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电视剧《汉武大帝》司马迁所说,实际上,是司马迁在给李陵求情:
在那场震撼古今的战役中,李陵兵败浚稽山,不得已投降了匈奴。为此汉武帝极为愤怒,满朝文武都在问责李陵,而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因此司马迁身受腐刑。
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落得如此结局?
李陵鲁莽出征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父亲是李当户,李陵遗传了李广的基因,善于骑射,统兵作战也是一把好手。于是汉武帝对其也比较重视,任命为骑都尉,奉命在酒泉、张掖防备匈奴。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兵出征,李陵也想上阵,汉武帝却让他为李广利运送粮草。李陵生性狂傲,对此不以为然,他想要率兵出征,而不想那些可有可无的后勤工作。
事实上,李陵根本就瞧不上李广利,为了李家的荣誉,李陵在皇帝面前说了大话: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为何汉军能所向披靡,为何卫青、霍去病能屡次获胜?主要就在汉军的骑兵部队,如果没有了马匹,步兵能胜得了匈奴吗?几乎是不可能。
汉武帝也是个暴脾气,既然是你自己要求的,那么就成全了你。于是乎汉武帝就真的只给了李陵五千步兵,李陵就这么赌气出征了。李陵不仅继承了李广的功夫,也继承了李广的脾气,那就是桀骜不驯,常常自以为是。
当然,汉武帝也负有一定责任,难道他不清楚以步克骑的难度有多大?况且只有五千步兵,那不是送死吗?
但君无戏言,既然都说出了口,也就只能这么办了。
以五千步兵抵挡十万匈奴骑兵
很快李陵就遭遇到了匈奴主力,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李陵是被动遭遇,还是主动去寻找匈奴主力?在我看来,李陵是主动要去硬碰硬,所以他在滑稽山遭遇了三万匈奴骑兵。
三万骑兵,已经是汉军的六倍,李陵从容应战。汉军在两山之间,扎下阵营,以大车作为屏障。李陵率兵出战,前排排列盾牌和战戟,后方设置强弓硬弩。匈奴见汉军兵少,马上发动进攻,李陵一声令下,箭雨破风,千弩齐发,大片匈奴骑兵应声倒地。
第一回合,汉军杀掉数千匈奴骑兵。
汉军的弓弩除了单兵武器,还有重型弓弩,比如大黄弓,一箭之下,可以贯穿数人。这就是李陵的底气,这就是他敢于在皇帝面前夸下海口的魄力,因为李陵训练了大量弓弩兵。
匈奴单于大惊失色,原以为这是一块肥肉,却变成了烫嘴的烙铁。之后匈奴单于召集左贤王、右贤王,一共八万部队围攻李陵,总数大致是十一万部队,而李陵只有五千人。
怒杀女眷
在悬殊的数量差距下,李陵只能边战边退,接战数日,双方互有损伤。匈奴一方损失较大,而李陵一方,因为大量使用弓弩损失较小,但因为多日征战,士兵士气不足。
几天后,汉军被困在一处山谷中,李陵发布命令,三处伤患者上车,两处伤患者驾车,一处伤患者继续战斗。实际上,此时汉军已经接近极限,多日不停厮杀,而且仍见不到援兵的影子,敌人是越打越多,己方是越战越少。
鉴于目前的情况,李陵发布了另一道指令,那就是杀掉军中所有女眷。
为何军营里会有女兵?
