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我看题主描述的心态,仿佛看到十年前的我。我希望我的做法给你有些启发。
十年前,我在家乡一个五线六线级别的县城里工作。这个县城有多小呢?一泡尿,可以从城东尿到城西。但是,我这个小地方,却盘踞着一家大型国企。我在国企机关上班。月薪3600元,年终奖15000元,全年收入不到7万元。
我的父母、姐妹都在县城上班。舒服到什么程度呢?吃完早餐,溜达几分钟到办公室。中午在食堂吃自助餐,然后回家睡午觉,到了2:30去办公室。工作内容很简单,下基层也可以,完全看心情。其实,下基层,也是给基层添麻烦。千万别说经常下基层,其实基层员工很讨厌机关人员下来。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亲友同学朋友很多,走在街上,不停地点头,因为会遇到很多熟人。小时候,我就烦我妈带我上街,比如,去给我买钢笔。经常是走几步就跟别人聊半天,走几步就跟谁拉着手聊半天。我烦死了。我长大了,工作了,发现我也变成这样。
别看我生活在这个小地方,可是我的心很大。其实,我在大城市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很向往北京 。可是,你知道的,那个时候,父母一心一意让我回国企,作为唯一的男孩,必须回到他们身边。
我父亲在当地还算够级别的。据说,许多有点职级的人都想把女儿介绍给我,最高档次的,是我们县十大礼仪小姐第一名,某某科长的女儿。后来,因为我带同班同学的女友回来,上门提亲的才销声匿迹
可是,我在大城市念书之后,眼界广了,心也野了,我的梦想就是,我这一辈子,要带着老婆孩子,生活在北京。最好是在美丽的街角有一栋自己的房子,一楼开家书店,二楼开间咖啡馆,三楼住人。我们都有一份清闲的工作,有丰厚的薪水,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作、喝咖啡、与朋友闲聊。聊天的话题,一定是放眼全世界的大话题,而不是小县城的家长里短。
我在县城工作了几年,我经常借口出差到北京,办完公事,我就背着双肩背,满北京城乱转。直到天黑,我总是在想,万家灯火,什么有一盏属于我呢?
我在国企的工作,平淡而悠闲,如果想诗中写的,择一城终老,岁月静好,这也是不错的。可是,我觉得我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我想去北京生活,打开房门,就是繁华世界,关上房门,就是自己生活。
其实,工作中之后,也有机会调到北京来工作,只是家里不同意。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少。最后,有一次北京企业公开招聘,限制年龄30岁,我觉得自己再不迈出这一步,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我说服家人,报名竞聘,最后来到北京。
来报到的第一天,我是坐长途大巴进北京的。进城时,天已经黑了。车里播放着十年前的流行歌曲,其中正好播到一首《城里的月光》,到时听到:
城里的月光,
把我照亮,
请温暖他心房。
正好车子路过北四环的望京,四环边上有一座高楼,上面亮着四个大字“城市月光”(一座小区的名字)。
我当时泪如泉涌。
几年后,等我有资格有能力买房的时候,我选择在城市月光的附近小区。直到现在,我还能从窗外,远远地看见城市月光四个大字,心里就会激荡起那首歌。
当时,我要调动时,领导对我说,北京房价这么高,你去哪里怎么生存?我说,我认识一些同学也去了北京,没听说他们睡在大街上啊,我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呀。领导没有说话,默默签了字。送我的时候,领导说,你有这句话,我就放你走。
确实,当时的北京房价,对我的收入来说,高不可攀。车到山前必有路。混着混着,薪水持续上涨,加上公积金贷款,终于买了房子,安家立业,顺理成章。
后悔吗?肯定不后悔。现在每月的公积金都远远超过当地县城同学的月薪。十年了,他们的工资,居然还在四五千元徘徊。十年光阴,我已经变了一个人,可是县城的亲朋,和十年前没有任何改变。从这一点来说,我不但不后悔,还感到十分幸运,幸亏我十年前跳出来了。
如今,我们家乡那个城市,经济开始衰落,成为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很多老同事都不让孩子毕业后回来了。你想想,十年了,他们的工资没有什么变化,当地的医院人才流失严重,已经快到关门的地步。这样的小城市,反正我是不愿意呆一辈子的。
到北京的收获,我不想谈那些大家习空见惯的东西,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空间,世界眼光,文化氛围,等等。
