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其实既可以挡住,又挡不住,那得看从哪个角度看了,关于这方面的疑问,请听我慢慢道来:

西游记中谁会用圈儿谁最牛,孙悟空第一次使用就收获了意外惊喜!

(杨角风谈西游第111期)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出马了,高手出马,无懈可击,不仅仅名正言顺的扣押着取经队伍,还让天庭和如来佛祖无可奈何!

当然这个青牛精采取的策略非常高超,用我们现在的话就叫“钓鱼”再贴切一点,那就是碰瓷儿了:谁让你们取经队伍手欠,看到好东西就想偷呢?偷东西你们还有理了?还到处找帮手?找吧,找的人越多,最后罚的钱越多!

如来佛祖到了最后也终于明白了太上老君的金兜山和金兜洞到底是啥意思?敢情这名字得反着念,哪里是金兜洞啊,明明是兜金洞,没有金子,过不去啊。

当然这场战斗中太上老君这边立了大功的其实是一件武器——金刚镯。俗称“圈儿”!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西游记中谁会用圈儿谁最牛,孙悟空第一次使用就收获了意外惊喜!

1、西游世界最厉害的圈儿(一)

我们仔细读西游记,会发现高手都是用圈儿的,翻遍整部西游记,最厉害的圈儿一共有四个,其中太上老君那里有一个,其余三个被如来佛祖送给了观音菩萨,这三个圈就是金紧禁箍儿。

有人说你这不又抽风吗?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怎么能跟太上老君的金刚镯比?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那么我们就只拿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来跟金刚镯对比一下,看看到底各自强到哪里?

先说金刚镯:

金刚镯第一次出场使用的是它的物理属性,也就是硬,沉,准,当时观音菩萨要拿玉净瓶砸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老君拦下了,掏出了这个金刚镯,扔下去控制好力度,把孙悟空砸了一个跟头,既没有把孙悟空砸死,也没有把孙悟空砸傻,是刚刚好砸蒙的程度,正好二郎神带领众将勾了孙悟空琵琶骨,抓上了天庭。可以说,金刚镯第一次出场就大展神威,收拾了孙悟空。

金刚镯第二次出场就到了金兜洞了,是握在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手中,这次使用的主要是它的魔法属性,我们拿其中一次出击分析:

哪吒又将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火轮儿六般兵器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如骤雨冰雹,纷纷密密,望妖魔打去。兕大王公然不惧,取出白森森的圈子,望空抛起,叫声:“着!”把哪吒的六般兵器全部都没收了。

也就是这个圈儿是声控的,只要扔出去,喊一嗓子就能结束战斗,哪吒的圈儿在这个圈儿面前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一样幼稚!不仅仅能没收兵器,还能收火和水,连孙悟空拔出毫毛变得小猴子也能收走,简直无敌啊!

2、西游世界最厉害的圈儿(二)

这个金刚镯在西游世界中简直就是一个BUG武器,在封神演义中这个圈儿更是能化胡为佛,当然封神演义是西游记以后的小说,不能作为根据分析,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圈儿打败了所有的孙悟空能找到的救兵。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孙悟空的紧箍儿:

首先这个紧箍儿可以无限远声控,这速度估计比无线电传播都要快,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孙悟空对唐僧就说过,由于这个紧箍咒是没有距离限制的,就算唐僧在灵山念咒,孙悟空在花果山也是瞬间能感应到的,所以他曾经求唐僧拿下他的紧箍儿。

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见肉生跟,并且套住的是元神。在车迟国比试砍头的时候,孙悟空是损失一个头的,如果紧箍儿只是套住了他的那个头,那么他再变出一个头来,岂不是紧箍儿自然脱落了?而事实上是不管他变出多少个头,紧箍儿仍然牢牢的勒着他的头!直到整部西游记写完,作者也没给出一个确切的拿掉它的答案,这个秘密永远的藏在了如来佛祖的心中。

它的第三个特点是金刚镯收不了,这个紧箍儿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法宝,比血滴子都要厉害,抓住头就不放开了!但是金刚镯可以把其余人的武器收走,偏偏无法收这个紧箍儿,可见这件武器的厉害。

他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凡人也能使用,你看金箍棒啊、钉耙啊、权杖啊,一般人根本拿不动,更别提使用了。而紧箍儿,只要会念咒就行,不管出音不出音,默念也能感应到,这比那紫金葫芦要强的多,紫金葫芦只要不答应,它一点办法都没有,而紧箍儿,不管你答应不答应,就是能勒你!

