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中国历史上,出皇帝最多的无疑是刘姓,他们缔造了N个政权,东汉只是其一。借着这个话题,我把所有刘姓王朝都给大家罗列出来,供大家收藏参考,也领略一下刘氏王朝的宏大。
光武帝刘秀与刘邦的关系刘秀是汉景帝刘启的六世孙,所以,他是货真价实的刘邦后人。有没有可能出现“掺假”现象?不可能!
刘秀的身世非常明确,他是西汉舂陵侯世系,也就是长沙王刘发的后人。
刘发是汉景帝的第六子,生母唐姬。唐姬原是程姬的侍女,有一天汉景帝临幸程姬,结果正好赶上程姬“不方便的日子”,只好让唐姬代替,于是生下刘发。
刘发比他爹汉景帝还能生,汉景帝生了十四个儿子,刘发生了十六个。其中第十三子刘买,被封为舂陵侯,他就是刘秀的高祖。
刘买的嫡长子刘熊渠继承舂陵侯,刘秀的曾祖刘外不是嫡长子,所以没了爵位。不过,宗室子弟总会有特殊待遇,刘外因此做了郁林太守。
刘秀的曾祖刘回,则又降了一格,做了巨鹿都尉。到刘秀的父亲刘钦,再将一格,当了个济阳县令。
刘秀哥仨,大哥刘縯,二哥刘仲,刘秀是老三,这哥仨都没做过官。刘秀在王莽的新朝上过太学,回乡后帮助舂陵侯刘敞做“职业经理人”。
刘秀与舂陵侯嫡系关系很近,他与哥哥刘縯起兵时,家底就是整个舂陵侯家族。刘秀称帝后,还册封了刘敞的儿子刘祉为城阳王。
另外,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其实跟他也算是“沾亲带故”。郭圣通的舅舅刘杨,是汉景帝的第十四子长沙王刘舜的后人,按辈分,刘杨比刘秀低一辈。
后来刘杨谋反,制造了一个图谶——赤九之后,瘿杨为主。瘿,就是大脖子病,刘杨有大脖子病,所以瘿杨就是指他自己。赤九,就是指刘家第九代,汉朝天命“火”,尚红色。刘家第九代谁是皇帝呢?刘秀。所以这句谶语意思是:刘秀该歇歇了,轮到刘杨坐龙椅了。
刘秀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其实跟他宗室子弟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流行“汉室复兴”的说法,很多有野心的人,不惜篡改身份,也要往刘邦身上贴。
假如刘秀身份也是假的,他不可能编造这么清晰的世系,太容易揭穿了。所以,刘秀是刘邦的后代,没有任何争议。只是,刘秀不是西汉皇室嫡系,所以登基后,刘秀认汉元帝为父,“夹塞”进了嫡系。
可以确认世系的刘家六大王朝首先强调一点,我们称刘邦建立的朝代叫西汉(或前汉),称刘秀建立的叫东汉(或后汉),事实上当时并没有这个叫法,人家一律叫“汉”,东汉、西汉,以及后来的“某汉”,都是我们后人的称呼。
从刘邦开始,中国至少有六个世系明确、有年号、有影响力的政权。
1.西汉政权
西汉历经10世14帝(含三位废帝),合计210年。公元八年,王莽受禅登基,改国号“新”。
2.东汉政权
东汉由光武帝刘秀建立,历经8世14帝(含两位少帝),合计196年。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曹魏建立。
3.玄汉政权
玄汉政权只有一位皇帝刘玄,历时2年。刘玄也出自舂陵侯系,与刘秀是族兄弟。刘玄与刘秀同为反莽义军“绿林军”的一员,公元23年,刘玄被推举为皇帝,并于当年推翻了新朝。
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被杀,玄汉政权灭亡。
4.建世政权
建世政权就是赤眉军建立的政权,皇帝叫刘盆子。刘盆子是西汉城阳王刘章的八世孙,齐王刘肥(刘邦庶长子)的九世孙,按辈分他比刘秀低两辈。
刘盆子的这个皇位来得很打脸,他被赤眉军强行俘虏的,在军中当了一个放牛娃。赤眉军学绿林军,也要建立政权,按照“汉室复兴”的舆论,想拥立一个宗室子弟。于是在军中找到三个候选人,让他们抓阄,刘盆子的皇位就是抓阄抓来的。
不过,刘盆子的建世政权也仅仅存在了2年,就败于刘秀之手。
5.蜀汉政权
蜀汉政权是昭烈皇帝刘备建立的政权,虽然一直以来人们对刘备的身世有质疑,按主流观点,刘备是汉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十六世孙。
蜀汉政权历时43年,两位皇帝,被司马氏所灭。
6.刘宋政权
刘宋政权很特殊,皇帝虽然也姓刘,却没有用“汉”这个国号。大概因为他们不是刘邦后人,没必要凑热闹。不过,刘宋政权与“汉”政权也是同根同祖,他们是刘邦的幼弟楚王刘交的后人,都是刘太公的后人。