我就从细节说起,见微知著。我自己变化很大,我变得永远充满激情,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在学习进步。
比如,我写悟空问答就是一个例子,两年写了3000多个问答,获取了10亿人次的阅读,一直永爱发电,但是我快乐。
我每天坚持写一篇文章,全网百万粉丝,既能促进我的主业,也能丰富我的副业。我觉得我这样下去,永远保持激情,让生活永远充实而快乐,这就是我来北京的目的。
在小城市岁月静好还是到大城市闯荡江湖,这是一个常年争议的话题。我个人谈点体会:
第一,从小城市到北京的途径。
主要有六种:一是本科硕士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最好是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一般直接给北京户口,其次是应聘央企和北京市属国企,户口可以排队等到,再次是应聘高薪民企外企,争取多赚钱。二是小城市的公务员可以努力考取国家和北京的公务员。三是从大型企业的基层单位调动到北京企业工作,途径有借调、调动、提拔交流等等。四是有明确承诺的跳槽,比如,北京同业民企外企会去我原来的国企挖人。五是直接辞职来北京打工或创业。六是找一个北京有房的对象结婚。
第二,限制到北京的主要因素。
其实,北京除了房价高,生活成本并不高。房价和户口,是两大主要障碍。户口,上面已经讲了比较固定的途径。房价是最主要的障碍。但是,要辩证地看待房价问题。有时候,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要树立信心,只要努力提职加薪,当你有经济底气和自信的时候,加上贷款,从小房子买起,然后根据经济实力,逐步置换大房子。北京的房价分布,有一个段子很现实,月薪三万可以考虑五环外的房子,月薪四万可以考虑四环外的房子,月薪五万可以考虑三环外的房子,月薪十万可以考虑优质房产了。
第三,在北京增加收入的渠道。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趋势在大城市里比较明显,带来了无限的创收机会。对于年轻人来说,扎根北京的基础,是努力钻研自己的主业,努力提职加薪,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35岁左右,除非你到了百万级别的中高层,可以不搞副业,如果年薪依然不高,职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就要发展副业。最好是发展与主业相辅相成的副业,比如,用主业的经验发展副业,通过副业不断刺激主业精进。在北京这类大城市,只要你有一定才华和技能,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平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总是能挣到钱的,副业跑赢主业也很正常。等你经济实力雄厚了,大多数苦恼基本都能用钱解决了。
第四,关于选择的观念问题。
一是人生观,是底层逻辑。
你如果真想“择一城终老”,不管岁月是否静好,只是想安安静静过一生,而且让自己的子女也安安静静地过一生。那么,你瞎折腾啥呀?世界这么大,想去看看,已经没有空间限制了。你如果有一颗想闯荡江湖的心,在小地方放不下你的灵魂,你当然可以勇敢闯一闯,否则你一生不安,过了闯荡的年龄,这种“后悔”会伴随一生。这就是你的选择,要让你的人生观进行逻辑自洽。
二是能力自知,是底层支持体系。
有些人不安心在小地方碌碌无为过一生,总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精彩。不安分,有激情,浑身骚动,非要到北京闯一闯,不想温水煮青蛙。这里面要辨别自己是真有能力,还是对能力的产生幻觉。家乡国企里和地方部门里,也有人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批条子就能办大事,错把平台和权利当作能力。他们辞职后,混得一塌糊涂,因为这种能力到市场里是无法切换为市场变现能力的。很多人在小地方焦虑不安,主要是因为自我认知不准,高估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你自己有梦想是可以的,你要问问你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闯荡到北京,在十年内,能否让家长生活质量高于小地方?所以,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养家的能力,这是底层支持体系。
三是持续发展,是底层保障体系。
