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夏姬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就是,美艳、妖惑、淫荡,按史书和民间传说汇总,夏姬一生“三为王后、七为夫人、九为寡妇”,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其实按这个逻辑,应该还要加上“灭一族,亡一楚”,她的最后一任丈夫巫臣,因为她被灭了族,巫臣后来跑到吴国,帮吴国兴兵灭了楚,这笔账比不是都可以算到夏姬头上?
夏姬到底是何方妖孽,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夏姬的故事在《诗经》、《左传》、《史记》、《资治通鉴》、《列女传》、《株林野史》等史书和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可以确认,夏姬这个人物是存在的,不是民间传说。不过,她的事迹久远,被各种传言和文学加工弄丢了本来面貌,变得含混不清。比如《株林野史》完全是一部小说,不能作为历史,即便《列女传》,也仅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正史。
按最可信的《左传》记载,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出嫁陈国司马夏御叔,故被称为夏姬。关于夏姬出嫁前的事迹没有任何记载,那么夏姬少女时代,获得“吸精导气”、“采阳补阴”术,以及跟庶兄公子蛮私通的事哪里来?《株林野史》,小说中的内容,假的,被人误当作历史了。
夏御叔与夏姬的儿子夏征舒十二岁那年,夏御叔死了,后人说他死于夏姬的“采补术”,信不信由你。三十岁左右的夏姬在食邑株邑,与情人孔林的事,因孔林四处炫耀,让夏姬成了“知名品牌”,第二只苍蝇仪行父叮了上来。
孔林为了讨好陈灵公,干脆将国君陈灵公也一起拉上,君臣同欢。这三男一女,放纵得昏了头,上演了一出自取灭亡的悲剧,《左传》记载: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汝。对曰: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夏征舒一怒之下,干掉了陈灵公,立太子午为君。陈国人对这件事看得很开,这样的国君死就死了,早死早好,没人对夏征舒弑君有反抗。倒是楚国觉得机会来了,在孔林和仪行父的撺掇下,楚庄王以夏征舒弑君为由,直接发兵灭了陈国,夏征舒被杀。
夏姬成了楚国人的俘虏,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俘虏,一个让楚国君臣多人心旌摇曳的俘虏,尽管此时的夏姬年过四十了。
有个叫申公巫臣的大臣,以“红颜祸水,不详之女”的说法,接连阻止了楚庄王和公子子反的“歪心思”,却不料,夏姬没能落到他手里,被楚庄王赐给了连尹襄老。果然,夏姬“不详”,襄老娶了夏姬不到一年,就战死疆场。
襄老一死,他的儿子黑要,就迫不及待地“烝”了夏姬:“其子黑要烝焉。”烝,就是晚辈对长辈女性的乱伦行为。
对夏姬一往情深的巫臣,决定赶紧行动。《史记》记载,巫臣设计,两人先后逃奔晋国,在晋国有情人终成眷属。巫臣付出的代价就是,被“情敌”子反灭了全族。
为了报复子反,巫臣说服晋君,让他出使吴国,将最先进的军事理念教给了吴国。吴国由此一跃进入军事强国行列,多年后,吴国兴兵攻楚,差点灭了楚国。
至于巫臣与夏姬的爱情,据说那是相当的恩爱,四十多岁的夏姬,至少给巫臣生了一个女儿。此后,夏姬消失于史书,卒年不详。
这就是夏姬的完整故事,初嫁夏御叔,后嫁襄老,三嫁巫臣,曾经有孔林、仪行父、陈灵公、黑要四位情人。没有“三为王后”,也没有“七为夫人”,更没有“九为寡妇”。
那么,撇开野史传闻,我们怎么客观评价夏姬呢?
青春常驻的绝世大美女夏姬的美,比四大美女的描写更具体,也更形象。她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年近五旬依然长得跟少女一般,很显然是个天生的童颜常驻。
所谓“采阳补阴”术之类的说法,无非是附会之说,可以把它当做形容词,不能当真。
夏姬的传奇经历,都是源自于美貌。如果夏御叔长寿,就不存在后来的“寡妇门前是非多”了,偏偏夏御叔早亡,给登徒子们留下了可乘之机。
无德无恶的原色人生夏姬此人经历如此丰富,可史书没有留下一句她自己的话,让人无法看透她的内心世界。我们只能从她的经历,来揣摩剖析她的本性。
从她嫁三夫,四个情人的经历看,夏姬是个德行亏缺的女人,至少可以说,她是个德行不彰的女人。只要能满足自我欲望,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没有道德束缚,显得很“妖淫”。
除了“妖淫”外,说实话,夏姬并没有其它可以苛责的地方。她没有主动去勾引谁,也没有阴谋诡计,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她都是被动接受。
所以,客观讲,夏姬就是个无德,但也无恶的女人,她的一生就是“中性人生”,对她我们无可指责,也无可推崇。她被动接受了一种让人不堪的生活方式,如此而已。
男权社会的飘零生活一个无德无恶的女子,本该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不留声息。但她的美丽和被动接受的态度,注定了她在男权社会里的“精彩演出”。
夏家本是名门,名门里出了个美艳妖淫的寡妇,这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吊足登徒子们的胃口,何况在一个男权社会。
孔林不光是登徒子,还是个极度猥琐的小人,正是他成就了夏姬的“品牌效应”,让一个追求“性福”的小寡妇,变成了男权世界的“大众消费品”。
夏姬从来不介意自己的“大众消费品”定位,男人们也更没有把她跟“爱”挂钩,都想凭着自己的权势,来消费一把。
尤其巫臣,消费的代价是全族的性命。我们除了惊叹夏姬的昂贵,只能更惊诧于权贵阶层的消费能力。
当然还有一群没有这个资格,或者没有这个能力消费的人,拿这件事意淫一下,也算“参与”了,于是夏姬越传越妖,其实都是男权世界,卑劣的心理作祟!
