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最不能对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

你认为最不能对孩子做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话语,在一点点蚕食着孩子的内心,家长千万别再犯这种错误了

要说最难做的肯定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最难的教育,而父母是一切孩子教育的根源,培养一个孩子成功非常不容易,但是要毁掉一个孩子却有很多方法,而我们很多家长却在无意识中做着毁掉孩子的事情。

最刺激孩子自尊的话: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好!

图片采自网络

父母最常见的杀伤性话语:

“你看看杨叔叔家的孩子,多听话,还每天帮妈妈打扫家务!”

“你的小妹妹都会自己吃饭了,你白比人家大了!”

“这次考试,邻居小军又考了第一名!你再看看你,都不及格”

“你王阿姨家的女儿在市舞蹈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你呢?就知道玩!”

“你说说你,人家小李都能找到这么好的对象,你连个对象都找不到!”

“你看看人家小明,自己买房买车,你可倒好,还管我要钱?”

“你爸爸同事李叔叔家的儿子才11岁就能用流利的英语与老外交流了。”

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肯定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还传承了很多年。直到现在,别人家的孩子还屹立云间而不倒,最可恶的是这种生物到处都有,属于气死活人不偿命的那种。也最受全世界的孩子痛恨。

然而相比于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我们自家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觉得父母都不喜欢自己了,觉得自己好失败,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长此以往,一点点蚕食孩子内心,让孩子内心充满了不自信。

图片来自网络

杀伤力最高的一句话:你真笨,这种事情不能做!

图片采自网络

小编原先有一个同事,性格比较懦弱,做事不够强势,唯唯诺诺。但是后来升职到管理以后,问题特别多。看人都是低着头看人,很少敢大声说话。如果有员工跟他说话声音稍大一点,他就脸红,不敢说话了!最后实在是无法管理员工,辞职了。

而他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打击之下生活,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从小他做什么事情,首先不是得到的支持,而是打击,不管做什么,说什么,父母都想尽一切办法强调这不行那不行,你笨,你不能做。

比如:他想帮妈妈洗衣服,妈妈看到后马上让他放下:你这么笨,又会把水搞一地,一边玩去。

他想帮妈妈生火做饭,妈妈马上让他离开:你这么笨,烧到人怎么办?一边玩去。

他想跟小伙伴出去玩,爸爸马上制止,你这么笨,出去被车撞了怎么办?在家待着。

就是小时候这样的经历,以及工作后,有些领导也这样训斥他。导致他管理员工时不敢强势,也不敢强调自己的原则,也无法守住工作的底线,最终只能离开了管理岗位。而且找对象也不敢找条件好一点的,怕人家看不上他。然而到了这个地步,他求助父母帮忙买房,父母仍然在刺激他:你真笨,连个对象都找不到,还要我们帮你买房?

这句话杀伤力巨大,而且往往会造成两个后果,一个是孩子变得特别自卑,变成退缩性人格;另一种结果是孩子变得更加具备攻击性,你越说我,我越叛逆,最后变成攻击性人格。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破坏安全感最狠的一句话:你如果这样,我就不要(爱)你了;你如果那样,我才要(爱)你。

图片来自网络

举几个例子:

你再不把这碗饭吃完,妈妈就不爱你了!

你赶紧把这个玩具给小妹妹玩,这样妈妈才爱你!

你说你最爱的是妈妈,妈妈就买给你玩具,不说就不给买!!

这些话表面上是无害的,但其实对孩子的内心伤害更大。

我们首先要搞明白,我们希望孩子所做的行为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满足家长的价值观吗?家长喜欢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样才爱你;如果家长不喜欢你做什么,你偏偏做了什么,那么就不爱你了!这是什么胡扯逻辑?

这在无意中就培养了孩子的阿谀奉承,你喜欢什么我就说什么。你问我最爱的是谁?我马上回答是你。另一人再问同样的话,我也回答最爱这个。见谁都说他最喜欢的话,即使内心是抵触的,但是没有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爱,从而获得玩具、零食、游玩。

而往往不在父母面前后,又会去尝试做父母不让他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又会养成说谎话的坏习惯,这我相信每个家长都说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所以这句话隐藏的伤害太大了,我归结为内伤,短时间内表现不出来,时间久了,真的麻烦了。

最容易包装成善意其实带攻击的话:宝宝,你真棒!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话是非常多的人经常说的,可能是因为很多教育方面的知识书都会说,平时不管孩子做什么都多给孩子表扬,多表扬才会进步。

说的最多的话:宝宝,你真乖、你真漂亮、你真听话、你真懂事等等。

可是有的孩子觉得他心目中的自己并不那么乖,这样夸他反而让他心里有压力,因而对父母的称赞产生了反感。所以,他得到的赞扬越多,为了表现“真正的他”,就越可能有恶劣的行为。并且难以想象,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将来对自己会有清醒的认识吗?长大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或意见吗?

那么我们该怎么称赞呢?

说具体的事情便可,越详细越好,比如今天打扫屋子了,妈妈夸奖说:今天的地板都能照出人来,看着真让人舒服,但是厕所就差了一点。这样孩子有自豪感,下次地板还会擦的更干净,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厕所也会兼顾一下。

称赞只需要一点点,只要一点点就能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培养成敢作敢为,为自己负责的人格。

总结: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要让孩子能真正的明白,爸妈是爱你的,爸妈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你能表现的更好一些,也希望你成长的过程中充满快乐和自信。

但说到底,爱是无条件的,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爱的表现。

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关注一下孩子的内心,这些话他们真的愿意听吗?

我是杨角风,喜欢就关注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