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专门来回答一下:
车迟国的这场争斗真的是佛道两家相争吗?真正的黑手来自于玉帝!
(杨角风谈西游第103期)
上一期的黑水河公子捣乱一事已经讲完,由于当晚拉肚子发烧,头脑不清晰,写的也不够精彩,影响了阅读效果,勿怪。
在黑水河我们揭开了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井龙王和黑水河神与四海龙王对比,得出关系户与非关系户的区别。以及小鼍龙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敢挑战国家级项目的蠢行为,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孙悟空主持了正义,各归其位,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一走以后,小鼍龙会不会卷土重来?
当然存在权力的地方就存在腐败,连我们一向认为和蔼可亲的四海龙王们,也竟然徇私枉法,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或许他们和蔼可亲只针对孙悟空吧。
就像《西游记续》开头曲唱的那样:刚翻过了一座山,又越过了一条河,崎岖坎坷怎么他就这么多?那么下面取经队伍又将面临怎样的坎坷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车迟国的这场争斗真的是佛道两家相争吗?真正的黑手来自于玉帝!
1、车迟国之前的势力对比:
取经路上车迟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按照原著说法,唐僧师徒除掉了三个大仙后,又走过了春夏两季,到了秋天才走到通天河附近车迟国元会县的陈家庄,走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而且道路平坦,一路上也没有妖魔鬼怪。那么按照一天走50公里算,那这师徒至少走了9000公里,即使每天走25公里,也有4000多公里路了,上海步行到乌鲁木齐也才3000多公里。由此推算,这个车迟国不比大唐地盘小。
那么这个大的国家势必就会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在取经项目启动之前,车迟国还是国王说的算,也就是二十年前,车迟国还是风调雨顺的,只可惜后来天下大旱,然后来了三个道士,从此风调雨顺,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各方势力对比情况:
首先道家一方:由虎、鹿、羊三位大仙,代表三清在车迟国充当国师,供奉三清,掌握国家政权,是道家一派势力。
佛家一方:非常多的和尚失宠,成为苦力,但是在通天河一带,也就是陈家庄附近有观音菩萨的鲤鱼精在,年年上供。
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只要按我说的做,我都保你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不过一个是要权力和财力,一个是要童男童女。
相对来说道家占了上风,甚至不把国王放在眼里,这跟天庭的状况是类似的,虽然玉帝当政,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被太上老君架空的,所以玉皇大帝也派了一个太白金星加入到车迟国,不断鼓励那些和尚,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很快第三方势力的取经团队即将到来……
2、忧虑的玉皇大帝
在我很早很早之前就讲过,玉皇大帝实在是不好当,曾经被王母娘娘逼宫,幸亏玉帝早有准备,放出了孙悟空。再到后来的道家高手袖手旁观,不得已的玉帝引入了西方佛教势力,并且很快双方达成取经的一致意见,说到底玉帝在忧虑。
其实天庭跟人间是一模一样的,作为玉帝他也需要学习权谋,比如中国的历史就给了他非常好的借鉴作用,比如历史上的“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我们单提一个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个皇帝有点悲催,前两任皇帝都是被宇文护给毒死的,这个宇文护是大力推行佛教的,导致这个宇文邕非常的不安,再后来这个少年天子诛杀了宇文护,并且开始灭佛,曾有人上书:
“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陛下取消佛教,不怕受罚么?”
宇文皇帝:
“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兴旺,我宁可受尽苦难。”
所以玉帝也想做明君,他也知道在乌鸡国佛教这边先给弄个三年大旱,死伤无数,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是道家在车迟国的所作所为就可取吗?也不见得!
任何一个当天子的人都会铭记一点,切忌让一方势力一家独大,比如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唐朝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清朝的鳌拜和三藩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天庭基本就是被道家势力包围着,即使玉帝突围一下,弄个如来佛祖搅合一下,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
3、孙悟空到底是哪边的?
不仔细多读几遍西游记,根本就发现不了孙悟空到底是谁的人,我之前的文章也专门分析过,其实孙悟空是玉帝的人,当年玉皇大帝是在花果山修炼的,并且对那块灵石进行了雕琢,只不过最后被地藏王菩萨送进了灵魂,生出了孙悟空。刚开始的孙悟空是颇得玉帝欣赏和重视的,即使最后捉拿他,也并没有把他置于死地,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权衡各方利益。
那么负责联络的人是谁呢?
