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虽然历史以成为过往,而看历史也是枯燥乏味,但是用不一样的方式来看待历史还是很有趣味的。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时期能够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的话,相信诸葛亮就不用5次对曹魏发动北伐战争了。

可以说有了这些人是完胜曹魏的,都不用聚集这么多人,只需要个别几人就可以。北伐战争相信用不了3次就会把曹魏击溃,一统北方。

诸葛亮军事能力“有限”

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是可以的,但是没有《三国演义》中的那么强,很多人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强是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误导,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述简直和神仙似的。诸葛亮军事能力强也是在《三国演义》之后才出现的。小说家之言只能参考不能全信。

按照史书记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算弱,但也没有演义中描述的那么强,五次北伐最终铩羽而归,病死五丈原也能看出一二。

诸葛亮最强的是政治能力,管理内政、治国等方面。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官员们没人敢贪,只会努力工作、为民办事。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在军事方面是胆大心细俱有,出奇和谨慎并存的角色。但是真实诸葛亮只有谨慎细微,胆大几乎是没有的。

从第一次北伐战争中,魏延想出来的子午谷奇谋。准备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

此计谋要是成功了可以说北伐曹魏就完成了一半。但是一向用兵谨慎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最终没有采用魏延的计谋。之后曹魏加于防守,北伐多次都劳而无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只有谨慎没有胆大。

史书中也有记载:“诸葛一生唯谨慎”,

无论是史书中的记载还是发生一些事情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诸葛亮是位伟大的政治家、理想家,但不是杰出的军事家。

韩信军事能力的肯定

而要是把军事能力强悍的韩信换上,结局就发生很大的变化,韩信的军事能力是没得说的。韩信在大将军之前只是刘邦之前的一个管粮食的。在之前在项羽那边混了4.5年都没什么成就。在一开始更是穷困潦倒,虽然顶着贵族的头衔,但是过的日子和贵族根本沾不上边。连屠户都来欺负韩信,成语“胯下之辱”就是因韩信受辱而来。

可见韩信之前啥也不是,别说大将军了,连个像样的官职也没有干过,更是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但是在刘邦账下,从一个粮官直接做到了大将军,年不过二十五的韩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摇身一变成了统领数万大军的大将军。

这个之前并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经验的“无名小卒”,做起大将军位置来居然毫无压力,韩信的第一战面对的就是秦国名将章邯,章邯虽然被项羽击败,但是不能否认章邯的能力。

章邯之前用牢犯、囚徒改变的十万军队守住了关中。还一举扑灭了张楚政权,还击败了项梁,章邯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韩信第一次统兵,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轻松击败了章邯,帮助刘邦还定三秦。一定基础上奠定了韩信在军中的威望。从没带兵打仗的韩信第一仗就把名将打败了,还是惨败。

韩信可见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韩信不仅军事能力强,而且心理分析同样强,比如在破赵灭龙且时时抓到了敌人的心里活动,才能在弱势的情况下反败为胜。当时龙且可是率兵20万,胜算极大,最终还是韩信胜了。韩信的军事能力没得说。

假设韩信发功北伐战争

此时在把卫青、霍去病配给韩信,相信在3次北伐战争之后,曹魏就覆灭了。卫青、霍去病带兵打仗没有问题,武力也可以。

第一次北伐韩信大概率会采用子午谷奇谋发动攻击了,此时曹魏防范不大。韩信让卫青率领一路精兵从子午谷火速赶到长安,然后拿下长安和潼关。

霍去病率领大军从斜谷进兵长安、潼关,最后一举获胜。此时第一次北伐胜利,曹魏灭了一半,而敌人变弱就相当于己方变强。加上蜀汉得到补充,曹魏的损失,边形成了蜀汉强于曹魏。

之后休养生息,先后发动两次北伐,相信曹魏最终会被覆灭,说时两次也是为了保险起见。最终只需要韩信、卫青、霍去病的组合,北伐战争就很可能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大家对此怎么看,说说你的见解和看法。下方留言探讨。

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想的太完美了,不需要那么多。

只要能管的住,得项羽一人就能得到天下,个人作战能力,项羽冠绝天下,给他20万军队,管你50万、80万统统灭杀。

只要领导有方,有韩信一人,奇思妙想,无计不出,应时而为、应势而为,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霍去病一人,即可完成统一大业,开疆拓土。天之骄子,无往而不利,无往而不胜。一支天降奇兵,可以横扫天下。

至于其它将帅,都不是天纵之才,但也都是冠绝天下之才,有诸葛亮,再得其中之二辅佐,得到天下也是没问题的。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绝不可能成功的!

拥有了他们,诸葛亮就一句话:“我太难了!”

韩信,号称“兵仙”,攻无不克,战无不取。用兵玄幻,有点儿撒豆成兵的意思。

项羽,西楚霸王。平生刚愎自用,不听忠言。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谁不服就打谁!”

岳飞,一生尽忠报国,凭一己之力扫荡伪齐,收复山河。他的人生格言“我都是为国好,领导不听我的,我就回家种地不干了!”

