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我们公司开给一线销售人员底薪约3千元,由于是想面向工厂的大单销售,要开发一个单非常难,跑几个月下来不出一个单销售员基本都变懒了。 同时因为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平时不管做好做不好基本都只能领到底薪,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手里没有可调动的资金,可以调配的就是年底的年终奖,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困境,提高员工积极性吗?

开个玩笑,什么是管理?不管不理。你管不了人事和薪酬,员工凭什么理你?这个问题,首先是公司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而不是你的主要问题。当然了,体制内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工资不动,职位有限,谁有积极性。那么,你作为主管怎么办呢?

第一,首先要建议公司要改变销售考核和激励机制。你们公司很奇葩,销售类公司怎么能没有激励机制呢?销售员拿不到单子,谁有积极性?公司要帮助销售人员找到渠道,然后制定奖惩机制,调动销售人员去开拓市场、开发客户的积极性。销售类公司,如果主管没有随时激励和奖惩的手段,手下的员工很难管理,也很难调动积极性。有些回答说,靠个人魅力,魅力是不能当饭吃的。

第二,如果公司不改变,你作为主管,还是有许多手段的。你要运用基层的智慧啊,不一定非要学习什么科学的西方的绩效考核管理和激励办法。有许多土办法。比如,你有两个资源优势。第一,你有年终奖啊,第二,想办法给员工带来增量。

第三,具体的土办法。

一是如何用好年终奖。年终奖如果年终发,这是结果导向。对销售人员来说,关键在过程管理和过程激励。你可以把年终奖的额度分解到每个月份每个季度啊,没有真钱,可以用预算管理或者假钱啊。比如,销售额度可以折合成季度考核。如果没有销售指标,能不能制定开发客户的指标,甚至开发客户的次数、质量和转化率,都可以量化到每个与每个季度。让员工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积极性就上来了。

二是如何带来增量。以上玩存量的游戏,其实带不来扎扎实实的效益。你作为主管,一定要解决销售人员拿不到单子的状况。员工没有积极性,主要是看不到业绩,拿不到单子,自然就懒惰了。要想办法扩大销售范围,工厂拿不到大单,为什么不去开发其他领域的客户,这一点你要给手下向公司去争取,想办法给员工带来增量,比如,能开发出其他领域的客户,拿到单子,员工有成就感,也有奖金,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我目前也是这样子,公司管理制度变成了题主这样子的形式后。人事和薪酬财务都不在手上了,管理就成了放羊,我们也成了看羊的花瓶。到了后期就干脆懒得去操心了。公司目前的制度性带来的问题或者漏洞,除非有能力爬往顶层从新设计,否则难以撼动。至于说在这种体制下想出来的业绩激励法,也是一时之举,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员工来公司工作不是来做贡献的,除非让他们尝到肉(钱)的味道才会有狼性滴,圈起来的每日衣食无忧拿底薪混日子的更大有人在,就算再有冲劲的人也会被岁月和别人的庸懒给同化。

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公司没有KPI这种制度吗,以KPI分数决定员工绩效工资,是常用的激励制度

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没办法啦,只有使劲灌鸡汤画大饼咯。

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古有吃空饷,现有提绩效……😎

工资由总部统一发放,主管甚至营业部经理没可调动的资金,有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积极性?

职场火锅回答的已经很不错了,我结合题主的疑问做一些补充吧:

1、销售岗位相对于企业的内部工作岗位,需要更强的内驱力和激情,因此有效的激励是及其重要的,尤其是像题主这种C2C的销售业务更是如此。销售人员积极主动的跑业务跟应付差事的跑业务,从管理者角度是很难识别清楚的,但效果会有天差之别。

2、不考虑向总公司提建议的方法(对于题目而言有作弊嫌疑), 题主能够做文章的只有年终奖,那么就一定要把年终奖的工具给用到极致,把年终奖完全用于销售业绩激励,表现最差的一分钱都拿不到,表现最好的则要比一般人高的多,通过这种拉开差距,哪怕是相对比例不大的钱,也可以发挥出很强的激励效果了。

3、对于C2C业务,尤其是题主描述的这种成交频率很低的业务,单纯用获得新客户订单作为考核内容,的确会让很多人绝望,而失去激励的意义。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将获取新客户订单的销售过程进行结构化,例如拜访客户量,获取有效潜在需求量信心量、进入实质性洽谈客户量、签单客户量等等,通过这种结构化,可以将销售业务业绩过程中客观衡量评价,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签单一锤子买卖。虽然单一的客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做的多了,量变引发质变才是销售的主打歌。

4、再多说一点,有效激励并不仅仅只有物质一种,还包括和谐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荣誉授予以及职位上升空间等等,这些方面如果用心,还是有很多文章可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