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由于武则天一脚踩了唐太宗、唐高宗父子两代人,搞得后人对李唐皇室的关系有点头大。其实他们的关系一点不复杂,从血缘上讲武则天是唐玄宗的亲奶奶。
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晋阳元谋”十七人之一的武士彟。
武士彟先后娶过两任妻子,前妻过世后,由李渊亲赐续娶弘农杨氏,生下武则天姐妹三人。
武士彟去世后,他与前妻的两个儿子虐待杨氏母女,搞得母女四人只好跑到洛阳,投靠娘家讨生活。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东幸洛阳,有人拍马屁告诉他:洛阳有个13岁的绝色少女武氏,是武士彟的女儿,您要不要亲自接见一下?
李世民说:功臣之后嘛,朕当然得关心一下,那就带来由朕慰问一下吧。
于是那一夜李世民与武则天相谈甚欢,第二天,一道圣旨传来:册封武氏五品才人,赐号“媚娘”。
从这时候起,武则天在历史上有了新的称号“武才人”、“武媚娘”。
不过,李世民很快就发现,这个貌美如花的小女子是个女汉子,行事果敢,心肠狠辣。这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于是武媚娘在后宫呆了十二年都不受宠。
转机来自于贞观二十三年,那年李世民病了,后宫的女人们轮流值班来给皇帝侍疾,武媚娘也在其中。
皇帝生病,皇太子李治当然也得日夜守候,这既是皇位传承的安全需要,也是孝道的弘扬。
不过李治的孝道阔得太宽,直接把老爸的女人涵盖进来了。就在李世民的病榻前,二人眉来眼去,居然好上了。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史书没写,自己想去。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第二年,李治到感业寺给父亲周年祭,“偶遇”在寺中出家的武尼姑,于是火花迸发,全然不顾这里是佛门净地。
又过了一年,武媚娘挺着大肚子回到皇宫,此时她摇身一变,从太宗的才人变成了高宗的昭仪,后来她又取代了王皇后,成了母仪天下的大唐皇后。
武则天再度入宫时已经27岁,还比李治大了4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受宠程度。从这一年起,武则天接连生下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四个儿子,和安定公主、太平公主两个女儿。
要知道,高宗李治这辈子一共只有八个儿子,四个女儿,武则天一人就包揽了一半,用独宠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李旦的第三子,武则天和李治的孙子。
说起来,李隆基跟奶奶武则天还是一对仇人。
当年,李弘早夭,李贤又被武则天废黜,李显才当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又被武则天踢下龙椅,幼子李旦意外地继承了皇位。
不过李旦的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憋屈,朝中的大权被老妈一手操控,他只是个傀儡。
傀儡也就算了,关键是李旦还遭到了母亲的忌惮,被长期幽禁在宫中。
随着武则天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劝武则天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吓得李旦也赶紧请求禅位于母亲,并自愿改姓“武”,连老李家的身份都不要了。
天授元年九月,武则天如愿以偿地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李旦在当了六年的傀儡后,终于扔掉了烫手山芋。
你以为李旦解脱了?怎么可能,他又陷入了“李武之争”。朝中两派势力,一派支持武则天立武承嗣为太子,另一派则支持立李旦为太子。
出于对李唐旧势力的忌惮,武则天更偏向于侄子,反而对亲儿子多加压制,搞得李旦整天活得战战兢兢,就连武则天身边的侍女都敢欺负他。
有个叫韦团儿的侍女,想上李旦的床。李旦哪敢啊,他“守身如玉”没让韦团儿得逞。这个胆大的婢女,居然想出了报复李旦的邪招。
她对武则天说:“陛下,奴婢侦查到一个大阴谋,皇嗣(李旦)妃刘氏、德妃窦氏对您行巫蛊诅咒之术。”
武则天连核实的程序都省了,她下旨:让刘氏、窦氏进宫朝见。婆婆召见,两个女人不敢怠慢,于是匆匆进宫。
结果二人这一去就不复返,李旦等得望眼欲穿,也不见两位心爱的女人回来。可李旦已经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跟老妈要人。
就这样,刘氏和窦氏从人间神秘蒸发了。所有人都知道,她们被武则天秘密杀害了,尸体埋在那里无人知晓。
德妃窦氏,就是李隆基的生母,那一年李隆基才8岁。
那年,李隆基活得惨透了,母亲失踪了,父亲被告有“异谋”,正在接受酷吏来俊臣的审讯,他和他的兄弟们常年被幽闭于宫中。
都说皇家有权有势有富贵,可谁能看到他们骨肉相残时的痛苦了?
