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你以为我会回答那三个王子吗?显然这样的回答对不起我这脑袋瓜!孙悟空在遇到三个王子之前就收过徒弟的,而且不仅仅是花果山的猴子们,在五行山下他也有收徒哦!

孙悟空还压在五行山下就已经瞒着观音菩萨残忍的算计了唐僧一把!

(杨角风谈西游第61期)

我们前面通过好几期的篇幅讲清了唐僧取经的启动过程,虽然情况特别复杂,但是仔细的理清头绪,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到处都有观音菩萨的影子,而观音菩萨又是如来佛祖亲选的取经项目负责人!而取经项目又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在500年前的安天大会上就达成一致的项目!所以不管过程多么复杂,总之一句话,这些都是设计好的,唐僧非取经不可!

好了,我们终于可以继续把剧情往下推了,更精彩更黑暗的内幕也即将揭开!

唐僧终于带着唐王殷切的嘱托,带着自己的毒誓,带着自己的两个随从,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西去之路。那么他在取经路上遇到的第一险是什么呢?又是为何不情愿的收了孙悟空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孙悟空还压在五行山下就已经瞒着观音菩萨残忍的算计了唐僧一把!

1、诡异的魔王三人组:

唐僧与随从三人从长安一溜烟的到达了巩州城,又走了几天到达了大唐边界的一个山岭,于是第一个妖怪出现了!

……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这法师战战兢兢的偷眼观看,上面坐着的那魔王……

这正是寅将军,是一只老虎精,他们正想把唐僧等人吃掉的时候,怎么就这么巧,熊山君和特处士正好赶过来!这两个摇摇摆摆的走进了,竟然是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什么意思,就是听说他俩来了,慌忙跑着出去迎接!

再看他们怎么对付这三个人的,处士笑去:“可能待客否?”那魔王急忙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然后魔王将两个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最后竟然把唐僧给放了,行李和马匹也给留着!看到没,马都没吃哦!

我们分析一下三个怪的关系,首先这三个妖怪都是吃人的,熊山君和特处士是两个人一起行动,而且都是晚上行动。魔王寅将军是有手下的小妖头,从魔王奔跑迎接和领诺能看出,他见了另外两个妖怪是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的!把最好吃的首级和心肝也奉献给另两个妖怪的!可以看出他的能力远远在另外两个之下!但是他们并没有吃唐僧哦,为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诡异的刘伯钦

之前我也讲过这个人,这个人是不信佛的,但是他母亲对佛是半信半疑的,他是怎么出场的呢?原著中记载:

“三藏舍身拚命,上了那峻岭之间……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抬头看时,只见一人,手执钢叉,腰悬弓箭,自那山坡前转出,果然是一条好汉……三藏见他来得渐近,跪在路旁,合掌高叫道:大王救命!大王救命!那条汉到跟前,放下钢叉,用手搀起道:长老休怕。我不是歹人,我是这山中的猎户,姓刘名伯钦,绰号镇山太保。……”

这里面是有疑问的,因为唐僧把刘伯钦当成的山大王,刘伯钦及时纠正了唐僧的错误认知,先说自己可不是歹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是坏人,是猎户,是这个山的镇山太保!显然他不知道唐僧之前刚刚经历了什么,如果他知道唐僧遭遇过妖怪的话,他首先应该说的是自己不是妖怪!显然他作为镇山太保,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山上出现了妖怪!

而刚才也说了,那几个妖怪是晚上出没的,天一亮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刘伯钦必然是白天出没的,所以他们是遇不到的!另一种情况则是这三个妖怪刚刚出现不久,刘伯钦并不知道!

再看刘伯钦的能力如何?原著也写了,他单枪匹马对付一头猛虎,最后宰杀了老虎后,他还能“气不连喘,面不改色”!而且众兽见他都吓得跑开,可见这个凡人的能力有点匪夷所思的厉害!

3、刘伯钦跟孙悟空的关系

我们再看刘伯钦救了唐僧以后,他把唐僧带到两界山处,说就送到这里,再往前走狼虎不服他降服了,他不能过界!但是他们突然就听到有人喊“我师父来也!”

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

然后刘伯钦说“……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然后唐僧只得依从,一个只得写出了唐僧的无奈和不情愿!就这样刘伯钦带着唐僧过了界,直接带到了孙悟空面前。然后又是刘伯钦诚然胆大,走上前来,问了孙悟空几句话,再然后他又扶着唐僧复上高山,协助唐僧揭下了六字真言!于是把孙悟空放了出来!

看到这里小编杨角风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身手不凡的刘伯钦必然认识孙悟空,不仅他认识,连他的家童也认识,而且他的父母亲人都认识,而且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指引唐僧完成解救孙悟空的工作!