刘宋的创始人刘裕,是刘交的二十一世孙。刘宋王朝历经4世9帝47年,被南齐取代。
其他刘姓王朝除了以上六个刘家王朝,历史上至少还有以下几个,号称高祖血脉的子孙,所建立的“汉”王朝。
1.赵汉政权
刘秀当年在河北的对一个对手,就是赵汉政权的皇帝“刘子舆”。这位刘子舆号称是汉成帝的遗孤,其实真名叫王郎,或王昌,一位江湖算命先生。他编造了一段自己的离奇身世,得到河北豪强势力认同,居然被拥立为帝。因为都城在邯郸,所以后人称其为“赵汉”。
赵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半年时间,就被刘秀消灭,王郎被杀。也有非主流观点认为,王郎就是汉成帝的遗孤。
2.卢芳政权
相对于王郎,这位卢芳更无耻,他也声称自己是皇室后裔,名叫“刘文伯”,其曾祖母是匈奴浑邪王的姐姐,嫁给汉武帝做了皇后(笑死我了)。玄汉政权灭亡后,卢芳靠这个故事,骗得匈奴和北方豪强的支持,在五原郡登基称帝。
由于刘秀四面征战,根本没时间对付偏远的卢芳,这伙计居然当了十年皇帝。建武十二年,在汉军的政治攻势面前,北方豪强集团分裂,走投无路的卢芳逃亡匈奴。
3.刘婴政权
刘婴(孺子婴)是西汉最后一位太子,汉宣帝的玄孙。王莽改朝换代后,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刘婴,封“安定公”。王莽被杀后,刘婴受到一个叫方望的人蛊惑,跑到甘肃临泾,在那里登基称帝。
不过,这个政权短得让人不好意思提,仅仅一个月就被玄汉政权灭了。
4.刘永政权
刘永是西汉梁王刘武的后人,刘玄称帝后,复封他为梁王。刘玄死后,刘永在梁地称帝。刘秀在消灭建世政权,和邓奉叛乱后,目标就对准了刘永。
刘永在刘秀的持续打击下,也仅仅存在了两年,在逃亡途中被部下当作投名状,献给了刘秀。
5.汉赵政权
这个汉政权比较有意思,创始人叫刘渊,匈奴人。刘渊号称,当年高祖刘邦派公主与匈奴和亲,他就是公主的后人。其实很扯淡,西汉跟匈奴和亲的公主,都是“冒牌货”。刘渊的“汉”后来被他的侄子改为“赵”,所以史称“汉赵政权”。
刘渊同族的后人中,还有一个牛人叫“刘勃勃”,后来改姓“赫连”,即大名鼎鼎的“赫连勃勃”,他创建了大夏国。
“汉赵政权”和“大夏政权”,也都各自存在了二十多年。
6.后汉、北汉和南汉
这三个“汉”政权,跟刘邦没有一毛钱关系,纯粹蹭热度。
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是沙陀人,他所创建的汉政权仅仅传了两代4年时间,就被后周取代。
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堂弟刘崇,在太原称帝,沿用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投靠契丹人,与北周、北宋对抗多年,著名的杨继业,最早就是北汉的将领。28年后,宋太宗亲征,攻克太原,北汉灭亡。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第一任皇帝叫刘䶮。南汉这个刘氏,有人说是中原人士,也有说是阿拉伯移民,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跟刘邦有血缘关系。
南汉和北齐,恐怕是中国历史上“一对奇葩”王朝,对自家兄弟凶残得让人怀疑,他们的基因是不是被牲口窜了。南汉历时3代4帝54年,被北宋灭亡。
本人学识有限,或有不全,请大家补充,文中图片资料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索要。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导语:公元25年,刘秀建立汉朝。史书上称之为东汉,因为这个汉朝定都于洛阳。其实,到现在为止,很多人都认为刘秀建立的汉朝,和刘邦建立的汉朝没有任何关系。很多人都说刘秀是汉室宗亲,但其实并不是的。这都是刘秀自己说的。我们看一下,刘秀在建国之后是怎样对待西汉的汉室宗亲就知道了。
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6年腊月初六-公元57年二月初五),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汉景帝有一次喝醉了酒之后到自己的一个妃子程姬那里过夜,而不凑巧的是程姬身上不舒服,来了亲戚,不想让皇帝在自己这里过夜。而这会的皇帝喝醉了,非要在这里过夜。于是程姬就打发自己身边一个侍女唐姬去服侍皇帝。结果皇帝稀里糊涂地就和唐姬有了那么一次。而且就这一次,竟让唐姬怀孕了。后来唐姬生了一个男孩,汉景帝为其取名为刘发。另外刘邦认为东周的灭亡,就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异姓王太多,造成了江山不稳。
