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大多影视剧中都会把这段情节,安排成薛绍被哥哥薛顗的谋反行为牵连,进而被武则天所杀。可问题是,薛绍是太平公主的丈夫,武则天明知女婿无罪,为何偏要杀了他呢?
其实谜底不难揭开,只是我们下意识地选择了一个“我们认为的事实”,进而失去了基本的思考,甚至拒绝接受明显的事实。在薛绍被杀这件事上,真相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薛绍参与了谋反!
薛绍出身于河东六大姓之一薛氏,这是一个自西汉以来就显贵于朝堂的豪族。薛绍的母亲就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女城阳公主,他还有两个哥哥薛顗和薛绪。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生了三子四女:李承乾、李泰、李治、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和新城公主。
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才8岁,他与三个妹妹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生活在一起,感情最深厚。后来晋阳公主11岁早夭,因此李治把兄妹之情全都倾注在了城阳公主、新城公主身上。
李世民在世时替城阳公主选了一位驸马——杜如晦之子杜荷。然而这段婚姻很短暂,不久杜荷就因参与李承乾的谋反而被杀,城阳公主守寡了。
后来,李世民又将女儿改嫁与薛瓘,并生下三子一女。二人的婚姻还算圆满,只是城阳公主晚年卷入巫蛊案,薛瓘受牵连被流放房州。城阳公主心怀愧疚,坚持随薛瓘到房州生活。
七年后,城阳公主与薛瓘双双病逝于房州。李治闻听噩耗,于显福门举哀,痛哭迎灵柩,并将他们陪葬于昭陵。
可能出于对妹妹的怀念,在为女儿太平公主择婿时,李治立刻就想到了外甥薛绍。
李治疼爱薛绍,武则天呢?史书虽然没有交代,但武则天既然同意将女儿嫁给薛绍,说明她还是满意这门婚事的。
与后来太平公主“悍妇”的形象不同,在于薛绍的婚姻生活中,她表现得很乖,没有绯闻,也没有出入朝堂的记录。从这个记载推测,二人的婚姻应该是比较美满的。
转折点出现在垂拱四年,那时候武则天把儿子旦旦做成了傀儡,自己俨然女皇,朝政大权一把抓,并采取高压政策迫害反对者。
对眼前的格局,最揪心的就是宗室子弟,他们担心老武太太早晚会夺了李家江山,于是暗流涌动。其中,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的儿子,琅琊王李冲最激进,他暗中联络了一大批宗室子弟和外戚,准备发动兵变。
这些响应的人中就有李冲的好友,济州刺史薛顗。
可惜李冲行事不密,各方人员行动不统一,他才举兵七日就被剿灭了。事后,武则天对所有参与人员大开杀戒,一大批王爷、公主、驸马被杀,当然也包括薛顗。
第二年,薛绍也因为这件事遇难。薛绍为何被杀,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史书有不同的描述。
《资治通鉴》说:“十一月,辛酉,顗伏诛,绍以太平公主故,杖一百,饿死于狱。”《旧唐书》则说:“绍,垂拱中被诬告与诸王连谋伏诛。”
《资治通鉴》交代了薛绍的死状,没交代他是否参与谋反。《旧唐书》则说,薛绍被以谋反罪处死,但是被诬陷的。
而薛绍的墓志铭却又是另一种说法:“永昌初,会凶臣薛怀义、周兴等用事,仓卒遇害。”这个记载似乎与《旧唐书》正好相互印证,说明薛绍是被陷害而死的。
原来,武则天杀薛绍并非精神病发作,而是受到薛怀义和周兴的蛊惑,误以为女婿也参加了谋反。
不过,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周兴虽然擅长制造冤案,但无风起浪还是有难度的,况且要对武则天的爱婿下手,弄不好就要引火烧身。那么周兴和薛怀义为何要这么做?又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很遗憾,没有任何记载,我们只能从逻辑上推论:薛绍真的被他们抓住了把柄。
也就是说,薛绍真的参与了谋反。你别吃惊,其实《新唐书》就持这个观点,在《阳成公主传》里就有明确记载:
“琅琊王冲起兵,顗与弟绍以所部庸、调作兵募士,且应之。冲败,杀都吏以灭口。事泄,下狱俱死。”
原来,薛绍和哥哥薛顗一起,征调自己封邑内的百姓响应李冲。李冲失败后,哥俩为了掩盖罪行试图杀人灭口,但还是被人揭露了。
难怪薛绍第二年才被处死,原来李冲事败后他还隐藏了一段时间。
这个记载就明明白白地记录在那里,为何被人忽视了呢?原因很简单,人们对武则天的形象已经固化,觉得她就是个冷酷无情的女魔头,枉杀女婿才符合她的这个形象。
文学作品多按这个思路编排情节,后人慢慢也就信了,谁也不会去细究真相。
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薛绍死了,就在自己的小儿子刚刚生下一个月后,这个可怜的驸马在挨过一百杖后被活活饿死在狱中,而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岳母武则天。
