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刚回答一个咨询:我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什么很多同学都鄙视体制内的人?我能考体制内呢?我的回答是:你们那些同学都是眼高手低、心高气傲、梦想十足、没被社会捶打的“青瓜蛋子”。等你混了十年之后,他们可能纷纷羡慕嫉妒恨你了。

我在体制内混了十多年了,混得中等偏上吧,反正有房有车,心底有底气,也不羡慕那些年薪百万的精英或小老板,因为我们知道体制内可以兜底,不必攀比,也不必焦虑,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也挺好。

所谓生活质量,到我们这个年龄,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浑身大牌、开豪车、住别墅、动不动海岛度假,咱们达不到,也不追求,更不羡慕。有房有车,小富即安,有点闲钱,有点时间,心态放松,舒舒服服,安安稳稳,这样就挺好。

每次同学聚会,有些体制外的同学,经常挖苦我们体制内的人,有两种倾向:你混得不好,他们冷嘲热讽,说你是体制内谨小慎微、可怜巴巴的“套中人”;你混个一官半职,他们话里话外说你就是“贪官污吏”。其实,根本不必在意,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羡慕嫉妒恨。

正确的做法是:你要使劲自嘲、自贬、装可怜,让他们高兴一下又何妨?他们得到了面子,你得到了里子就行了。

——以上是写给十年后的你。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现在呢,正经地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一】历史原因。

大约十年前,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键盘侠比较自由,更比较愤青,掀起一股“黑体制”风潮,“抹黑”公务事业国企。体制内对体制外,实际上也打了一场舆论战。有一句名言:舆论就是阵地,正确的舆论不去占领它,错误的舆论就会占领。

当然,我们也知道,有关单位狠狠地收拾了一些有海外背景、故意抹黑、造谣惑众的大嘴和公知。这几年,舆论环境好多了,对体制内的单位给予了客观正确的评价。但是,这一茬年轻人正好经历了这场舆论战役,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对体制内的评价不高。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键盘侠并没有深入体制内,也不懂体制内,反正,胡乱抹黑,就能得到叫好。包括体制内某校一些老师上课,端碗骂娘,让人爱听。再加上当段时间打虎拍蝇比较密集,两种现象叠加,造成年轻人对体制内看法不良。

【二】自身影响。

这一茬年轻人,很多人的父母都在体制内,公务、事业、国企,给他们造成体制内人一种刻板印象:按部就班、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传统保守、不创新、不奋斗、不激情。

而,另外一个世界,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尤其是近十年来,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快速迭代,一夜暴富的现象,比比皆是。

给他们形成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安逸陈旧,一边是欣欣向荣。自然而然形成评价惯性:体制内就是安逸养老、没有激情,体制外就是奋斗进取、梦想成真的。

【三】客观条件。

近几年实现八规之后,体制内的薪酬福利、社会资源进一步得到规范和清理,相对来说,薪酬福利处于“下限高、上限低”的模式。即:公务事业国企,薪酬福利在当地处于正等偏上水平,不至于发不出工资,更不至于看不起病,但是限薪令之后,上限变得很低,年薪50万(含国企)基本就是99.9%的人的天花板。很多人都知道,体制内富不了,也饿不死,上限太明显了,没有想象空间。

体制外是下限低、上限高。即:随时可能下岗失业领低保,也可能一飞冲天成为亿万富豪。

尤其是这一代年轻人毕业阶段,这个社会浮躁得狠,偶像剧、网络小说,把职场江湖演绎成“童话”,男的高富帅,女的白富美,年纪轻轻就是霸道总裁,二十三四的美女都是公关精英。这种浮躁的气氛,让年轻人很有代入感,好像自己将来踏进职场江湖,也能叱咤风云,提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被这种梦想洗脑后,体制内那种撑不死、饿不着、一眼望到边的生活,怎么能被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看得上呢?

【四】奉劝之言。

热血年轻,鄙视体制内的碌碌无为、混吃等死的现象,敢于憧憬、怀揣梦想,这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把体制内想象得如此不堪、把体制外想象得如此壮观,这是极端的不成熟、天真幼稚的心态,坚决不可取。

这里写一些大概率现象。不要拿个例来反推大概率事件,凡是拿个别的例子来推翻大概率事件的人,其实也是一种不成熟。

一是,体制内的生活,平均水平要高于体制外。2019年,体制内的社平工资是6618元,体制外的社平工资才3364元。体制内的收入水平几乎是体制外的一倍。不要拿大厂的年薪百万,不要拿上市暴富的个例来说事,这小部分人再成功,与99%的普通人有何关系?

二是,被社会爆锤之后,你才会明白,安稳才是稀缺资源。有些年轻人鄙视体制内,归根到底是鄙视这种安稳的状态,认为人生不够精彩刺激。这次大事之后,恐怕很多私企员工已经找不到公司了,就是那些高薪大厂,又掀起一轮辞退35岁以上员工的浪潮。反观体制内的单位,工作是稳定的,收入是稳定的,福利是稳定的,关怀慰问更加密集了。很多人才明白,安稳才是宝贝。

三是,兜底机制让你内心安宁。体制内是具有兜底机制的,五险一金,国企都是六险二金,给你一辈子的保障。体制内都是按照高限给你上社保,退休后让你享受远远高于体制外人员的待遇。体制内的退休金是8000元的话,体制外同学的退休金可能还不到4000元,如果你们再活30年,谁最终跑赢人生呢?

