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公务员报考时间,看着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在“独木桥”上拼杀,看着一些所谓的资深公考辅导者把公务员这个职业神化、甚至妖魔化,作为一个当年应届“裸考”成功上岸已12年的“老衙役”,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当年的公考经历写出来,期望对现在还为公考迷茫的年轻人有所帮助。
毕业前的迷茫
我是2005年从西部一个小县城考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在我们小县城自己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然而去了山东才知道什么叫高考大省。我们整个系我的成绩排倒数几名,好多同学的成绩要放在西部省区都可以上211院校的,最可怕的是,人家一直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吃苦精神,是我这个外乡人望尘莫及的。
大学四年,我一直在努力追赶,不敢谈恋爱,不敢逃课,不敢打游戏,即使这样,到了大四时,我的成绩也只能勉强排在中等。大四的时间相对较多,班里好多同学都在复习准备考研,我自知自己考研肯定没希望,就整天待在宿舍里或者出去溜达。可是,看着同学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泡图书馆,自习室通宵达旦学习,自己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总该找点事做。
从江苏铩羽而归
大四第一学期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听高中同学说在复习考公务员,我就想,自己也考考,考上更好,考不上在找工作也不迟。刚好,过完年不久,有好几个省开始报名了,辽宁、湖南、湖北、江苏等,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统考的说法。
看来看去,再翻翻自己的钱包,只能选了一个最近的江苏,在查找职位时,看到个县叫“盱眙”,好家伙,我这个学中文的,居然不认识,就天真的认为,连我都不认识,肯定好多人不认识,那肯定报的人就少,就报了“盱眙县委党校”这个职位。最后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那个职位最终缴费人数是21人,还不算多。
当时职位报了就没管了,买了两本书象征性的翻了一下,还是该干啥就干啥。转眼笔试时间就到了,查了一下地图,就徐州离山东最近,所以笔试考场就选在了徐州。第一次考行测和申论,直接懵圈了,从来没见过那样的题,反正是稀里糊涂做完了。
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本来没报什么希望,一查成绩,127分(总分200分,行测、申论各100分),居然进面试了,居然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出7分,比第三名高出16分。没想到这么容易,也没有大家所说的那么难嘛。这就更放松了,认为自己很容易就能考上,所以面试也没怎么好好准备。
面试是各个地级市自己组织的,我考的盱眙县属于淮安市下属县,所以只能急匆匆的赶到淮安参加面试。只记得当时自己提着一套西装,先坐火车到徐州,再从徐州坐公共汽车去淮安,长途跋涉,到淮安都已经晚上9点多了,找了个小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又跑到淮安市委党校去参加面试。
可是,就是这个面试,让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了失败的滋味。当时的面试,是主考官读题,考生作答。我记得当时的主考官是个50多岁的领导,读题时口音太重,再加上自己一紧张,居然没有听清楚题,就那样稀里糊涂的就答了题,最终,面试成绩只有72分;最终,总成绩排名第二;最终,从江苏铩羽而归,和公务员失之交臂。
在陕西全市总成绩第二
从江苏回来,自己消沉了好久,回头想想,自己之所以失败,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己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好好复习的结果。
痛定思痛,去买了复习资料,开始像同学们考研一样,每天泡图书馆,每天自带干粮,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返回,那段时间虽然痛苦,但却充实,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复习了一个月。又有好几个省出了招考公告,其中就有我的家乡陕西。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不敢报太好的职位,就报了一个家乡地级市的一个小县,但招考比例也达到了1:18。
笔试时,自己比第一次参加公考时自信了许多,也沉稳了许多。走出考场,就觉得自己进面试问题不大。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查成绩的时候,132分,笔试成绩职位第一,高出第二名20分,第三名22分,笔试成绩全市第四名。虽然早就有预感能进面,但这个成绩还是出乎意料的,他带给我的不仅是惊喜,也是对自己这一个多月辛苦付出的肯定。
