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着实让杨角风动了一番脑筋,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只能试着简单的给大家分析一下:
关于西游记中的妖怪,除去荆棘岭的树精花仙以外,出现的妖怪,其实在二十八星宿中都有,也就是说西游记在成书的时候,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中国古代没有猫,其实古代是有猫的,之所以在西游记中没有出现“猫妖”就是因为二十八星宿中没有猫星!
我们先看一张图:
这就是二十八星宿图,关于二十八星宿分别是:
东方青龙 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南方朱雀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西方白虎 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北方玄武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貐其实不光西游记中没有猫,连我们的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中也没有猫,而十二生肖在二十八星宿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动物!
比如亢金龙、房日兔、翼火蛇等等,当然之所以选出这十二种作为生肖,也是因为这几颗星的位置特殊,他们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
由于十二生肖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二十八星宿随之而来,等到了明代吴老爷子整理传说,写西游记的时候,也就延续了这种说法,也就没有猫妖这一说了!
其实仔细看西游记,才会发现所有的妖怪基本二十八星宿中都有的,当然除个别的动物,还有植物成精!
除此之外的动物成精基本都没有,比如鸭子精有吗?骡子精有吗?跳蚤精有吗?
那么没有猫精也说的过去了啊……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要不是去年《妖猫传》上映,我还不知道有这个原因呢。那就是猫是避讳的动物,有点搞笑的哦,吴老爷子所在的明朝皇帝嘉靖特别喜欢猫,号称“猫奴”。吴承恩就不敢把猫写成妖怪了,当然传说中也没有猫妖!
但是他写的唐朝呢,按照《妖猫传》的说法,宫廷出现了猫也是不吉祥的,尤其是黑猫,所以猫精就没有了!
当然,最后引述电影《妖猫传》作为论据是不严谨的,我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十二生肖中没有猫,二十八星宿也没有猫,所以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也没有写猫妖,这才是最大可能!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地位太高,借给吴承恩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写。
西游记是我们老百姓最喜欢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不少故事被搬上荧屏,收获了一致的掌声!然而在欣赏西游记之余,也有观众提出了疑惑:西游记中的妖怪这么多,为啥没有出现猫妖呢?
乍听观众的疑惑,估计朋友们都会陷入沉思,这种现象似乎真的存在!在西游记中,那些妖怪大多都是动物精怪所变,从狮子、老虎、大象,到猴子、野猪、黑熊,再到狐狸、兔子、蜘蛛,似乎这些动物变化成的妖怪,都出现在了西游记中,可作为大众非常熟悉的猫,却从未出现在小说中,这是为何呢?难不成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忽略了猫这个存在?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吴承恩不敢写
《西游记》这部小说,虽然写的是唐朝时期的故事,但是他成书的时候却是明朝时期,而且还是明朝嘉靖时期。嘉靖这个皇帝,虽然聪明,但他的聪慧并不用在正途,而是用在修仙、享乐途中,更为重要的是,嘉靖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便是养猫。
从明朝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的记载来看,嘉靖的皇宫中有专门的人负责养猫、选猫,相当于说这些人乃是国家公务员,专门为嘉靖挑选上好的猫咪。一旦他们发现了比较好的猫,便要送给嘉靖观看,而一旦嘉靖喜欢,那么这只猫便一飞冲天了!若是嘉靖没有选中,那么这些猫也会被嘉靖赏赐给那些大臣,以示恩宠。
原文: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陞管事职衔。
从刘若愚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嘉靖对猫是非常看重的,竟然还有专门的供养部门,太令人不可思议了。而按照记载来看,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面!据记载,嘉靖曾有一只通体毛色淡青、双眉洁白的猫咪,这只猫咪性情温驯,从来不乱喊乱叫,也不撒疯乱跳,只喜欢呆在嘉靖的身边,尤其是当嘉靖走动时,这只猫咪喜欢走在嘉靖前面为他引路,其善解人意的做法深受嘉靖的喜爱,于是嘉靖为这只猫取名为“霜眉”,甚至还封其为“虬龙”,以示恩宠。
后来这只猫死后,嘉靖颇为伤心,下令将其葬在万岁山北侧,将它的墓地取名为“虬龙冢”,甚至立碑祭祀,足见嘉靖是多么喜欢这只猫。嘉靖本就是一个爱猫之人,这只名为“霜眉”的猫去世后,他又张罗着手下给他挑选猫咪,并最终选出了一只狮猫。而这一只狮猫死后,嘉靖甚至为它制造了一口金棺,还让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给它写文超度,其中一个大臣因为写了一句“化狮作龙”,打动了嘉靖的心,竟然直接被提拔重用,令人惊叹!