原来在出征之前,很多盗匪的妻女嫁给了这些士兵,她们就藏匿在军队的车辆中,这些女人大多都是可怜人,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军情紧急,容不得李陵有恻隐之心,李陵下令将所有女子找到,一个不剩全部斩杀。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断了这帮大兵的念想,才能再次激发出战斗力。
当然,也有避免她们再次落入匈奴之手的考虑。
第二天汉军继续开战,果然效果显著,汉军再次杀敌三千多人。
汉军的强悍,已经让匈奴有了退却之意,除此之外,汉军是边退边打,匈奴单于最怕的就是有伏兵或者汉军的援军。如果不是李陵的军中出了一个汉奸,或许汉军真的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历史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这位汉民族败类,将李陵军中情况告知了匈奴单于,根本就没有援兵,而且汉军的弓箭也马上用尽,这回匈奴骑兵没了后顾之忧,汉军的末日也就到了。
李陵打完了几十万支箭矢,最后和敌人短兵相接,数日之内李陵的部队总共杀敌近两万人,早就超过了本身部队的数量。但终是寡不敌众,李陵被迫投降,汉军只逃回四百余人。
兵败投降,司马迁仗义执言
前面大致就是整个战役的过程,这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李陵投降了。我们作为后世人,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李陵,毕竟如果能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只不过因为李陵的投降,让汉武帝陷入了暴怒之中,所有人都在责备李陵,但谁又知晓李陵纵横千里、浴血厮杀的勇武魄力。
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官,站了出来,对汉武帝道: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虽然李陵失败投降,但功绩仍是罕有匹敌,那可只是仅靠五千步兵,杀敌近两万,可谓虽败犹荣。如果李陵战死沙场,当然了,也只有战死沙场,才能证明李陵的清白,但李陵选择投降,这便让他的一生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司马迁所言义正言辞,而汉武帝却不这么看,一方面汉武帝认为李陵是个叛徒,只要投降那就是叛徒。另一方面,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胡说八道,为罪犯开脱。
于是司马迁被判处死刑,在汉武帝年间,死刑可以用钱来买命,只要有钱,就可以免死,除此之外只有一条活路,那就是接受腐刑,也称宫刑。
司马迁还有未完成的使命,而他也没有足够的钱,所以他选择宫刑。之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了他的著作,而李陵全家被屠,李陵本人也只能在匈奴抑郁而终了。
而后来考古发现,李陵的墓中,李陵死时仍然穿的是汉服,如此看来,汉武帝是冤枉了他,而司马迁,也白被阉了!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向汉武帝诉说的,李陵打匈奴时,为鼓舞士气,斩杀军中女眷的事情。实际上就是讲的李陵一战成名、也一战毁誉的“浚稽山遭遇战”。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也是一代名将,但同时也是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司马迁正是因为同情李陵,替李陵说话,最终才被施以腐刑,残烛半生,史称“李陵之祸”。
李陵带领五千步卒出征匈奴,与匈奴的八万铁骑在浚稽山遭遇。自古步兵遇到骑兵,就是待宰的羔羊,更何况匈奴军队16倍于汉军。此战可谓险象环生,汉军几近置于死地。
但是也正是这个时刻,展示出了李陵不世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李陵临危不乱,他将军队驻扎在两山之间,以山作为屏障,以大车作为营垒。而李陵并没有让士兵躲在车阵内防守。
而是领兵冲出营垒,于阵前摆开队伍。匈奴军队看到持戟和盾的汉军,便直接将马冲杀,打算割韭菜。然而就在匈奴冲击到汉军营垒前的时候,汉军的弩阵突然现身,瞬间千弩齐发,匈奴兵不及躲避,皆应弦倒地,后续兵马纷纷倒地,自相践踏。而此刻汉军却开始发动了追击,斩杀匈奴兵马数千。
匈奴本以为汉军几千步卒,遇到匈奴铁骑,不过待宰的羔羊罢了。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于是匈奴一而再、再而三调兵进攻,而两山狭长地形,又导致匈奴的骑兵无法展开,匈奴的骑兵虽多,但一次投入到战斗当中的骑兵数量有限,而且屡战屡败,的确内心非常崩溃。
但是匈奴一而再、再而三的车轮战。汉军再厉害,毕竟步卒人数有限。连日苦战,汉军伤亡过半。李陵发现军中士气低落,查其原因,原来军中有女眷藏匿在车中,李陵把她们都找出了斩杀了。次日汉军再次大胜,斩首匈奴三千多人。
这里就说到汉军中何来的女眷?似乎这个事情非常突兀。因为几乎在《汉武大帝》里提到的其他战争当中,是没有出现过女眷的。为何李陵的军中却有女眷?