而秦朝的灭亡就是因为没有自家人在帮助管理天下事务,于是刘邦破天荒的发明了那个时期的“一国两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郡国制。刚开始刘邦还是分封了一些异姓王,但是过往的经历让他始终对于异姓王不放心,于是先后除掉了这些异姓王。刘备是其中一个并不稀奇,而且刘备有一段时间跟随曹操,也是汉献帝的臣子,因为跟汉献帝续家谱才被称为皇叔,而且刘备所说的汉室宗亲,并非是东汉的皇帝之后,而是续到了西汉景帝一脉,他如果要给自己打皇亲招牌的话,说是东汉某个皇帝的后裔不就更有号召力了吗?所以刘备是汉室宗亲也没什么可质疑的,况且历史上也并没有史学家怀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王莽篡汉后,西汉宗室很多都被王莽废除或者降低爵位和俸禄了。因为在王莽的新朝时,这些宗室中有很多都在反对王莽,所以王莽就废除了很多宗室的爵位。东汉建立之后,刘秀对这些人的态度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刘秀称帝后,对西汉宗室那些人,可以说继续封给他们的爵位,对于西汉的皇帝是继续供奉。要知道供奉西汉皇帝就承认你是他们的子孙。不过,刘秀虽然继续优待西汉的皇室宗亲,但也是区别对待的。
刘秀在刚起义的时候,实力并不强大。依靠跟真定王刘杨的联姻,才在河北站稳了脚跟,进而得以击败王郎及铜马等起义军。因此,刘秀的势力才得以坐大并最终取得了天下。而真定王是当年长沙王的后代,而刘秀自己也是长沙王的后代,不过是旁支。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算是同宗,而且人家又帮了你,应该大肆封赏。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真定王当时被降为侯爵了。至于其他的宗室可以说,爵位就更低。不过这也能说得通,朝代五代人就没什么关系了,更何况他们这已经两百年的时间了。刘秀虽然说自己是皇室宗亲,但毕竟是旁支,所以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开始找办法了。在大臣们的建议之下,将自己过继到汉宣帝、汉元帝一系。这个虽然更远,但毕竟是正统。
总结:刘秀的汉室宗亲身份是不是作假的呢?应该不是。证据是刘秀曾经入长安太学学习《尚书》。太学是汉代国家最高学府,能入太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而刘秀的父亲刘钦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而且彼时已死多年,刘秀平时都是务农。这样一个人能入太学求学,靠的是什么?只有汉室宗亲的贵族身份。所以可见,刘秀的身份是真的,并无作假。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确确实实就是刘邦的后代。
《后汉书.光武帝纪》有明确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从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查到刘秀是高祖的九世之孙:刘邦(汉高祖)——刘恒(汉文帝)——刘启(汉景帝)——刘发(长沙定王)——刘买(舂陵侯)——刘外(官郁林【今广西贵港】太守)——刘回(巨鹿【今河北巨鹿】都尉)——刘钦(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令)——刘秀(光武帝)。这就是刘汉族谱上从刘邦到刘秀的传承了,史书上非常详细记载了刘秀这一支皇室的家谱,非常清晰,而且历代都为朝中官员,做不得假。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严格意义上来说从长沙定王刘发开始,刘秀这一支就不属于刘汉皇室了。到曾祖父刘外的时候连王侯都不是了,仅仅为一郡太守,而到刘秀父亲的时候更是个“七品芝麻官”——县令了!可以说和皇室其实已经毫无关系了。
