,我的长子次子皆成年,到时还需害怕丈夫不成。

更何况,丈夫不错啊!

这话什么意思?翻译一下!

假设丈夫是个坏蛋。现在我爸妈在世,丈夫就不敢把我怎么样。过个十几年,我儿子大了,他又不敢怎么样。何况,丈夫不是坏蛋,他自己也是保护我的人之一啊。

且不说这么多人保护我吧,我自己撑我家门楣,也可以啊。因为我也算独立女性吧。

因此,苦在哪里呢?

苦不过在精神里。

很多人认为独生子女没有娘家兄弟支撑,以后会倒霉。这个时代,一结婚,各自为政,谁撑你呢?人贵在自立自强,自己撑自己靠谱些。

独生女因为娇养,确实可能不太会听丈夫的话,也不勤劳,也不伺候大爷,可能为传统男性所不容。但是新时代男性也很多。女性选择面也很广泛。若觉得吃了苦,甩了丈夫换个就是。[呲牙][呲牙][呲牙]

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作为独生子女很幸福,没有那么多家庭矛盾,自己努力读书有好工作多赚钱,自然有能力照顾好年老的父母,他们自己也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根本不需要子女太操心,真的需要人24小时陪伴,花钱雇人就是了,总比一堆儿女却互相推诿责任然后为争夺父母财产撕破脸强多了

有人说,独生子女的日子是先甜后苦,你认同吗?

不完全认同,但是说的有一定道理。

独生子女因为是家里的独苗苗,所以从小到大都格外受关注,备受几代人的宠爱。

别的人家不知道,我家就一个女儿,我和老公把孩子看成心肝宝贝,在自己能力允许内,什么都愿意给她最好的。

我们这代人,都是家里几个孩子,父母年轻时候忙,干的活又苦又累,哪有闲工夫亲子,我们也早早分担家务,真的没有孩子这代人过的幸福。

后苦说的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老了,病了,需要人照顾陪伴了,孩子却事业正忙,小孩还小,事事缠身,身累心累苦不堪言。

但事实已经这样了,我想说生活的苦和甜,跟独生子女不能划等号,要看个人能力和经济条件,实话实说,生活中90%以上的事,可以花钱解决。

我的同事,家里兄弟姐妹几个,都和父母关系不好,因为父母没退休金,几个子女在养老问题上扯皮,父母住院也不去看。

这样的孩子再多,还能指望得上吗?面对年老

的父母,我们又有几个在全力赡养?作为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目前要

做的就是好好工作,注意身体。

除退休金外能多挣些钱养老,实在是身体不行了去养老院,尽最大可能不去麻烦孩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