3、变聪明的孙悟空

孙悟空这一生就败在了圈儿上面了,本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因为金刚镯这个圈儿,把自己砸蒙了,被抓了;到了如来佛祖这里,他又画了一个手掌心这么大的圈儿,让孙悟空往外翻,没翻出去,被压在了五行山下,连个二平米的圈儿都出不来了;后来好不容易蹦出来,脑袋上又被戴上了一个圈儿,这更狠,不知道孙悟空吃过多少苦头,估计数都数不过来了!

取经队伍越往西走,用圈儿的地方就越多,观音菩萨可是当着孙悟空的面使了三次圈儿啊,这让孙悟空目瞪口呆。敢情越厉害的神仙越喜欢用圈儿啊,连镇元子也是袖子一伸,张成一个圈儿圈人,弥勒佛的人种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圈儿,太上老君的圈儿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无敌的存在……

其实在孙悟空遭遇青牛精的金刚镯之前,他就学会了画圈儿:

即取金箍棒,在地下画了一道圈子,叫他们坐在圈内, 不许出来。孙悟空对唐僧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有人说,孙悟空第一次用圈儿不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吗?其实不是,原著中孙悟空第一次用圈儿是在第50回,青牛精那里。

其实孙悟空使用这个圈儿并没啥作用,也就是心理作用,担心唐僧乱跑才画圈儿,只是猪八戒坏了孙悟空的好事,领着唐僧出了圈儿……

4、孙悟空的意外收获

孙悟空打不过这个魔王,经历了前面的通天河一战,他已经彻底得罪了观音菩萨,所以这次连观音菩萨都没去找,直接找到了天庭。玉皇大帝也很重视,挨个排查天庭人员在岗情况,硬是没有查出来,派去了这么多神仙,竟然没有一个认出是太上老君的坐骑,也没有人认出这个宝贝是太上老君的金刚镯。

蹊跷不?意外不?

其实玉皇大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太上老君在搞鬼,但是他也知道这次老君是真怒了,他在答应如来佛祖取经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即使演戏也得陪着太上老君去演,毕竟自己不想管这个烂摊子,还是让如来佛祖亲自去管吧!

等如来佛祖送出了十八座金山以后,孙悟空心领神会,直接去找太上老君了,我们看看老君说的话:

老君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这是啥意思?

其实就是告诉他们,你们以为金刚镯是我最厉害的法宝啦?我还有芭蕉扇呢,我还有很多宝贝藏着呢,你们取经队伍要老实一点,如果再逼人太甚,我也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下场,反正我不会帮忙收拾烂摊子的……

唐僧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这就是圈子的威力,孙悟空已经成功的圈住了唐僧!其实不光光是圈子,这碰瓷的招数现在社会上的人也学的炉火纯青了,要是追老祖宗,我估计要追到青牛精那里去了。而如来佛祖丢了十八座金山,那么他必然要从取经以后的土地上拿回来。说到底,作为黎民百姓才是最受苦的那一层,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取经路上太上老君扔出个碰瓷坑货,坑的如来佛祖无可奈何!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先说答案,孙悟空画这个圈子,想凭此挡住妖魔鬼怪,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完全就是他在吹牛,而且还没有打草稿。

如果真有这样厉害,那孙悟空还需要取什么经,成什么正果?实力至少也是天尊级别了。因为这样的本事,就算三清如来,也未必能够做到的。

心理谎言

我们先看看事情的经过,这事儿发生在通天河后,而且西游中只出现了一次画圈事件。在白骨精时也画圈,那都是影视改编了。

唐僧师徒过通天河后,碰上极寒天气,唐僧又饥又寒,就让孙悟空去化斋。悟空在地上画了个圈子,把唐僧和八戒沙僧都圈在里面。原文所说:

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着八戒沙僧侍立左右,把马与行李都放在近身,对唐僧合掌道:“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

从孙悟空此话来看,他画这圈儿实在太牛了,就是个超级变态的防护罩,只要在圈子中,不但能防猛兽毒虫,妖魔鬼怪也不敢靠近。

小编非常疑惑,孙悟空何时学会这个技能的?如果真有这个技能,他在西天取经路上,为何只在金兜山用过一次?

