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这个问题争议很大,第一个提出质疑的是清末举人余嘉锡,此后众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个问题的辩论中,观点无非是一方否认,一方承认。我把双方的主要观点列出来,大家探讨,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质疑方的观点:1.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
2.出处有问题:这首词,最早是由明朝嘉靖首辅徐玠,根据一个叫赵宽的学政所书写的《岳坟词碑》收录的,而这个词碑来历不明,且出现一首被证实是伪作的岳飞诗词;
3.北宋时期,贺兰山在西夏人手中,岳飞一辈子也没去过贺兰山;
4.踏破贺兰山缺,这句话据考证是明朝中叶流行的一句话;
5.诗词格调风格与岳飞的其他作品不搭调。
二、赞同方的观点:1.岳珂不收录是遗漏,不代表没有,事实上,岳家后人整理的遗稿,遗漏的不止这一篇;
2.诗词的内容,在岳飞的其他文稿中有呼应;
3.贺兰山、胡虏血、匈奴等并非实指,仅仅是个代名词;
4.......
相信哪一方,个人自己判断,反正我不会判断,只知道写得好,有气势,有情怀!
三、一个小故事大约二十年前,看到过一个历史大咖写的一篇文章,主要内容就是推论“赵构为什么要谋害岳飞”。最后,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岳飞就是宋徽宗的私生子!所以岳飞威胁到了宋高宗赵构的皇位,所以......
其中的一条论据就是这首《满江红》:贺兰山在西北,金国人在东北,岳飞凭啥要去踏平贺兰山?说明其志不光在收复失地,分明还有更大的志向和野心,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于是赵构......
哈哈,虽然是纯理论的逻辑推演,还真得给作者点个赞。本来历史很难寻求真相,易中天老师认为读历史的三个态度是:质疑、逻辑、证据。他把质疑放在第一位,把证据放在了第三位,我觉得很有道理。
《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谢邀
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岳飞领兵北伐,逼近北宋故都汴梁,大有一举收复中原被直捣敌军老巢黄龙府(吉林农安县)之势,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岳飞满怀激情,写下了《满江红》这首气壮山河的词,但谁也没有想到,在800年后的20世纪30年代伊始,却有人认为岳飞的《满江红》是伪作。
质疑《满江红》非岳飞所作的观点有哪些?
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华北临时政府“傀儡政权控制下载辅仁大学执教的语言学家余嘉锡。1937年,他在《四库提要辨证》卷二三《岳武穆遗文》条下,提出两点论据:第一,岳飞孙子岳珂所编《金陀粹编》中的《岳王家集》没有收录这首词。第二,这首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据弘治十五年(1502)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在此以前,不见于宋、元人记载或题咏跋尾,沉埋数百年,突然出现于明中叶以后。赵宽也不说所据何本,来历不明,深为可疑。
第二个是词学大师夏承焘。1962年9月16日,他在《浙江日报》发表的《岳飞(满江红)词考辩》一文中,除了赞同余嘉锡的论据外,又从词的本身找出了一个”破绽“。即”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一句。其认为这一句不符合地理常识。岳飞伐金想要直捣的黄龙府在吉林,而贺兰山在甘肃河套之西,南宋时属于西夏,并非金国地区。”这首词若出于岳飞之手,不应方向背如。”
而第三个提出质疑的是台湾孙述宇,1980年9月10日,他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岳飞的(满江红)一个文学的质疑》一文,着重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提出了两点质疑:一则,此种用了不少岳飞自己的故事和典故,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作者自己用自己事迹的典故,简直”匪夷所思“。相反,根据这些尽人皆知的材料,一个拟作者倒不难写出这么一首词来;二则《满江红》风格慷慨激昂,是一首英雄诗,英雄做不出英雄诗来的,而只会是仰慕英雄的人才能做出来。
以上大概就是比较主流的质疑岳飞不是《满江红》一词作者的主要观点。
乍看起来这些论据似乎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一定就完全站得住脚。
1986年,在浙西江山县发现了一部《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其卷十四之《诗词歌赋》中载有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年,赠抗战派大制参祝允哲的《满江红》词及祝允哲的和词。岳飞题为《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祝允哲的和词题为《满江红·和岳元帅述怀》云:“仗尔雄威,鼓劲气,震惊胡羯。披金甲,鹰扬虎奋,耿忠炳节。五国城中迎二帝,雁门关外捉金兀,恨我生,手无缚鸡力,徒劳说。 伤往事,心难歇;念异日,情应竭。握神矛闯入,贺兰山窟。万世功名归河汉,半世心志付云月。望将军,扫荡登金銮,朝天阙。”
很显然,流行于世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在自己所作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祝允哲词中的部分词语、意境,修改后的定稿。岳飞本非词家,使用自己的旧作、和把他人的词语、意境融入自己的新作之中,都是很正常的事,何况这是一首慷慨激昂,气壮山海,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这两首《满江红》的发现,足以扫除一切怪论,是故,80年代以后几乎没有了质疑岳飞不是《满江红》的作者这种言论出现。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应该是岳飞所写,众多学者各持不同见解,但谁也拿不出具体考证依据。
《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岳珂搜肠刮肚地收集一切能给岳飞增添光彩的东西,为什么没有这篇满江红?为什么到明朝才出现?这篇满江红明明是歌颂明人王越的。因它被某人题于岳庙,就成岳飞的了。
《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几十年前就有人怀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因为岳飞没有其他作品留存,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本诗的气势吻合岳飞的人物,历史已经确认为岳飞所做,至今没有人能认领本诗,这以足够,不要再无事生非了。
《满江红·写怀》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这首词壮丽工整。广为流传。
但争议很多,其中内容集中在,三十功名,贺兰山,胡虏,匈奴等细节上的争议。其中金宋已是敌对关系,古人对民族传承也是了解的,为何用胡,匈奴指代金国,令人不解。
岳飞在赵构的继任者上台不久即获平反,岳飞后人就收集岳飞诗词出版,这个行为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乘新君上位,收复人心之机,岳家也决心顺势而为,为岳飞造势,让平反深入民心,不再反复。
偏偏诗词中没有收入这一首现在最著名的词,这太难理解,好比出个张学友全集没有《吻别》,出个杰克逊全集不收入《颤悚》,
那后来再出现,不是岳飞作品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个人认为这才是嫌疑最大的地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