到北京闯荡,要辩证看待自己的能力,要拉长时间维度。自己是否具有核心技能和持续精进的能力。我们也有一些同学同事,闯荡北京几年后,铩羽而归。当年来的时候,都是人才“香饽饽”,几年后怎么就成了“咸鱼”呢?十年前,我们那个行业正处于火热周期,民企纷纷用高薪挖人。几年之后,行业周期跌入低谷,那些民企吃不到饭,纷纷裁员。所以,到大城市闯荡,既要有核心技能,更要有持续精进的能力,不断升级自己的能力,应对市场风云变幻。所以,你要看看你是不是那种持续学习、持续精进的人,否则,不要来闯荡,别风风光光几年,没扎稳根,就灰溜溜逃离。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我就是小城市里的事业编,老公是公务员;别说年轻人了,就是我们这些中老年人,都越来越不满意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各方面差距。
还好孩子完成了我们的愿望,在一线城市站稳了脚跟。立足过程并不艰难,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工作,这一点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亲朋好友也从质疑、不理解转为羡慕,在他们的观念里,守着老家、结婚生子、挣一份能够解决温饱的工资才是人生正途。象我们这样支持孩子远离家乡打拼,在他们看来就是“乱折腾”。
且不说教育 医疗 文化氛围这些差距,至少我的孩子一直有明确的目标,业余还在坚持学习、健身,生活方式非常健康;日常接触的人群,也以硕、博士居多,自然而然气质、谈吐、眼界也在不断提升。
至于说到高房价问题,只要她的男朋友收入水平和她一样,家里再稍稍帮助一下,那么房子也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
至少,她的下一代从一出生就和小城市的孩子拉开了差距,长大后也不必再为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定居而纠结、而奋斗。
如果你想去大城市,我支持你!不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立足?如果能力不足,就不要羡慕别人,安安心心在家乡工作生活 。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县城事业编对于县城的人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工作了,看题主的问题估计想表达的是和北京同学之间那种物质和思想上的差距吧。如果是同学那学历应该差别不大。生活分多个部分,不会每个部分都比同学差劲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要个人心中的幸福指数谁更高。
我在北京呆过七年,老家是四川的。在北京挣的钱放在北京生活觉得就是最基本的底层生活。但每年底回家后,都觉得家乡的消费和物价很便宜。花出去的都是小钱的感觉。心理的那种获得感非常强烈。觉得自己的收入在老家来说不算是差的了。
后来因为要结婚就会老家了,在老家生活,经过几年慢慢的转变后,收入减少,老家的物价上升。慢慢的就开始有那种生活压力感。和北京刚回家来的那心态完全不一样了。发现回到老家的几年后自己也生活在最基本的底层了。但老家的发展机会和北京那是天差地别,北京人多机会更多。
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摆正好自己的心态,看题主在内心到底遵从什么需求,是要北京那种激烈的快节奏生存还是需要小县城里慢悠悠的生活。北京有北京的压力,县城有县城的温暖。如果喜欢那种竞争激烈的快节奏,高收入大可以上北京闯一闯。这样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都是给自己内心一个交待。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拥有事业编制,那就是铁饭碗,可能现在跟你在北京的同学相比,工资差距太大,但是在往后看,你们之间的差距也会在逐渐减少,退休之后,退休工资也会比普通企业退休人员工资高出一大截,因此也就意味着,你的下半生会比一般人过的好。
当然除此之外,因为有编制工作稳定,只要你不辞职,那么自然你就会一直稳定下去,每个月都有孤独的收入,况且小县城消费低,你每月也可以存在钱,虽然说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在一线城市来说,不是很高,但是在小县城来说,确是很不错的了。
你每月除了生活费之外,还可以存在一笔不菲的钱。
而你的同学看起来现在在北京很风光,但却没有你稳定,并且北京的房价之高,有目共睹,如果一直租房住,光是租金每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且北京消费水平高,工资要是再不高的话,那么一月下来,怎么生活呢!
