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据《后汉书》记载,中平六年的某天夜里,汉灵帝刘宏做了一个噩梦:已经去世二十一年的汉桓帝突然冒出来,对他大发脾气,指责他无辜贬黜并害死宋皇后,无端冤杀渤海王刘悝。如今二人已经到天庭告御状,老天爷怒了,你要完犊子了:
“帝后梦见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过,而听用邪孽,使绝其命?勃海王悝既已自贬,又受诛毙。今宋氏及悝自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梦殊明察。”
汉灵帝一身冷汗惊醒!梦如此清晰,仿佛汉桓帝的吐沫星子就在眼前乱飞。汉灵帝只觉得阴风嗖嗖,汗毛倒立,他慌忙叫来执宿的羽林卫左监许永,向他陈述梦境并咨询:这破梦啥意思呢?怎么破解?
许永脸阴得掉冰碴:“当初宋皇后母仪天下多年,没有任何过错,你听信谗言,无端贬死她,还祸及她的家人,天下人谁不为之怀恨?渤海王身处藩国,从来不犯错,你不加分辨,让他无辜蒙冤。当年晋侯梦中被厉鬼追赶的事,说明天道永远是明察的,鬼神永远是不可欺的。麻溜的,把宋家人从流放地接回善待,恢复渤海王家族封爵,求冤魂宽恕吧!”
汉灵帝点头如小鸡啄米,可是第二天阳光普照,晒跑了他的阴影:哪来什么鬼神,不就一个梦嘛,许永胡说八道!
“帝弗能用,寻亦崩焉。”
当然,头一天答应好的善待宋皇后、刘悝家人,全部抛在脑后。这件事的后果就是,没多久,汉灵帝突然崩了。老天爷太严苛了,刚刚出示黄牌警告,还没缓过神,直接红牌罚下!
这就是汉灵帝梦中被汉桓帝“骂死”的故事,虽然记载于正史,可是说实话,一点也不可信!这分明是士族集团,对汉灵帝的污损。我们从宋皇后和刘悝之死,揭开这段真相。
宋皇后之死掩盖了一个真相宋皇后历史上名气不大,不过提到一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宋昌,西汉文帝的郎中令、卫将军。当初诸吕之乱平定后,周勃陈平议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刘恒集团不敢张口,拒绝进京。宋昌坚决反对,并为刘恒打前站,一路护卫刘恒顺利进京即位。
所以,宋氏家族是老牌的豪门士族,东汉一朝,宋家出过两位皇后,汉殇帝就是敬隐宋皇后所生。汉灵帝的这位宋皇后,其父宋酆,官居执金吾。
汉灵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十一岁,他十三岁那年,宋氏入宫为贵人。第二年,宋氏被册封为皇后,不过汉灵帝并不喜欢宋氏。祸端就由此而来,宋氏无宠居正位,势必遭受其他妃嫔及宫人的蔑视和排挤,甚至诬陷。
后来一个叫王甫的中常侍,也就是太监,诬告宋氏行巫蛊诅咒。汉灵帝借此废了宋氏,并将她关押在暴室。不久,宋氏忧郁而死。
问题来了,既然不喜欢宋氏,为何要立她做皇后?宋氏又为何会遭遇集体排挤?诬告不难分辨,汉灵帝为何不明鉴?
限于篇幅不做推导陈述,只说结论:宋皇后就是就是豪门士族集团,用于掣肘皇权的工具,汉灵帝出于对抗豪门士族,必然想方设法除掉宋皇后,嫔妃太监们的排挤诬告,其实是顺着汉灵帝的意图行事!
也就是说,宋皇后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东汉一朝外戚代替皇权,所有皇帝的婚姻,都是皇族与豪门士族集团的利益交换模式。从光武帝刘秀起,皇帝们的后宫女人,大多跑不出梁氏、窦氏、马氏、阴氏、宋氏等几大家族,这几大家族之间的婚姻,也是“内部交流”,由此形成强大的利益网。
汉灵帝上台并非汉桓帝的意志,而是梁氏家族的意志,这种情况也贯穿东汉始末。所以,东汉皇权是相当的孱弱。汉灵帝贬废宋皇后,其实就是他与豪门士族决裂的开端。第二任皇后,汉灵帝干脆立了一位“屠户之家”的何氏。
这位羽林左监许永生平不详,但可以肯定,他就是豪门士族之家,他的立场也明显站在士族集团一方。
刘悝之死背后另有真相渤海王刘悝是汉桓帝的亲弟弟。汉质帝无子驾崩,大将军梁翼立平原王刘翼之子刘志为帝,即汉桓帝。刘翼去世后,汉桓帝令亲弟弟刘悝继嗣,改封渤海王。
不过,这位刘悝并不像许永说的那样安分守己,他不光不感谢大哥对他的恩遇,反而想谋反,结果被人揭发。汉桓帝看在手足情分上,只是将刘悝贬为廮陶王,封地小了很多,没有给与任何法律处罚。
刘悝不甘心,他向中常侍王甫许诺:你替我在我哥面前美言美言,只要我恢复渤海王,我就送你五千万钱。有这好事王甫哪能错过,于是小话不断,终于在汉桓帝驾崩前,遗令复刘悝为渤海王。
按理来说,王甫做到了刘悝就该兑现诺言,可这家伙反悔了:恢复王位是我哥的遗愿,跟你王甫有什么关系?