四是,保障机制让你无惧风险。最近的网上新闻至少有两件事让人寒心,一是某易保安把患重病骨干赶出大门,一是厦门某公司强行辞退患重病的高管。你在体制外混得再风光,如果你遭遇不幸,没人对你的后事和家人给予保障。但是体制内是不容许出现这种情况的。如果你遭遇了不幸,单位不会让你雪上加霜,不会辞退你,不会让你看不起病,不会让你孩子上不起学。

体制外的世界固然精彩刺激,收入没有天花板,梦想可能会实现,但是,那些梦想实现的概率不比摸彩票概率高。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都是芸芸众生,可以有梦想,但也要明白梦想万一实现的“万一”这个形容词的含义。最后的结论: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体制内是最好的归宿。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不想进体制的人,应该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体制内的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好,待遇也不差,基本属于铁饭碗,的确是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的地方。所以有些体制内的岗位招聘门槛也比较高,竞争压力比较大,能应聘进去的人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有些人进不去,心理很不舒服、失落。为了弥补自己的心理落差,就认为这个是不好的,以此来让自己心理更平衡一些。

第二种是真的对此不屑。

站在他的角度,他压根就不喜欢体制的工作,觉得那里就是混日子,没有成就感,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体制内的工作无法满足他职业价值观的实现,因而看不上。

没有100%完美的工作,不管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都有其优劣势;

每个人也不一样,个人追求、职业理想、价值观都不一样,对于工作的选择,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在这个平台上能帮助你实现职业追求和目标,一旦选择好了,就全情投入,尽力做到最好。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每一职业都是有层次的,人也是有层次的。

站在不同的层次,即对同一事物,也有不同层次的认知。

先说职业的层次。

同为体制,上至中央各部,下至乡镇基层,有人不愿进乡镇基层,不代表不想进中央部委。

人也是分层次的。

有人就想考公务员,也有人的一心要搞事业,搞科研。

有的就是想自已创业,办公司,有的就是想进入大型的,有名的企业,包括国营,民营,外企。

人各有志,世界是广阔的,道路是多元的,认知是复杂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预期,或现实,或平庸,或理想,或高远等等。

世界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何况灵性的,思维的人呢?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大多数年轻人还是愿意考进体制内的,毕竟体制内的工作稳定性和工资福利待遇都优于体制外的好些单位,是让人向往的。而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这主要原因:一是考前辛辛苦苦准备无把握,应考时竞争太激烈难考进,应考者与招录名额差额比太大,自信心不夠。二是看到乡镇公务员在基层工作忙碌辛苦,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做好分管分工工作,又要做好中心重点工作。在部办委局等部门的公务员感到工作单调乏味。每日上班总是那么点工作。觉得这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三是难以施展才华,创造性工作难。有的学的专业与工作不对口,觉得学了无用,难以适应。四是有的体制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夠自己梦想的要求。有的国企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不及体制外的一些单位。五是受法纪管束严,自己不自在。体制内单位对干部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比体制外的都有更严格的法纪要求,而做个体制外的人,自己相对会宽松些。六是有些人想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和希望有更高的收入。总之,各人向往不同,适合自己的都是好的。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应该有四点:

一竞争强度太大。近些年出现了公务员热,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开始往体制内靠拢,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一个综合岗位将近有四五百人报名,我在曾经报名公考的时候也报过一个岗位,这个岗位有3000人报名,一看到这个报名岗位的数字,就直接打击到我了,假设3000人中,至少有8成人看到这个数字直接放弃的话,后面还至少有600人会参加这个考试,竞争压力实在太大,希望渺茫。

二刚从体制内出来的年轻人。一些年轻人通过考试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其中这些年轻人大部分从事的是乡镇村的基层公务员,这些岗位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休息无法保证,加班熬夜是常态,不到一年身体就会出现很大的退化,肚子变大,脂肪肝是常见的事情,经常熬夜加班,记忆力衰退,而且本身的薪酬也不是很高,上级的任一个部门,随时都可以收拾你,这样这部分年轻人就会辞职出来,再也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三薄有资产,个人能力突出。家中教育资产且个人能力突出,希望在外面锻炼一两年,然后从事创业,既有家庭的支持,本身个人能力也突出,大大增加了创业成功的几率,这些人从小生活的环境就在经商创业的环境当中,耳濡目染,视野较广,思维活泛,善于经营。

四社会发展,行行可出状元。随着国家的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兴的职业也随着产生,依托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兴职业如自媒体、个体电商等等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而且门槛较低,投入少,很多追求财富自由和生活自由的年轻人都从事这些,他们自己也知道本身不适合于体制内的工作,不能忍受纪律性的约束,无心于体制。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愿意考进体制内?

你好,华图在线作为专业的公考教育培训机构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不愿意考进体制内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向往自由,乐于挑战

刚毕业的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也愿意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是他们的优势,即使是碰了壁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年轻就是资本,敢闯敢拼是他们的标志,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会选择一毕业就进体制内,觉得体制外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选择和机会也更多。

2. 还没有体会到体制内的好处

年轻是资本,但没有人会永远年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部分曾经坚决不想进体制内的同学后来开始体会到体制内的好处了,尤其是进入社会后被无情地扇了好几个“耳光”,发现曾经的想法是多么不成熟,他们通常会最终走上考进体制内的道路。

3. 在体制外混得如鱼得水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就是天生不适合体制内,反而在体制外过的非常自在和开心,工作也干得风生水起,压力虽然大,但是能力强收获得更多,他们大概这辈子都不会踏进体制内了。

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年轻人还是要早早想好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才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更多公考资讯和备考干货,欢迎关注头条号华图在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