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唐朝末帝李柷12岁即位,在位三年被迫禅位于朱温,一年后又惨遭毒杀。他生前没有年号,死后只有谥号,没有庙号,是个“三证不全”的跛脚皇帝。

李柷在位期间,还以“秽乱宫闱”为罪名,下诏追废生母何太后为庶人

李柷并非嫡长子,他是如何跨过同母哥哥李裕登临皇位的?又是如何被朱温篡位的呢?我们随着时间线去探索一下大唐末帝的人生轨迹。

意外转机,大唐垂死的标志

大唐历经21帝,李柷是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的第九子,何皇后的嫡次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李裕。

作为嫡长子,李裕其实已经坐上了皇位,不过他只坐了一个多月的龙椅,就被父亲李晔轰下台,失去了皇位。

原来,唐昭宗并未驾崩,而是被神策左军中尉,宦官刘季述囚禁了,被迫禅位于太子李裕。

一个月后,忠于唐昭宗的神策军军官孙德昭等人上演大反转,他们诛杀了刘季述,重新迎立了唐昭宗,李裕连太子的位置都没保住,被降为德王。

李柷能上位,跟李裕的这段“过山车”有很大关系,稍后再说。

唐朝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他们手握军权,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生死,他们是晚唐政治的三大毒瘤之一。

眼看刘季述等人倒台,文官集团看到了希望,宰相崔胤提出:请陛下将神策军交给我,彻底铲除阉宦乱政的毒瘤。

结果唐昭宗的严词拒绝,又将兵权交给了另一波自己信任的宦官。

您可能要骂唐昭宗昏庸,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你是唐昭宗恐怕也会这么做,理由很简单,文官集团的党争已经成了大唐帝国的第二大毒瘤,他们只为自己的利益集团服务,根本不值得信任。

相对于文官集团,唐昭宗更相信听命于自己的宦官,尽管他们早晚会威胁到皇权,但眼下他们是唯一可信赖的群体。

崔胤果然不是好饼,他眼见自己的目的没达成,就照抄袁绍的作业——引狼入室,将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引入长安,企图通过藩镇势力干掉宦官集团。

藩镇割据势力就是大唐帝国的第三个毒瘤。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温以崔胤为内援,率兵进入关中,在打败另一股藩镇李茂贞后,立刻变异成“董卓”。

何皇后这位颇有见识的女人,抱着唐昭宗大哭: “此后大家夫妇委身贼手了!”

后来,朱温抄袭董卓的作业——迁都。他强迫唐昭宗将都城从长安迁移到他所控制的洛阳,从此唐昭宗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大唐濒临脑死亡。

登临大宝,踩着父兄的血迹

当初,朱温很忌惮英俊潇洒,且已成年的李裕,曾经企图说服唐昭宗杀掉李裕。当年李裕上位纯粹宦官作乱,并非他的本意,唐昭宗对这个儿子依旧信任,所以他对朱温的建议严词拒绝了。

这让朱温很不爽:你一个傀儡还不懂得听话?那就闭嘴吧!

天祐元年,也就是迁都洛阳的当年,朱温指使亲信闯进皇宫,当众弑杀了唐昭宗。唐昭宗死得很惨,他光着脚被凶手满大殿追赶,除了两位爱妾无人救援。

唐昭宗死了,朱温把目光瞄向了12岁的嫡次子李柷。就这样,李柷意外地越过哥哥李裕,坐上了龙椅。

而李裕,则在第二年的“九曲池之变”中,连同他的另外八个兄弟,被朱温集体杀害,并被投尸于九曲池。

傀儡皇帝,泥胎木偶的余温

李柷当了两年零七个月的皇帝,期间他什么也做不了,连新皇登基的标配年号都没有,而是沿用了先皇的“天祐”。

按严格的标准来说,没有年号的皇帝其实算不上皇帝。

李柷曾经想硬气一把,给自己的两个乳母加封“昭仪”和“夫人”,结果不光被驳回,还连带之前已经被封了的乳母一起,被降为“君”。

实际权力没了,祭祀这种象征性的权利总该有吧?对不起,也被朱温剥夺了。朱温一撂脸: “祭天?还想延长国祚咋的?”