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夏姬的一生中,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这位奇女子也有着“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和“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光荣称号。夏姬大约出生在公元前640年,本名姬少,是郑穆公的女儿,因为嫁给了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故而称其为夏姬。她不仅人长得漂亮,一生也是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私通,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
这位夏御叔是不是就是夏姬创下光辉历史的起点呢?并不是,伟大的夏姬怎么会错过婚前的大好时光呢。厉害的人物往往一生都是不同于众人的,夏姬在出嫁之前便于自己的庶出的兄长——公子蛮私通,不到三年,公子蛮就死了。公子蛮具体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估计是过度劳累而死的,之所以那么猜测是因为夏姬的第二任丈夫便是这种情况。至此,夏姬成功的拿下“一血”,开始了辉煌的人生。
子疑夫亡可能是夏姬与自己兄长私通的事情败露,给家族丢脸,其父郑穆公将她远嫁于株邑,估计是希望眼不见为净,时间长了,大家逐渐就把这件“家丑”给淡化了。可谁知她女儿可是要在史书上留名的,哪能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夏姬嫁给夏御叔之后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夏徵舒。可能是郑穆公知道女儿已经有了身孕,着急找一个接盘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夏姬嫁到那么远的地方了,那时候消息闭塞,自己女儿生活作风不检点的消息传不到那边去,所以这个孩子极有可能不姓夏。
当然也不排除早产的情况,毕竟是不到九个月,时间也没差太多,那个时候的条件又不好,早产估计也是比较常见的,于是乎夏御叔虽然有些怀疑,但是一看到自己的妻子是如此的美貌,犯点错误就犯点错误吧,就不想深究了,毕竟孩子可以再生,这么漂亮的媳妇可是不好找了。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夫妻生活了十二三年,正值壮年的夏御叔就“因病而亡”了,不过坊间流传说他死于夏姬的"采补之术",既然有这么一说,想来也未必绝对是空穴来风。
克夫乱陈夏姬守寡的时候肯定也不能闲着,不然怎么巩固自己的历史地位。夏姬年华虽已过三十,可仍是云鬟雾鬓、剪水秋眸、肌肤胜雪。经常撩汉陈国两位大臣孔宁和仪行父,偶然的机会他俩窥见过夏姬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垂涎于她的美色。经过俩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得手。因为后来夏姬独宠仪行父,渐渐冷落了孔宁,孔宁心生妒忌,就把陈国的国君也引进来了。
最为荒唐是时候居然是四个人一起。国君三人也是渐渐的得意忘形,有一次三个人就在瞎扯说夏姬的儿子像谁?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像自己。这恰巧被夏徵舒听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气急之下的夏徵舒直接冲进去准备杀掉这三个人,慌乱之中,陈灵公被杀,孔、仪二人侥幸得脱,逃到了楚国。陈国国君一死,陈国大乱。孔、仪二人对楚王进谗言,说夏徵舒大逆不道谋反弑君,于是楚王就以这个名号出兵攻陈,夏徵舒作为引发这场战争的人物,自然难逃一死,夏姬又被楚庄王俘虏。
红颜祸水楚庄王一见夏姬立马就丢了魂了,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人呢!当下就欲下决定纳夏姬为妃。这时候站出来一个人——屈巫,极力劝阻楚庄王不要贪图美色,应以国家设计为重,这是个不详的女人,陈国就因为她而完蛋的,自古红颜祸水……楚庄王不愧是一代明君,居然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放弃了夏姬。
老子不要了,儿子就冒出来了。楚庄王的儿子熊策就冒出来了,心里想我不怕,我爹是英明的国君,不能因为贪恋美色而耽误国事,我就无所谓了,将来国君的位置还不知道是谁的了,我想那个干什么,活在当下才是正道。屈巫又勇敢的站出来了说这个女人是个不祥的女人,跟她在一起的都死了,克夫能力超强,王子不能以身犯险啊。熊策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不能拿生命做赌注啊,以后还有大把的好时光等着我去享受了,于是恨恨作罢。