若真这么厉害,每次碰到危险,都可以这样保护唐僧啊。这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是一个心理谎言!

孙悟空翻筋斗到千里外去化斋。但运气不好,化斋的人家不肯给他斋饭,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

唐僧作为高僧,是能坐禅的,按理说在圈子里坐几个时辰,也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悟空久不回来,八戒就开始唆弄起来:

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甚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三藏道:“怎么谓之坐牢?”八戒道:“师父,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子。”

八戒把这个圈子,认为是坐牢,他还知道划地为牢的典故,看起来呆子也不是所想的那般呆。八戒根本不相信孙悟空划这个圈子,真有他说的功效!

八戒的话有没有道理呢?他虽然和悟空不和,但这一次绝非胡说。八戒曾是天庭的元帅,对神通之术,虽然没有孙悟空厉害,但见识绝不比猴哥少。

你画一个破圈子,凭什么既能挡妖魔鬼怪,又能挡虎狼?

就算有些神通,可以辟邪,顶多也就是阻挡一下阴魅鬼气,对那种最弱的鬼妖,或许白骨精一类的鬼仙能有点用处,可为啥还能阻虎狼,虎狼可是实打实的血肉之躯,岂能画个无形的圈,就能挡得住的?

因此,唐僧对八戒之言深以为然,师徒三个走出圈子,往前面找个人家歇息。

须要注意的是,同行的还有老三沙僧,沙僧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像影视作品写的那样劝阻。沙僧不说话,也是不相信这圈儿的。

牛皮破了

三人出了圈子,进了青牛精点化的洞府,最后被捉拿了。

青牛精来头不小,可是太上老君的牛儿下凡,使一个金钢圈儿,孙悟空请来满天仙佛助阵,都拿他没法子,兵器全都被他一圈儿套了。

连如来佛派出的十八罗汉,也拿他没办法,都被收走了宝物金丹砂。

最后还是太上老君出面,才降服此怪,老君如此说:

“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可见这个宝物,是太上老君极为重视的法宝了。事实上,孙悟空大闹天宫同二郎神决斗时,老君也用此圈砸了孙悟空一下,才让二郎捉住的。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厉害的圈儿,不是孙悟空划在地上的那个,而是太上老君的这个金钢琢儿。金箍棒在孙悟空手中,交手时一下就给金刚琢套走了,而孙悟空凭金箍棒在地上划的圈子,又还凭啥这样厉害?

难道还指望挡住青牛精?根本不可能!

但是,这事儿最后孙悟空得了理,说出一番看似有道理的话:

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八戒道:“怎么又有个圈子。”行者道:“都是你这孽嘴孽舌的夯货,弄师父遭此一场大难!”

其实孙悟空划这个圈儿,更多是为了减少麻烦,故意把圈子吹得很厉害,想吓唬唐僧,以免招惹麻烦的。但事实上,唐僧的劫难很多都是设计好的,你不可能在这圈子里不走了,该受的难,必须要受才行。

所以在后面的路上,孙悟空就再也没用过这一招了,因为确实没什么效果。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先说结论吧,这个圈子挡不住妖魔鬼怪。

既然这个圈子挡不住妖魔,那孙悟空就是骗唐僧他们咯?算是骗吧,但也比去送死好啊。其实,这个圈子更多的意义,是为了对应金刚琢。孙悟空的圈是进不来,青牛精的圈是出不去。