这种痛苦不堪的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直到神龙元年,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交出了皇位,李显重新登基,李唐得以恢复。
你可能会问,李旦在武周朝的地位遥远高于李显,复位的为何是李显,而不是李旦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李旦的支持势力长期遭到武则天和武氏势力的打压、清洗,力量衰减得很厉害,已经抵不过李显的支持力量。
二是李旦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风波波,早就厌倦了这种生活,所以他主动放弃了太子之位,转而支持哥哥李显。
不过李显登基后,李旦的支持势力不降反升,除了传统的老牌政客太平公主外,李隆基也逐渐成长起来。在姑侄俩的联合推动下,“景龙政变”爆发,李旦重新被推上皇位。
李旦复位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可问题是,李隆基非嫡非长,怎么就隔着锅台上炕,取代了嫡长子李宪(后改名李成器)了呢?
李宪是李旦的长子,其生母就是那位与窦氏同时遇害的刘氏,李旦的嫡妻。
按照继承制度,李宪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事实上,李旦第一次登基时,李宪就是太子爷了。
原因只有一个:李隆基已经今非昔比,他利用后武则天时代的数次宫变,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强大政治集团了。
这个情况是不是很熟悉?对了,跟当年的李世民一模一样,准确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旦虽然坐在龙椅上,但他的两块基石却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那时候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正是紧密合作期,李宪哪里有资格跟李隆基PK。
所以,李宪很聪明,他立刻主动请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就这样,李隆基成功地成了大唐帝国的继承人。
正是武周这段短暂的历史,把李唐的历史冲得稀里哗啦,也把一家人的亲情撕得七零八落。
不过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武则天虽然饱受诟病,但她对历史的发展进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不是她,谁敢保证豪族集团不会让李唐成为第二个短命的隋朝?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进宫为才人,等到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为皇帝。
唐高宗李治本来有一位原配妻子王皇后,可后来他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高宗有风眩病,把朝政交给武则天去处理,为此两人成为“二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圣临朝”,武则天当时被称为“天后”。
武则天在这时候就表现出自己在朝政大权上的野心。
武则天和高宗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
这四个儿子两个做了太子,两个做了皇帝,但却都被武则天玩弄在鼓掌之中。
1、太子李弘。
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他仁爱孝顺,谦虚谨慎,高宗很喜欢他。
他在朝堂上也得到了了朝臣们的喜爱,但是武则天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那他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太子多次奏事违反了武则天的意思,特别是他为义阳和宣城两位公主奏请出嫁这事。
两位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因为受到萧淑妃被高宗厌弃的影响,被囚禁在后宫,等到三十岁还没嫁人。
李弘为她们请求高宗,高宗同意她们嫁人,但却被武则天找了两个侍卫匆匆忙忙嫁了。
至于太子李弘的下场,很惨,死在合璧宫,当时的人都觉得是武则天毒死他的。
2、太子李贤。
李弘死后,李贤成为太子,他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
李贤成为太子后,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因为他被人传闻不是武则天生的,而是他大姨(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生的。
加上当时有一个叫明崇俨的武则天身边的红人,说他不能继承皇位,容貌比不上李显(当时还叫李哲)。
说完坏话,这个坏家伙就遇刺死了,武则天就觉得是李贤干的,李贤可太冤了。
李贤这家伙平时喜欢音乐和女色,尤其宠爱家奴赵道生(李贤有龙阳之好,对,就是你想的那样),最后被赵道生指证说确实杀了明崇俨,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还在东宫马坊里搜出了几百件黑甲。
不仅杀人还谋反,这下完了,李贤太子之位不保,项上人头也可能不保。
武则天煽风点火(亲妈比后妈还狠),义正言辞让唐高宗大义灭亲,李显的好日子到头了,最后被幽禁了。
3、唐中宗李显。
李贤被拉下来后,太子之位就空出来了,这下轮到了李哲。
李哲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后来改名成了李显。
