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狗不理迟早变成人不理。虽然我没吃过狗不理的包子,但是整个店面的综合评分只有2.8,那基本上不存在客户恶评,而是其本身就不好。
吃了还不允许客户反映问题?最近有一个微博大咖反映了狗不理包子的真实想法,却遭到了狗不理店的举报并报警。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北京一名网红近日在微博发布一个关于“探访评分最差的餐厅”作品,在大众点评中他看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厅的评分最低。
在视频中,他也讲诉了自己的吃后感。他说“要说也没那么难吃,这种质量20块钱差不多,100块钱两屉(笼)有点贵”,另外他还说,包子馅肉片面皮厚,吃起来很腻。没想到,他的评价却遭到了餐厅的声明指责,说“所有恶语中伤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并声明已经报警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客户吃饭不能差评,只能好评?关于餐厅的回应,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有网友留言说,“难吃还不让说了”、“难吃,一星都给多了”。
迫于舆论的压力,餐厅在微博注册的账号所回应的声明已经删除。
如果说狗不理餐厅的评价好,那么偶尔有一两条差评,哪有可能是个别原因所致,比如吃出什么东西出来,或者故意差评等等。但是,整个店的评分只有2.8分,那说明是点本身存在问题的,并非顾客恶语中伤。
先不说贵的问题,好吃了贵一点也不会有这么差的评价,皮多肉少,肥肉多瘦肉少,吃起来很油腻,包子量少等等。
狗不理变成人不理狗不理官方发文称:已报警,邪不压正。
一个这么大的餐厅连这点肚量都没有,也难怪吃过的人都觉得不吃,而真正吃的只是它的品牌,而不是它的包子。
狗不理还说,是这位顾客已经侵犯了他们餐厅的名誉权,并且要对这名顾客追求赔偿和法律责任。然网友纷纷不买账,都支持博主。
说真的,从评分以及现在狗不理官方的处理方式来看,如出一辙,很明显就是态度恶劣,再加上包子本身的口味不好。因此,评价这么低是有原因的。
再这么下去,真的有一天“狗不理也会变成人不理”。
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一般喜欢旅游的人都知道“四不”,去北京不吃烤鸭,去天津不吃包子,去海边不吃海鲜,去云南不跟团,这可都是常识性问题,记住了!
视频博主试吃包子惹了一身骚狗不理包子被批:味道差,价格高,其实并非才发生。在很久之前,就有不少网友反应过此类问题。不过自古有句老话,叫做:“众口难调”,也不能因个人觉得不好吃,就一棍子打死,所以舆论在时间的冲刷下,慢慢的也就平息了。
有个视频博主对狗不理也很好奇,都说这包子难吃,可即便再怎么难吃,馅在那摆着呢,于是他不信邪的前往北京王府井,试吃了一次,并且还发布了评测视频。
用现代话讲,就是吐槽视频,像电影、电视剧、综艺等等,都会有吐槽视频,毕竟只有看到自己的瑕疵,才会不断改善,争取做到至善至美,这方面人家娱乐圈就做的很好,虚心接受观众的吐槽。
但是,王府井的狗不理不干了,店长言辞犀利的指责,该视频博主“说瞎话,不讲究,不实事求是”,然后还进行了报警处理,那人家视频博主为什么会吐槽他们家包子呢?
原因是博主花了60块钱买了8个酱肉包子,平均一个7块多,也不便宜。然后又花了38块钱买了8个猪肉的,平均4块多一个。之后该博主开始试吃,最终体验结果是,“油腻、面皮粘牙、材料不实、皮厚馅少”,听到直播过程中的那些话,后厨坐不住了,隐约听到后厨传来咳嗽声。
随后该视频就在网络上引发了舆论,而翻看大家吐槽的话题,竟然发现舆论风向一面倒,评论区几乎百分之百的网友,都吐槽“难吃、死贵、坑人”等等,总之负面情绪很高涨。甚至连小视频平台某位著名律师也称,自己吃过狗不理,体验感确实不咋地。
但“狗不理”显然不管那些,直接报了警,想要严惩该博主,算不算试吃包子惹了一身骚呢?