孙悟空画地为牢设此圈之前,对唐僧是千叮万嘱,让他千万别乱跑。然后吹了一通牛,说,站在我的圈里,保你山河永固万法不侵。

他要是真有这么大能耐,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砸不在花果山画个圈儿呢?难不成这个圈还有识别功能,只能屏蔽妖魔?那得了,青牛精虽然是这山中老魔,可他毕竟是老子的坐骑,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妖魔。

既然挡不住妖魔,孙悟空画这个圈儿,岂不是多此一举?也不尽然,看看孙悟空在花圈时候,对唐僧说的话。

行者转身欲行,却又回来道:“师父,我知你没甚坐性,我与你个安身法儿。”即取金箍棒,幌了一幌,将那平地下周围画了一道圈子,请唐僧坐在中间。

孙悟空竟然说唐僧没有坐性,这对唐僧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当年在三清观斗法,是谁跟羊力大仙比坐禅的?唐僧当时就夸下海口,论坐禅,老子不坐死你。

孙悟空说没坐性,是另有所指,只是借唐僧压一压而已,这个人就是猪八戒。猪八戒这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孙悟空知道他一走,肯定处乱子。

所以呢,孙悟空的这个圈,更多是吓唬猪八戒,顺带吓唬唐僧。他俩不管谁被吓害怕了,都不会乱跑。可惜啊,孙悟空的恐吓之法,到底是敌不过猪八戒的最强嘴遁。

既然只是为了吓唬唐僧他们,也就无所谓能不能挡得住妖魔了。反正只要唐僧他们还在那里没跑,孙悟空就算达到了目的。

喜欢看我的分析,就请关注我:祇树。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照他所说,可防虎豹狼虫,可退妖魔鬼怪,事实上如何呢?

答案是能,妥妥的能。

如果明白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代表什么,那么你就不会再有疑问了,今儿我来说说这个《西游记》中这个圈子。

以棍画圈

飞雪漫天,十步外就看不清人影,只是白茫茫一片。被积雪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枝丫,在北风的呼啸中嘎吱一声断了,雪花乱坠,被惊醒的雪兔翻了个身继续睡了,这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唐僧师徒顺着依稀可见的道路踉踉跄跄走了过来,终于来到了金兜山。

天寒地冻,最好就窝在家里,烫一锅火锅,辣椒放多点,饱了就睡,醒了再吃,一天就在哆嗦中过了,但唐僧不行,他得取经。冒着严寒赶路,最怕的是什么?是饿,饿了自然想吃东西,所以唐僧饿了,孙悟空就得去忙,师傅一张嘴,徒弟跑断腿啊!

唐僧眼里是“楼台高耸,房舍清幽”,必有好人家。

孙悟空眼里是“凶云隐隐,恶气纷纷”,必是妖怪邪魔作祟。

唐僧真饿了,哪还管什么妖魔鬼怪,紧箍咒这玩意不值钱,张口就来,所以已经老实的孙悟空只能去化斋,要是把师傅饿瘦了,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孙悟空知道师傅这人,没啥定性,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向西;你叫他打禅,他一定念经,而且还是很有道理的那种,所以孙悟空就用金箍棒划了个圈子,叫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进去,至于这圈子的功效,孙悟空很自信。

“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这段话很简单很自信。

圈子跟铜墙铁壁差不多,虎豹狼虫进不来,妖魔鬼怪见了要绕路走。

坐在圈子中间,绝对的安全。

出了圈子,那就呵呵了。

也就是说,孙悟空用如意金箍棒做了个即时探测器,外带防御功能。圈子就是环形的如意金箍棒,只要妖物触碰到,如意金箍棒向上长形成铜墙铁壁似的封闭空间,可保护安全,同时传达给孙悟空信息,让孙悟空尽快赶出来。

吴承恩的脑瓜子的确厉害,这如意金箍画出的圈子像不像拉风的单向激光武器?估计被烤熟的飞鸟才知道无知的代价!