相比他的两个哥哥,他的运气好很多,因为他顺利坐上了皇位。
不过不要高兴太早,老妈武则天有一千种方法搞你。
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李显继位为皇帝,是为唐中宗。
不过李显这皇位还没坐热,就被她老妈给废了,理由是他要把天下让给他老丈人。
其实这事也真够扯淡的,因为他就顺口一说是句气话,结果被武则天拿来大做文章。
李显想要任命丈人韦玄贞为侍中 ,还想给奶妈的儿子封五品官,结果裴琰不同意,李显就说:
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好吧,就因为这句话,李显皇位不保了。
4、唐睿宗李旦。
秉持着皇位就该兄弟轮流坐一坐的优良传统,唐中宗被废黜后,唐睿宗李旦上位了。
李旦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李隆基他爹。
李旦继位后,老妈武则天依旧垂帘听政,不过试用期一过,他没有被转正,而是和他哥哥李显一样直接被赶下了台。
老妈武则天直接自己登基称帝,把李家的唐朝改成了武周,李旦也被废为相王。
武则天一共当了15年皇帝,中间还犹豫过要不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承嗣,好在最后在宰相李昭德的劝解下,重新立李显为太子。
神龙元年,二张(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被诛杀,宰相张柬之、太子李显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
唐朝复辟,天下重新回到李家人手里,唐中宗李显再次继位为皇帝。
不过李显这个可怜人,命不好,不仅碰到了当皇帝的老妈,还遇到了想当皇帝的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
不得不说唐朝这时期的女人都太敢了,一个一个的都想当皇帝。
安乐公主一直和太子李重俊争继承人的位子,想着让李显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李重俊被逼发动政变想要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只可惜失败了自己被杀。
之后,安乐公主和韦后为了权力,联合毒死了唐中宗李显。
李显扑街后,拥立李重茂上台,韦后、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相王李旦、李隆基成为两股敌对的势力。
李隆基一方势力先下手为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一方势力。
之后李唐的朝政大权就落到了李隆基、李旦、太平公主的手里。
李旦其实也是个比较软弱的人,他重新继位后,朝政大事他都要去过问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又产生了矛盾。
太平公主到这里,权势到达了唐朝公主的巅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开始太平公主觉得李隆基年纪还轻,不足以和她抗衡,但后来发现李隆基年轻有为,等到李隆基上台之后,可能就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
于是,太平公主千方百计想把他搞下太子之位,甚至还拦住宰相,暗示他们要另立太子。
宰相大惊失色,觉得现在的太子李隆基挺好的,不应该另立。
太平公主的计谋没有达成,最后,唐睿宗李旦直接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隆基。
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
李隆基因为感觉到姑姑太平公主一直图谋不轨,于是在身边人的催促下先下手为强,直接赐死了太平公主。
捋一下这这几个人的关系: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奶奶。
这一家人真的够疯狂的,为了皇位,为了权力,互相算计互相厮杀,让人叹为观止。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才人,李世民去世后,武才人被发配感业寺为尼。而李治继位后娶了先皇的妃子也就是熟母,李治和武则天成婚后开枝贁叶共生了四子二女,长子李贤,次子李宏,均被害死。而三子李显,四子李旦多柔弱无长子次子的雄才大略和聪明伶俐。因此得以苟活,李显李旦先后继位当过皇帝皆被废了。而在神龙政变后,李显继位当了四年皇帝,后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而这次政变,被太平公主和李显上官婉儿,以及李旦之子三郎李隆基利用铲除了韦后势力。武则天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奶奶,李世民是李隆基的太爷爷。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从初唐到盛唐,皇帝之间的关系确实挺乱的,堪称史上第一乱,甚至没有一个是稳定传承的。
李渊有四个嫡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大唐建立后,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统一立下了不世功勋,功高震主,产生了夺嫡之心,最终发动玄武门事变,射杀了太子李建成,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后来登基上位,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李世民有三个嫡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可是李世民宠爱李泰,滋生了李泰夺嫡之心,李承乾感觉位置不保,便冒险逼宫,挫败后被废为庶人,李泰也被赶出长安,最小的李治被立为太子。
