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昭君出塞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在汉宫不得志的王昭君,顶着大汉公主的名分嫁到匈奴,被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由此开启了,她做为汉匈和平使者的光辉一生。可惜的是,她与呼韩邪单于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呼韩邪就去世了,此后她按照匈奴的习俗,改嫁呼韩邪的儿子们。汉成帝鸿嘉二年,年仅33岁的王昭君病逝于塞北。

昭君出塞

建昭元年,14岁的王昭君被选入宫中,充当宫女。此时在位的皇帝,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元帝。坊间传闻,汉元帝好色,后宫美女无数,根本来不及检阅,就让画师毛延寿呈送画像,以供皇帝挑选。王昭君因为不肯贿赂毛延寿,所以找遭到毛延寿的报复,刻意把她画丑了,始终没得到汉元帝的招幸。

其实这段历史不大可信,汉元帝并不是一位很好色的君王,后人为了突出王昭君的不幸,故意编造的。不过,事实上王昭君在汉宫那段日子,一直无缘得见天颜是真的。按照正常发展轨迹,王昭君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再服役一段时间,出宫嫁人。二是作为宫女老死宫中。

机遇出现在汉匈关系的改善。呼韩邪单于因为匈奴分裂,五位单于相互杀伐,他想投靠大汉寻求帮助,并几次亲临长安,以藩臣之礼拜见汉皇。

汉元帝在宠妃冯媛的建议下,决定恢复汉匈和平,并以宫女顶公主身份,出嫁匈奴。诏令下,让宫女们自愿报名。谁都知道匈奴大草原的苦寒,汉人很难适应,结果没人愿意去,除了王昭君。

与其在宫中碌碌无为,倒不如为汉匈和平做点贡献,王昭君的这个举动,使她名垂青史。由此可见,王昭君是一位相当有见识的女子。

虽说公主是假的,但貌美如花是真的。呼韩邪单于大喜过望,汉元帝则有些失落,怎么还有这么漂亮的女人,竟成了身边的遗珠!

后世对汉元帝的不甘心,大肆渲染,竭尽所能发挥想象力。什么更换和亲名单,什么利诱昭君,什么强暴昭君,怎么吸引眼球怎么编,其实都是扯淡,汉元帝绝不是混账皇帝,也许有点失落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这次汉匈和亲跟以往大不一样,汉武帝前期的所谓和亲,就是拿女人贿赂匈奴,是对强盗的媚颜屈膝。王昭君和亲,是大汉对匈奴的赐婚,对匈奴人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王昭君生得其时啊!

婚姻生活

呼韩邪单于对王昭君非常宠爱,他册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阏氏就是王后,宁胡,意思就是保卫匈奴安宁和平。确实,王昭君充当了呼韩邪的保护神,她就像大汉对匈奴人的承诺,由她开启了汉匈百年的和平局面。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为了生下了一个幼子:伊屠智牙师。可惜的是,王昭君并没有沐浴爱情的阳光太长时间,不久,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时年约50岁。

呼韩邪单于临终前,指定他的次子雕陶莫皋即位(长子已经离世),并下令,以后的单于继承规则是“兄终弟及”。

雕陶莫皋即复株累单于,按照匈奴的习俗,他将继承父亲所有的遗产,包括女人,当然也包括王昭君。

在汉文化熏陶下长大的王昭君,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嫁给父子两代人的习俗。于是,她向汉成帝求助,要求返回汉地。汉成帝给王昭君下了一道诏书:尊匈奴习俗!就这样,王昭君不得已嫁给了自己的“庶子”。

不过,王昭君因祸得福,复株累单于同样对她恩爱有加,王昭君替他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云”,二女儿没留下姓名。就是这个叫“云”的女儿,继承了母亲汉匈和平的使命,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历史评价极高。

复株累单于继承了父亲汉匈和平的遗志,在王昭君的帮助下,很有作为。可惜的是,他的命还不如父亲,三十多岁就早早去世了。他的弟弟且糜胥继任,是为搜谐单于。

按照匈奴习俗,王昭君再次改嫁搜谐单于。这让王昭君闷闷不乐,有资料说,搜谐单于也不大宠爱王昭君,两人婚后不到两年,王昭君便郁郁而终,结束了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

须卜居次云

王昭君的长女“云”,史称须卜居次,居次相当于汉族的公主,须卜是她夫家的姓。须卜居次自幼深受母亲的熏陶,精通汉学,热衷于汉匈和平事业。她一生往返于汉匈之间,为两个民族的和平贡献了毕生精力。

汉平帝时期,须卜居次亲入长安,侍奉晚年的太皇太后王政君。王莽建立新朝后,须卜居次与王莽相处融洽,王莽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须卜居次的儿子。

地皇四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被杀害,须卜居次和她的儿子,也在与绿林军的战斗中阵亡。

伊屠智牙师

须卜居次死后,他的儿子伊屠智牙师的地位变得很微妙。此时,匈奴的单于是呼都尔师道皋单于,按呼韩邪单于临终遗愿,呼都尔师道皋即位后,应该将弟弟伊屠智牙师立为左贤王,作为王储继承人。