从这两件事上来看屈巫是个大好人啊,一心为国,一心为他人着想,可是最后才发现他才是隐藏最深的人,将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发挥到了极致。这里先按下不表。 这个美女也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得起到作用啊,楚庄王就把她嫁给了刚刚死了老婆的楚国贵族连尹襄老。这家伙不知道是不是没听到屈巫的那一套说辞,不过也没办法,大王赐妻焉能不要,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儿勉强。
不过从前面的首任丈夫不惜戴绿帽子,陈国君臣因此亡国来看,连尹襄老估计还是高兴大过忧虑。夏姬的魔力继续施展,没享几天艳福的连尹襄老就战死沙场了,并且尸体也被对方带走了。抢老爹的东西怎么着也得等老爹入土为安吧。无奈夏姬的魅力太大,连尹襄老的儿子根本没有心思,也不想耽误任何时间,连他父亲的遗体都不顾,直接就把夏姬"烝"(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过来。
前面说到的隐藏最深的人屈巫终于忍不住了,我劝楚王和王子不能要夏姬,那时我自然也不能表达我的爱慕之心,这好不容易等到连尹襄老死了,又杀出来一个黑要。这里有种感觉,连尹襄老十之八九是屈巫推荐上战场的。可能是屈巫处心积虑的害死连尹襄老,总算看到一点曙光了,这一下又破灭了,这怎么行,于是屈巫就开始实际动作了。屈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扬言自己喜欢夏姬,要娶她为妻。不觉为夏姬感到可怜,真是命途多舛。无依无靠的夏姬听到屈巫如此豪情的宣言,内心十分感动,毕竟自己已经克死那么多男人了,居然还有人敢向天下宣称要娶她,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为爱情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精神。
屈巫为让夏姬假托迎丧之名向楚王请求回到娘家郑国,借助郑、晋的良好关系,寻回亡夫襄老的遗体。与此同时屈巫借机出使齐国,取道郑国和夏姬一起私奔到了晋国。事成之后屈巫还很有礼貌的向楚王辞官。这对于楚王来说是奇耻大辱,你不让我纳夏姬为妃,不让我儿子娶她,感情是你小子喜欢夏姬,从中作梗,玩弄我父子与鼓掌之中,我不是成为天下的笑柄了吗!于是将留在楚国的屈巫家族和黑要家族一起灭了族。
那时的夏姬已经年过四旬,那个年代没有化妆品、没有美容机构,可是却能让一个高官为了他抛弃整个家族,可见魅力有多大。 屈巫在知道家族被灭之后,自然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以自己掌握的楚国情况,在晋国的支援下,联合吴国不断的攻打楚国。在战争中,曾经爱慕夏姬的熊策兵败自杀,楚国也开始由盛转衰,最终被吴国所灭。
自古红颜多祸水,把很多历史上的国家兴衰都归咎到弱女子的身上,其实真正的祸根在于那些抑制不住自己对美色的贪婪、不加克制欲望的人。想想夏姬的一生,虽然是荒淫无道,但是一生颠沛流离,没有安定的生活。我想她也不想这样,但是在那个女人没有什么地位的时代,她也只能逆来顺受。终究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
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红颜祸水,这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普遍的共识。
事实上,是那些没担当的男人,自己不争气所寻找的借口。
周朝时有个谚语,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同样的道理,女人本无罪,就是因为长得漂亮因而有罪。
历史上的夏姬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出身高贵,那只能罪上加罪。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时期之一。
有说法是春秋无义战,相互攻伐,灭人家的国家是家常便饭。
但当时做事,偏偏喜欢先找一个信义的借口,女人自然而然首当其冲,会被作为攻击的对象。
漂亮的女人目标更大,舆论效果更显著,更容易被拿来做文章。
春秋时期的史料并不是很丰富,但关于夏姬的桥段却记载的十分明确、详实。
这不得不说,史家为了维护统治者的颜面,给拿不到桌面上的一些作为,找一个借口罢了。
但奇怪的是,后世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夏姬美貌的杀伤力上,不断渲染、演义,而忽视了事件的本质。
这件事,值得说道说道。
抛开史书的议论,简单地叙述一下夏姬的生平,大致就是这样的: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及笄之年,也就是十六岁时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生了个儿子夏征舒。
