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我实话实说,我喜欢宋词是从读过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开始的。当年也就15岁的样子,当读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我突然感到面前出现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正满脸哀怨地向我走来。后来,我又看了有关陆游和唐婉电影,深深地被打动了,同时心里恨透了陆游的妈、唐婉的恶婆婆。陆游和唐婉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啊,两人都才华横溢,互亲互爱。但是,两人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老太太认为唐婉把儿子迷住了,儿子整天介和儿媳妇秀恩爱,把自己的前程耽误殆尽了,老太太便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是个大孝子,不敢违背母命,将唐婉送回了娘家。但陆游实在太喜欢唐婉,便偷偷地另筑别院安置唐婉,老太太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五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散心,偶然遇见了唐婉,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词。1156年,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同年秋,唐婉便抑郁而终。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一段千古绝唱。我有时在想女人何苦这样为难女人呢,也许陆游的老娘太爱自己的儿子了,她也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沉浸在男欢女爱中不能自拔,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另外一个女人,拼了老命也要把这对夫妻拆散。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要在我们身边上演。
最后,再说一句,经考证:陆游与唐婉青梅竹马不假,但不是表兄妹关系。老太太也不是唐婉的亲姑姑,否则她也不会下手那么狠。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我见众生皆无意,唯独见你动了情。”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都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而有些人就算是岁月流逝也依然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唐朝贞元年间,在博陵县有一位上京赶考的书生,他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天资纯良,性情清高孤傲;平日里只是埋头苦读,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偶尔得空休息散心,也喜欢独来独往,他便是崔护。
许是连日的苦读让人有些烦闷,又或者是连绵不绝的春雨扰人心绪,适逢清明时节的到来,竟难得得出了一个晴朗的天气。崔护合上了手里的书本,想着去外面走走散心。于是他走出了家门,屋外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这一路走来,微风轻拂,飘来阵阵花香,太阳暖暖地照在身上,一片春意盎然,这一切都是这么令人惬意。春天的到来让他这连日来的苦闷都消散了不少。
苦读了一上午书的崔护深深地被这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所感染,他决定往郊外去走走,好好感受一下这春天的气息。于是他一个人兴致勃勃地独自一人走出门,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一边缓缓地走着,沿着小路走到了郊外,一条小河绵延远去,河岸上新栽的柳树正冒出了嫩黄的新芽儿,几只小鸟正停在枝桠上叽叽喳喳地说话呢,这一切都是这么新奇。埋头苦读的崔护许久没有这样的放松了,所谓苦读不知春已深啊。
一路漫行而来,看不完的花儿齐放,听不完的百鸟齐鸣,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礼物,也不知走了多远,多久,这里已经没有小镇上的喧嚣,没有街头小贩的叫卖声,也没有车马声,他还沉醉在这春天的气息里,仿佛将整个人都融入到了春天。
不知过了多久,崔护回过神来,便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四处一看,远处依稀有几户农家,隐在一片桃林之中,不仔细瞧还瞧不见呢。于是他想着去农家讨口水喝,便疾步而去。这里离城镇已经有些距离,他想着出来散步也有些时辰了,还得赶回去温书呢。这便加快了脚步往农家而去,在远处还不觉得这农家有多么雅致,走近一看,这儿的风景甚美。眼前这是一大片的桃花林,微风拂过,有桃花香气飘来,沁人心脾,看桃树枝上,桃花灼灼。沿着桃林里的小路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座小院儿门前,这小院儿不大,只有简单的几间竹屋,用竹子围成的篱笆绕着屋子一圈,院子里的一颗树下还挂着一架秋千,旁边不远处有一张小圆桌,四只凳子,看起来很是雅致。
想到这里,他抬手轻轻叩响了院门,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来开门,崔护有些失望,正等他要离去时,这时,院门缓缓打开了,一位妙龄女子出现在门口。或许有些遇见就是一生吧,一时之间,崔护看着这妙龄女子竟走神了:这位女子的脸蛋白里透红,随意挽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穿着一身素色的裙子,不施一点脂粉,竟像是仙子一般,不惹尘埃。这位女子微微一笑问道:“请问公子有何事?”崔护终于回过神来,顿时觉得有些失礼,便说明了来意,女子笑着请他进去。