而且他受到过孙悟空的指点,所以他才不怕狼虎,前面我也说过他并不信佛教,为什么不信?看看孙悟空就知道了,所以刘伯钦才说唐僧是“念短头经的和尚”“你们出家人,偏有许多计较”等等话语!很可能孙悟空跟他讲了自己为什么被压在五行山下,还不是被如来佛祖欺骗啦!所以他对佛教没有好感!

4、孙悟空到底做了什么?

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终于有一天遇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跟他说了取经的事,然后就飞去长安城了!而此刻的孙悟空内心激动不已,总觉得自己得做些什么。于是他点化了两只野兽,分别是熊山君和特处士,占据各个山头,并安排他们晚上活动!又偷偷教了刘伯钦几手,安排他白天活动!

而熊山君和特处士就此得道,小有修为,结果这俩又自己收了一个小弟寅将军,毕竟这个小弟手下有几十号妖怪,增加了发现唐僧踪迹的概率和效率。于是他们潜伏在唐僧取经的路上,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了唐僧的两个随从,寅将军也并没有问为什么不杀唐僧,他在另外两个得道妖怪面前十分谨慎,所以连问都不敢问就这样把唐僧放了!

紧接着刘伯钦就出现了,他听说了唐僧是从大唐去西天取经的,是非常惊讶的,但也按照孙悟空的指示,完成了引导工作!

就这样在孙悟空的算计下,唐僧的两个随从死无全尸,凄惨的做了取经路上的第一批亡魂,也吓坏了唐僧!

而做完了这件事,几个妖怪凭空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如果这三个妖怪跟孙悟空没有关系,他被压在这里五百年难道不知道这里有妖怪吗?这可是取经路上的功劳,应该从山下解放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山中的妖怪杀光!而显然孙悟空并没有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要点化这两只妖怪?他要达到什么目的?观音菩萨知道吗?观音菩萨又是怎么做的呢?这里面到底又包含多少秘密呢?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西游记中三件相隔18年的事都发生在贞观13年,实为作者埋一秘密!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天庭的众神们戏称为“泼猴”,被徒子徒孙和志同道合者尊称为“大圣”,还被取经路上所遇的妖怪们骂为“弼马温”。他有通天的本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与分身术等诸多本领,甚至在大闹天宫之后,有了一对火眼金睛。如此猴儿可说是叱咤风云,威震天庭。虽然不是《西游记》中法力最强的,可他早年的一番折腾之后也闹了个四海八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孙悟空,到底有没有收过徒弟呢?

如此本领应该有人承继香火才对。然而三界中却并无悟空收过徒弟的消息。再看《西游记》原著,出入意料的是,他还真收过徒弟,这还不是名义上的徒弟,而是经过了焚香磕头拜师大礼的。

在《西游记》原著中,悟空为收徒弟,跟师傅唐僧请示道:“告尊师,恕弟子之罪。自当年在两界山蒙师父大德救脱弟子,秉教沙门,一向西来,虽不曾重报师恩,却也曾渡水登山,竭尽心力。今来佛国之乡,幸遇贤王三子,投拜我等,欲学武艺。彼既为我等之徒弟,即为我师之徒孙也。谨禀过我师,庶好传授。”而唐僧也是欣然的答应了。

提起收徒,却是一桩趣事。

原来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玉华州,这里有个人间的君王。而悟空和八戒一向自傲的很,谁也不肯去对一个人间的君王行礼膜拜。如此,问题就出现了。话说这位玉华王有三个儿子,看到自己老爹的尊崇地位受到了挑衅,作为王族的后代自然非常高傲和敏感,听说唐僧师徒对自己的父亲如此不敬便要和悟空等人拼个人仰马翻。结果,三兄弟根本不堪一击,果真被悟空打的人仰马翻。而这三人居然胡搅蛮缠的赖上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说巧不巧,这三个儿子所使兵器居然和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一模一样。而且三位王子振振有词的说,曾在梦中遇到神仙指印,梦中的仙人早有告知,有人会教他们三人武艺,并说他们的师父马上就会出现。聪明如悟空转念一想,这定是背后有人“撑腰”,想来所遇这事,自然是佛派高层特意安排。既然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如若不依了他们,自然是不肯罢休的。悟空计上心来,和二位师弟们一商量,一不做二不休,便决定收了这三位王子作为徒弟。

便行礼拜师之后,大王子便是悟空的徒弟,悟空既然真的做了师傅。便传授了金箍棒棒法要诀。后来孙悟空不惜耗费真元,帮助三位王子提升功力。仅用了一天时间,经过悟空所渡,三位王子从凡人肉体拥有了千斤神力。大王子已经能将金箍棒轻松握在手中,二王子和三王子也能将自己的兵器耍的有声有色。

为何仙界都不知道悟空有徒弟这回事?