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城阳。这个可爱且天生丽质的城阳公主受尽了父皇的宠爱,在长成之后,下嫁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襄阳郡公杜荷。但很快杜荷因追随皇太子李承乾谋反而被赐死。唐太宗不忍看自己的爱女守寡,亲自为她另选一门夫家,将城阳公主许配给薛怀昱之子薛瓘。婚后,一对璧人恩爱有加,先后生下三子,第三子便是薛绍。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对自己这个妹妹非常疼爱,因此对她一家很是照顾。等到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长成之时,高宗下旨,将爱女太平许配城阳公主三子薛绍为妻。传说,那场婚宴盛大奢华,用来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公主和驸马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在唐高宗眼里的这段天作之合,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人的真心祝福,那就是太平公主的母亲-武则天。
永淳二年九月,太平为薛绍剩下一个健康男孩子,他就是薛绍的长子薛崇胤,高宗李治为了这个孩子的降生,下谕旨赦免了整个东都洛阳的囚犯。孩子的诞生让所有人的沉浸在喜悦之中,但孩子的外祖母武则天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早在李治还未下旨让外甥薛绍娶爱女太平为妻时,武则天就表示出不情愿,但她当时还没有把权利住在手中,不敢违拗丈夫的意思,只是找借口称薛绍的两个嫂嫂不是贵族出身。但这一切都没起到任何影响,婚礼还是如愿以偿的举行了。虽然对太平的这桩婚姻无论如何都不顺眼,但她还是忍了下来,因为高宗只要活着,她就必须要咬牙咽下这口气。虽然自己的这个丈夫最后的时光中已经没有了实权,但武则天还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因为此时的她还有估计,就算她想动手,那些效忠李治的旧臣也不会善罢甘休,只有等到自己真正把权利抓在手中后,才可铲除这个后顾之忧。
终于在弘道元年之时,年仅五十五岁的李治驾崩,武则天除掉眼中钉的时机成熟了,她要用雷霆手段铲除任何异己和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女婿薛绍。恰好此时,韩王李元嘉联合越王李贞打着“起兵反武”的口号起兵造反,武则天好好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很快这场兵变以失败告终,武则天下令将越王父子枭首示众,又命杨季昭以“谋反罪”拿获薛绍的大哥薛顗,但杨季昭却没有揣摩出圣意,调查一番后,回禀没有找到薛顗谋逆的证据。可怜这个愚钝的杨季昭被痛斥一顿后,贬至沙洲。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武则天还是下旨将薛氏一门拿办,将薛顗、薛绪、薛绍三兄弟全部加以谋反之名。将薛顗、薛绪枭首示众,薛绍念其驸马身份,准许留下全尸,需以仗刑。可怜的薛绍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有如此下场,此时身陷囹圄之中,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娇妻爱子更不能相见。如今身受百杖之刑,直打的皮开肉绽,手足皆断,生生饿死狱中。
此时的武则天与李唐家族成了对立面,她要用薛绍的死来震慑李唐一族。太平虽然是她疼爱的女儿,但也是颗绝佳的政治旗子,她要用这个女儿来与武氏一族联姻。如果不借机弄死薛绍,又怎么能够促成太平和武氏的武李联姻呢?
武则天很快就为太平慕色好了人选,那就是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要以此为自己的称帝及武家的兴起铺平道路。但却没想到这桩婚姻却遭到武承嗣的拒绝。武则天当然不会因此而死心,她已经选中了一个更好控制的人选,自己的堂侄武攸暨。不久后武攸暨的妻子不明不白的死了,丧偶后武攸暨马上接到武则天的旨意,要他娶太平为妻。
没多久,太平嫁给了自己的堂兄武攸暨,就一切也成为了母亲武则天登基的前奏。
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薛绍是谁,武则天为何要杀他?
薛绍是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的丈夫,即武则天的女婿。
不仅如此,薛绍的身份很特殊,薛绍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女儿——城阳公主。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和薛绍的母亲是亲兄妹。
换言之,武则天是薛绍的丈母娘加姑妈。薛绍和武则天的关系好比是汉武帝刘彻和他的姑妈长公主刘嫖的关系一样,汉武帝刘彻也是娶了姑妈家的女儿——陈阿娇为皇后。
但是薛绍没有汉武帝刘彻的能力,最后被武则天砍了,薛绍到底所犯何罪?