大臣们只好糊弄李柷: “陛下,祭祀这玩意很麻烦,咱得慢慢准备,不能着急。”

大臣们确实在准备,不过不是准备祭祀,而是准备朱温的篡位。不久,既九曲池之变后, “白马之变”又爆发,包括宰相在内的32位朝中重臣,被缢杀在白马驿,李唐最忠实的权臣几乎被杀戮殆尽。

半年后,朱温再接再厉,又将他的忠实走狗蒋玄晖、张廷范、柳璨杀害。这三个人被杀的理由居然是因为他们劝朱温不要急于登基,时机还不成熟。

原来,朱温内部也并不团结,这三条走狗太得势,糟了嫉恨,眼尖的人看出了朱温对他们“延缓登基”的不满,于是便制造了一个事件。这个事件不光让三人丧命,还连带何太后命丧黄泉。

前面说过,何太后是个很有见识的女人,她知道朱温篡位是早晚的事,于是她干脆托蒋玄晖等人给朱温上书,请求将皇位禅让给他,只求保他母子平安。

这件事被人诬陷为蒋玄晖与太后私通,三人在后宫与太后焚香盟誓,共同对付朱温。朱温一怒之下公开处死了蒋玄晖等三人,还闯进宫中缢杀了何太后。

母亲被杀害,还被戴上了“污秽宫闱”的耻辱帽子,李柷不但没能力复仇,还被逼在废黜母亲为庶人的圣旨上盖章。

悲惨落幕,李家王朝的终结

天祐四年三月,万事俱备的朱温笑眯眯地从李柷的头上扯下皇冠,戴在了自己的脑壳上。

历时289年的大唐王朝灭亡了,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第一个朝代——后梁。

李柷禅位后,被朱温封为“济阴王”,移居山东曹州,受到监视居住。

自古亡国之君很难善终,李柷的禅位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新灾难的来临。

包括李克用、李茂贞等在内的藩镇势力与朱温不对付,所以他们拒绝承认朱梁王朝,依旧遥奉李柷为君,仍然沿用大唐的年号。

朱温很糟心,看起来只要李柷还活着,李克用他们就不死心,那就掐了他们的念想吧。于是当了十一个月济阴王的李柷,被朱温毒杀在曹州,结束了年仅16岁的生命。

李柷有没有后人不清楚,估计有也活不下来,就连他的兄弟们,要么被杀,要么不知所终。

李柷死后被加谥号“哀”,却没有标配庙号。所以他被人后称为“唐哀帝”,而不是“唐某宗”。

在他死后的第十七年,后唐横海节度使卢质曾经给他加庙号“景宗”,按规则从这时候起李柷可以叫“唐景宗”了。不过很可惜,四年后大伙儿又觉得李柷是朱温所立,给他加庙号不合适,所以又废了他的庙号。

所以,李柷最终只有谥号,没有获得入驻太庙享受祭祀的门票——庙号。

客观讲,我们无法评价李柷的功过,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掌握过权力,他也没能力保护自己的母亲,甚至都无法左右自己的生死。

他只是大唐王朝落日余晖下,历史的不得不采用的一个标识,如此而已。

唐代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是李‬柷‬。‬他‬是唐‬昭‬宗‬李‬晔‬(‬曾‬用‬名‬李‬杰‬)‬的‬九‬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年‬仅‬十三岁‬即‬继‬位‬。‬ 他‬是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即唐‬哀‬帝‬。‬改‬元‬天‬佑‬。‬我的回‬答‬完毕。‬但是,‬心‬中‬不‬禁感‬叹‬不‬己‬,‬这个苦命的孩子,‬他的父母均‬死‬于‬宫‬廷‬凶‬杀‬中‬!‬我‬百‬思‬不得其解:‬政‬权‬的更迭,‬非‬得‬以‬阴‬谋‬开‬幕‬、‬杀‬戮‬落‬幕‬吗‬?‬

‬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风流觉

肃肃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春天里,思绪随时光穿越回晚唐一一顿时愕然,这就是周秦汉唐,由丰镐而长安的大唐吗?长安东北角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明‬宫‬万‬千‬宫‬殿‬被‬那个姓‬朱‬的节‬度‬使‬“恶‬人‬一‬炬‬”顿‬成‬瓦‬砾‬一堆‬,‬正‬是应了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间‬,‬俺‬曾‬睡‬风‬流‬觉‬。‬

公元618年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经李世民励精图治的“贞观‬之治”,到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天‬宝‬年间,‬终于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而‬“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们‬的割‬据‬局‬面进一步扩大,‬一个‬繁‬华‬的社会,‬顿时变‬成‬“积‬尸‬如‬山‬”、‬“烟‬火‬断‬绝‬”的‬废‬墟‬。‬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是,‬唐‬王‬朝‬却‬元‬气‬大伤,‬尤其是在‬晚‬唐‬,‬由于宦‬官‬把‬持‬朝‬政‬,‬内‬阁‬形‬同‬虚‬设‬,‬政‬令‬不‬出‬都‬门‬。‬所有恶‬果‬的‬积‬累‬都是由‬老‬百姓买‬单!‬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求‬生‬无‬路‬的人‬民‬,‬终于爆发了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

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一样‬,‬乱世中‬的英雄们‬有‬了‬用‬武之地,‬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残酷战争中‬,‬他们的刀‬剑‬在‬人‬血‬中‬淬‬练‬得‬锋‬利无比。‬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梦回大唐,惊醒中才发现,中华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但依然逃不过衰亡的命运。

与他的爷爷唐僖宗李儇一样,辉王李柷也是十三岁即帝位。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了,没有什么传奇,有的只是繁华落幕后的万丈深渊。