坐在凳子上时,崔护还在想着这位女子,只见女子进屋端来了茶水,示意他喝,于是他端起杯子一不小心喝急了,呛着了,不由得咳嗽了起来。这女子一看他这样,便掩嘴轻轻一笑,这一笑在崔护的心里深深地留下了印象,像是一面平静的湖水里被投进了一颗小石子,湖面上漾开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随后他们二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崔护全然忘了要早些回去温书的事。从女子口中得知,她小字唤绛娘,几年前她跟随父亲在此隐居,看她谈吐不凡,问起她的家世,绛娘却不愿多说,于是他们二人便转谈到诗词之上,言语之间,绛娘也是对崔护欣赏有加。一位是知书达理,温婉可人的妙龄女子;一位是博学多才,俊俏有趣的年轻公子,试问,这谁又能拒绝呢?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谁能不动心呢?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讲究的是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的男女在一院子里喝茶聊天已经是破格了,在这
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两颗炽热的心互相吸引着,虽然如此,二人还是发乎情,止乎礼,两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还是没有做出逾矩行为。眼看天色已晚,崔护不得不离开小院往回走,女子将他送至桃花林外,看着他慢慢走远,才转身回走。
回到家里的崔护,一想到绛娘便心神不宁,书也无法安心看了,于是只得将她放在一边,专心读书,专心备考。而绛娘至崔护回去了之后,便是朝思暮想,魂牵梦绕,而这一切她又不敢与人诉说,这时间一久便生病了,她的父亲见女儿这样,便着急问女儿为何这样,最后绛娘将这事告诉了父亲。几个月过去了,绛娘依然没等到崔护再来找他,病情更重了,她父亲将她送到别处去修养了。
时光有序,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节,崔护看到城中一棵桃花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旧事,于是想要迫切地见到绛娘,想与她分享这一年来的所有的事。他便快步向郊外走去,还是那片熟悉的桃林,还是那熟悉的院子,还是那熟悉的摆设,他敲了许久的门,却不见有人来开门,顿时那种失落之感蔓延开来。
这十里桃林,桃花朵朵,依旧开得鲜艳,只是不见当时一起赏花人。万分失落的他,提笔在院门上写下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暮色苍茫,不远处炊烟升起,崔护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脑海里都是绛娘的样子,他想过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或许绛娘已经嫁人了吧,想来想去又觉得不甘心,于是决定再去探访一次。
再次去往那片桃林时,桃花已经谢了些许,清风拂过,飘起阵阵花雨。他去敲响了熟悉的院门,不久,门开了,不是熟悉的绛娘,是一位年迈的老者,他猜想这便是绛娘的父亲,老者请他进去,又是一番交谈,对于他的言谈举止,老者似乎还是比较满意,于是进屋告诉了绛娘,这一年多来,绛娘相思成疾,终于在听到了崔护来找她时有了精神。
后来,崔护依礼下聘,择一吉日,终于把绛娘娶回了家,二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才子佳人,这个词本身很美好,可惜,历史上才子佳人的爱情悲剧甚多。他们的故事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
一、找夫别找妈宝男
陆游,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一生写下大量的诗词。他的诗词取材很广,清新豪放,境界开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独具风格。他在诗词方面领风骚,成就很高,是名副其实的才子。
但是,他和佳人唐婉的爱情却是一个悲剧。两个人可谓青梅竹马,感情很深。结婚后谈诗论词,恩爱如蜜。
这对才子佳人志趣相投,本该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惜,陆大诗人的老妈却强加干涉,让儿子休妻另娶。理由有二:一是唐佳人妖媚,迷惑丈夫的心,让陆游沉醉温柔乡无上进之心。二是唐婉婚后几年仍未给陆家添一男半女。于是陆母勒令陆游休妻再娶。
在老妈和妻子之间,陆游选择了听妈的话,休了唐婉,娶了王氏,唐婉也嫁给了赵士程,一对恩爱夫妻最终劳燕分飞。
在沈园,陆游遇见唐琬,并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词。唐婉看到后,十分痛苦,和一阙《钗头凤》,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
陆游这个妈宝男,成了害死唐婉的帮凶。如果他不是那么听老妈的话,坚决维护自己的妻子,也许结局是另一个样子。
为了母亲,舍弃妻子,这样的才子令人叹息。亲爱的姑娘们,嫁人莫找妈宝男。
二,找夫别找多情男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是大才子唐代诗人元稹写的,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从所作(也有人说是写给莺莺美女的)。这句诗把韦从看作“沧海”,“乌山之云”,别的女子是小溪流,根本无法入眼。多么痴情的才子啊,对亡妻爱得死心塌地,矢志不渝。
其实呢?在韦从之前,元稹就和莺莺暧昧不清。韦氏才死不久,这位“痴情诗人”又和美貌的才女薛涛勾在一起了。
多情又不专情,痴情纯属假装,见一个爱一个,只听新人笑,不闻旧人哭,这是纯粹的渣男。姑娘们,千万莫找这样的男人!
