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醉打金枝”是怎样的?

“醉打金枝”的故事,虽然在民间流传很广,《资治通鉴》也有详细记载,但《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没有相关记录。所以,这个故事应该就是民间传闻,不是信史。《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

郭暧是郭子仪的第六子,娶唐代宗长女(或次女)升平公主为妻,那时他俩大约十三岁左右。两个小屁孩不懂事,小公主刁蛮,郭暧忍受不了,总掐架。

有一次,两人又开掐,郭暧受不了,忍不住发了牛脾气:“你嘚瑟啥,不就仗着你爹是皇帝嘛,我爹要是想当皇帝,还能轮得着你家?”公主气傻了,驾车直奔皇宫找爹告状。

没想到唐代宗很明事理,他对女儿说:“人家说的是事实,郭家假如想当皇帝,天下哪有我们老李家的份!好好回家过日子吧,别闹了!”

这边公主刚走,郭子仪就得到了消息,吓出一身冷汗,二话不说将儿子关起来,自己哆哆嗦嗦进宫请罪!

唐代宗很大度,扶起郭子仪说:“小屁孩闺房里的那点事,不值一听,你不要挂怀。”他还以谚语“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郭子仪,一家人,有时候就要学会装聋作哑,不要太当真,听这俩小混蛋的,容易过错年!

虽然皇帝不计较,郭子仪不能放任不管,回到家让儿子饱餐了一顿“柴火炖屁股”!

家长里短的一点小事,为何把郭子仪吓成那样?其实这都是政治惹的祸,若放在寻常人家,夫妻俩打架,掀了房顶也没大所谓,可李家的媳妇是金枝玉叶,不知死活的郭暧,把闺房事扯到政治上来了!

这事说小很小,如果要往大里说,那就是天大的事,郭家阴谋造反,这事还小吗?

有这么严重吗?一点也不夸张!郭子仪先平定安史之乱,再平定吐蕃入侵,两次扶大唐于既倒,功高岂止盖主,都可以把唐代宗踩脚下!

当年吐蕃入侵,唐代宗逃出长安,部下就劝郭子仪行废立之权,只要郭子仪点点头,唐代宗的政治生涯就结束了!

事实上,郭子仪两次平叛,本不需要费那么多周折,就是因为他手握重兵,让唐肃宗和唐代宗心生忌惮,想方设法牵制郭子仪,导致多次功亏一篑!

郭子仪为了表现他的忠诚,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次被夺职,一次次在危难之际,凭自己的个人威望,不顾年迈,四处招募士卒,提刀上马。

为了打消别人对他的顾虑,郭子仪甚至下令,拆掉自己院墙,大门敞开,让郭家跟菜市场似的,随便进出,以示郭家没有任何秘密!

最过分的一次是,郭家的祖坟被人刨了,据说是权宦鱼朝恩所为。这件事让满朝震惊,当郭子仪领兵回朝时,满朝大臣都认为,郭子仪有可能因为这件事起兵造反。可是郭子仪却在唐代宗面前嚎啕大哭,说都是自己带兵不严,出现过士兵挖人祖坟的事,现在自己遭了报应!

受了侮辱,还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安定的大局!曾经对郭子仪疑虑重重的唐代宗,被感动得直流泪:

“帝得奏,泣谓左右曰:‘子仪固社稷臣也,朕西决矣。’乘舆还,子仪顿首请罪,帝劳曰:‘用卿晚,故至此。’”

这就是郭子仪,对郭暧的口无遮拦大动肝火的原因,你以为老子是李刚?老子夹着尾巴做人,你一言不慎,就可能给李家带来灭顶之灾,坑爹的熊孩子!

“醉打金枝”的故事虽然不可信,但是它传达的精神内核却是可信的!

历史上的“醉打金枝”是怎样的?

郭子仪父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仪四子暧获赐与升平公主成婚。平自恃金枝玉叶,不肯向翁姑拜寿,暧怒掴平,平回宫告状,帝后巧施妙计,令暧、平夫妻和好如初。

历史上的“醉打金枝”是怎样的?