夏御叔早逝,陈国国君陈灵公就霸占了夏姬,而且与大夫孔宁、仪行父一起与夏姬淫乱。
夏姬的儿子夏征舒长大后,忍不了这口气,就杀死了陈灵公,自己做了国君。
孔宁、仪行父逃到楚国,并且告状说夏征舒弑君篡位。
楚庄王出兵把夏征舒灭掉后,看到夏姬美色就想纳为妾。
申公巫臣迷恋夏姬,也想占为己有,就说了夏姬很多坏话,做了大量的工作。
楚庄王打消了这个念头,令申公巫臣没想到的是,却把夏姬赏给了连尹襄老。
连尹襄老不久后战死,其儿子黑要就惦记着老子的爱妾,并把她娶了过来。
申公巫臣不死心,就借出差郑国的机会拐带夏姬跑到了晋国。
还不错,申公巫臣与夏姬白头到老,也算是有个完美的结局。
就夏姬一生而言,尽管有过错,也不至于是十恶不赦的女人。
之所以臭名昭著,具体分析一下,就很清楚了。
申公巫臣成功劝说楚庄王不再纳夏姬为妾,但楚庄王的弟弟公子子反又想娶夏姬。
这下申公巫臣就急眼啦,对子反说:
(夏姬)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夏征舒),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夫人,何必是?”这一说,夏姬就是超级祸水,谁招惹谁倒霉。
子反一听,这么不吉祥的女人,还是离远点的好,别找惹麻烦。
于是,子反也打消了纳夏姬为妾的想法。
把夏姬说得如此不堪,申公巫臣也就不好意思再去求楚庄王把夏姬赏赐给自己。
楚庄王也没有意识到申公巫臣是因为喜欢夏姬,而阻止别人染指,就把夏姬赏给了连尹襄老。
仅仅认为连尹襄老为国征战,劳苦功高,有这等好事首先想到了他。
楚庄王自然不清楚申公巫臣对子反说的话,也不会意识到夏姬就是不吉祥的女人,并非有意要陷害连尹襄老。
可恰恰连尹襄老随后战死,但这不能就责怪夏姬吧。
自古及今,哪个战将不是从死尸堆里爬出来,又回到死尸堆里去的。
黑要强娶其父的爱妾,那时候也不是个例,也由不得夏姬做主。
这些都不能说明夏姬有啥过错。
但申公巫臣为了得到夏姬,却是给她泼了很多的脏水,使用很下流的手段。
看看他说的,”夭子蛮杀御叔“。
子蛮是郑穆公的儿子,夏姬的庶兄,早年夭折。
夏御叔与夏姬成婚后,不到九个月就生下了夏征舒。
没有史料说明子蛮与夏姬有何不伦的关系。
后世却把子蛮的死与夏姬的淫乱联系起来,说夏姬未出嫁之前,就与子蛮通奸,还把子蛮给折腾死了。
就连夏征舒九个月出生,也说成不是夏御叔的儿子。
那时的史书会有如此详细的记载吗?
陈国一个大夫,娶妻生子,史书会如此清楚的记载,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本来也不是申公巫臣的意思,但夏姬被认为是淫乱的千古一人,与他给夏姬强加之罪,不无关系。
丈夫早死,与妻子有多大的关系哪?
从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及人的寿命来看,子蛮与夏御叔的死是很正常的事。
难道就是夏姬人长的很美,他们的死,也要夏姬承担责任吗?
最大的问题出在“弑灵侯,戮夏南(夏征舒),出孔、仪,丧陈国”这个桥段上。
灵侯是指陈灵公,是陈共公之子,陈穆公之孙,陈宣公曾孙;
而夏御叔是陈宣公的孙子,夏姬应该是陈灵公的婶子。
陈灵公荒淫无道,不仅与其婶子夏姬淫乱,而且与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一起与夏姬通奸。
春秋时期,伦理道德标准是男女授受不亲,女人从一而终。
显然,夏姬是违背了妇德,不能守身如玉,与丈夫之外的男人发生了关系,而且还不只是一个。
这在当时是天大的罪过,按照规矩是要处死的。
可乱论的是至高无上的国君,及国君最宠幸的大臣。
夏姬除了自己的欲望之外,也是没有选择的权利。
封建礼制要求女人从一而终,的确有许多女人为此而遭祸,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主动做到的。
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道德理念来为夏姬解脱,但也无须过度的谴责夏姬,让她承担不该由她承担的罪责。
夏姬的儿子夏征舒长大后,看不下去,就把陈灵公杀死。
孔宁、仪行父趁机逃走,夏征舒则做了陈国国君。
在春秋时期,弑君、宫廷淫乱,比比皆是,本来这场丑剧到此也该结束。
但孔宁、仪行父逃到楚国,告了夏征舒一状。
他们不会说,由于跟陈灵公一起与夏征舒的母亲通奸被追杀,却只说夏征舒弑君。
楚庄王本来也想称王称霸,没事也想找个借口多管闲事。
难得有这个机会,就趁机出兵把陈国给灭了。
灭掉陈国也就算了,可夏姬人长得太漂亮,就又有了故事发生。
国家被灭,一切都是战利品,包括女人。
一起被掳走的,恐怕也不会是夏姬一人,但由于人长得好,也就唯独她留下了历史记载。
在楚国的故事,上面说了,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换了几个男人。
但令人不齿的是申公巫臣,为了得到这个女人,采用了很下作的方式,以至于夏姬臭名昭著。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成为一段爱情佳话,那为何申公巫臣带领夏姬私奔就诟病哪?