老字号为何听不进去“批评”中国有句流传已久的话,叫做:“倚老卖老”。当然了这是一个贬义词,寓意为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诫,反而自以为年龄大、辈分高、处事圆滑,总之自己就是最棒的,不接受反驳。
这家狗不理老字号,显然印证了上述“四个字”,如果人家博主真瞎说,那为什么评论区一个为“包子”辩解的人都没有呢?群众眼睛雪亮的,必然是包子铺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倘若真的将顾客当成上帝,那消费者必然不可能存在这么大的怨念,先不说包子质量咋样,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消费者批评呢?难道虚心的改进服务态度,和包子味道就那么难?
很肯定的讲,最早期的狗不理包子,断然不会是如今这番模样,否则它也不可能做起来。
据网络数据显示,狗不理销售额每年都呈现递减,而且还有些门店根本就做不下去了,出现了关门潮。为什么著名的品牌老字号,却不如路边的早点摊?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面子,说白了还是“拉不下来脸”,认为“老字号”一旦像消费者低头,那就有损声誉和颜面了,必须傲娇的抬着头颅,即便关门大吉。如果不是,为什么不听劝呢?
作者点评以前只要有人来到天津等地,都会询问“狗不理”包子哪里有正宗的,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都认为“狗不理”是一种著名的地域性小吃。
而近些年却出现了反差,甚至将“狗不理”变成了雷区。短短几年时间,口碑变化如此之大,难道“狗不理”自己不反思一下吗?
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针对近“王府井狗不理对网友差评报警”的新闻,做为那个“网友” ,我想简单说明一下事情的经过。
我平时是做旅行类内容的,也并非美食博主,平时找美食也经常会用大众点评,作为一个不爱跟潮流的人,我就想看看在点评上评分最低的餐厅有多么“差”。 因为北京的餐厅实在太多,我选了王府井/东单地区。结果刷到最底下就是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当时我也有些吃惊,还以为是什么苍蝇馆,没想到是狗不理包子。
接下来我就去了这家店,把我的经历拍了下来。 就像视频里说的,我没觉得他们服务有多差,60元和38元的包子给我的感觉就是性价比不太好,味道没达到我的期待。 服务员上粥时把大拇指插入碗里我当时没看到,还是网友在视频里看到指出来的,可惜太晚,粥我也喝了。
视频在我的自媒体平台发布后并没有“火”,过了两天有个电视媒体的老师加了我的微信,说她帮忙传达消息,对方想看看这个事怎么解决,能否让我把视频删掉。 我说我没觉得做错什么,差评都是在大众点评上,而我只是给了我个人的评价。我跟她说,我不想纠缠这事,互相不纠缠这事很快也就过去了,也没人关注了。结果……
当天中午有朋友发给我王府井狗不理发出的声明的截图,上面写我的视频“不实信息”,“向公安局..报警”。 然后有媒体采访他们的负责人,还说“邪不压正” 我看后真又担心又委屈。咨询了律师朋友,还深怕媒体平台会对我有处罚。 当天就有各大媒体开始报道此事,我觉得现在在很多话题想说实话不容易,但连吃顿饭发发评论都不让说实话,又不是恶意的,我也无语了。
这几天很多媒体试图采访我,我都拒绝了。我的本意并不是想砸别人饭碗,这件事情闹大了是因为最初王府井狗不理的声明。 而他们把这声明已经删掉,我也没接到警方通知,我就不想继续纠缠这件事。 希望他们能多接受客人的建议改善自己的产品,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作为一个新的开始。
补一句: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全国各地去过很多在大众点评评分不高的餐厅,但味道都很好,也都是本地人经常去的店。 所以选择去哪儿吃饭,我更会相信当地人的推荐。