在唐朝奄奄一息之际,扑上去补刀的就是“天‬下第一滥‬人‬朱‬温‬!‬”

朱‬温‬就是踏‬着‬欺骗、‬镇‬压‬黄‬巢‬农‬民‬起义的‬血‬足‬印‬,‬一步步受到唐‬僖‬宗‬的信任,‬在‬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朱‬温‬以‬宣‬武‬(‬今‬河南中‬东部‬)‬为‬依托,‬抢‬占‬了‬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

朱温是砀山乡下一个垮杆绅粮家庭的破落户子弟,貌似以后的高俅,从小磨练出来的心狠手辣、阴谋诡计;草菅人命,权力欲望,他都充分具备。

他仿冒曹操,把唐昭宗抢到手,历史的一幕惊人相似,他一把火把长安的大明宫殿烧得只有灰烬的余烟,纵然横恶的董卓在世,也犹叹不如!

迁都洛阳后,又仿冒王莽杀了唐昭宗!立年仅十三岁的唐昭宗最小的孩子当皇帝。

朱温集大汉三大枭雄之大成,其结果远胜三大厚黑鼻祖,朱温的所作所为远胜汉之三雄,他们才是仿冒品,老朱家的才是正宗的不要脸!

朱温夺取全国政权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有力度!他听信狗头军师李振的密计,把所有具有门弟影响的势力和人物,全部清空。

公元905年,朱温轻轻的挥一挥衣袖,把原宰相裴枢为首的三十多名唐朝廷高级官员杀死后抛入黄河!史称“白‬马‬之‬祸‬”。‬

唐哀帝的确是悲哀的,他的父皇唐昭宗李儇在公元905年下葬时,朱温为了斩草除根,在葬礼后的酒宴上,把余下的八个皇子全部灌醉后予以扑杀,投入河中!

始作乱者的宦官死完了、朝臣已经入海流了,自己的父皇也被一刀砍死了!

李唐皇室成员全部灰飞烟灭,连流落民间偏席打草鞋的都没有了!

大唐的覆灭已经进入倒计时。

天佑四年(公元907)正月,朝廷派薛贻矩慰问回到汴州的朱温,朱温托薛贻矩带话给唐哀帝:“李柷应该把位置禅让给我。”

十几岁的小皇帝同意,于是百官对朱温劝进,地方藩镇也下决心上表支持!

四月十八日,人间四月天,朱温正式举行“禅让”仪式,定国号大梁,改汴州为开封府,以此为国都,改元开平。

唐哀帝被封为济阴王,被囚禁于曹州(今山东菏泽市),第二年,年仅十七岁的末代唐皇也被朱温一刀结束性命!

结语

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外车水马龙,繁华如旧!仰望天空,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朝代的更迭,一次又一次,仿佛人世的轮回,一场又一场。还好,可以爬上大雁塔的顶层,跨越千年与大唐作心灵的交流,历史兴衰荣辱得失成败皆可讨论。

唐代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唐哀帝李柷为唐王朝第二十一任君主,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可怜的亡国之君。

李柷(892~908;《新唐书》作李祝)是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初名李祚;景福元年(892)九月初三日,诞生于大内,母亲为昭宗正宫何皇后。897年二月,李柷受封为辉王;903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任诸道兵马元帅。

其时唐朝已然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904年正月,唐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即朱全忠;实际控制二十余镇,时为唐最大的军阀)强迫唐昭宗东迁洛阳,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八月十一日夜,朱温指使亲信弑杀唐昭宗;次日,矫诏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为李柷,监理军国政事。十五日,十三岁的李柷在朱温的导演下即皇帝位,是为唐哀帝,亦称唐昭宣帝。

唐哀帝尊母后何氏为皇太后;因未得朱温指令而未敢建元,仍沿用父皇的“天祐”年号。朱温一手遮天专制朝政,挟制少帝。李柷形同傀儡,日夜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然而,即便是听喝的傀儡,小皇帝李柷也未能逃脱朱温的毒手。

过了二年多,朱温觉得篡位窃国的时机已然成熟,遂付诸实施,又导演了一出“禅让”的政治把戏。

天祐四年(907)三月二十七日,唐哀帝按照“剧本”编排,颁诏禅让皇位于梁王朱全忠。四月十八日,朱温登基即皇帝位,定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后梁太祖。朱温结束了二百九十年国祚的唐王朝,开启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废黜唐哀帝李柷为济阴王,徙居曹州(今山东曹县);居所四周用荆棘团团紧围,并派遣全副武装的士兵严加监守。

908年二月二十一日(《通鉴》作二十二日),李柷于曹州被朱温用毒酒害死,年仅17岁。

朱温谥李柷为“哀皇帝”,以王礼安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二十余年后,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李柷为“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陵寝曰温陵。

(后唐明宗)

唐代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唐哀帝李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