关于刘秀这一脉的先祖,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诞生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刘发的出生只是个意外,只是没有同样意外的汉文帝运气好而已。他的生母是程姬的侍女唐氏,有一次汉景帝宠幸程姬,程姬因为月事不能侍寝,恰巧当时汉景帝喝醉了,程姬就让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为汉景帝侍寝。事后,这位唐氏怀孕生下皇子,被汉景帝封为唐姬。而这名皇子就是刘发,有意思的是刘发这个名字,“发”代表了“发寤”、“醒悟”,也是汉景帝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错误的意思。而这样出生的刘发,显然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汉景帝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刘彻,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武大帝。
由此可见,光武帝(汉世祖)的祖先不是汉武帝(汉世宗),而是汉世宗的弟弟长沙王刘发,谥号“长沙定王”。 刘发这一脉传到刘秀父亲的时候,仅仅做了地方上的一个小小县令。并且从“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可以看出,刘秀才九岁的时候做县令的父亲就去世了,是被叔父刘良养大的。
后来王莽篡权,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良带领刘縯、刘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到刘秀的更始帝刘玄(也是刘发的后代,刘买弟弟刘利)称帝后,刘良被封为国老。 有意思的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将扶养自己的这位叔父刘良封为了广阳王既赵王。就连世上的赤眉大将杨音也因为在长安保护过刘良,被刘秀给加封为了关内侯。
那为什么对自己有抚育之恩的叔父反而降级呢?是叔父犯错误了吗?不是而是所有刘姓宗亲都被降级了。这是建义将军的建议。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二月,建义大将军朱祐奏明刘秀,称:“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刘秀诏令封王的刘氏宗亲全都降为侯爵、公爵,最亲的叔父只降一级——赵公。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我们今天说这事。
“汉族”“汉人”“汉字”等都与汉朝密不可分。要说汉朝的历史,我觉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得很是简洁。“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罗贯中把刘邦神话为赤帝子那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他把刘邦立国这件事情说得简单明了。接着罗贯中又说:“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是呀,汉朝407年的时间不过就是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光复汉室和曹丕篡汉,导致东汉灭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在洛阳建都。为了与刘邦在长安建立的西汉政权区分开来,史称东汉。
人们对刘邦好评如潮,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眼中,刘邦宽仁大度、威加海内,既有治理天下的大德,又有开安万世的功绩。同样,历史对刘秀也高度认可。在朱元璋眼中,刘秀延揽天下英豪,励精图治,天下安定。
刘邦开西汉,刘秀兴汉室。而刘秀是刘邦的后代吗?
