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怎样定罪?

关于贺兰敏之的身世,史书记载谜团颇多,某些情节抠掉眼珠都不敢相信。武则天流放贺兰敏之时,杨氏已经去世,所以不存在杨氏护着外孙的事。其实题干想说的是:武则天处置贺兰敏之,其中有一条罪是贺兰敏之“烝于荣国夫人”,武则天说不出口。荣国夫人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烝”就是一种乱伦行为,外孙跟外祖母乱伦,这事确实无法定罪。

一、贺兰敏之的身世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姐姐武顺的儿子。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娶嫡妻生二子武元爽和武元庆,又娶妾(史称杨姥姥、荣国夫人)生武则天三姐妹。武士彟去世后,武元爽和武元庆对杨姥姥不敬,武则天耿耿于怀,她获得权力后,直接将哥俩及家人流放外地。

如此一来,武士彟的继承人空缺了。武则天就让贺兰敏之改姓武,作为武士彟的继承人。其实,武家的继承人,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皇位继承人,只要贺兰敏之好好斥候好姨妈,将来武则天完全有可能将皇位传给他,但偏偏贺兰敏之不断做出,让人不敢相信的荒淫之事。

按史书记载,贺兰敏之饱读诗书,非常有才华,曾经编过史书,绝不是那种腹中空空的纨绔子弟。贺兰敏之到底做了什么呢:

  • 第一件事:强奸表弟太子李弘未过门的太子妃!

  • 第二件事:奸污表妹太平公主的随侍宫女。有了第一条,这一举动不奇怪。

  • 第三件事:贪污武则天给杨姥姥做佛事的钱。

  • 第四件事:在杨姥姥丧期,他脱下丧服招妓。

  • 第五件事:与杨姥姥有奸情!

件件都是猛料,让武则天非常震怒,她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剥夺贺兰敏之武家继承人身份,恢复原姓,发配雷州。发配途中,贺兰敏之以马缰自缢而死。

二、疑点重重

关于贺兰敏之的几点罪状,史书并未交代发生的时间,以及前后经过,说的很笼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比如,以贺兰敏之的身份,他不缺女人,为什么要奸污宫女,武则天随便赏他多少都可以。太子妃怎么跟贺兰敏之弄到一起的,为什么智商不缺的贺兰敏之敢做出如此大胆的事?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贺兰敏之居然跟自己的姥姥通奸,这事谁能相信?杨姥姥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已经43周岁,她比外孙贺兰敏之整整大63岁,谁能解释得通这件事?

很明显,这一定是一段被人“强加”的历史,虽然《旧唐书》和《新唐书》言之凿凿地写进了正史,个人认为,贺兰敏之的黑历史一定是两部分人刻意的编排。第一个就是武则天,第二个就是维护皇家道统的儒家学者,理由如下:

  • 武则天与贺兰敏之的矛盾很深,武则天不能明说,只能以个人品行不检点为由处罚。

贺兰敏之的母亲和妹妹,其实都是唐高宗李治的情人,与武则天矛盾重重,她俩先后死于武则天之手。对此,贺兰敏之肯定内心充满了对武则天的憎恨。武则天也因为贺兰敏之的敌意,从此开始对他心生厌恶。

假如贺兰敏之奸污太子妃和宫女的事情属实,任何一条罪状,都足以光明正大地处死贺兰敏之,为什么要等到多年之后,才列举他的这些罪行?所以,他们之间有隐情,不好说,只能用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处理。

  • 既然武则天以这种“泼污”的方式处理武家人,那么后人更可以以武家乱伦的传统,污上加污”的方式,贬损武则天。

虽然武则天的女皇地位,已经被历史承认,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的行为还是不能被儒家学者所承认。所以武则天的黑历史频频曝光,真假难辨。几乎可以肯定,贺兰敏之“烝”杨姥姥,就是儒家学者对武氏家族的故意诋毁!

三、结论

回到题干,我不知道提问者,有没有受到影视剧作的影响。我觉得在杨姥姥在世的时候,武则天虽然有处置贺兰敏之的心,但作为武家的继承人,杨姥姥一定会回护外孙,跟不正当关系无关。武则天再无情,也要顾及老妈的承受能力。

杨姥姥去世后,武则天处置贺兰敏之,定了十条罪,但肯定没有史书上说的“烝于荣国”这一条!

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怎样定罪?