三,找夫莫找负心男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很多人。不少介绍他们的文字中都说这对才子佳人十分相爱,琴瑟和鸣,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
那么,既然这么恩爱,为什么卓文君要写下《白头吟》、《怨郎诗》、《诀别书》呢?
卓文君曾在作的《白头吟》后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这是卓文君的《诀别书》。
这封《诀别书》恰恰说明了司马相如在飞黄腾达后,确实变了心,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准备弃糟糠而慕少艾。
这时候的他,恐怕早把卓文君忘到脑后。更忘了自己曾是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忘了卓文君当街卖酒的倾力相助。使人不得不怀疑他当初求婚取守寡的卓文君的动机。
司马相如仪表堂堂,琴技十分好,卓文君一见钟情。而司马相如投其所好弹奏乐曲《凤求凰》,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卓家的钱财。用这些钱财来铺就自己升官发财之路。
而一旦功成名就,他就暴露了花心的真面目,渣男一个。不过,也许是卓文君的文采打动了他,司马相如最后还是回到才女身边。
渣男自古有,有才不一定是好丈夫。没结婚的姑娘,找对象时要睁大眼睛。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一、卓文君的数字诗
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曾因写出《子虚赋》、《上林赋》这样的好文章,深得汉武帝的赏识,司马相如被用为郎后,顿觉身价倍增,觉得妻子卓文君配不上自己了。但是,他又觉得不好直言休妻,于是写给妻子一封信,投石问路,试探着办。
卓文君在家天天想,日日盼,过了整整五年才接到丈夫的这封信,真是如获至宝,她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十三个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可不是个等闲女子,那是个绝顶聪明的才女。这13 个数字的信,对别人来说,疑如天书,而卓文君很快就琢磨出它的奥秘: 13字,从小到大,唯独少了一个“亿”字,而“亿”字与“意”音同,无“亿”不就是要割断夫妻的意思吗?
卓文君看到丈夫的这种数字游戏,弯转着心思要与自己离异,真是伤心极了,她思绪绵绵,感情起伏激荡,并马上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燕,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咦!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卓文君根据司马相如来信中的数字,巧妙地连缀成文。把盼夫之心,怨夫之情写得感人肺腑。司马相如阅后愧疚不已,回忆文君与之私奔之情,遂回心转意,把文君接到长安,夫妻恩爱如初,直到百年。
二、王维买药试才女
唐代大诗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年轻时在居士山隐读,一天偶患疾病。便下山去药店买药。王维走近一家药店,见柜台里站着一位衣着素雅的美貌少女,全无俗气,便想趁买药的机会,试试这少女的才气。
王维走近柜台,问道:“姑娘,我出来匆忙异常,忘带药方,想凭记忆买几味中药,不知可否 ?
姑娘应道:“我店虽小,药材倒也齐全,客官直说无妨。”
王维想了想说:“我一买宴罢客何为?”
姑娘微微一笑:“宴罢客‘当归’,当归店内有。“
“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
姑娘说:“这是‘熟地’。本店有的是。”
王维接着又说:“三要买艳阳牡丹花妹。”
姑娘说:“牡丹花妹是‘芍药’,芍药也有。”
王维暗暗佩服姑娘才思敏捷,便继续问道“:我四买出征万里。“
“出征万里是‘远志’。”姑娘手指远志。
王维又说:“五买百年美貂裘。”
“百年貂裘是‘陈皮’。”
“六要八月花吐蕊。”
“秋花朵朵点‘桂枝’。”
“七要买蝴蝶穿花飞。“”这是‘香附’。”
卖药姑娘的这番对答,文思敏捷,王维听后,钦佩不已,心中顿生爱慕之意。不久,王维便买了求婚礼物,择日向姑娘求婚。后来果然结成良缘。
三、解缙妙对得妻
解缙从小喜欢吟诗作对,十几岁时他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在他附近住着一个告老还乡的李尚书,听说解缙很有才气,非常不服。心想,一个做豆腐人家的儿子,还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
对,十几岁时他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在他附近住着一个告老还乡的李尚书,听说解缙很有才气,非常不服。心想,一个做豆腐人家的儿子,还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
过年的时候,李尚书派家人去叫解缙,解缙一听,面带愠色地对李尚书派来的家人说:“新年新岁的,我一不欠钱粮,二不欠官银,他凭什么叫我去?如若真有诚意,该用大红帖子来请,否则我是不去的。”李尚书的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回报李尚书。
家人走后不久,真的又拿着大红帖子来请了,解缙这才跟着去了。解缙走到李尚书的家门前,等候在那里的人连忙把门关上,只开了旁边的一个小门,要解缙从小门进去,解缙见状,淡淡一笑,站着没动。这时,李尚书在门内大声说 道“: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李尚书听了一惊,这孩子口气不小,忙命大开中门,迎接解缙进去。
李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袄,就说:“井里蛤蟆穿绿袄。”解缙见李尚书穿的是红袍,就答道:“锅中螃蟹着红袍。”李尚书一听,暗想,这小东西果然厉害,我把他比作活的,他却把我比成死的。李尚书又用手往上一指,说道:“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意思是,你好大胆,敢在这里胡闹?解缙一听,神态自若地应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意思是,别看你是做官的,你敢弹我一指头?