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事。
关于刘秀的身份,按照班固在《后汉书》中的说法,汉建平元年(公元前5),刘秀出生于南阳郡的蔡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枣阳市。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其直系祖先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
汉景帝刘启与其父汉文帝刘恒共同开创了“文景之治”。但由于听从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进行削除藩王,对地方管理格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激化了中央政权和诸侯王们的关系。七个诸侯王担心地位被动摇,他们勾结起来,在景帝三年(前154)发动了“七国之乱”。
面对这场战乱,汉景帝刘启安排大将周亚夫帅兵平定,三个月之后,战事基本结束,诸侯王们偃旗息鼓,势力被大大削弱。
汉景帝刘启一边削藩,一边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王,从而大大提升了对地方政权的管控能力。这时候,他的第六个儿子刘发就被封为长沙王。
刘发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皇子,他的出生有一段很戏剧性的故事。时为太子的刘启在一次酒后召妾子程姬侍寝,当时程姬身上不方便,但却不敢抗命。怎么办?趁着太子醉酒,程姬便让自己的侍女唐儿替代出场。就是酒后的一次临幸,唐儿怀上了刘启的种子并生下了儿子刘发。
对于刘发,刘启并不器重。但是,毕竟是亲儿子,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刘发被安排到长沙为王。
唐儿虽然不受皇帝的待见,而刘发对自己的母亲却是爱心满满。每年,他都要让人把长沙的大米送到长安孝敬母亲,然后把长安的泥土运到长沙。十多年过去了,由长安运到长沙的泥土已经堆积成了一个很高大的台子。刘发想念自己母亲,日日登台眺望长安。
这件事情传到了汉景帝刘启的耳朵里,他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孝行,当委以重任。前142年(景帝后二年),汉景帝将长沙附近的武陵、零陵、桂阳三郡也划到了他的封地之中。
刘发在长沙期间表现优异,封地逐步扩大。公元前129年,汉武帝继位后的元光六年,刘发去世。
诸侯割据问题依然困扰着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27年,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设置更多的诸侯,缩小每个诸侯的领地,从而达到削弱诸侯力量,防止他们座大的目的。
《推恩令》既削弱了藩王的力量,也遏制了诸侯王家族的发展。
长沙定王刘发去世后,他的领地被其子刘庸继承。然而,按照《推恩令》的要求,刘庸的每个儿子只能依次继承父辈的领地。刘庸后代的地位日趋低微。
《后汉书》的记载,刘发之后,其子刘买被封舂陵节侯,刘买的孩子刘外地位进一步削弱,从侯爵变为了郁林郡太守,刘外生下刘回,刘回只担任巨鹿郡的都尉,到了刘回之子刘钦时,刘钦只是南顿县的县令。
从长沙定王到区区的南顿县县令,刘秀一脉一代代走向了没落。
做南顿县令的刘钦死亡时,儿子刘秀年仅九岁。没办法,叔父刘良抚养刘秀长大。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一片混乱。刘秀则以平民身份在宛城起兵,经过南征北战,光复汉室,建立了东汉政权。
如此看来,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代。他们都是以武力的方式进身历史,而后逐步推行新政,稳固政权。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刘秀是如假包换的西汉高祖刘邦之后,这个毋庸置疑。他是东汉开国皇帝,从草根逆袭成皇帝,刘秀的开挂人生堪称如教科书般励志。
汉高祖刘邦共生八子,在讲究多子多福的古代帝王家,这绝对算不上子嗣兴旺。但是他的儿孙却非常争气,比如刘备世祖、汉景帝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就特别能生,《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记载到:“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刘胜五十三岁病故,身后却留下了120多个儿子,古往今来有哪一个皇子像他这般多产。有意思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世祖长沙定王刘发同样出自汉景帝一脉,与刘备的世祖中山靖王刘胜是亲兄弟(不同母)。