实际上汉军的军队中可能一直都存在着女眷,不过其他的仗都打赢了,因此没必要提到这件事情。《汉武大帝》里汉武帝的一句台词,实际上告诉我们女眷的缘由。
“寇可往,我亦可往。”
表面听起来这句话跟军队中有女眷,似乎根本不搭尬。但是仔细分析这句话,匈奴人扰边汉境,干的都是杀人放火抢劫牛马人口的事情。所以汉武帝的这句话本质上是,他可以这么干,我也可以这么干。因此在汉军中,这些所谓的女眷大部分都源自于在草原上劫掠的匈奴女人,用途就不言自明了。
而大战之际,女人容易让男人失去斗志。这些缘由,每次世界杯那些生猛的球星突然一蹶不振,发挥失常,就可以解释了。
而李陵杀掉这些藏于车里的女眷,实际上就是避免这些女眷消耗将士们战斗意志和精力。
但是最终李陵的仗虽然每次都能打赢,但打到最后就意味着所有将士都得阵亡。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逼不得已,是假意投降,目的是为了挽救将士们的性命。只要时机成熟,他还会再次返回汉朝。
但是汉武帝得知李陵投降的消息之后,立即暴怒,斩杀了李陵在京城的家人。这也逼得李陵由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
所以这个责任应该是汉武帝的。司马迁这么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飞将军李广一生未封侯,最终受屈自杀;他的儿子李敢由于替父亲出气,打了卫青一巴掌,结果被霍去病射杀;而李广的孙子李陵身处绝境,不得已假意投降匈奴,最终又被汉武帝族诛了全家。
李将军三代,都是不世出的将军,对大汉有贡献的,然而所受到的待遇却令人唏嘘。这也是为什么司马迁同情李广三代的原因。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查了一下《史记》,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原文如下:
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去攻打匈奴,被匈奴单于带领几万大军团团围住。激战多日,虽然五千汉军在李陵的出色指挥和先进弓弩的打击下,没有被匈奴大军吃掉,但是也损失惨重。
李陵说,我军士气不振,鼓敲的也不响,啥原因?是不是军中有女人?
于是李陵就搜查了一下全军,发现原来关东群盗的老婆们被士兵们带到军中。
于是李陵就把他们搜出来,杀掉了。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一直坚持的治军原则:
就是军中不可有妇女,有妇女就不吉利。一支纪律严明的大军从主帅到士兵,都不能带女眷,甚至不能带女仆,否则就会军心涣散,沉溺于淫乐。
同时也体现了李陵的残忍,这些女人是很可怜的,丈夫是罪犯,自己也跟着充军到边疆,后来被李陵的士兵们劫掠,现在又被李陵杀掉。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第一,被杀不是因为是女人,而是女人歌姬的身份 ,“女人”被杀,代表将军放弃“享乐”与士兵同甘共苦,相当于贫困时期领导不吸烟吸树叶。所谓,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兵士气就是这样没的。
第二,
汉武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
女眷并不等于士兵的女性家属。要真是女性家属,士兵早哗变了。这些女性其实是军妓、营妓。一般军队驻扎是会存在于军营中或周围。军队要开拔或者战事紧急,将士还搞这些有的没的,怎么打胜仗?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这些女眷,一定是打匈奴过程中抓的匈奴妇女,为了鼓舞士气赏给有功的士兵,打完仗回国内再行安置。
中国古代军队出征,绝对不许带女眷的,汉朝也不例外。
李陵被包围,知道回不去了,这些匈奴妇女心怀仇恨盼望回家,留着只会做内应,只能杀了。
汉匈战争没有正义方,互相杀戮劫掠而已!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诉说李陵打匈奴时,为了鼓励士气,为什么杀了军中所有女眷?
应该是让士卒军官了无牵挂,没了女人去匈奴哪里抢红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