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性格内向的人大部分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呢?
先来一句大诗人泰戈尔的名句: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这一句话的哲理,跟这个提问的答案有关。
性格内向与不烟不酒不牌(以下简称三不),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外在表现形式的错觉。在人们的常识中,或者在人际交往的表象中,性格外向的人善于社交,在中国社交文化里,抽烟喝酒打牌又是一种主要载体。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社交,所以,你感觉他们“三不”。从表观展现形式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非直接强关联的因果关系。
回到泰戈尔的那句诗句。有些人内心空虚,没有安全感,需要外界的“确认”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通过社交、交际、朋友圈来“刷存在感”。抽烟、递烟、交换烟卷,都是打开话匣子的一种载体。喝酒,比抽烟的交际功能更强大,酒桌上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情况多了。打牌就是更加强大的交际功能,牌友关系更加“紧密”,“三缺一”时候,特别需要“朋友”,没有这个“朋友”,牌就没办法打。
外向型人格,很多人喜欢交际,在众人交际中找到自我感觉,觉得在众人中自己才有安全感,害怕孤单,害怕寂寞,害怕被众人抛弃。比如,我的一些同学在国外学习生活,很多人不习惯,又跑回国内,他们说太寂寞了,没有朋友撸串唱歌打牌,生活单调的像白开水。但也有少数内向的人,他们喜欢那种“寂寞”和安宁,他们反而找到了世外桃源。
内向型人格,他们有自己的充实内心的途径和方法。就像泰戈尔的那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当一个人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在看书写作思考,甚至就是站在窗口,看万家灯火,他的内心是丰富的,情绪也是丰满的,思绪可能已经热闹起来了。他不需要一群人抽烟喝酒打牌来刷自己的存在感,他的存在感就在自己的内心里。他内心的能量不是来源于众人的“狂欢”,而是来源于他自己内心的充电。
综上,性格内向的人,多数不喜欢热闹,安静才是他们的营养。性格外向的人,多数喜欢热闹,热闹就是他们的营养。因为在国内,烟酒牌就是热闹的催化剂。所以,性格内向的人,不爱抽烟不爱喝酒不爱打牌的人,确实占一定比例,但肯定不是因果关系,因为性格内容的人,喜欢抽烟喝酒的人也很多,但他们不是为了交际和热闹,而恰恰相反,通过烟酒来强化他的安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