#吐槽王府井狗不理博主发声#
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顾客慕名而来扫兴而归太正常了,人家尝过不喜欢这味道差评也无可厚非。一件物品食品想答到百分之百滿意是不可能的。
给差评报警是啥意思呀?对差评不滿意咱更要提高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顾客要恶意闹事必须报警。
顾客也是,不好吃下次不来了呗,很简单 。
狗不理应该有百年历史了,老字号也不见得人人喜欢,传承了这么多年味道也会变,一百年前能吃上包子对于普通老百姓简直就是过年了。
都听过百年老汤吧?和百年前的味道指定有差距,因为年代不同了饮食习惯也跟着变。现在的人见多识广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吃过,品头论足很正常。
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提起老字号,就有很多人吐槽。尤其是一提起北京的老字号,就更多人吐槽。仿佛你们说的老字号,让我们挑出毛病来,就显得我们很有水平。也同时可以证明一件事,就是北京虽然是首都,可那里的东西不一定都好吃。
但是,我要首先给大家伙提个醒,这“狗不理”是天津的风味。这狗不理的来历也是因为一个叫“狗子”的伙计是卖包子的,因为生意太好了,他没有时间理人。这包子才叫“狗不理”,并不是连狗都懒得吃。“狗不理”的老店在天津劝业场。
说到这种天津风味的包子,到了北京,就给发扬光大了,一般北京人会配上炒肝儿吃包子,吃包子的时候,还一般都会要猪肉大葱馅儿的,还要蘸着芥末、蒜汁儿和醋一块儿吃。虽然看起来是简单的吃食,可北京人会给它吃得很讲究。
这位品尝王府井的美食家,吃包子的时候我注意他是在喝绿茶,如果是这么配的话,您就是吃纯瘦肉的包子也会腻。而且,我不知道这位爷是不是北京人,在北京其地方吃过包子没有。如果没有,这么直接评论王府井的狗不理是有点差意思,因为您根本就没有对比,对吧。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王府井的狗不理好吃。因为我没有去王府井吃过包子,如果一个北京人去王府井吃包子,会让人说成是有病。还病得不轻。因为那是一个旅游景点,那儿的东西什么不贵呀?
至于说北京的老字号,也不是都不行。他们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如果说北京的老字号都是蒙人的,那它也存活不了这么些年不是。就是现在有一些外包的老字号确实差强人意,这咱也不抬杠。
比如这个王府井的狗不理,很有可能在“狗不理”的老味道上面走远了一些,可一个包子,好吃和不好吃能差到哪里去呢?但是,如果说人家一个自媒体就只是发了一个视频,就要报警,这也的确是有点过了。因为您得让不好的声音说出来,不然,谁还会记得这里有一个老字号呢?郭德纲不是说过嘛,他骂我,越是有流量的我越高兴,不然哪找那么些广告资源去?
顾客说包子难吃,狗不理见差评果断报警,老字号怎么混成了这样?
狗不理包子变质久矣。我小时候吃狗不理包子,那时馅是一坨肉。油汪汪的。几乎不见菜。肉馅还是特制调制的。包子皮也是特制的。
后来就慢慢变质了。菜多肉少。和菜包子无异了。
如果价格不贵,也就凑合了。
王府井那家原来十块钱也就够吃了。
后来,王府井那家狗不理包子铺“恬不知耻”猛涨价,
小刀磨的飞快。包子卖出了黄金价格。
如此老字号宰客不眨眼。
经理还如此蛮横。来一个宰一个。
败坏了北京的声誉。此等商家被吐槽,百姓一呼百应。
说明积怨久矣。百姓敢怒不敢言。
还是早点完蛋的好。
一个小小包子铺敢如此“自杀式”经营,看来确有来头。黑白两道都有人?
一个官味十足的小小包子铺都如此蛮横。
投射出的社会生态急需改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