画地为牢

孙悟空忽略了一个事,坐在大路中间,天上飘着雪,刮着风,地上的冰雪凉屁股,唐僧他还是个人,能坐得住才怪……

猪八戒觉得这孙悟空就是来搞笑的,画个圈圈诅咒你,妖怪就不来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可没这本事,所以道出了事实的本质:却教我们在此坐牢!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地送与他吃罢了。

猪八戒懒归懒,对唐僧一向尊敬,所以唐僧还是觉得猪八戒的话更靠谱点,当然他不知道后世有句话叫作:猪八戒的话靠得住,是个猴儿都会爬树。

唐僧带着猪八戒、沙僧就走出了圈子,实则是对孙悟空的不信任从而让他们破坏了孙悟空的“嘱咐”,按照猪八戒的“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的“建议”,来到了一处庄院。

猪八戒与沙僧拿了不该拿的衣服穿在身上保暖被捆住了,唐僧因为坚持“公取窃取皆为盗”的理念没有着衣,但最终惊动了化金兜洞为庄院的青牛精,一下子把师徒全给逮了,甭管吃草的牛为什么想吃唐僧肉,我们只来说画地为牢。

孙悟空画的圈子有用吗?有用!

孙悟空以金箍棒画下的圈子,其实是限定了唐僧等人活动的范围,此圈正处于大道之上。

妖怪大多聚居于深山老林,常有小妖出外巡查打探消息,当时正逢天寒地冻,所以小妖大多出门就望望天,抖抖脚,搓搓手,就回去复命了事,因此大道是非常安全的。

只要不是成群结队的虎豹狼虫经过,面对唐僧三人都会惊惧而去,这是动物的本性;以猪八戒、沙僧的本事,杀几十只野兽就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圈中的安全实际上来自猪八戒、沙僧的保护。

即使遇到本事大的妖魔鬼怪,凭猪八戒、沙僧的本事,支持一时半会不成问题,而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化斋也不会耽搁太久,所以孙悟空相信,只要师弟们拖延点时间,自己就能即时回防画圈处。

不是圈子厉害,而是圈子里的人厉害,而圈子其实是孙悟空为保证唐僧安全制定的规矩!

规矩是用来干嘛的,是用来约束己身的制度,遵守规矩就是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所以才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画地为牢,其实就是遵守规矩。

形同虚设

孙悟空画下圈子,就是制定下临时规矩。孙悟空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但他忽略掉了一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手段保证规矩得到遵守,那么规矩就形同虚设。

孙悟空画地为牢,圈子相当于是一道安全分界线,唐僧坐在圈子里,加上猪八戒、沙僧的保护,的确风险最低;但孙悟空没有限定唐僧等人走出来,这就是极大的漏洞。

如果谁要碰到圈子,演化成孙悟空的棒子,劈头盖脸一阵打,自然没人敢动,这规矩就是有效的。

当一个人不想遵守规矩,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比如猪八戒就借口冷不如边走边等,唐僧觉得有理,沙僧自然听唐僧的,于是三人很自然地就出了圈子,不知不觉就坏了孙悟空定下的规矩,让规矩失去了最初的本意。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有没有用呢?

换个说法比较容易明白,孙悟空画下的圈子,就是孙悟空根据当时的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人手所作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也就是孙悟空制定的规矩,唐僧等人坐在圈中,自然不会进青牛怪的老巢去,也就没了风险,说圈子挡住妖魔鬼怪也不为过。

说白了,不是圈子有保护功能,而是猪八戒、沙僧在规矩的制约下,集中力量保护了唐僧;唐僧等人落入了青牛精的手里,证明破坏规矩就往往伴随着未知的危险,所以说,人还是守点规矩好。

(图片均来自网络)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并不能挡住妖魔鬼怪。那问题来了,既然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没用,那孙悟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看看,孙悟空没画圈之前,发生了什么?