同时期的卫宣公不仅跟其父的小妾夷姜私通,还生了公子伋。本来要给公子伋娶个媳妇宣姜,但看到宣姜太漂亮,就自己留下了;
鲁惠公给儿子息娶宋女仲子,也看到仲子很漂亮,就把她立为自己的夫人;
楚平王为太子娶秦女伯嬴,见美貌过人,就自己纳为夫人;
晋文公也是娶了自己侄子的媳妇为妻。
陈灵公与婶子乱伦,也不是个例。
尽管当时礼法很严酷,但都是要求普通百姓,刑不上士大夫,更不必说一国之君了。
被强娶的儿媳自己做不得主,被霸占的婶子也不能做主吧。
被改嫁的公主们没有遵从礼制而守节自尽,也不见其母国为此而兴兵。
由此可见,女人就是利益、欲望的牺牲品,没有选择的权利。
陈灵公被杀灭国,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为何归责夏姬哪?
红颜祸水,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男人的强权而找的借口。
绝大多数情况下,与女人无关。
要说罪过的话,那就是夏姬长得太好,无罪也有罪。
不应该把夏姬仅仅看作为淫荡的女人,还应该看作是封建礼制的牺牲品。
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夏姬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她当过三次王后,先后嫁给七个人,有九个男人未她而死。其中不乏名臣,当然也有国君。实际上所谓九个男人为她而死还是小的,两个国家差点都因为她而亡国。
陈的危机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据说生的非常漂亮,在出嫁前就有流传她和自己的兄长私通,后来她的兄长死了。她嫁给了了陈国的一个大夫,名字叫夏御叔,夏姬的称呼就由此而来。在夏姬嫁给夏御叔后,怀胎九月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夏徵舒。然后就有留言说,夏徵舒不是夏御叔的儿子,但是夏御叔因迷恋夏姬并没有在意。
不久之后,夏御叔也去世了。又有人说夏御叔死于夏姬的“补阴采阳”之术。其实吧,我觉得夏御叔可能就是死于纵欲过度而已。而年纪轻轻的夏姬就成了寡妇,后来与陈国大夫孔宁私通,孔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穿着夏姬赠送他的内衣向仪行父炫耀。仪行父也垂涎于夏姬的美貌,甚至为了讨好夏姬,他还专门找了一些媚药,于是夏姬爱恋仪行父超过了孔宁,夏姬又自己的内裤赠送给了仪行父。这引起了孔宁的嫉妒。
孔宁觉得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给仪行父。于是孔宁把夏姬推荐给了陈灵公,他告诉陈灵公夏姬美貌无双,虽然已是妇人,但是容貌比少女还要娇艳,并且非常善于床笫之欢。于是陈灵公便召见了夏姬,结果一见倾心。后来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常常到夏府做客,随着夏徵舒的长大逐渐懂事,深以为耻,但又无可奈何,所以每到他们来的时候,夏徵舒就出门,眼不见为净。
要说这陈灵公也算另类,他不但不驱逐孔宁和仪行父,反而对他们更加恩宠。他们甚至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堂上说荤段子,大夫泄冶劝谏为此劝谏陈灵公,陈灵公却怂恿孔,仪二人杀了泄冶。孔子认为泄冶为陈灵公这样的君主而死不值当的,死了也白死,人家比干好歹是王叔,你泄冶和陈灵公啥关系,你劝了他不听,尽到臣子本分了,为了避免祸患就赶紧走吧,结果你不走死了也白死。
后来,陈灵公为了讨好夏姬,让夏徵舒做了司马,夏徵舒为了感谢陈灵公,设宴招待陈灵公。然而陈灵公在宴会上又和孔,仪二人开玩笑,甚至开始讨论夏徵舒像谁,一会儿说胳膊像他,一会说眼睛像你。夏徵舒忍无可忍,召集家丁包围并杀死了陈灵公,而陈灵公死后,陈国倒也没啥反应,没人觉得夏徵舒做的不对。然而孔,仪两人从狗洞逃了出来,他们看陈国并没有人为此追究夏徵舒,那他们俩当然也不会被陈国所容了。于是便偷偷地逃到了楚国。
于是楚庄王以陈国人弑君为由讨伐陈国,面对大军压境,陈国人只好把罪名都推给了夏徵舒,所以夏徵舒被车裂。
楚国的危机楚庄王和楚国公子子反也对夏姬非常喜爱,但是楚国的名臣巫臣委婉的劝谏楚庄王说此女不祥,于是楚庄王便把夏姬赐给了楚国的一个大臣连尹襄老。但实际上,巫臣是自己想收夏姬。所以,巫臣设计用暗箭在战场上杀死了连尹襄老。
然后巫臣以送夏姬归郑为由,在路上拐了夏姬逃到了晋国。子反知道被耍了后大怒,杀了巫臣全家,顺手还杀了襄老的儿子黑要。巫臣听到这个消息后,发誓要灭掉楚国。巫臣到了晋国以后,晋景公的重用。巫臣建议晋景公扶持吴国,然后联合吴国讨伐楚国。
为此巫臣还亲自到了吴国,教授他们农耕之术,还有用兵之法,以及军械的制造和使用。吴国开始强大起来,后来晋国联合另一个和楚国有杀父之仇的伍子胥率领的吴军攻破楚国的国都郢都,后来吴国洗劫了楚国,伍子胥还挖了楚平王的尸体,对其鞭尸。
这已经不是几个男人的问题了,陈国和楚国都差点因为她亡国。但是如果都把这些问题归结到夏姬一个人身上这就说不通了,难道夏姬希望他们死吗?就像二桃杀三士,难道那三士之死是桃子的错?