长沙定王刘发,汉景帝第六子,母为唐姬,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和西汉末期割据政权更始帝刘玄的五世祖。刘发虽然不如他的弟弟中山靖王刘胜那么能生,但16个儿子在西汉也算是多产了。更始帝与刘秀同根同源,可二人何以在西汉末年起兵反抗的时候,家道中落成这般落魄模样,这还要归结到汉武帝刘彻推行的“推恩令”,众所周知西汉初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差点让汉朝陷入灭顶之灾,武帝为了限制和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颁布了“推恩令”,将诸侯王的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后代子孙,以此类推,王室土地一再被稀释。刘秀的高祖刘买尚能位居春陵节侯位列公侯,到了他的父亲刘钦这一辈,却只是济阳县县令这样的芝麻小官,这正是“推恩令”造成的结果。
相比刘备谱系莫名其妙的“中断”,刘秀的家族可谓是谱系分明传承有序,这在班固所撰《后汉书》这样的正史里有明确的记载,刘秀汉室宗亲皇族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刘秀,连他的族弟,更始帝刘玄一系都是谱系分明。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皇族的家族传承有其历史的严谨性,这为后来刘秀、刘备等人作为西汉皇室后裔追本溯源,兴复汉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得以证明了他们是如假包换的帝胄之后。
需要更正一点的是,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第一次见到汉献帝,献帝教宗人府取宗谱来阅,阅后却呼刘备为“皇叔”,这显然是有悖于史实,实际上根据《后汉书》所说,汉献帝是汉高祖刘邦第十六世孙,而刘备的谱系中间还出现过空白,罗贯中凭空捏造出刘备的完整谱系,与献帝的长沙定王一系一对比,刘备竟然成了汉高祖刘邦的第二十一代世孙,显然献帝喊刘备皇叔是乱了辈分。刘邦第十六世孙的献帝怎么就喊起了二十一代世孙的刘备为皇叔了?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真的是刘邦的后代吗?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汉朝有没有冒充皇族的事情发生?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发生在西汉汉昭帝时期的事情,即「卫太子冒充事件」。
卫太子冒充事件(卫太子刘据 剧照)汉武帝继位10 多年来,一直没有儿子,直到 29 岁时才由卫子夫诞下一子,取名刘据。刘据也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汉武帝十分喜爱,遂立为太子,后世也称卫太子。
汉武帝晚年,身边多有阿谀谄媚之人。由于巫蛊之祸的发生,太子刘据不得已起兵反抗,后兵败自杀。10 年后汉昭帝在位时期,有人坐着牛车到宫门前,自称是卫太子。
后朝廷尉审查,此人乃是冒充,犯「诬罔不道之罪」,腰斩于东市。可见冒充皇族,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后果非常严重。再加上古时人们对家族传承和血缘的重视,一般不会也不敢冒充他人,更何况是冒充皇族。
刘秀和汉武帝的关系(汉光武帝 刘秀)前文说到卫太子冒充事件,刘秀的祖上其实与汉武帝也渊源颇深。
刘秀的先祖长沙定王刘发,乃汉景帝之子,汉武帝的兄弟,刘秀算是汉武帝的六世叔孙。汉高祖死于公元前 195 年,刘秀生于公元前 5 年,两者相差 190 年。而汉武帝卒于公元前 87年,据刘秀出生相隔 82 年,这就类似于现在的我们看解放时的事情,也并不算遥远。
所以刘秀的皇族身份是可以确认的,先追溯到汉武帝,再到刘邦。
刘邦的其他遥远后代(刘邦)刘秀距刘邦 190 年,刘秀之后再过约 200 年蜀汉皇帝刘备又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也是汉武帝的兄弟。
刘备之后再过 200 年左右,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政权的开国皇帝刘裕称是刘交的 22 世孙。刘交何人?汉高祖刘邦的弟弟。
从这二人相差的时间来看,刘秀相对还是比较靠谱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