<薛绍>
史书记载,薛绍从小长得帅气、聪明伶俐,舅舅李治很喜欢,他的三个亲外甥最数薛绍小,大舅舅小外甥最亲了。
等薛绍长大后,李治对妹妹城阳公主说:“外甥和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年龄相当,咱们亲上加亲让他俩结婚吧?妹妹双手赞成,于是舅舅升格成了老丈人。”
婚后小夫妻恩爱无比,10年中,太平公主陆续为薛绍生了二子二女,然而就在太平公主再次怀孕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击碎了二人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时朝廷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唐高宗李治驾崩了,由他的第三子李显继位,史称唐中宗。
然而好景不长,李显称帝不到55天。武则天就把儿子废黜为庐陵王,她自己临朝称制,当起了女皇。
到了垂拱四年(688年),薛绍的哥哥薛顗(yi)参与唐室宗亲李冲的谋反,李冲想夺回李氏政权,无奈谋事不密,最后失败了。
薛顗和李冲一同被杀。这事牵连到了薛绍,【(薛绍)杖一百,饿死于狱中】。太平公主此时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公主哭求母亲高抬贵手,武则天怒道:“他不配做我的女婿,天下男人不少,何患一个薛绍!”
<薛绍与太平公主>
薛绍并没有参与谋反,武则天为何不念及亲情决意要饿死薛绍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
首先谋反之罪是重罪,一旦被惩处要祸灭三族,薛绍和薛顗是亲兄弟,他在三族之列,武则天处死他无可厚非。再者说了,薛绍没有免死金牌,故难逃一死。(武则天不是乾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因娶了乾隆的女儿幸免于难)
第二点就是前有车后有辙,早在四年前,也就是光宅元年(684年),唐朝司空李勣(也叫徐世勣,隋唐演义徐茂公的原型)的孙子李敬业曾起兵谋反。
当时武则天“废唐立周”,李敬业皇上不急太监,竟然替李唐子孙出头反武则天,还有那个缺心眼子的骆宾王,为李敬业写了篇战前动员报告——讨武檄文,二人大话吹尽,要知道造反靠的是实力,吹牛叉没用,结果李敬业兵败如山倒。
李敬业在逃跑时被部下杀死,内乱平息。事后武则天传旨诛灭李家三族。
当时李敬业的爷爷李勣已经死去了15年,依然被武则天掘墓扬灰,鞭打李勣的尸骸。
<李敬业>
同样是谋反,同样是犯了诛三族的之罪,如果武则天不处死薛绍,难免被世人指责徇私枉法,厚此薄彼。
有李敬业这件事在先,薛绍被处死乃情理之中的事,这符合武则天的性格。
女婿没了,再给女儿找一丈夫不就得了。
一年后,武则天把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武攸暨是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这时武则天开始和武氏子孙联姻,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武周政权。
文/秉烛读春秋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有一天,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和李治面前翩翩起舞,武则天一见,咦!这丫头今个咋啦,怎么穿着个武官衣服跳舞啊?
武则天笑着问太平公主:“你穿个武官衣服干啥,你难道想当个将军吗?”
太平公主娇嗔道:“没啦,你把衣服赐给驸马不就行了吗?”