让我们来看看醉打金枝涉及到的四位主要人物吧

郭暧,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尚升平公主。对于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人来说,尚公主都是一件灾厄,驸马都尉、殿中监、左散骑常侍、代国公的主要成就也说明了这件事。驸马是因为娶了公主,殿中监在宫中当差,七品小官,散骑常侍是散官,有官无职,基本上干领俸禄,代国公,不用说是因为有一个好父亲。可以说一生官途崎岖,没什么建树

升平公主,唐代宗爱女,嫁给了朝中重臣郭子仪第六子。跟所有的出名唐朝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一水的嚣张跋扈)差不多,这位也不是一个安安分分的人物。只不过没惹出什么大祸来,因此没以上三位出名。(上面三个全掺和进叛乱里死了。)

郭子仪,唐朝大将,平定安史之乱的俩位主要将领之一,因功封王,大家都清楚一个词,功高震主,已经封王就代表封无可封,弄不好就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平日谨小慎微。

唐代宗,公平来说,嗯,是一个还算可以的皇帝。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祖父李隆基,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昏聩,导致了安史之乱发生,唐代宗在乱世之中继承帝位,外有叛军,内有权臣,代宗努力想做一个好皇帝,可惜积重难返。

醉打金枝其实本身不算大事,只是因为牵扯了一个皇帝,一个重臣而广为人知。夫妻关系不算和睦的小俩口,妻子自小娇纵,不愿向公婆行礼,丈夫平日里估计就憋着股不得志的怨气,趁着酒疯全撒了出来,不过,他说的话如果换一个朝代的活,可能确实给自己老爹招灾。“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你爸是天子,你在我家里嚣张,没有我爹扶持,你爹当得了天子吗?

接下来公主回家,向皇帝告状,郭子怡进宫,向皇帝请罪。作文内忧外患,兵祸频发,三镇节度使在外虎视眈眈,谁也说不清,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像安禄山史思明一样发动叛乱,堪称坐在火山口上的皇帝,代宗自然不能自斩大将。不痴不聋,不为家翁,皇帝选择和稀泥,反而斥责自己的女儿,平日里没有礼貌。

Oh, 皇帝说了自己的女儿,郭子怡自然不能顾惜自己的儿子,回家就把儿子拖出来,痛打二十大板。郭暧一生官途不顺,未必没有年轻时候,口不择言,埋下的祸根

历史上的“醉打金枝”是怎样的?

唐代宗有女号为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古代常把公主叫“金枝玉叶”

  郭子仪是中唐名臣,安史之乱时,他屡立大功,史家评价他对唐朝有“再造之功”因此唐代宗十分倚重他而且,郭子仪的为人也十分忠恳,赢得天下人们的普遍赞誉

  郭家是一个大家族,长安城中的亲仁里1/4为郭宅所占郭子仪有八子七婿,都是显贵出身唐制,公主下嫁,由公婆拜公主,公主则拱手不答郭暧年少气盛,对这一礼仪十分看不惯,但因为是新婚不便发作一次,郭子仪出镇邠州,又赶上郭暧的母亲过生日,所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去拜寿,郭暧便让升平公主也出去拜寿

  公主当时十五六岁,她生长在皇宫,哪见过自己给别人行礼的事情,便说什么也不去下拜于是,围绕着拜不拜婆婆一事,小夫妻不禁反目,吵了起来戏剧上说郭暧打了公主,实际没有动手打,只是骂了几句郭暧在气头上说:“你倚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还不屑做天子呢!”升平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哪能忍受郭暧的责骂?一气之下跑回宫去,在代宗面前哭哭啼啼地告了一状

  唐代宗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他从来倚重郭子仪,怎能因为子女之间吵架而坏了君臣关系,于是对公主说:“他父亲实是不屑做天子,要不然,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刚好这时郭子仪回来了,听说儿子把公主骂回了皇宫,他又急又怕,忙把郭暧捆绑起来,押到皇宫,请唐代宗发落,自己则跪在一边请罪唐代宗一见,急命左右人扶起郭子仪,笑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小儿女闺闱之言,怎么能在意呢?”于是代宗下令将郭暧松绑,并将劝好的升平公主一同打发回府

  归府后,郭子仪严厉地训斥了郭暧,又令仆人用板子打了他数十下,以教训他出言犯上之罪由于郭暧和升平公主之间闹了拜不拜公婆的矛盾,唐代宗便想改定公主出嫁时拜见舅姑的礼仪但由于朝廷事情太多,没有改定直到公元780年,唐朝才正式下诏,公主拜见舅姑及丈夫的叔、伯、兄、姐的礼仪,和普通人家一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