但随着须卜居次的死,呼都尔师道皋单于,为了讨好玄汉政权,也为了将单于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他直接杀害了幼弟伊屠智牙师。

王昭君的另一个女儿当于居次,历史上名声不大,她有一个儿子,也曾经入长安侍奉王莽。

总之,王昭君和她儿女们,一生都在为汉匈和平做贡献。王昭君以汉人之身,忍辱负重,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汉匈和平事业,种下了友谊之花。

历史上王昭君出塞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王昭君,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人。他的父亲王穰因为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建昭元年(公元前34年),汉元帝在全国举行“选美大会”,结果正值二八年华的王昭君被选入宫。

然而,入宫后,王昭君并没有见到汉元帝的面。原因是汉元帝的后宫佳成千上万,日理万机的他对后宫佳丽应接不暇。因此,汉元帝想出了一个省时省力省心的绝妙办法,叫画师毛延寿把各大佳丽的肖像画成一幅画,然后,他一有空就拿着画像看,觉得如意的话就可以侍寝。

各大佳丽的命运就掌握在画师毛延寿手上了,为此,各大佳丽都送上大把大把的银子,只为了让画师毛延寿把自己画得更美更有气质些。

这渐渐形成了后宫的“潜规则”。然而自命清高的王昭君却不愿走贿赂的路。结果毛延寿很是愤怒,于是黑了她一把,在她的面颊上点了一颗痣。结果使得画中的王昭君其貌不扬。

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对生有克夫相的王昭君唯恐避之不及。也正是因为这样,五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王昭君都没有受到了汉元帝的宠幸。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王昭君正在感叹中打发着漫漫长夜时,命中有的终于来了。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呼韩邪单于为了保住匈奴最后一支血脉传承下去,提出“累世称臣”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两个字:和亲。

汉元帝见又多了一个匈奴单于女婿,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从最开始的刘邦要把鲁元公主作为和亲的牺牲品,到后来的汉朝统治者一代比一代聪明的缘故,和匈奴和亲的公主越来越假,最后演变到了汉元帝时,索性连诸侯王的女儿都可以高枕无忧了,直接从民间选拔民女冒充公主作为和亲的对象。

汉元帝原以为随便弄个宫女就可以“忽悠”和敷衍呼韩邪单于。然而,当辞别时看见王昭君绝世的容貌,他内心产生了波动,宫中有如此美貌女子,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他的疑问很快就有了矛头——画师毛延寿。他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被毛延寿忽悠了。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忽悠别人,谁敢忽悠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汉元帝盛怒之下,毛延寿就成了刀下鬼。

然而,毛延寿死了,汉元帝却哭了。君无戏言,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只能痛心疾首地眼睁睁地看着王昭君踏上异国他乡的旅程。

就这样,王昭君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踏上了异国它乡之路。

据说在出塞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王昭君在出塞的路上郁郁寡欢,阵阵马嘶声,声声撕裂了她的心肝;丝丝雁鸣声,声声悲鸣着她的心魄。她坐在坐骑之上,百感交集,不由拨动琴弦,弹奏了一首“离别曲”。

琴声婉转而凄凉,歌声伤感而悲切,随行之人无不唏嘘感叹。据说这时正好有一只南飞的大雁打此飞过,听到这悦耳又苍凉的琴声和歌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绝世美貌奇女子,竟然痴呆了。它居然忘记了自己身在空中,需要摆动翅膀才能飞翔,这样停顿数秒后,大雁便如一支离弦的箭跌落下来。这便是王昭君“落雁”这个雅称的由来。

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当时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呼韩邪单于派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接,王昭君百感交集,再看两边的风景,此时已变成了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终于到了王庭,但见此时一座座帐篷中,张灯结彩。呼韩邪单于站在王廷外迎接这位来自中原的绝世美人。胡笳悲鸣,骏马奔驰,万民欢腾,王昭君终于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回什么叫“受宠若惊”。

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后被封为右日逐王。

老来得子,呼韩邪单于乐极生悲,只过了一年,就去世了,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号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匈奴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父妻子继。说得再直白点儿就是,儿子不但可以继承父亲的王位,而且还可以继承他的一切,包括妻子和嫔妃。也正是这个原因,正值风韵之年的王昭君理所当然地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

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王昭君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爱情”。他们的爱情结晶是两个“弄瓦之喜”,长女叫须卜居次,次女叫当于居次,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已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她没有在丧夫之痛中沉沦,而是好整以暇地参与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朝的友好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史书的说法是:“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

王昭君死后,葬在大黑河南岸(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传说入秋后塞外的草全都变黄了,只有王昭君墓上的草四季常青,因此被称为青冢。

历史上王昭君出塞后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对汉朝来讲 当时为了平息这些战争 不是采取国家力量去压制匈奴 而是采取了和亲 昭君出嫁 维护了汗朝与匈奴半个世纪的稳定 但对昭君来讲 一辈子很悲哀 在匈奴三嫁他人 对汉人来讲这是耻辱 但在匈奴眼里却是情有可原 在封建思想意识里 女人就是传宗接代的 作为王室是不可能让王室的人转嫁 也许我们该庆幸活在这和平年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