李尚书见解缙着实聪明,有点儿喜欢这个后生了,于是命家人摆下酒席款待解缙。席间,尚书故意问道:“你父母是做什么的?”解缙说:“父亲在街头,肩挑日月卖;母亲在家里,双手转乾坤。”李尚书一听,这孩子真会说,他父亲每日挑着圆筐卖豆腐,他说是“肩挑日月卖”;他母亲每日在家里磨豆腐,他竟说是“双手转乾坤”。
李尚书想着想着,便决定将小女嫁给这个聪明过人的后生。于是,李尚书到里面去请夫人出来相陪,夫妻俩一商量,便把此事定了下来。席间,李尚书把这一想法说与解缙听,解缙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吃了酒饭,向李尚书要了小姐的生辰八字,解缙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当属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他俩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口口相传我想离不开司马相如的一首《凤求凰》和卓文君的《白头吟》这才子与佳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来,我们穿越一下回到西汉。
话说那司马相如呀,可真是一个穷苦可怜的孩子,早年家贫,仕途也不得志。父母双亡后便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的家里。
而那卓文君呢,人家可是富家大小姐,是汉代临邛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家里又有钱长得又美。别人是如何形容她的美貌的呢?
来看看,“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而且呀,还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当然人生不会一切都那么顺利,晴空万里也会突然暴风雨。
卓文君这么优秀,家里当然早已给其许配好婚姻了。给他许配了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
才子佳人的初遇缘分来了自然是挡都挡不住。卓王孙与王吉交好,王吉又和相如关系好,就在一次宴会中将相如也请了过来。受邀赴宴的司马相如,最终凭一曲《凤求凰》俘获了从门缝里偷看的卓文君的心。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以传爱慕之情。两人一见倾心,冲破封建礼教,在夜色朦胧中和相如双双私奔。
为什么私奔还不是因为家里人不支持。一个富家千金爱上一个穷小子的故事,也是段爱情故事的看点之一。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私奔的两人身无分文,生活窘迫。卓文君把自己的首饰全部典当了,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大小姐摇身一变为酒肆亲自当垆卖酒的掌柜。
相如打杂洗刷酒具。两人日子过得很辛苦,可是很是恩爱。
文君痛心写下《白头吟》可当司马相如被武帝封赏,一切看似苦尽甘来的时候,卓文君等来的却是他想要纳妾的书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唯独没有“亿”(无意),文君何等的聪明。
也正是在这样的直白要求下,卓文君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白头吟》,不指责谩骂,只回顾旧情。让司马相如回忆起往昔甜蜜时光,打动了司马相如的心,撇下了纳妾之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结语:在这段爱情故事里,无名我感慨的不是这段爱情故事有多浪漫。因为热恋之间的各种情感都很浪漫。
能否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是对爱情的最大的考量。
我佩服卓文君这样的女子。她的美丽不止她的才华,还有她的担当,面对感情的勇气与聪明。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中国历来就有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流传于世。
汉成帝与班婕妤的凄美爱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才有了《白头吟》中的:“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唐太宗与杨玉环如《长恨歌》中所说:“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一身。”此外,还有大诗人元稹为其妻做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有金石之婚的李清照和赵明诚。苏小妹和秦少游洞房三对联。《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陆游和唐琬凤头钗。还有我们熟知的梁山泊与祝英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