原文:上痛惜,为制金棺,葬之万寿山之麓;又命在值诸老为文,荐度超升。
总的来看,嘉靖这个人对猫的痴迷到达了一个非常疯狂的地步,而他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善于玩弄权术的皇帝,所以当时的吴承恩,根本就不敢将猫咪写成猫妖。因为一旦被嘉靖知道吴承恩把他喜欢的猫咪描写成妖怪,那么西游记这本书能不能发行就是一个问题了!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吴承恩只能放弃将猫咪写成妖怪的做法。
二、吴承恩不愿意写
猫这种动物,在我们现代人的认识中,算是一种宠物,但是在历史中,猫咪其实可以算是人类的朋友!在以前,狗狗有看家护院之能,所以被称为人类的朋友,而猫咪相比于狗狗,虽然不能看家护院,但它却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能,那便是抓老鼠!老鼠作为人类公害,经常偷食人类的粮食,而且老鼠一旦泛滥,很容易引发各种传染病,若没有猫咪帮助人类,人类还真的想不出好方法去对付这些公害。
说白了,其实猫咪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它算是人类的朋友。而吴承恩在写小说时,写到妖怪这些坏东西,自然要用坏东西去与之对应了,猫作为人类的朋友,属于有益的动物,且家家户户都有养,吴承恩自然是不好把它写成妖怪的。一方面自己良心方面过不去,一方面也担心观众不接受!
结语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之所以没有猫妖,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嘉靖时期,而嘉靖非常喜欢猫咪,所以吴承恩不敢写。二是猫咪作为有益动物,能够抓捕老鼠,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人们无法接受猫咪成为妖怪,所以吴承恩不愿意写。总之,猫在嘉靖皇帝和老百姓们的眼中地位太高,借给吴承恩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写。
(本文主要参考《西游记》)
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西游记》当中别说牛成精,猪成精,就连白骨都可以成精,那为什么偏偏没有猫成精呢?难道是那时候还没有猫这种生物?这个是说不通的,早在隋朝时期,就已经有猫了,古代的猫一般叫做“狸奴”、“衔蝉”,在唐朝,狸奴还是一个宫廷的专门职位,专门负责防鼠工作。大书法家黄庭坚,诗人陆游、陈郁都是铲屎官,特别是陆游,是典型的猫奴,“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就是他写的。
既然明朝已经有猫了,而且不少见了,同时隋朝《太平广记》中有猫鬼,南宋《夷坚志》中有汀州山魈,都是猫成精的前科了,为什么吴承恩就不写猫妖呢?这个还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系。
《西游记》这本书是吴承恩在1550年至1582年这三十二年之间写的。而明朝第十一皇帝朱世宗朱厚熜的在位期间是1522年—1566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嘉靖年间。嘉靖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在位48年,但是常年不上朝)。前二十年算是励精图治,颇有作为。嘉靖皇帝可以说是中国皇帝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主业是道士,副业是皇帝。他修炼的法门不是清修,而是房中术、炼丹,反正就是不上朝。
此外他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养猫,养了很多的猫,设置了“猫儿房”,三四百的近侍专门负责养猫,平时还会吸猫,可以说是猫奴皇帝了,特别是有一只叫做“霜眉”的猫,很得嘉靖的恩宠,这只猫去世的时候,嘉靖非常难过,于是就将之葬于万岁山北侧,命为“虬龙冢”,立碑祭祀。后来又有一只嘉靖喜爱的狮猫去世了,嘉靖为它制做了金棺,葬在万寿山之麓,还让大臣们写文超度,一个叫袁炜的侍讲学士,写出了“化狮作龙”的诗句,嘉靖很高兴,被提升为少宰,加一品入内阁……
在这种形势下,简直就是喵星人统治天下,如果吴承恩真的把猫写成了妖的话,指不定官府会让他尝尝文字狱的味道呢……
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萨沙第9187条回答。
其实,西游记里没有很多妖怪,主要是常见的一些家畜。
常见的六畜,也就是马、牛、羊、猪、狗、鸡。
鸡、马都是没有成精的。
白龙马是龙,不算是马,只是幻化为马而已。
而牛魔王并不是家养的耕牛,而是山里的野牛,不是一回事。
再说狗,只有二郎神的哮天犬。但哮天犬不是妖怪,而是二郎神的座下神兽。
剩下只有猪和羊了。
严格来说,猪八戒不是猪妖,他只是天神投胎,错投了猪胎,长了个猪的样子。
唯一成精的家畜,只有一个羊力大仙。但羊力大仙也是野羊,不是家养的羊。
说来说去,家畜基本没有成妖怪的。
中国的野猫是很少的,主要就是家猫。
而家猫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大面积饲养是宋代开始的,距离明代并不远。
所以,中国古代关于家猫的神话,就很少。
西游记很多故事是来自于民间传说,这方面天生就差了一些。
另外,家猫同人的感情很好,是半个宠物、半个家庭成员。
古代家里很多老鼠,不但会偷吃粮食,还容易传染疾病,完全靠猫来对付。
所以,猫和狗对于家庭都是很重要的,被当做家庭的一份子。
随便编一个猫妖来,会引起老百姓的厌恶,这么可爱的猫为什么会成妖怪呢?