我们总有一个奇怪的问题,很多人都喜欢把问题归结到女人身上。几千年来掌权的都是男人,但是出了问题却说女人是祸水。子曾经曰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也就是说没有人不好色,但是总要有个底线。楚庄王就克制住了,并没有因为夏姬的美貌而冲昏头脑。说明还是好色惹的祸。
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夏姬是我国春秋中期的人,她出身名门,身份高贵,是郑穆公的女儿,郑灵公的妹妹;她是郑穆公和少妃姚子的爱女,得益于优良基因,她从小就是万里挑一的美人胚子,长大后,亭亭玉立,杏眼桃腮,明眸传情,对男人充满了媚惑。
如果说“红颜祸水”,那么,夏姬的人生经历无疑印证了这句话,依史料记载,为她而死的男人,能列举出姓名的就有六个之多;夏姬成熟得早,待字闺中时,就春情四溢,与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蛮偷吃了禁果,尝到了甜头就欲罢不能,二人竟然私通了近三年,直到公子蛮莫名其妙地死去。
公子蛮死后,夏姬已经无法离开男人了,她寂寞难耐,不愿红颜守空枕,又嫁给了陈国大夫夏御叔(人名),而匪夷所思的是,夏御叔娶了风姿绰约的夏姬九个月不到,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夏征舒,显然,夏征舒不是早产儿,就是公子蛮的留下的遗腹子,而悲催的是,夏征舒12岁那年,年富力强的夏御叔竟一命呜呼了。
再次丧夫,夏姬暂时没有再婚了,但她并没有停止性生活,寂寞是她的敌人,一经出现她就要消灭干净,很快,她又与陈国君主陈灵公以及他的两个臣子孔宁、仪行父打得火热,甚至同时与三人保持着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还把自己的贴身内衣送给三位情人作留念品,三个情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但都不介意;后来,全国上下都传得沸沸扬扬,甚嚣尘上,老百姓都知道夏姬是人尽可夫的荡妇了。
有一天,这三个活宝情人又到夏姬家中饮酒,喝高了,看到已经成年的夏征舒就开起了玩笑,陈灵公指着小夏醉醺醺地说“他长得很像你俩”;孔宁、仪行父则说“夏征舒长的很想陛下您呢。”。这严重刺伤了夏征舒的自尊,夏征舒正值容易冲动的年龄,一怒之下,放箭射死了陈灵公,并借此上位,自立为陈侯;陈灵公算来是第三个为夏姬而死的男人了;孔宁和仪行父吓破了胆,自此跑到了楚国,他们知道小夏不会放过自己,就游说、动员楚庄王出兵讨伐陈国,结果杀了夏征舒,而小夏依然美丽的妈妈夏姬则成为俘虏,被带到了楚国。
此时夏姬尽管已过知天命之年了,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魅力倍增,很快让楚庄王、令尹子着了迷,二人春心萌动,竟然都要娶了夏姬,而大夫申公巫臣当时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他极力劝阻楚庄王与令尹子。
楚庄王只好忍痛割爱,把夏姬赐给了连尹襄老做了填房,但不久后,能征惯战、身体健康的连尹襄老在与晋国交战中死于沙场,襄老死后,夏姬守寡,襄老的儿子黑要不安分起来,趁此良机与继母夏姬颠鸾倒凤,勾搭成奸;楚庄王死后,当初反对楚庄王迎娶夏姬的申公巫臣暴露了真面目,他逮住机会,带着夏姬投奔到晋国,二人做起了夫妻,巫臣此举让子反勃然大怒,他及时发动刚继位的楚共王,把巫臣和黑要的族人全都灭了,黑要也因此而被杀死。
屈指算来,黑要是第六个为夏姬而死的男人;后来,夏姬与巫臣结婚了,并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长大后嫁给晋国大夫叔向的公子杨食我;杨食我后来与祁氏联手作乱,制造了晋国分裂,为“三家分晋”埋下了祸根。
历史上九个男人为她而死的夏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切的一切,开始于那场飞蛾扑火的绝决。她无所顾及的将青春的胴体,献祭给那个有些阴郁的男人。他叫蛮,是郑国的公子,她的亲哥哥。