贞观十一年,武士彠的小女儿被选进宫,李世民赐名为武媚娘。武媚娘入宫之后,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幸,自贞观十一年至贞观二十三年,武媚娘在宫中12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品阶也是入宫时的才人,没有一点升迁。
虽说得不到李世民的宠幸,可是却得到了太子李治的青睐,两人眉来眼去,在李世民重病期间竟然勾搭上了。李世民驾崩后,按照惯例,后宫没有生育的嫔妃要送到感业寺出家,武媚娘也不例外。
李治登基后为唐高宗,他对武媚娘念念不忘,借着到感业寺上香又见到了武媚娘,两人颠鸾倒凤,武媚娘竟然怀上了,于是李治将武媚娘接进宫中,封为昭仪。李治与武媚娘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在武则天成为皇后后,高宗原来立的太子李忠被废,李弘被立为太子。
李弘很优秀,可是天妒英才,早逝,随后李贤被立为太子。此时武皇后已经开始掌握大权,朝堂之上高宗和武皇后“二圣临朝”,李贤对此颇有怨言,认为应该限制后宫权力,引起武则天不满,安排心腹诬陷李贤谋反,李贤被废,三子李显被立为太子。
李治驾崩后,李显登基为唐中宗,李治遗诏“军国大事不决问于皇后”,武则天名正言顺地“临朝听政”。李显看不清楚状况,登基不到一年便被武则天废黜,贬到房州去了。武则天改立四子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
李旦知道自己只是顶着皇帝的名号,规规矩矩在宫中不问政事,武则天独揽大权。李旦当了几年皇帝后,看出母亲想更进一步,为了保命主动要求武则天登基,自己退位,于是武则天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这便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则天大帝。
武则天在位期间,打压李唐宗室,扶持武姓势力,侄子武三思等人高居朝堂。随着武则天年岁增长,武三思动了歪心思,他想武则天把皇后传承给武姓一脉,于是极力争取自己被立为太子。朝堂之上,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却极力劝说武则天立李姓为太子,最终武则天被狄仁杰说服,复立李显为太子,将李显从房州召回洛阳。
武则天执政15年,李显、太平公主联合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武则天最宠爱的男宠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复辟。
李显没有嫡子,长子已经被武则天赐死,三子李重俊被立为太子。可是李显过分宠幸韦后和安乐公主,导致两人也想学武则天,她们勾结武三思掌控朝政,威胁李重俊的太子之位,李重俊感觉受到了威胁,起兵逼宫,诛杀武三思后本打算一鼓作气冲进皇宫逼宫,却受阻于玄武门,兵败逃亡后被杀。
除掉了李重俊,韦后与安乐公主更加放肆,安乐公主要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李显不同意,安乐公主不乐意,竟然毒死了自己父亲,随后和母亲韦后一起立李显第四子李重茂为傀儡皇帝。
李唐宗室见大权再次旁落,武后之乱再起,在年轻一代李隆基的率领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废黜李重茂,拥立李旦复辟。李旦登基时,有5个儿子,其中长子李成器,三子李隆基,李成器知道父亲李旦的皇位有一大半是三弟之功,而且自己的能力也远不如三弟,于是请求父亲李旦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做了两年皇帝后,感觉自己能力不行,于是禅让给李隆基,自己去做太上皇了,李隆基即唐玄宗,登基之初便遇到姑姑太平公主意欲政变,他提早发动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党羽,赐死太平公主,初唐再次进入一段政治平和期,在此之间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盛世推到了巅峰。
所以最后捋一下以上大人物的血缘关系。
李渊生李建成、李世民,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杀李建成,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生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逼宫被废为庶人,李泰夺嫡被逐,李治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纳武才人,李世民驾崩后武才人无子进入感业寺,后被李治接回宫,立为昭仪,后被册立为皇后。
李治与武后生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女儿太平公主,四子先后都被立为太子,其中李弘早逝,李贤被废,李显登基之后又被废,李旦接棒后主动退位。
李旦退位后,武则天登基为帝,晚年神龙政变被逼退位,李显复辟。
李显驾崩后,韦后作乱,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夺得政权,拥立李旦登基。
李旦登基后不久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登基后诛杀太平公主。