一般情况下是太白金星负责玉皇大帝跟取经队伍中的孙悟空联络,非特殊情况,孙悟空直接到天庭找玉帝汇报,比如收服奎木狼的时候,在金角大王那里向玉帝请求遮天的时候,还有很多次这种情况。我们单说太白金星:
众僧道:“我们梦中尝见一个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诲我等,说那孙行者的模样,莫教错认了。”
也就是说玉皇大帝已经知道了车迟国发生的一切,但高手出招都是不露声色的,不可能玉皇大帝拿着刀跟三清拼命吧?所以表面都是和气的,背地里使招。
孙悟空其实也不傻,他现在实际上隶属于天庭和佛祖的合资企业,虽然跟太上老君的关系也处的不错,但是遇到这种大是大非的时候,他绝对不能站错队。因为有了玉帝的旨意,这孙悟空才胆大包天,做出了后面的一切古怪行为……
4、胆大包天的孙悟空
这三位道士并不是什么好人,甚至已经凌驾于国王之上了,这让玉帝看到,必然感同身受,非要处理:
又见黄门官来奏:“三位国师来也。”慌得国王收了关文,急下龙座,着近侍的设了绣墩,躬身迎接……两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视。他上了金銮殿,对国王径不行礼。
这还是国师吗?分明就是三个太上皇啊,就差最后一步灭国王了!再看我们的取景小团队是怎么做的:
那呆子急了,闻得那香喷喷供养要吃,爬上高台,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儿,你也坐得够了,让我老猪坐坐。”
这个猪八戒拱掉的可不是别人,正是送他武器的,甚至可能是他师父的太上老君,谁给的他这么大的胆子?这还用细说吗?如来佛祖再牛,在太上老君面前也只能是一个小学生,老君派出一个青牛精,他就得乖乖的送上几座金山,显然这不是如来佛祖能罩的住的行为。
把三个圣像拿在肩膊上,扛将出来。到那厢,用脚登开门看时,原来是个大东厕,笑道:“这个弼马温着然会弄嘴弄舌!把个毛坑也与他起个道号,叫做甚么五谷轮回之所!”
这孙悟空更加过分,直接把三尊圣象扔进了茅厕,还故作高雅的起名“五谷轮回之所”,所以不要觉得孙悟空是傻子,虽然在平顶山那里他当着老君的面也骂观音菩萨,可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你个童子弄了三座大山压的我七巧喷血,这个仇你真以为我记性差,忘了?
这次是孙悟空等人主动出击,逼着三大仙跟他们决斗,而我们也知道高手出招是不见血的,即使太上老君知道玉皇大帝的黑手,可毕竟这是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伤大雅,而且那三个大仙确实也做了一些坏事。只是老君压根就没想过一个处处受制约的玉皇大帝报复心到底有多重,也不会想过一个被三方势力玩弄的孙悟空一旦获得机会,又会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这三个道士虽然能借着太上老君的幌子让降雨部门下雨,但是一旦玉帝觉悟过来,太上老君也不敢当面对抗,要知道高手过招都是不见血的哦,至于这三个道士,也是修为不够,你们直接放过取经队伍不就得啦,他们继续取他们的经,你们继续当你们的国师,都是嫉妒心惹得货,最后非要比什么砍头、剖腹、油炸,这不是自己找死嘛,这么蠢的人,太上老君想救都救不了……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西游记中家道败落的叛逆公子,生生把好不容易攒好的好牌打没了!
更多精彩尽在众号:杨角风发作
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游记》在讽刺明朝的官场。
都说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风餐露宿,虎狼丛生,妖魔遍地,历经八十一难,好艰难好艰难的。
其实,比起绝大多数人来说,唐僧真是好幸福了,比如车迟国三妖。
他们为了修得一个正果,在终南山刻苦修道,出山后为百姓求雨,积累功德;给三清建庙宇,拍马,希望哪天三清能看到,一把把他们提拔上去,得到个太乙散仙这个妖怪梦寐以求的职位。
有人说三妖危害车迟国百姓,幸好有孙悟空降服了。这真是颠倒黑白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哪次不下雨发生了旱灾,就会出现大饥荒,人相食、易子而食的惨剧经常上演。而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解决了这一危机,避免了多少战争,让多少人能活下去,所以国王才这么信任他们。孙猴子杀了他们,车迟国再发生旱灾,看老百姓们怎么办。
求雨也不容易,登坛作法,走完程序,报风雨部门审批,雷公电母签字后,程天庭批准。
车迟国三妖只是道门的几个小员工,求雨项目能批下来就不错了,有什么困难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滚蛋。还指望跟太上老君直接对话,让他救命?想什么呢。也正因为他们毫无关系,跟太上老君差距太大,所以孙悟空三兄弟变成三清偷吃贡品时,把他们惊喜坏了。
唐僧不一样了,西天路上,叫天天灵,叫地地应。遇到啥困难了找菩萨,菩萨解决不了找玉帝,玉帝解决不了找如来,想调遣谁调遣谁。还给他定了成佛的名额。配备了这么多资源,还有啥困难能拦得住他?这种待遇,在现实中只有高官的太子、驸马、铁杆心腹才能享受到。为啥唐僧也能?因为人家是如来佛的二弟子啊,你几个无背景的虎鹿羊能比吗?