贺兰敏之,字常住,贺兰越石与韩国夫人武顺之子,魏国夫人贺兰氏之兄,武则天之外甥。

贺兰敏之在《旧唐书》云其“年少色美”,《资治通鉴》称“敏之貌美”,总之是年轻英俊、出身高贵、风流倜傥。

《新唐书》记载,武士彟原本娶相里氏为妻,生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后来又娶杨氏为妻,生武则天姊妹三人,长女嫁给贺兰越石,小女嫁给郭孝慎;武士彟死后,二子元庆与元爽对继母杨氏没有礼貌,武则天就很不爽。等到武则天为皇后时,便封母亲杨氏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为韩国夫人,并将两位兄长流放外地。

《资治通鉴》记载等到武元庆这些武则天的兄弟死后,身为皇后的武则天就让唐高宗李治以其姊韩国夫人武顺之子贺兰敏之为其父武士彟之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累迁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

同时据史料记载,贺兰敏之仗着“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意思就是说贺兰敏之这家伙就是一个小白脸,仗着被他外婆荣国夫人包养,恃宠犯了许多罪行,武则天就非常不高兴了。甚至这家伙色胆包天,在情人荣国夫人杨氏丧期,便除掉丧服招妓奏乐享乐;武则天出钱让贺兰敏之筑座大佛像为杨氏祈福,没想到这家伙竟将做佛事的绸缎中饱私囊;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在婚期将至之时,贺兰敏之听说此女长得漂亮竟让强奸了,最后只得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太平公主小时候前往武家宅邸,时常有许多宫女随行,贺兰敏之竟然也逼淫这些随行的侍女。

经过种种恶果,最后武则天终于忍无可忍,将其流放岭南雷州,并恢复本姓“贺兰”,经过韶州被以马缰绞死。

至于题主所问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根据史料分析,贺兰敏之在荣国夫人杨氏活着的时候已经无法无天了,武则天不高兴想知罪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其母亲荣国夫人杨氏维护其外孙也无非两个原因:①贺兰敏之此时为武士彟嗣后,杀掉就意味武家绝后;②贺兰敏之此时正是杨氏的心肝小宝贝,杀掉就会空虚寂寞。所以,武则天碍于其母杨氏之面,一直容忍到后来流放并杀掉。

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怎样定罪?

贺兰敏之在正史记载中只有寥寥数字,却都说他长得好,玉树临风、英俊洒脱 、风流倜傥。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枚小鲜肉。《旧唐书》说他“年少色美”,《资治通鉴》直称“敏之貌美”。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木材商人出身 ,后来资助并参与李渊起事,有钱又有军功。他原本娶相里氏为妻,生下了武则天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元庆、元爽两个儿子。后来又娶杨氏为妻,生下武则天姊妹三人,长女武顺嫁给了贺兰越石,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贺兰敏之、女儿是贺兰敏月。武则天是第二个女儿。按序齿,在兄弟姐妹中武则天排行老四。

武士彟死后,武元庆、武元爽不尊重继母杨氏,这让武则天怀恨在心了。武则天得势后,其母亲被封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被封为韩国夫人。她却找茬将两位兄长流放外地,后来派人来了杀死了二位哥哥。

无庆、元爽死后,武氏家族已经成年男丁了。大权在握的武则天就让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延袭其父武士彟的周公爵位,并改姓武氏,"累迁至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显而易见 ,武则天把贺兰敏之这个外甥当武氏家族的继承人来培养了。按理,这个得天独厚的家伙应该有光明的前程的。

但是,由于其寡居的母亲还有其妹妹贺兰纳之,受武则天的引荐,先后结识了高宗李治,并且很快都得到了御幸,分别封为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所以,引起了武则天的嫉妒,武则天后来处心积虑地害死了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这让贺兰敏之对武则天产生了刻骨仇恨。

而贺兰敏之由于受到了武则天母亲扬氏的宠爱,史上有说二位发生了乱伦——杨氏年轻守寡,贺兰敏之后来一直生活在自己身边,长得秀颀而俊美,这一来二去的,有了肌肤 之亲,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也变得无法无天起来。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幼时也经常到其外婆家来玩,她身边的宫女竟然被这位表哥悉数奸污了,连六岁多的太平差点也遭其毒手。

高宗和则天女皇为自己的长子李弘选的太子妃——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姿容殊丽”,出身名门望族,只等过门当太子妃了。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 ,竟然在新婚之前诱奸了她,使武则天不得不另外为儿子张罗妃子。史载贺兰敏之“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是说贺兰敏之仗着被他自己的外婆荣国夫人宠溺、包养,犯了许多罪行。武则天当然恼怒不已。上面两桩事,武则天还是忍了。

但是,这个 家伙有点丧心病狂,大概是因为自己的二姨害死了亲妈与妹妹,而自己对二姨的愤恨无从发泄吧。就在他的外婆、自己的老情人荣国夫人杨氏的丧期里,贺兰敏之竟然除掉丧服更换吉报,还招妓奏乐。武则天出资让他筑座大佛像为杨氏祈福,这个家伙竟将做佛事的绸缎钱收为己有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武则天终于发怒了,将其五花大绑,逐出长安,流放到岭南雷州,并收回了武姓,恢复本姓“贺兰”,在经过韶州时被武则天派来的人用马缰绞死了,也有人说是自缢的。