原著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师徒四人在白鼋的帮助下,顺利的过了通天河。正值冬季,师徒四人冒雪冲雪,行过高山峻岭,看见山凹中有楼台殿宇。唐僧腹中饥饿,想让孙悟空去化斋。行者说道:“师父,那厢不是好处。”三藏道:“见有楼台亭宇,如何不是好处?”行者笑道:“师父啊,你那里知道?西方路上多有妖怪邪魔,善能点化庄宅。不拘什么楼台房舍、馆阁亭宇,俱能指化了哄人。”

孙悟空的良苦用心

孙悟空的这段话,其实颇有禅机。就是为了告诉唐僧,出家人应该耳根清净,不受表象的诱惑,而深陷其中。要明心见性,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倘若心生执念,就会被世俗遮蔽双眼,蒙蔽了心智,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惹出不必要的祸端。

不过我觉得,唐僧最终能够成佛,也和他坚定的信念,有很大的关系。唐僧从未忘记过自己取经的初衷。所以他成功了。

事情的结果

事实的结果是怎么样呢?孙悟空去化斋后,唐僧受到猪八戒的挑唆,出了圈子后,果然应验了孙悟空的话。青牛精幻化的假象,成功的让师徒三人被抓。虽然和唐僧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有间接的关系。

作者有话说

作者也是想借此来告诫世人,凡世间种种,皆是由心而生。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通往成功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阻碍,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要学会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换句话说,成功和磨难,都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不忘初心,才能通往最后的成功之道。

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圈子真的能挡住妖魔鬼怪吗?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师友们回答的都有道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孙悟空画这个“圈子”是必要的。必要的“圈子”是有用的。就是说,当时唐僧师徒三人如果不出这个“圈子”,就不会自投独角兕大王设下的“圈套”,这就是这个“圈子”的作用。孙悟空用金箍棒画的这个“圈子”,能不能挡住妖魔鬼怪,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不出“圈子”就能挡住。就是说,在“圈子”里老老实实呆着,就不会自动投进妖魔鬼怪设下的“圈套”,妖魔鬼怪就不会抓到他们;出了“圈子”就挡不住了。不是说“圈子”本身管用,而是出了“圈子”就容易主动投进妖魔鬼怪的“圈套”,让妖魔鬼怪抓住。由此可见,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在当时来说,确实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能够挡住妖魔鬼怪的。

回答这个问题,仍然依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为依据。

《西游记•第五十回》叙写了这件事。书中写道:“唐僧马上欣然道:‘徒弟啊,这一日又饥又寒,幸得那山凹里有楼台房舍,断乎是庄户人家,庵观寺院,且去化些斋饭,吃了再走。’行者闻言,急睁睛看,只见那壁厢凶云隐隐,恶气纷纷,回首对唐僧道:‘师父那厢不是好处。’”

即使孙悟空这样说,唐僧也要孙悟空前去化斋。为了确保唐僧、猪八戒、沙僧和马匹行李的安全,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让师徒三人和马匹进到“圈子”里面,把行李放进“圈子”里面。

孙悟空做好这些之后,对他们这样说:“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什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许你们走出圈外,只在中间稳坐,保你无虞;但若出了圈儿,定遭毒手。千万千万!至嘱至嘱!”

看着一切都按照自己说的做了之后,孙悟空才放心地化斋而去。

孙悟空化斋走后,唐僧他们听猪八戒的话,走出了“圈子” ,他们一步一步走进了魔鬼的“圈套”,被独角兕大王“唤小妖,同到那厢,收了楼台房屋之形,把唐僧搀住,牵了白马,挑了行李,将八戒、沙僧一齐捉到洞里。”

孙悟空的话说得十分清楚:只要听他的话,老老实实呆在他画定的“圈子”里面,不离开这个“圈子”一步,就不会有危险。也许孙悟空说他画的“圈子”“强似铜墙铁壁”是不可信的,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但是,只要不走出这个“圈子”,就一定不会自己主动地投进妖魔的“圈套”。

正因为唐僧师徒三人,看不起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不敬畏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才不顾后果地从孙悟空画的这个“圈子”中间走出,从而铸成大错,这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必要的“圈子”还是要相信的;不该从这个必要的“圈子”中走出的时候,一定不要从这个必要的“圈子”中走出来,以免铸成大错。当然,如果确实已知所谓的“圈子”是一点作用也没有的,应当走出这个“圈子”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地从这个“圈子”中走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