上述三位,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一个比一个有志向,一个比一个牛。

这三位爷要在诸葛亮手下,诸葛亮的心情一个“难”字是根本无法形容啊!

按诸葛亮的北伐策略,韩信首先不干,他必走子午谷,出奇致胜。诸葛亮不同意,韩信必然撂挑子!(参照追韩信故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项羽必然要主动攻击司马懿,不管自己兵多兵少,必须干!诸葛亮不同意的话,估计就有性命之忧了。(参照宋义事件)

岳飞好出主意,不喜欢人指手画脚,诸葛亮如果和岳飞有分歧,岳飞直接走人,不伺候了!(参照岳飞与宋高宗故事)

就这三位爷每个人单独代替诸葛亮北伐都很有可能成功,如果一起在诸葛亮手下,必然内斗,北伐必然无果!

其他的人,卫青,白起,常遇春,徐达等虽然都是各有主张,各有战术。但总体来说还是“乖孩子”。他们在诸葛亮手下的话,北伐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但成功与否还要看国力以及天时地利啊。!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北伐不是打三国无双猛将传,战争还是要以国力为基础的~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以前刘邦的太子刘盈要带兵出征,吕后作为母亲无比忧虑,于是劝阻刘邦道:“陛下手下皆沙场老将,如同虎狼,太子年方孺子,让太子带领无异于让羊羔统领虎狼,势必难以成功”,于是刘邦御驾亲征,最终打败英布!

诸葛亮一介文人,孤高自傲,听话的关系亲近的就重用,有主见的关系疏远的就打压,无异于黄口孺子,连个魏延都不能任用,何况韩白卫霍!诸葛亮这种人碰上了项羽,他会死的比宋义还要惨!

不要做舔狗,因为狗是人类最好的食物!其实你想要诸葛亮北伐成功,并不用给他这么多武将,直接把你的脑膜捐给他,让他能够自由幻想,地球都是他们诸葛家的!

你到底是有多喜欢诸葛亮,舔完了还要舔!我只能用《三国演义》中唐国强的台词来回复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获得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常遇春等将领,能够北伐成功吗?

可以说熟悉三国的人都会知道,蜀汉是三国时代人才最为匮乏的政权,尤其是军事人才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现了那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可见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到了什么程度,廖化如此大的年纪,依然要去做先锋,而且从诸葛亮统兵北伐的行动中,也能够看到蜀汉军事统帅比较缺乏,否则诸葛亮何必要亲自参与北伐呢?

而这里提到的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岳飞、徐达和常遇春等人,都是历史上优秀的统帅,各自担任统帅都获得了优异的战绩,这样的人才不正是蜀汉缺乏的人才吗?如果能够效劳蜀汉政权,绝对能够对蜀汉产生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说诸葛亮统帅他们几个人的话,北伐想要取得成功,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点,诸葛亮很难驾驭这些名将。

尽管诸葛亮在历史上获得了较高的声望,更是成为入选文庙和武庙的人才,能够成为武庙十哲足以看得出他在古代君王心中的地位,不过这些并不能够说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十分强大,相反我们通过历史的记载,能够看得出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也就是没有取得什么战果,这份战绩也就说明诸葛亮并不是一名优秀的统帅,而这里面说到的八大名将,可是古代不可多得的统帅型名将,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未尝一败,最著名的就是攻打楚国破郢都一战以及长平之战;韩信是刘邦汉军的大将军,先后攻破三秦,破赵伐齐功勋卓著,成为汉朝建立最大的功臣;项羽作为西楚霸王,本身军事能力突出,先后通过巨鹿之战灭掉秦军主力,以及彭城之战3万骑兵大败刘邦45万大军,打得刘邦丢盔弃甲差点成为俘虏;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大军在大漠横行无忌,将汉朝最大的威胁打得远遁漠北。

岳飞是宋朝中兴四将之一,曾经统帅岳家军北伐达到朱仙镇,差一点收复北宋都城汴梁;而徐达和常遇春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两大名将,两个人配合先后拿下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元朝,并且在明朝建立后作为统帅北伐北元,同样战功赫赫,这样的几个人都是统帅型的名将,除了常遇春长期担任徐达副手之外,那个人长期担任副手,尤其是白起、韩信、项羽、卫青、霍去病以及徐达,仅仅作为诸葛亮麾下的猛将,显然不能够发挥出各自的做大作用,更不用说项羽这类人怎么可能接受他人的领导呢?所以诸葛亮想要驾驭这群名将,显然不可能达到效果,而且这些名将之间可能还会存在竞争,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知道诸葛亮对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都无法处理,而韩白卫霍项岳徐常等八人如果出现矛盾,凭借诸葛亮的话,真的能够驾驭吗?我想很难很难。