武则天恍然大悟,女大不中留啊,太平公主指定有了心上人了,后来一问才知太平公主对薛绍芳心暗许了。
薛绍是谁?薛绍来头不小,他的母亲是李治的姐姐城阳公主,他的父亲是房州刺史薛瓘。按照辈分,薛绍得喊武则天一声“舅妈”。
薛绍这伙子,人长得不错,挺有才华,性格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个如意郎君。武则天和李治对这门婚事非常赞成。
大婚当天,极尽奢华,婚礼是在晚上举行的,照明的火把将整个长安城照的亮如白昼,把两边的树木烤焦了。
婚后,小两口过起了甜蜜的小日子,恩恩爱爱,亲亲我我,好不快活,太平公主还生了两儿两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因为后来一场政治事件,二人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公元688年,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案,结果薛顗被武则天处以极刑。
而薛绍作是犯人的亲属,也受到了牵累,被武则天处以“杖责一百”的处罚,然后押送大狱之中,不久饿死于狱中,而此时太平公主刚刚怀上了第四个孩子。
此时的太平公主,挺着个大肚子去找武则天,苦苦地哀求母亲,希望她看在自己和肚中孩子的面子上,饶过薛绍,然而武则天冷若冰霜,不发一言。
太平公主跪在地上,任泪水婆娑打湿衣襟,她意识到,就算亲生女儿加上外孙,还是不能改变武则天的决定。
武则天当年为了扳倒王皇后,不惜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她如果成为武则天的绊脚石,武则天同样会毫不犹豫一脚踢开她。
武则天为何不能放过薛绍呢?很简单,因为薛绍是城阳公主的儿子,感情上肯定与老李家更亲,假如老李家与武则天开战,薛绍肯定会站在老李家这边,那时候太平公主必然要做出艰难抉择。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母亲,太平公主会选择谁呢?这真是个大难题。
武则天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替太平公主选择了答案,她利用薛顗参与叛乱之事,直接弄死了薛绍。
太平公主虽然恨母亲的残忍,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因为这就是权力的游戏。一年之后,武则天把太平公主嫁给了亲侄子武承嗣,这样以来,太平公主再也不用做选择题了。
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薛绍死了,就在自己的小儿子刚刚生下一个月后,这个可怜的驸马在挨过一百杖后被活活饿死在狱中,而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正是他的岳母武则天。
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城阳。这个可爱且天生丽质的城阳公主受尽了父皇的宠爱,在长成之后,下嫁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襄阳郡公杜荷。但很快杜荷因追随皇太子李承乾谋反而被赐死。唐太宗不忍看自己的爱女守寡,亲自为她另选一门夫家,将城阳公主许配给薛怀昱之子薛瓘。婚后,一对璧人恩爱有加,先后生下三子,第三子便是薛绍。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对自己这个妹妹非常疼爱,因此对她一家很是照顾。等到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长成之时,高宗下旨,将爱女太平许配城阳公主三子薛绍为妻。传说,那场婚宴盛大奢华,用来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公主和驸马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在唐高宗眼里的这段天作之合,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人的真心祝福,那就是太平公主的母亲-武则天。
永淳二年九月,太平为薛绍剩下一个健康男孩子,他就是薛绍的长子薛崇胤,高宗李治为了这个孩子的降生,下谕旨赦免了整个东都洛阳的囚犯。孩子的诞生让所有人的沉浸在喜悦之中,但孩子的外祖母武则天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早在李治还未下旨让外甥薛绍娶爱女太平为妻时,武则天就表示出不情愿,但她当时还没有把权利住在手中,不敢违拗丈夫的意思,只是找借口称薛绍的两个嫂嫂不是贵族出身。但这一切都没起到任何影响,婚礼还是如愿以偿的举行了。虽然对太平的这桩婚姻无论如何都不顺眼,但她还是忍了下来,因为高宗只要活着,她就必须要咬牙咽下这口气。虽然自己的这个丈夫最后的时光中已经没有了实权,但武则天还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因为此时的她还有估计,就算她想动手,那些效忠李治的旧臣也不会善罢甘休,只有等到自己真正把权利抓在手中后,才可铲除这个后顾之忧。
终于在弘道元年之时,年仅五十五岁的李治驾崩,武则天除掉眼中钉的时机成熟了,她要用雷霆手段铲除任何异己和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女婿薛绍。恰好此时,韩王李元嘉联合越王李贞打着“起兵反武”的口号起兵造反,武则天好好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很快这场兵变以失败告终,武则天下令将越王父子枭首示众,又命杨季昭以“谋反罪”拿获薛绍的大哥薛顗,但杨季昭却没有揣摩出圣意,调查一番后,回禀没有找到薛顗谋逆的证据。可怜这个愚钝的杨季昭被痛斥一顿后,贬至沙洲。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但武则天还是下旨将薛氏一门拿办,将薛顗、薛绪、薛绍三兄弟全部加以谋反之名。将薛顗、薛绪枭首示众,薛绍念其驸马身份,准许留下全尸,需以仗刑。可怜的薛绍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有如此下场,此时身陷囹圄之中,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娇妻爱子更不能相见。如今身受百杖之刑,直打的皮开肉绽,手足皆断,生生饿死狱中。
此时的武则天与李唐家族成了对立面,她要用薛绍的死来震慑李唐一族。太平虽然是她疼爱的女儿,但也是颗绝佳的政治旗子,她要用这个女儿来与武氏一族联姻。如果不借机弄死薛绍,又怎么能够促成太平和武氏的武李联姻呢?
武则天很快就为太平慕色好了人选,那就是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要以此为自己的称帝及武家的兴起铺平道路。但却没想到这桩婚姻却遭到武承嗣的拒绝。武则天当然不会因此而死心,她已经选中了一个更好控制的人选,自己的堂侄武攸暨。不久后武攸暨的妻子不明不白的死了,丧偶后武攸暨马上接到武则天的旨意,要他娶太平为妻。
没多久,太平嫁给了自己的堂兄武攸暨,就一切也成为了母亲武则天登基的前奏。
为什么武则天要杀薛绍呢?