王甫也不能到刘家去抢钱,气得直冒鼻涕。不久王甫的机会来了,他听说刘悝居然勾结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等人,谋图皇位。
于是王甫向司隶校尉段熲告密,段熲调查后认定,刘悝对汉桓帝没有传给自己怀恨在心(汉桓帝无子,汉灵帝是他的堂侄子),曾经谋图在半路拦截迎立汉灵帝的钦差,夺取册立诏书。
看起来刘悝胆不是一般的肥,哥哥活着造反,哥哥死了继续造反。所以,刘悝被捕入狱,一点也不冤。
既然如此,许永怎么还振振有词说刘悝无辜呢?跟宋皇后之死一样,这里隐藏了一段宦官集团与士族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
许永的话,矛头直指的对象,就是以中常侍王甫为代表的宦官集团。王甫不光办了刘悝,他最大的手笔就是联合中常侍曹节等人,率兵杀害了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掀起第一次党锢之祸。
所以,士族集团对王甫、曹节恨之入骨!许永睁着眼睛说瞎话,可见其与宦官集团的势不两立,企图借梦翻案,野心暴露。
汉灵帝为何对许永的建议置之不理?很简单,士族集团是皇权的敌手,宦官集团是皇权的帮手!
汉灵帝不是一只黑乌鸦史书中的汉灵帝极其昏庸不堪,其实过于夸大了,史书站在士族阶级的立场,故意污损了汉灵帝。
说一句可能让很多愤青不爽的话:汉灵帝很有政治才华,他一直谋图改变自汉章帝以后,皇权旁落的现状,并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把自己与豪门士族集团,推向了势不两立的境地,他是一位不成功的,胸怀大志的政治家!
为了对付豪门士族集团,扶植宦官势力,就是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汉灵帝晚年设立了西园八校尉,以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领八位低级别的郎官,试图瓦解豪门士族对军权的控制,可见东汉末年皇权的危机有多严重。
可惜汉灵帝依然没有摆脱短命的怪圈,他只活了三十二岁就驾崩了,留下了一个宦官集团,与士族豪门集团生死决裂的险恶环境,并最终引发了政变,打碎了东汉帝国。
客观讲,汉灵帝有很多失误,乃至失德的地方,但是他绝不是昏庸的黑乌鸦!几乎可以肯定,《后汉书》所记录的汉灵帝梦中被“骂死”,纯属无稽之谈,是史官站在士大夫立场,对汉灵帝的严重形象污损!
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5大著名的荒淫皇帝,而首推汉灵帝刘宏,他把“淫”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荒淫皇帝之鼻祖。
东汉bai灵帝刘宏(156年-189年),早年世袭为解渎亭侯,是汉章帝刘炟之玄孙,汉桓帝的堂侄。永康元年(167年)12月,汉桓帝崩,因恒帝无子,由桓帝的皇后窦氏挑选皇位继承人,时年仅12岁,168年—189年在继位位。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中平六年(189年)卒,终年34岁。在位22年,谥号为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在中国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有很多,但汉灵帝能算得上典范了,相比之下,那些沉迷于女色的帝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汉灵帝这个“淫”才。为了寻找刺激,他可以让宫女与狗发生性关系,而他在一边观赏享乐。为了让自己随时随地满足欲望,免去结衣宽带的麻烦,独创了开裆裤,并让所有身边的嫔妃、宫女都穿上开裆裤。“夜舒荷”,“裸游馆”等,都是汉灵帝的发明创造。
中平三年(186年),他又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里,汉灵帝命令宫女们都脱光了衣服,嬉戏追逐。有时他自己高兴起来,也脱了衣服和她们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给这处花园赐名为“裸游馆”。当夏天到来的时候,他就选择肌肤如玉,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有时盛夏酷暑,他还命人将船沉没在水里,观看落在水中的裸体宫娥们玉一般华艳的肌肤。这些宫女的年纪都在14岁以上18岁以下,正值青春年少,妖娆如花。汉灵帝看着她们载沉载浮,莺歌燕语喧闹一片,自然心怀大畅,不免也下水与她们“裸游”一番。他又让宫女们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来招来凉气,于是莺莺燕燕们便品丝调竹,曼曲轻歌起来。他还命人将西域进贡的茵犀香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称作“流香渠”。对着这香艳旖旎的景象,汉灵帝感叹道:“假如一万年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还在裸游馆北侧修建了一座鸡鸣堂,里面放养许多只鸡,打算通过鸡叫来确定时间。经常玩乐醉酒至天明……。