她是彻底陷落了,于他压抑和变乱的欲望中,她一次次把自已变成他想要的女人。三年了,当她终于也将他变成她想要的男人时,他却死了。
她颠狂的悲伤将所有流言变成了事实。
如果不是她惊世骇俗的举动,或许,她并不会引起她父王郑穆公特别的注意,毕竟他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关注。
现在,她成了父王的麻烦和心疼,万千雷霆也阻档不了流言像决堤的江河水四处流窜,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她嫁了。
嫁于何方?她绝世的容颜谁可匹配,她妖艳的放荡谁可包容,她狂乱的心谁可驾御。
还好,她有着天之骄女的身份,有他这个周宗室身份贵重的父王。
他的郑国,有着最高贵的血统和尊荣,从来不缺联姻者
新娘的嫁车,缓缓驶出郑国的都城,往丈夫的封地株林而去,她将成为陈国国君的孙子,那个叫夏御叔的陈国大夫的妻子。
密密的红盖头,将她所有的情绪隐藏,她就这样看似平静的离开了自己的故都,将父王不舍和担忧的目光抛在脑后。
她从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心中踏实而笃定。她绝世的容颜是这世间最锋利的武器,足可以击中任何男人的心脏。
至于流言和绯议,就让它想到哪儿去,就到哪儿去吧。
只是,她想起那具早已躺在棺木里的,冰冷僵硬的的躯体,还是突然打了一个寒颤。
她下意识的悟住自己的胸口,柔软而又温暖,如他曾经温热的身。
活着真好。
他是去了天堂了,而她将在这人间继续狂欢。
他迎她到自己的封地株林,从此,她将有一个新的名字,夏姬。
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刹,她知道,父亲还是爱她的,他帮她选的夫婿,无论从哪方面讲,都配得上她郑国公主高贵的身份。
夏御叔也确实不负她如花美誉,似水流年。她狂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开始在株林,安心做她的新妇。
这里远离王城,安闲幽静,将她与世乱纷扰和欲望诱惑自然的隔绝开来。她奇怪,自己竟然也可以恪守妇礼,做一个温婉的妻子。
他们很快就有了一个儿子,名叫夏徽叔,她叫他夏南。
她宠溺的抱着自己的孩儿玩乐时,从前的梦魇远了,远了,株林有她新的欢乐。
可是,上天并未让她的欢乐持续太久。
夏御叔病故了,她与他只做了十余年的夫妻,才三十岁,便成了一个寡妇。
株林骤然失去温暖,冬天还未到,风,便有着刺骨的冷。
她哭过、疼过,如同她曾伤逝过公子蛮一般。
她将自己裹在宽大的素衣里,抹去株林一切有色彩的温度,终日沉寂在株林的死寂里。
一个寡妇,除了将自己这样活埋了,她还能做什么?
有人说,是她淘空了丈夫的身体,如同她曾淘空过公子蛮的身体一般。
她在株林冷笑,或许是吧,她该为此负荆请罪吗?
男人的欲望让女人来担罪,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丧期刚过,郑国派来的人,就已抵达株林。郑穆公早已忘记了女儿年少时的荒唐,只记挂着她今时的疼,他要接女儿和外孙回郑国。
“将夏南带回,交给父王教养吧,我只要有株林就好。”
她是不可能回去的,她也回不去了,她穷尽所有的努力,才将自己变成株林的一种存在。她是夏姬,不再是曾经的郑国公主姬少。
但是,故乡的来人,依然将她久已沉睡的记忆唤醒,那些被她刻意隐藏和遗忘过往,像株林正在发了芽的春草一样疯长,她的欲望再次苏醒。
《国语》记载:周天子特使单襄公到达陈国时,只见陈国国事凋敝,民不聊生,连陈灵公的影子都找不到,回去后对周天子说了四个字“陈国必亡”。
那么陈灵公到哪里却了呢?
他正和他的臣子孔宁、仪行父,频繁穿梭往来于株林,追欢逐乐。
车轮滚滚,扬起的尘土迷糊他们的心,也迷瞎了路人的双眼。
他们寻着一个久远的流言而来,他们笃定,她是不会拒绝他们的。
他们是对的,她将株林完全开放。
既然陈灵公这样的一国之君,都不觉得羞耻,她有什么好羞愧的,何况,她拒绝得了吗?