581年,薛绍和太平公主在长安城的那场婚礼极尽奢华,但婚礼当天发生的一切或许已经预示了将来的不美好。婚礼在万年县馆举行,照明的火把把沿途的树木都烤焦了,婚车太大,不得不把万年县馆的围墙拆掉才能通过。豪华的惊心动魄,却惨淡收场。
太平公主八岁就成了小道士,后来更是为了躲避吐蕃的求婚住进了专为她修建的道观,正式出家。但我们知道,唐朝时期公主出家的很多,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不想当道士了就可以脱下道士服回家,该结婚结婚,该生娃生娃,太平公主也是如此,有一天想嫁人了,就换下道士服,请求李治和武则天给自己安排婚约。李治和武则天就这么一个嫡女,自然是爱之很深,婚姻更是慎之又慎,唯恐委屈了太平公主,李治千挑万选就选出了薛绍。
薛绍的母亲是城阳公主,李世民的嫡女。城阳公主深得父亲李世民和哥哥李治的宠爱,她初嫁杜如晦的次子杜荷,但后来杜荷因为参与到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中,被处死。李世民觉得对不起这个女儿,遂又给城阳公主选了一门婚事,将其嫁给了薛瓘,婚前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李世民曾让人为两人的婚姻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在白天举行婚礼最佳,李世民就决定在白天举行,但遭到了大臣的反对,理由是按照规制婚礼都是在傍晚举行,不能为了某一个人就违反了规制,李世民只好作罢。两人婚后生下了三个儿子:薛顗、薛绪、薛绍。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对这个同母妹妹也是很宠爱,即便城阳公主巫蛊案发,李治也不舍得责备妹妹,而只是将妹夫贬为房州刺史。在城阳公主去世后的第十年,李治把城阳公主的第三子薛绍定为太平公主的驸马。这桩婚姻可谓门当户对,但也不是没有反对或者担忧的声音。
比如武则天就不情愿让太平公主嫁给薛绍,但碍于李治,也说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劝阻。而薛绍的大哥曾向族中的户部侍郎薛克构表示出了担忧,虽然薛家也是名门,但武则天谁也不想惹,太平公主这样的高贵身份对薛家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薛可构也只能说:“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但到底太平公主还是嫁给了薛绍,而且婚礼轰动了长安城,婚后夫妻倒还算恩爱,至少太平公主在七年的时间了生下了四个孩子,这一时期的太平公主相夫教子,还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干涉朝政私生活混乱的太平公主,或许最初的婚姻生活,她是满意的,也是乐在其中的。
只是683年李治去世,唐中宗李显继位,不过两个月就因为惹怒了武则天而被武则天踢出了长安,成了流放外地的庐陵王。然后武则天迅速扶立唐睿宗李旦继位,做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基本就是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里,而朝政完全是武则天说了算。为了当上皇帝,武则天进一步提高武氏家族的地位,而打击李唐王室成员。不少李唐王室成员被迫害致死,人人自危,很多李唐王室成员害怕自己会被害死而准备起兵反抗武则天。
688年,他们谋划发动叛乱,结果只有琅琊王李冲和自己的父亲越王李贞真正起兵了,当然毫无意外的,这场叛乱失败了,而且薛绍的哥哥薛顗也曾和李冲通信相约起兵。薛顗被处死,而薛绍因为是薛顗的弟弟而受牵连,被下狱,当时的太平公主很可能还怀着薛绍的孩子。但武则天并没有对自己的这个女婿手下留情,反而对其很是苛刻,最终薛绍的结局就是“杖一百,饿死于狱”。
那么为什么武则天不肯放过无辜的薛绍呢?其实很简单,688年正是武则天冲击帝位的关键一年,谁谋反也不可能被原谅,要知道武则天是连刚生下来的女儿都要杀死来斗跨王皇后的,而她的儿子李贤也让她折腾死了,还有李显和李旦,她何曾心软犹豫过,挡她者,死。即便只是被连累也是重罪,谋反罪一旦成立,家族连坐并不是武则天发明的,从这里来说薛绍确实不冤枉,但也罪不至死,通常被流放就可以了,但武则天还有另一个目的,与其流放薛绍,不如将其折腾死,这样她就能重新为太平公主安排一门婚事,而且是最妥当的一门婚事,为此,武则天不惜把侄子武攸暨的妻子赐死,然后让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690年,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大婚,两个月后,武则天登基。
太平公主脱胎换骨,不喜欢母亲武则天的安排,又不得不屈服于母亲,最终开始私养男宠、追逐权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