汉灵帝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标价卖官的皇上,看谁出的价格多,就把职位高的官卖给谁。导致朝廷上下混乱不堪,那些没有才华的人当上了大官除了危害百姓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汉灵帝又天天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国家大事都交由宦官决定,并大兴土木荒废着国家财力、物力,最终引发了黄巾起义,导致东汉的土崩瓦解。
汉灵帝的命运也是很短的,在30多岁的时候,就死在了自己的宫殿中。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其死因,如果要对汉灵帝刘宏的死因进行猜测的话,或许与其荒淫无度,过度消耗,以致精力衰竭所致。总之,像这样一个毫无作为,对社会又无任何贡献,荒淫无度的昏君来说,生得短命,对百姓,或许是件幸事。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去深入探讨汉灵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汉灵帝被汉桓帝的鬼魂责骂,这个故事可能最早出自晋人干宝编写的《搜神记》,这本来就是一个灵异故事。
《搜神记》卷10:汉灵帝梦见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过,而听用邪孽,使绝其命。渤海王悝,既已自贬,又受诛毙。今宋氏及悝,自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梦殊明察。帝既觉而恐,寻亦崩。
《搜神记》原书早就散佚了,目前留存的版本是后人辑录的,所以出现在《搜神记》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也有可能是后人根据后汉书《皇后纪下》的内容辑录的。
而《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历来受到推崇,迄今保存度也非常完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就完整度来看,应该说是出自《后汉书》。
灵帝心中有愧故事中,桓帝鬼魂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宋皇后,一个是渤海王刘悝。
宋皇后是扶风平陵人,宋家一直都是东汉帝王联姻家族,属于社会顶流,在汉灵帝十四岁元服的时候,在大臣们的安排下,宋氏成为灵帝的皇后。
但是灵帝不喜欢宋后,而喜欢来自民间的美女,例如何贵人、王美人等等,可以说后宫有很多美女都得到灵帝的宠爱,而且美女们会一起在灵帝面前说宋后的坏话。
再是中常侍王甫与渤海王刘悝因为钱的事翻了脸,王甫就暗中搜集对刘悝不利的情报,在公元172年,王甫一举告发了刘悝,说刘悝有意谋反,灵帝一生气,不加细审,就把刘悝给赐死了。
刘悝的妻子,也就是王后也是宋家的女人,也在这场政治事件中自杀,于是王甫又担心宋皇后会拿自己报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公元178年,王甫又去诬告宋皇后用巫蛊诅咒灵帝。
灵帝本来就不喜欢宋皇后,加上后宫众美女的推波助澜,灵帝又听信了王甫说辞,下诏废掉宋后,将其赐死。
可以说“刘悝案”和“宋后案”,就是灵帝昏庸所致,一手酿出的冤案。
后来(179年),王甫又被司隶校尉阳球弹劾,被灵帝批准定罪,也没有得善终。
也可能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王甫的种种罪恶行径被曝光,灵帝也知道自己是冤杀了刘悝和宋后,但是事已至此,除了后悔,心中有愧,灵帝也没能做出什么补偿的事来。
噩梦杀人因为灵帝心中有愧,所以后来做噩梦梦到从叔父桓帝刘志的鬼魂来责骂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贤在注《后汉书》中此事时,也提到《左传》里的类似故事,说晋景公梦见一个恶鬼,披头散发的样子,头发都脱在地上,恶狠狠地咒骂晋景公。
《左传》: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于帝矣。”
这种事,也不必要以封建迷信看待,常人心中有愧,做点噩梦也是现实中可以出现的事。
再如后来,曹魏太傅司马懿因为逼死王凌,也是心中有愧,王凌临死前是在贾逵庙前高喊故友的名字,说自己是大魏忠臣。
果然司马懿回去后不久就病倒了,也梦到王凌和贾逵的鬼魂到自己床边来,一起痛打自己。两个月后,司马懿也病逝了。
民间的传说更神乎其神,说司马懿在夜里痛得高喊“彥云别打我了”,醒来的时候,身上还有被鞭打的伤痕。
《御覽》九十五《異苑》曰:晉宣帝誅王淩,寢疾,日見陵逼,帝呼曰:“彥云(淩小字也)緩我。”身上便有打處,賈逵亦為祟。
这种段子看看就行了。
回到本题,我们只要知道汉灵帝、司马懿这些人做了坏事后,心中有愧,足矣。