至于题主所说,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这个依据史料分析,在荣国夫人杨氏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并没有处死贺兰敏之的意思 。贺兰敏之虽然为非作歹,但是,武则天可能顾虑他毕竟是武士彟的嗣后,杀掉了他就意味着武家后继无人了。尤其是,不管贺兰敏之是否与外祖母发生了不伦,反正他是杨氏的心肝小宝贝,杀掉了他,自己的母亲会空虚寂寞的。因而,武则天一直容忍到母亲离世,才灭了他。

贺兰敏之之死与诱奸未过门的太子妃,奸污太平公主的侍从宫女,贪污武则天给杨姥姥做佛事的钱,在杨姥姥丧期脱下丧服招妓,与杨姥姥有奸情有关!但是,定罪呢?正史没有写,我想可能就是诱奸太子妃,奸污侍从宫女,贪污杨姥姥做佛事的钱,丧期招妓吧,最后与杨姥姥通奸一事,武则天是断然不会上纲上线的,因为,她要顾虑家族声誉。

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怎样定罪?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他丧父后随母亲长居外祖家也就是武家。

武则天被封为皇后后不久就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交恶,两个哥哥以及侄子被她流放。但武则天也需要娘家在外朝的支持。这时候和她血缘上最近,同时也是政治上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外甥贺兰敏之了。于是武则天下诏让他改名为武敏之,承袭外祖家的爵位,获封周国公。贺兰敏之的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封国夫人。

这时候,武敏之的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只要他乖乖做自己姨母的棋子。那么是什么让他仿佛被下了降头一样地做出诸多不可理喻的事情呢?是因为有恃无恐吗?

我们先看看他被认为做了什么事情。贪污中饱私囊,这件事无伤大雅;和外祖母杨氏有奸情,这件事被正史记载,但真的真的匪夷所思;染指自己的表妹太平公主(也有说是公主的侍女),同样匪夷所思;还有就是调戏预定的太子妃。后面三件事,都是在狠狠的得罪他最大的靠山,亲姨妈,皇后——武则天。不客气的说,他在自寻死路。

那贺兰敏之真的蠢到或者说疯到无可救药了吗?从他的人生经历来说,肯定不至于。一个幼年丧父,和母亲妹妹一起依附于外祖母的孩子,他可能早熟、敏感、讨喜但绝不可能狂傲自大目中无人;被政治素养绝佳的外祖母和姨母抚养长大,他也不至于毫无基本的政治智商。从武则天选择他上台代表武家就能看出贺兰敏之在当时还是武则天和她的母亲杨氏满意的继承人,也可能是首选的,精心培养的发言人。

让我们排除贺兰敏之成年后突发某种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来探讨为什么他要在神智清醒的条件下做出这一系列自毁的事情。

一般认为贺兰敏之和他的姨母,同时也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武则天交恶了,在他的母亲和妹妹相继被送到姨夫唐高宗李治的床上并殒命后。似乎看来,他将一切罪责归结在武则天身上并决定不惜牺牲自己来最大限度地报复武则天。

而当武则天发现这枚棋子失控并试图吞噬主人后,她选择了弃子,就像不久前她对自己的兄弟们做的那样,一次大义灭亲。但在失去贺兰敏之后,她就不得不召回远在流放地的侄子们了。

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怎样定罪?

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母亲杨氏却极力维护着外孙,武则天于是给贺兰敏之定下了五条罪状上奏李治,最终贺兰敏之被发配雷州,还没有到达就被赐死,结束了其荒唐的一生,年仅21岁。武则天定下的5条罪状,第一件是与耄耋之年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有染,第二件是私自挪用为荣国夫人杨氏造佛像追福的瑞锦,第三件是在外婆杨氏居丧期间穿吉服奏妓乐,第四件是污辱准太子妃杨思俭的女儿;第五件事是污辱太平公主随从宫人 。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其母亲跟妹妹都被李治所宠幸,分别被封为了韩国夫人跟魏国夫人,而贺兰敏之由于容貌出众,风流倜傥深受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喜爱,同样也被武则天非常看好,当做了重点培养对象,甚至赐姓贺兰敏之为武姓,但是所有的一切在贺兰敏之的妹妹被武则天毒死之后发生了改变,贺兰敏之的妹妹由于受到了李治宠幸,非常有心机的她想要取代武则天,可惜她的那些心机在武则天面前如同儿戏一般,武则天找机会毒死了贺兰敏之的妹妹,贺兰敏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从此跟武则天产生了嫌隙。

武则天本想除掉贺兰敏之,但是由于其母亲杨氏对贺兰敏之极为宠爱,所以在隐忍四年,在荣国夫人杨氏去世之后,对贺兰敏之动手了,从武则天给贺兰敏之定下的罪状可以看出贺兰敏之行事极为荒唐,居然跟武则天的母亲有染,而且还污辱了准太子妃,更是污辱了太平公主随从宫人,可谓罪有应得。

你知道武则天想处死侄儿贺兰敏之后,母亲杨氏护着外孙,武则天是如何对贺兰敏之定罪的? 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