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谢谢邀请。多年不读此书,倒对少年时期苦读的《西游记》印象极深。至于车池国三怪斗法,应该是重要的章节,而且故事让人拍案而起。
我们知道唐王朝盛极一时,崇尚佛教,而实际上是儒、释、道三家三教合一的,所以在《西游记》中出现圣人,出现道教修炼的车迟国,出现乌巢禅师传授佛教的《心经》并不奇怪。三教又时常心照不宣,貌似合一,都自认老大。这也就有佛祖弟子法戏三怪杀三怪的另一面。
至于三怪为何能够请动玉帝降雨,主要是三怪掌握五雷法,而这个五雷法大有来历,据说当初玉帝为了方便掌管三界。特意降下的雷法口诀。掌握这些口诀的人,都能够求雨护佑一方百姓。三怪在车池国并未作恶,且受全国爱戴,主因是常以道法施雨。三怪拥有五雷法,玉帝不帮助也毫无办法。
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这个问题可以分作两步回答,第一、车迟国三国师为什么能请动玉帝降雨?第二、为什么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下面我来详细的解答一下。个人浅见,认同的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留言评论,感谢!01.为何请得动玉帝
书中车迟国斗法的时候,孙悟空曾经飞上云端,阻挡风、云、雷、雨四部施法,并询问奉谁的法旨,雷部邓天君回到:“那道士五雷法是个真的。他发了文书,烧了文檄,惊动玉帝,玉帝掷下旨意,径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府下。”
这里有个“惊动”玉帝,这个惊动很有意思,首先这国师的五雷法是正宗的、天庭认可的求雨法门,所以才能沟通玉帝;玉帝有感应之后,只要凡间不是像凤仙郡这样获罪于天,一般玉帝都会降旨下雨。
国师能屡次求雨成功,其实和国师本身没有关系,只要章程合法,换做任何一人,都有很大可能求雨成功。
02.为何请不动三清这个其实和求雨的章程一样,三位国师并没有合理合法的法门“惊动”三清。三位国师在书中介绍中,最大本事就是呼风唤雨、指水为油、点石成金这些法门,其中除了呼风唤雨的五雷法是正宗的外,其他的大都是一些障眼法,并没有长生之术。
这三位也想得个长生法门,那怎么办呢?那就只有祈求道祖三清了。所以三个国师建了一个三清观,昼夜诵经、大做法事、禳星求福,以求能“惊动”三清。
孙悟空首次戏弄国师,就是在三清观,当时羊力大仙认为是自家三人的虔诚“惊动”了三清,想要求个长生法门,最后却遭到了孙悟空兄弟三人的戏弄。
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师,虽然每日虔诚敬奉三清,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三清的回应;换句话说,三清从来都不知道凡间这三个妖怪国师的存在,那就更谈不上救他们的性命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就算这三位国师惊动了太上老君,老君也不一定救他们的性命,毕竟一来没有交情、二来这三位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救下来还会得罪唐僧师徒四人,没必要搭上人情、脸面,最后得不偿失。
文/三点文墨
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或吐槽,带你看不一样的文化趣事。
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书中车迟国三怪自己曾提到他们来自于钟南山,个人认为钟南山即道教的重要道场终南山,他们来自终南山,应该学的也是道教正统法术,故可以按正常程序,求的雨来。虽然可以求的雨来,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使唤天宫诸神,而是层层申请审批,不是请的动玉帝,而是求玉帝批准降雨。
三怪学终南山正统之道,供奉三清,可视为三清徒子徒孙。但是从他们供奉三清,而三星从未显灵,可见其实他们和太上老君是地位相差悬殊,根本不可有实际沟通,根本无法请老君来搭救他们。并且,三清地位远高于玉帝,并非说请的动玉帝就请的动太上老君。
实际上车迟国不过是佛道斗法的一个牺牲品而已。而已车迟国三怪在车迟国求雨等等事件,其实是有益于车迟国百姓的。现在唐僧师徒除妖离去,车迟国若再遇干旱,有谁来祈雨?估计只能阿弥陀佛了。
车迟国三道士为啥能请动玉帝降雨,却请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车迟国三个道士是私营老板,他们请动的并不是玉帝的法旨印信,而是通过贿赂行雨司的官员,然后派来风雨雷电助威而已。至于说请动太上老君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根本就没机会接近太上老君,级别不够太,上老君不会见他们也不会帮着他们的。
唐僧西天取经是由如来做项目经理,邀请玉帝当投资人,所策划的一个大项目,属于天庭重点工程。在这个项目里太上老君也有股份,能得到大蛋糕分红的。在唐僧西天取经以前,这些沿途的妖魔鬼怪就是一方创业家。这些妖怪在当地是呼风唤雨比神仙还灵,那么多老百姓便都觉得拜庙里的泥胚木偶就不灵了,都不愿意去庙里烧香拜佛了,所以天庭收入锐减,逼得太上老君不得不派童子下界当妖怪跟着捞两把。这时候孙悟空来了,当了打手把这些妖魔鬼怪打死打跑了,那么大家就得继续回庙里拜神,天庭肯定收入大增。所以,就算找到太上老君也没用,孙悟空这时候才是他们大伙集体最大的利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