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误解排行榜里:

第一名:你们人事怎么不干人事?!

第二名:你们就是老板用来压榨员工的“狗腿子”!

第三名:你们人力资源也是专业吗?

第四名:人力资源,谁不会干?

第五名:人力资源部门是辅助三线部门。

第六名:人力资源就是案头工作,没有职业前景。

以上是员工和外人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误解,这个苦不算苦,还有上司、老板、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的误解。

第一名:人不行,你们HR是吃干饭的?

第二名:我要什么人,你们就应该立马给我找到什么人?

第三名:你们招的都是什么鸟人?

第四名:你们是万能的,琴棋书画、识人看人、挖人抢人、降低成本、裁员减员、打官司,你们都给我搞定。

第五名:取消人力资源部、取消人力资源部、取消人力资源部。

上场景案例:

在央企从事十五年hr工作,常年加班,尤其是干部口,考察、写材料、到处出差、准备上会、核查档案、检查下级用人工作,现在还多了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尤其是配合核查你的存款、股票、基金、房产乃至车位。

但是,常年加班,朋友好奇地问,你们人事也要加班?!你们到底忙什么呢?你们别忙了!你们越忙,下面越累。

这是体制内的人力资源常态,与职场偶像电视剧里的绝对不一样。职场偶像剧里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杜拉拉式的白领精英,西装笔挺,妆容精致,西餐咖啡,专业形象。升到人力主管,年薪30万起。年纪轻轻的人力资源总监,个个意气风发、年薪百万。

最牛的当初阿里的人力资源资深总裁彭蕾了,如果这次上市成功,一个搞人事工作的人,身价2000亿。颠覆了你的认知。

其实,人力资源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体制内的人力资源,一个是体制外的人力资源。体制内的包括公务、事业、国企、央企等单位,体制外的包括外企、民企、私企。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

体制内的人力资源属于大概念,主要分为:干部管理和人才、劳资管理。体制外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专业上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激励,还有人工成本的控制。

从大学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看,基本没有干部管理这个项目,这是体制内的独立运行的体系,与人力资源专业不一样。比如,干部的选调、培养、培训、任职、选拔、考察、上会、公示、认命、交流、检查、考核,等等,基本执行的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这里不展开说,有感兴趣的留言交流。

下面,主要写一下人力资源专业领域的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有六大模块,通过模块划分的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总结。具体是指: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1、关于人力资源的专业深度。企业

比如专业的是招聘面试、薪酬定位、绩效考核、人才继任等领域。更高层次的就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阶段性战略。比如深度的是,在人工成本的规划和全面薪酬策略上,配合公司战略做策略以保证和监督目标能完成。

2、关于人力资源和业务的配合融合。

华为、阿里等先进的公司都实行了HRBP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与业务不是配合,而是融合,促进业务同时发展也要保持业务健康发展。不能一味迎合业务也不能不了解业务逻辑,现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了,对HRBP的专业逻辑、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没有一定的资历和本事,很难与成熟度高的业务领导配合融合好。

3、人力资源总监、总裁对公司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企业竞争终归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毫无疑问的。企业生存,不仅仅是依赖创始人,更依赖于一支忠诚、优秀的高管团队和核心技术骨干。人力资源的高层,要给老板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影响公司规划、决策和战略。未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上升到战略高度,前途是光明的。

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有前途,收入增长,发展前景广阔的职业。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四年hr学习,十五年hr工作经验。

加班特别多的那些年,朋友问,人事也要加班!忙什么呢?

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打起精神来科普下现代人力资源的分工。

1、关于人力资源的细分领域

我是比较专注在薪酬绩效领域的,更聚焦在人工成本的规划和全面薪酬策略,这个领域要配合公司战略做策略以保证和监督目标能完成,年月间都会有特别忙碌的时候,尤其是战略动态调整我们也会动态调整,业务调整我们也要做调整,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是不可能闲的。

2、关于和业务的配合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是能够和业务配合,促进业务同时发展也要保持业务健康度。

要求既不能一味迎合业务也不能不了解业务逻辑,这时候对hr的专业逻辑协调综合能力是很高的。没有一定的资历是无法和成熟度高的业务领导配合;

3、hr的大boss是让老板选对业务用对人的关键

和2的结论一样,越高级的hr岗位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和老板能对上话,和财务官和其他高管一起影响老板的规划和决策。

总之,企业小的时候这些功能可能是一个岗位就一起承担了,大一些规模就是专人做这些,重要性不一样,但从不缺席。

至于那些很基础的工作,只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部分,在一个科学体系或有经验的团队里是可以很快接手并获成长。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就是中介,这是最大的误解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误解太多了,我是做了十年人资的人,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吧。

1.老板认为你是万能的总教头,其他部门的人认为你就是个招聘的和打杂的。想从这个矛盾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对立统一,真的需要很高的处事能力。

2.在东北这边儿人力资源和行政不分家,行政大多数就是后勤的事儿,一个企业要想把公司做好,不搞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难发展壮大的。

3.还有一些细节的方面儿。比如薪酬,大多数人认为就是计算计算工资就可以了。

比如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关键是沟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设定KPI之后,上纲上线的考核就可以了。最后都考黄了。

比如招聘,招聘就好比给地主家的儿子娶媳妇儿。女孩子不但要看你的家庭氛围(企业文化,人际氛围),看你有没有未来(企业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看你的现在状况(薪酬福利),看你的人怎么样(工作内容等)。

而大多数老板自己内部混乱不堪,还想让你聘请到好的人,还不想给高的工资,还想立即到岗。这种误解就不是误解了,是天大的笑话,是一个大傻叉做的一个最傻的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