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我没有在那个时代,至于历史记载我从来不相信,为了稿件费,故事情节怎么随心随意,就怎么做。
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188年,汉灵帝受冀州刺史王芬图谋反叛所惊吓,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并认识到自己的王朝此时已分崩离析,洛阳不过是一座被诸侯包围的孤城而已。此时对洛阳威胁最大的势力除了进逼三辅地区的西北叛军之外,就是受命镇压西北叛乱的军阀皇甫嵩和董卓。西北三大势力兵强马壮,桀骜不驯,好在此时皇甫嵩与董卓不和,韩遂为首的西北叛军又与皇甫嵩和董卓敌对,洛阳小朝廷在夹缝中得以喘息,汉灵帝迫于时势,采取了最后一次挽救汉王朝的行动---成立西园新军。但汉灵帝又怕这支三千人的小军队权力旁落,于是任命亲信太监蹇硕为西园军上军校尉,与另外七位校尉相制衡,为后来朝廷内部分裂埋下隐患。随着西北局势趋于缓和,汉灵帝试图削减西北军阀兵权,于是下诏征董卓入洛阳出任少府以夺其兵权。董卓手握雄兵,自然不肯奉诏,于是公然抗旨,受到董卓惊吓的汉灵帝身体状况急速恶化,濒临死亡。此时皇甫嵩率军追杀西北叛军残部,失去皇甫嵩牵制的董卓挥师东征,兵锋直指洛阳。绝望的汉灵帝再次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试图以并州之地交换董卓兵权,但董卓视而不见,屯兵河东,震慑朝廷。汉灵帝终于被董卓吓死了。汉灵帝死后,朝廷兵权被大将军何进和上军校尉蹇硕瓜分,两人关系不睦,就立储问题分歧较大。司隶校尉袁绍与董卓有勾结,他借此机会离间何进与蹇硕关系,企图让朝廷自乱阵脚,以便于董卓各个击破。但形势变化出乎袁绍的预料,十常侍中除蹇硕外的九人全部投靠何太后,他们诛杀了蹇硕。何进又迅速除掉了政敌太皇太后董氏和骠骑将军董重,朝廷的兵权被迅速统一在何进手中。同时,何进命王匡和鲍信赴山东募兵,命张辽赴河北募兵,命张杨赴山西募兵,命毌丘毅赴丹阳募兵,命桥瑁屯兵成皋,命丁原在孟津开展军事演习,纵火示威,震慑董卓。最后,何进假装不知道董卓在河东,以诛杀宦官为假托,命董卓带兵驻守上林苑,实际上是对董卓下最后通牒令之撤军。形势的迅速变化令董卓震怒,袁绍惊慌。董卓当然不会屈服于何进,于是带兵渡过黄河,直逼洛阳。情急之下,何进命种邵只身赴董营,遭西凉军如丛刀剑抵于脖颈,用三寸不烂之舌为朝廷争取宝贵时间。同时,袁绍祭出反对宦官的大旗,拼命在朝廷内部制造分裂,高呼征召地方军入洛阳诛杀宦官,令何进无可奈何,并成功令张让等宦官心惊胆裂,他们为自保而谋害了朝廷方面军总司令何进,使得朝廷彻底失去指挥,再也无力抵抗董卓进攻。何进死后,袁绍率军杀入宫廷,一方面除掉素来与自己有怨恨的宦官,另一方面企图挟持皇帝,执掌朝政。不料皇帝跑得飞快,逃出袁绍魔掌,但最终没能逃过董卓的魔掌。挟持了皇帝的董卓兵不血刃进入洛阳,之后的故事大家就再清楚不过了。
汉灵帝是怎么死的?真的是梦中挨汉桓帝的骂,被骂死了吗?
刘宏——东汉第十二位皇帝
公元168年(建宁元年)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公元169年(建宁二年)三月,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
公元171年(建宁四年)正月初三,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七月,立宋氏为皇后。
公元172年(熹平元年),太傅胡广逝世。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刘宏。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
公元177年(熹平六年),王甫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
刘宏执政期间,多为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被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平定,刘宏认为天下稳如泰山,便安心享乐,鲜问政事。
公元179年(光和二年)四月,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颎下狱而死。十月,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荣极一时。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在陈仓大败凉州叛军王国等人。三月,幽州牧刘虞平定张纯叛乱。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刘宏在南宫嘉德殿逝世,年仅三十三岁(按刘宏继位时年十二,则驾崩时应为三十三岁,《后汉书》误作三十四岁),谥号孝灵皇帝。其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六月十七日(7月17日),葬于文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