除了上面两个原因以外,大家别忘了西游记里面有很多老虎精。
比如寅将军、虎力大仙两个妖怪都是老虎成精。
这两个妖怪都很菜,没什么了不起的。
老虎尚且如此更别说猫了,谁会相信猫咪成精会很厉害?
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不是没有猫妖,是作者不敢写
众所周知《西游记》著作时间在明朝时期,而猫最早记录于战国时期,那时候还不叫猫而称为狸,后来到了隋唐年间才叫猫。所以说在年代上明朝肯定是有猫的,要怪就要怪当时的嘉靖皇帝了,因为这位皇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十足的猫奴~不仅设立专门养猫的场所,而且还派专职人员饲养,有次皇帝最喜欢的猫死了,皇帝还为这只猫做了金棺厚葬,立碑颂德!由此可见在当时谁要敢说猫的不好,或者写文章贬低猫儿的话要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轻则责罚入狱,重则可是要杀头的,所以说,这个真的不敢写!
第二、中国本土神仙体系中本来就没有猫
在《西游记》众多的神仙位列中没有一只猫不是《西游记》独创的,无独有偶,在先于《西游记》早就形成的中国本土神仙体系中,就没有猫。要说原因就要从古时本土神仙体系二十八星宿说起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系分成28组,并依据28星宿的形状以28种动物的名字来命名,而这其中便没有猫,以至于到后来的十二生肖也是从中演变而来,所以《西游记》中便因为没有神仙体系的猫的原形,所以也就没有了猫妖!
古代流传猫有9条命, 为何《西游记》中没出现“猫妖”?
妖怪有很多,既然万物可以为妖,一部《西游记》又如何囊括得过来。
有个说法是因为嘉靖皇帝爱猫,吴承恩怕得罪嘉靖皇帝,所以就不写了。
这个说法不通。
明朝皇帝还行朱呢,写猪八戒好吃好色不也照样不亦乐乎。
明朝皇帝还以龙自居呢,《西游记》里的龙还有被杀头的呢。
写一只猫咋了。
再说了,即便皇帝养猫,作者也可以写一只猫神来讨好皇帝啊。
猫在古代还是腊月祭祀的一种呢,因为猫捕捉老鼠,在农业社会猫是防止鼠害的一种动物呢。
不光农民喜欢,读书人也喜欢猫,因为猫可以保护书不受老鼠撕咬。
黄庭坚还写过一首诗说他向别人乞一只猫来养:“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在这首诗里,黄庭坚家里的猫死了,他向别人求一只猫来养。
另外陆游也是著名的猫奴,陆游写过《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这说明文人们都很喜欢猫,那么《西游记》为什么没有写到猫呢?
个人以为:
第一:可能作者养不起猫,所以就没有这个意识。猫在古代是富贵人家养的,前面说得陆游和黄庭坚都时做官的读书人。《西游记》的作者则不然,西游记最初就是作为市井故事流传的,无论是元杂剧杨景贤的《西游记》还是后来说书人口头创作的段落,《西游记》是口头文学,如果作者真的是吴承恩(是不是吴承恩是有争议的),吴承恩也是集其大成,对前面人作品的梳理。
这就是说前面的创作者们都是糊口的穷书生,是养不起猫的。
其实不光《西游记》里没有提到猫,中国的古代小说里也少有提到猫的,偶有提及也是贵妇人,例如《金瓶梅》里潘金莲就有,《红楼梦》里王熙凤也有。穷人则没那个心情养。
第二假定有人能养得起猫,但这么喜欢的宠物,怎么舍得把他写成妖怪。
如果作者像陆游像黄庭坚这样的,他断然不会把自己的猫写成小说里的妖怪,其实古代也是猫妖,而且很邪恶。
例如著名的金华猫妖,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里说,金华猫变成妖怪之后,就会在主人家的水缸里尿尿,人一旦喝了,就再也见不到猫的影子,然后慢慢死去。如果想要破解的话,就找一只猎狗,抓住这猫妖,剥了皮烤肉吃,就行了。
隋朝也有猫鬼的故事,就是独孤皇后的的弟弟用猫鬼炼制巫术来害她,非常可怕。
一个爱猫的人,怎么会舍得把自己家的猫写成这样呢,那可怎么面对它?
当然也可以写成神仙,但是中国传统神话里并没有猫的一席之地,写也不好写。
第三、可能作者写了,然后丢失了。
西游记流传过程中也经过许多次整理,没准丢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