在北京不要羡慕那些一个月能拿一万以上工资的人,因为想要在北京过的很不错,一个月的工资至少不能低于三万才行,并且一旦失业,那么就非常的难了,吃喝都要发愁。
以后就算退休了,那点退休工资,相比事业单位来说,也非常的低,所以不要看前面,要看后面。
而且现在你拥有事业编制,只要不出意外,那么你的工资也会随着你的工作年限,慢慢上涨的,所以放宽心,不要过分比较,说不定未来你的同学还会羡慕你呢!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老话说的好,人比人气死人。人不知足,没有自知自明,一味地以物质衡量自己,最终难受的只会是自己。
我是江浙人,目前在西部三线城市当公务员。每年过年都要回家,自然少不了同学聚聚。在我的同学中,好的不说,单以高中玩得好的三个死党为例。一个在上海,目前是一家外企的中层,年薪四十万左右,好理财、投资,在上海已经换了一次房,最初是一套80多平米的,后来把这套卖了换了一套130平米的小复式,已经还完贷款。另外在杭州他还有两套投资房,都是70多平米的,以租养贷基本可以持平,存款不详,经常炒股、买基金、做快消的投资,讲究短平快,不过看他的朋友圈经常世界各地飞,生活质量比较高,不能说很有钱,至少不差钱。算资产,他已经有好几千万,而这一切都是靠他工作之后倒手、打拼出来的,他不是什么二代,和我一样都是农民出身,最底层的草根。
另外一个在苏州,部队转业干部,目前在乡镇工作,年薪25万+,有两套房,不大,论资产也有六七百万,老婆做外贸生意,生意时好时坏,不过一年也能进账五六十万,纯收益,两口子加起来一年七八十万,又有两套房兜底,只有一个孩子,生活也过得很小资。
还有一个在杭州,以前生活条件不好,前两年老婆家的房子拆迁,一下子进账1000多万,翻身农奴把歌唱,现在自住一套房,投资两套房,拿来出租,两夫妻普通的上班族,吃喝不愁,过得也很不错。
每次聚会,我都会开玩笑说,还是你们好,一套房顶我所有家产,而且未来的成长空间大,有奔头,不像我,干一辈子可能以后还是这个样。以后差距越来越大,没饭吃了,我就去找你们。老同学听了笑笑,基本上会反过来说我,你不也一样,领导当着,老婆贤惠,儿女双全,吃穿不愁,不一样很潇洒?
想想也是,自己的条件可能不及同学好,资产没有他们多,可幸福指数不低啊,何必羡慕别人呢?
人要知足。很多事想开了,想透了,其实也释然了。你说呢?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谢邀【增加一盎司】独家观点。你分析你与北京同学的差距在哪里了吗?
我表姐大专毕业,那会她特别上进,就考了县城的事业编,每天早上在家吃个饭,悠闲的走路去上班,中午回家吃个饭,午个休,再去上班,下午5点半收拾收拾就回家了。上五休二,下班就打打羽毛球,陪孩子溜溜弯儿。
她今年38岁了,看起来特别年轻,她工资也就从2000多涨到现在的4000多,也没买特别贵的化妆品。
家里开销也不大,每年也能存几万块钱,每年公司免费体检,时不时发点保健品啥的。住院报销85%,买药用社保账户上钱。
养老金、公积金、社保按照国家规定交的。到时候退休,每月也有不错的退休养老金。
像我表姐这种会享受人生的人,适合在小县城生活。不与别人攀比,只为自己享受生活。
其实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员工,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累垮了很多人,他们是拿身体换钱,老了用钱养身体,还不知道够不够养,想想他们又是何必呢?一生是为了什么呢?
也有非常有能力,生活的宠儿,工作上的佼佼者,能够有能力轻松的在大城市打下一片天,这种人,当然可以义无反顾的去大城市打拼。
生活是给自己过的,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设定自己生活目标。所有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请多维度进行比较。还有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人生未必适合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我是@增加一盎司 ,分享职场和生活故事,我们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