她周旋在他们之间,将男人的虚荣心,搅动得地覆天翻。她赠陈灵公亵衣,款曲心意,赠孔宁锦铛,蜜语绵绵,赠仪行父罗襦,信誓旦旦。
他们闻香而来,猎艳而去,都以为,自己才是赢得她欢心的那一个。
他们将与她的风流韵事,得意洋洋的四处炫耀,甚至公然在朝堂上,把她赠的私物拿出来互相攀比,株林艳事,轰传于陈。
夏姬以为,自己深谙男人之道,定能将这些男人玩于股掌之间,殊不知,自己也不过是他们虚荣中的笑谈而已。
大臣泄治委实看不下去了,直言进谏,竟被孔宁和仪行父杀害,陈灵公也不以为意。
这泄治也实在过于愚直,也不看看,这君臣三人的行为、做派,是劝得了的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为什么去株林?是去找夏南吗?”《诗经.夏南》,用路人的口吻,问答的形式,暗喻的手法,将这件事记录在册。
夏姬肯定没有想到过,自己的那点风流事,传了几千年了,还在不停的传。
公元前600年的一天,空气闷得让人有些发燥,陈灵君群臣三人,又在株林追欢逐乐,见到早已从郑国回来兵权在握的夏南,仍然放肆嬉笑,指着夏南互开玩笑:这孩子像我们哪一个生的?差愤而起的夏徽叔勃然举剑,怒杀陈灵公。
在儿子的心中。母亲是不能亵读的。不管株林的夏姬如何感想。她的夏南已经长大了,早己不复青涩。他用自已的血性,斩断了母亲的丑事,也将自已推向了绝壁。。
陈灵公死后,孔宁,仪行父逃楚。夏徽叔立子午为君。
楚国早有灭陈之心,少年弑君,给了他们出兵陈国的理由。公元599年,孔宁、仪行父唆使楚国伐陈,陈国灭,夏徽叔被五马分户,夏姬成为楚国的战利品。
楚庄王对这个艳名天下的女人,充满了好奇,她被带到了楚庄王面前。
她是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在楚国的君臣面前的,我们不得而知。她刚刚疼失儿子,又是战俘,悲痛欲绝、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是我们可以想像的。但是,这个已然四十岁的女人,抬起头来,眼波流转时,依然风华绝世,她微微一笑倾城间,楚庄王和他的重臣子反已为她争得差点反目。
“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候,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何必是?”
一个叫巫臣的男人,说出这番话,惊醒了楚庄王。他的野心,并不只是小小的陈国,他的征伐,才刚刚开始。“灭 国只为夺色”,这样的流言,只会是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他将夏姬赐给了一个年老的贵族连尹襄老,这一场夫妻,只短短二年,襄老便在晋楚郧城之战中战死。父亲尸骨未寒,襄老的儿子黑要,便将庶母占为已有。
但是,夏姬的传奇之路并未结束,因为一个男人,将自己的欲望隐藏了十年,再也不能隐藏了
这个人,就是那个说她是不祥之人,高喊“天下多美妇,何必是?”的巫尘。
巫尘,在十年前,羽翼还未丰满,但十年后,楚庄王死时,他已位及人臣。当年的他,还没有资格和机会,争夺那个他看了第一眼,就疯狂迷恋上的女人。而现在他再也不能等了。
一句“归,吾聘女”将他隐藏了十余年的心事,暴露无余。
算起来,巫已是夏姬有记载的第八个男人了,流转半生,仍然有一男人,不是玩弄她,而是要娶他。她知足了,决定按照他的计划而行。
她向楚王请求回郑国,借郑晋友好的关系,帮助寻找亡夫的遗体。巫臣借出使齐国的机会,带着原本要送给齐国的礼物,取道郑国,带着夏姬私奔了到了晋国。
没有听错,也没有看错,是私奔了。而此时的夏姬,已年过半百。她到底有怎样的风情和美貌,竟可以让这些男人,一个一个的前赴后继。
巫尘为了她,抛家舍业,留在楚国的家族,也因为他的背逃,遭到了灭顶之灾。黑要家族也没能幸免,被诛杀待尽。
巫尘点燃了复仇的怒火,发誓要让楚国“疲于奔命”。他也确实做到了,他策划吴晋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楚虽不由他而亡,但确实在他一手策划下,走向了没落。
巫尘之后,夏姬再消息,归于寂默,她是是此止于巫尘的真心相待,不再漂泊,还是仍在世间继续流转,早已不得而知。
《左传》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诗经》将她的故事记录在册。九个男人(包括她的儿子),并不完全因她而死,但都与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千丝万缕的错乱纠葛,源于她的美貌,更源于男人的欲望和贪婪。替男人背负骂名,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本文摘录自俚说发布在头条号上文章,系俚说原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