第二点,蜀汉国情决定了北伐不可能成功。

三国时代蜀汉的国力是最弱的,不论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蜀汉的军队人才也就维持十万人左右,这已经是蜀汉所能够维持的最大的兵力了,而且蜀汉北伐经过汉中地区,对于军事行动非常不利,纵观这八位名将,只有韩信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初统帅大军出兵一战攻破三秦之地,也就是关中平原,但是韩信面对的是各自为战的割据势力,而蜀汉面对的是统一的曹魏,就算是韩信面对诸葛亮的情况,想要取得成功也几乎不太可能,这就是当时的国情决定的,至于其他人根本没有类似的战况,而且他们战胜对手的情况,其实与蜀汉的国情根本都是不同的,白起面对的是东方六国各自为战的情况,韩信也是面对秦末割据势力的国情,项羽面对秦国和刘邦也是各地诸侯割据的局面,至于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强盛的大汉骑兵,面对的也不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岳飞的情况特殊,面对的是北宋灭亡后各地的乱局,而他北伐的主要对手也不是金军,而是“伪楚”和“伪齐”政权,也就是金军扶持起来的政权,徐达和常遇春面对的是元末各地起义军割据的局面,可见没有一个人面对的对手是强大的统一政权,所以情况不同,即便是这些名将过来,统帅蜀汉几万人的兵力,想要战胜强大的对手,难度也是相当大的,更不要说让他们听从诸葛亮的统帅,必将限制他们各自军事能力的发挥,所以成功可能性并不高。

第三点,各自特点不同,基本上都是大兵团作战的天才,蜀汉很难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

可以说这八个人都是军事天才,但是我们从他们的作战规模去看的话,能够发现这些人非常擅长的都是大兵团作战,比如说白起擅长歼灭战,这样的作战一定是大兵团作战,就像白起攻破郢都一战出动十多万大军,长平之战更是统帅40多万大军,这些显然是蜀汉政权不具备的条件;韩信用兵到是可大可小,不过从他担任大将军之后,统帅的军队从来都不少,无论是平定齐地、还是最后统帅大军合围项羽的垓下之战,哪一场规模小呢?卫青霍去病战法都是以战养战,经常统帅三五万骑兵作战,不可否认他们二人的能力,但是抛开骑兵作战,其他战法卫霍没有展现其他能力;而岳家军的规模,通常都在十万左右,这在古代已经算是大兵团作战了,至于徐达和常遇春,也是擅长大兵团作战,攻打张士诚两人统帅20万大军,北伐灭元统帅25万大军,可见这些人作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兵团作战,不过这种作战风格在蜀汉根本实行不起来,因为蜀汉所有兵力仅有十万,还需要镇守南中和防备东吴,能过拿出一半兵力投入到北伐之中已经是最大的兵力了,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诸葛亮从来不敢冒险,最著名的就是子午谷奇谋,对于当时的蜀汉来说这条计谋不可谓不行,但是如果冒险失败,对于蜀汉来说兵力的损失不可避免。

如果是韩信统帅大军的话,相信一定会采取这条计谋,而他能够使用的猛将比如霍去病(统兵杀入敌营,对于霍去病是常有的事情)、常遇春等人,统帅军队一定会直抵长安,但是占据长安之后,蜀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吗?因为诸葛亮北伐除了第一次都是缺粮,此时就算蜀汉能够占据长安,但是解决不了粮草后勤问题,依旧无法长期占据,这个问题不是这些名将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年韩信攻下关中,其实也不是蜀汉面临的情况,因为当时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瞒过了项羽的耳目,而且三秦之地也就是关中地区被项羽册封了三位诸侯王,最出名的就是章邯,也就是三个人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韩信等于是偷袭,可是就是这样韩信获胜也是惨胜,至于刘邦为何能够占据关中,这是因为他和项羽达成共识,项羽默认了刘邦占据关中,而刘邦也许诺不再东扩,但是这个情况轮到蜀汉就不成立了,因为曹魏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必定不会做出项羽这样的举动,因为项羽时期毕竟他的利益没有是受到损失,自然也就不愿意和刘邦死磕了。

这些名将都擅长大兵团作战,而蜀汉的地形以及兵力否不具备这种条件,自然也就不能够发挥出他们的优势,这就好比一个擅长进攻的武将,你让他打防守,不是说他不行,只是他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所以这也是蜀汉的劣势。

第四点,诸葛亮威望不足。

其实不要说诸葛亮了,就是刘备自己统帅这些名将,也会是威望不足,首先项羽就不是一个能够臣服他人的人,作为盟主的他,就算是在诸葛亮麾下效力,相信没过多久就会架空诸葛亮,而韩白卫霍四大顶级名将,也不是轻松能够驾驭的,霍去病本身就是桀骜不驯的性格、白起也敢于不敢君王面子,而诸葛亮就连一个魏延都用不明白,这些名将他还真的驾驭不了,甚至还可能因此将自己搭进去,也就是说这是一山难容二虎,更不用说这是如此多的猛将了,谁又能够知道服气谁呢?这就像东晋刘裕攻打下长安后,自己返回南京,留下几员猛将镇守长安,可是最终的结果就是自相残杀,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即便是有着这八位名将,蜀汉想要获得胜利也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诸葛亮很难驾驭这些猛将了,让一个军事能力全方位弱于八位名将的诸葛亮担任统帅,本身就是压制和限制这些名将发挥自身能力,更不用说八位都是大兵团作战的统帅,本身都是大神级人物,窝在小河沟中也是很难有大作为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