这个成绩,职位第二名要面试高出我10分才能反超我,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只要我参加面试,就肯定能考上。这样,居然轻松多了。
面试时,可能是由于主场的优势、也可能是因为有了信心不紧张了,面试成绩83分,居然是我们整个考场最高分。听到记分员报分的那一刻,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终于成功上岸了。按照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方法来算,总成绩居然市全市第二名。
就这样,我考上了人人都羡慕的公务员;
就这样,我去了一个以前从没去过的小县城;
就这样,我在小县城待了一年又遴选到市上机关;
就这样,我现在才是一个正科级领导职务;
就这样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已。
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每年裸考的人还真不在少数,这得从他们为什么参加公务员考试来说起。
假设某个地区报了100个人,裸考的大约有20人,近似于裸考的还得20人,然后40人是参加过考试,并且平时在准备但不得要领的。
但是重要的是剩下的10个人,他们可能属于志在必得的那一类,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考,而且水平都比较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头条上已经把公务员神话了,谁都想做这个喝茶看报纸,年底一百万的职业,即便年纪大了,没时间看书的,也都会报名碰碰运气,仿佛不报名就吃亏了一样。
考过公务员的人都会知道,那些题目不可能裸考就能成功的,最少也要知道考什么吧?这对于一些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即使想看,也看不下去。
所以不要看中某个岗位有多少人竞争,你的对手只有那个十几个而已,这十几个,也是相厉害,高手过招,胜败只在电光火石之间。
努力吧,别想着裸考能成功。
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儿子去年参加省考,裸考考了126分,没有入面试。老公堂妹的女儿考了130多分,大概比我儿子多了10分左右的样子,进面试了,最后以面试第一,笔试第二的成绩考上了乡镇公务员,我说儿子,你裸考,你爸爸堂妹的女儿参加培训了很长时间,结果分数就差这么10多分,你要再努力一点,不就可以了吗?结果儿子说,这10多分不容易挣呀!更可气的是,今年省考,儿子的大专学历,根本没有机会报乡镇公务员了。
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裸考的人很少,裸考考上的人就更少,以我们单位为例,2021年江苏公考,5个人参加公考,都是奋战多年的,准备比较充足,其中三个进入面试,两个考取。考取率达40%。
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我就是裸考的,感觉行测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大学高等数学及有关专业比如流体力学,机械制图等都考了,完全是知道怎么做就是算的速度变慢了,申论和高考语文没有什么差别,高考语文能考125以上的,申论都能上90分。
参加公务员考试有多少人是裸考的?
每年笔试裸考的人,有将近一半的人。
其实考生中大致有几类人:
1、励志考生,把公务员作为职业目标,会提早备考、了解考情等信息;
2、佛系考生,考不考得上随缘,考得上最好,考不上……反正我也有班上;
3、混合型考生,间歇性励志选手,今天还要努力奋斗,明天可能就随便吧,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
大部分备考都是公告发布后,才开始学习。
这时候是各个社交平台备考群最活跃的时候,各种学习交流心得、各类学习技巧、备考资料包、讲义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收藏夹和网盘(虽然可能最后都吃灰了)。
当然,裸考也有人上岸,一般是基础比较好、涉猎比较广泛(在行测笔试中可以体现),在一个是对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以及对当下社会背景的把握程度。去年省考,就有一位考生,裸考申论80分,评论一致说她是国家选中的打工人。
其实公务员考试,三分靠努力,七分靠运气。运气不仅体现在岗位的选择还有就是你竞争对手,去年浙江杭州一公务员3000:1,一考生第三名进面,面试没逆袭,但第一放弃,第二体检没通过,顺利递补上岸。不是说努力不重要,只是努力之后才更有竞争力,如果当初那位考生没有进面,后面再递补也跟他没关系了不是吗?
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踏踏实实学习,才是上岸的关键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