原因很简单:孙悟空的徒弟本领太差。虽然悟空不惜耗费真元对凡人强行灌体让他们拥有了神力,然而,他们还是普通的凡人肉身。寿命并不长,而且,既然已经知道了是后面有人故意“做局”,孙悟空也只是传了一些基础的武艺而已。这三位王子的本领经过这一番传授,若在人间也算是有了上乘的功夫,然而这点本领在仙界和天界,却是不值一提。另外,悟空等人并没有传授徒弟们仙法妙术,没有仙气护体,凡人的寿命几十年便会终老,之后,再过几十年,便无人道哉。

收徒的意义何在?

刚才说过孙悟空已经知道此事背后有人做局。而这背后之人自然是安排取经的佛派高层。《西游记》这本名著的含义并不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起来的那般单纯,其中,如来这边的佛教和天庭这边的道教这两股势力一直在暗中较劲,互相较量。而佛派势力名为弘扬佛法,实为扩展势力。所以才有了取经这回事。

再看西游原著,灵山脚下的天竺国一直被人认为是佛派圣地,可在原著中所记载,当时整个天竺国,包括玉华州、凤仙郡,这里的百姓可都不信佛,大家都信道。也就是说,这里还是道教的范围。敏锐的佛派高人自然知道这个问题,所以在取经路上便安排了师徒结拜这回事。玉华州的三位王子既然拜了佛派的三位圣僧,以后继承王位之后必然会开宗明义,大力宣扬佛法妙义。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那十年之后,王子成为新的统治者,将佛法开枝散叶之后,慢慢的增加信徒,如此一番暗中布局,将天竺国的信仰整个推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经过上述,想必大家已经了解,收徒的意义并不是传宗接代,只是“弘扬佛法”罢了。而三位徒弟的功夫如何,是否名垂千古,自然没有人会在乎。如此机关安排,却是背后势力的斗法之举。虽然表面风平浪静,实在暗中波涛汹涌。正是缘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即便是收了玉华州大王子为徒,可是还是没有教授大王子金箍棒的使用方法,更没有教他神仙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也不过是教了凡人可以承受的练气和修仙罢了。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历史杂货铺 @公民帐号 、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西游记,大家估计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最开始讲的就是一只"野生"的猴子,在大闹了天宫之后,被佛祖压在山下。当时金蝉子转世的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观音菩萨就度化悟空,让他护送唐僧去取经,也可以因此消减过去的罪孽。

其实唐僧是没有多少武力值的,主要就是思想觉悟高,品德比较好,因此在菩萨的帮助下,收了不少有能耐的徒弟。如果说唐僧都有一票徒弟的话,那本事高强的孙悟空有没有收徒弟?收的徒弟又是谁?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

其实孙悟空是有收过徒弟的,小编收集了各种和孙悟空有关的历史书籍以及电视剧,发现可以找到踪迹的悟空的徒弟一共有三个,而且这三个徒弟身份都不一样,其中有一个是人,另外一个徒弟是妖怪,最后一个徒弟成了神仙。我们今天分别说一说这三个徒弟的身份。

先来说一说第一位凡人徒弟,他就是玉华国的大王子。当时唐僧一众人来到玉华国的时候,摊上了大事儿。因为当时国王正在驱逐僧人,唐僧等人为了躲避麻烦,就打扮成商人。太子领兵盘查僧人的时候,他们就躲了起来。后来为了惩罚国王此举,孙悟空黑半夜偷溜进了王宫,将国王等人的头发都给剃光了。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教训,国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以待客的礼仪对待悟空等人。那个时候,三位王子分别拜了悟空三人为师父,而大王子拜的是悟空,所以他也算是悟空的徒弟。

第二个是身为妖怪的徒弟,这个小编不是在西游记里面看的,而是在东游记里面发现的。东游记说的是八仙的故事,但是里面也出现了孙悟空的徒弟,他的名字叫做孙影。他究竟是何来历?这还要提到六耳猕猴。当时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他留下的影子就成了妖怪,孙悟空可怜他,就将他收为自己的徒弟,教他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他也算是孙悟空的徒弟。

最后一个就是后来成了神仙的徒弟,他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叫沉香。他为了解救自己的母亲,一路经历的磨难也非常多。沉香长大之后为了救母,四处拜师,最后找到了孙悟空。孙悟空也教了他不少本事,沉香后来就直接叫孙悟空师傅,后来做了神仙。

孙悟空的徒弟是谁?为什么三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你以为孙悟空真有其人?可惜了作者没活那么久,续作没做完。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就被风神了。然后作者就让孙悟空寿终正寝了。在大闹天宫之前倒是有一群猴子猴孙与老孙学武,可惜天赋太低,人语还没学会,武功能学多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