所以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小妾”,武则天是李隆基的奶奶,一家子人为了至高皇权斗得你死我活!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简单地说,武则天先后嫁给父子两代帝王,也就是你所说的“乱”;而武则天与唐玄宗李隆基的关系并不复杂,她与李隆基是祖孙关系。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一、唐太宗李世民(丈夫)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贞观十一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已经出落成如花似玉、倾国倾城的美少女,她的美貌与才情远近闻名,恰好传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不久,她便被召入宫中,皇帝封其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但才华与美貌并存的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也没有子女,而且才人一坐就是十二年。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李世民在位期间的史书上,也没有武则天的相关记载。如果不是命运之神的垂青,让她与太子李治结识并产生感情,也许她只是红尘中的一粟,永远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二、唐高宗李治(丈夫)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照惯例与其他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同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在李世民去世周年祭日,新皇帝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两人再次邂逅,执手相望泪眼,却无语凝噎,互诉思念之苦后,铺垫了她日后回宫的路。李治孝服期一满,已有身孕的武则天便被接入宫中。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心狠,手段高明的武则天很快在宫斗中胜出,成为李治的皇后,六十七岁高龄时成为一代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82岁时去世。
三、唐睿宗李旦(儿子)影视剧中的李旦
李旦,武则天与李治的第四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先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时间八年,真正掌权两年,第一次登基即位后,受到母后武则天垂帘听政的压制,在武则天建立武周后,他被囚禁于宫中,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后禅位给自己的儿子李隆基。
四、唐玄宗李隆基(孙子)影视剧中的李隆基与杨玉环
李隆基,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祖父唐高宗李治;祖母武则天;父亲唐睿宗李旦,因他是李旦的第三个子,故又称李三郎,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与杨玉环的凄美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武则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说起武则天和唐太宗、唐玄宗的关系,讲出来要吓你一跳!
武则天既是唐太宗小老婆,又是唐太宗儿媳妇。武则天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看的懂的。她的阿爸是大唐开国大将,死得早。被李世民当时觉得孤儿寡母十分可怜,收进了宫里。因此她不是选美选妃敲锣打鼓地进宫的,而是李世民派了人,抬了轿子从后门直接进来的。
武则天当时情窦未开,充满着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不会迎候大唐皇帝。直到唐太宗病逝,她都不曾生育过。按照白板之身就送到了尼姑庵中,本来将孤独寂寞到终生。
可是,武则天对唐太宗没有产生爱情,却在情窦初开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对太子李治却莫名其妙地产生了好感。而太子面对如花似玉的武则天的脉脉含情的眼神,同样有了异样的感觉。
有一天,李治去见病床上的父皇,恰好武则天也在。武则天几乎想到了什么,竟用一种十分复杂的哀怨的眼神,久久盯住了李治。李治忽然感觉心如小鹿乱撞。
就在那一夜,李治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眼前总是晃动着一张美人的脸蛋。
李治继位后,第一件事竟是半夜三更,派了人从尼姑庵中把一个尼姑蒙面带回了宫中。
第二天上朝,唐高宗李治就携新鲜出炉的皇后双双上朝。满朝文武大臣,只知道披着面纱的皇后叫武媚娘,好长时间没有人会想到原来是白板尼姑。
这样,武则天最喜爱的孙子,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假如武则天没有做唐太宗的儿媳妇,也就不会有李旦、李隆基父子。同样,武则天为李世民生育过一儿半女,享受做皇太后的荣华富贵,也就不会有后来做女皇的机会。
武则天,一个神奇的女皇帝,上承大唐"贞观之治",下启大唐"开元之治",从一个开国大将之女,连接大唐五代皇帝的女强人,足以让人脑洞大开。
武则天独创了女皇帝俯视天下的芳名武曌,日月当空照。她不仅填补了华夏大一统女皇帝的空缺,而且还创造了古代世界女皇的帝国。当时,就有上百个外国使节前来顶礼膜拜,藩属国就有五十多个,常驻外国使节和留学生就有几十个国家。她还亲手封了日本"倭奴"国名,小日本对她五体投地的敬仰!
武则天,最后的墓碑是无字碑,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