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放弃?太想当然了!不妨去问问,谁会放弃找婚姻伴侣啊?他们只是无奈地适应了,或者说被动接受了自己结不了婚的现状。其实,他们的内心仍向往婚姻生活,对婚姻存在着无限的渴望。
确实,很多超过30岁的农村单身男性过年不敢回家。关于这个问题,达文曾经跟很多人聊过。
比如,小李,他是朋友店里的一个雇员,已经连续三年过年没有回家了。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者,达文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几次对小李进行访谈式的采访后,初步有了一个答案。
小李是一名来自西北农村的未婚男青年,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据小李说,因为他家只有他一个孩子,他家的经济条件原本还还说得过去,处于当地的平均水平。然而,在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劳动能力,小李家的经济状况因此一落千丈。
从父亲出事以后,妈妈就挑起了家庭重担,既要下地干活,又得照顾他和父亲。妈妈的含辛茹苦,小李看在眼里却疼在心里。为了缓解妈妈的困难,初中毕业后,小李就选择外出打工。
离家之前,小李踌躇满志,觉得自己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在外面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改善父母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社会显然超出了小李的想象,他勤劳朴素的品格,并没有帮助他改变自己的生活。
教育水平限制住了小李的就业机会,虽然人才市场上高薪的岗位遍地都是,可小李手中却没有这些职位的敲门砖,可以供他选择的只有那些危险、低等的劳动密集型工作。
小李在南方的各种工厂打过工,在建筑工地干过,最后,他来到了北京从事了餐饮服务行业。
感情方面,小李原本在广东的工厂打工时谈过一个女朋友,两人相处的很好,都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是,女方父母坚持向小李索要18万的彩礼,无奈之下,小李只能选择放弃了这段感情。
眼看着认识的朋友们一个个步入婚姻生活,已过而立之年的小李却对自己未来能否“娶上媳妇儿”越来越悲观。
即便如此,小李仍然渴望着与异性的交往。我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个女孩儿谈恋爱,他却低下头说,没有时间。
他不说,我也明白,时间只是个借口,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
闲暇之余,小李喜欢用言情小说打发自己的时间。他经常幻想自己能像言情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样,与喜欢的女孩子谈恋爱,与她接吻、拥抱,与她一起生活。
对性的渴望,是一个男性的正常心理诉求。然而,小李知道,实现自己这朴素的愿望,比登天还难。
在讨论性方面的问题时,小李很腼腆,可以看出,在这方面他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
小李说,性压抑确实很痛苦。但是他没有像有的工友那样,将自己的“第一次”交给性工作者;也没有依赖于黄色录像,沉溺于“打手枪”;更没有像有的工友一样,与离异的女性、他人的妻子发生过不该有的关系。为了避免痛苦,他选择尽量去压制自己对于性的欲望。
对于一个正常的男性来说,长期的性压抑是无比痛苦的。然而,比性压抑更让小李感到难熬的,是他内心的孤独感。
小李说,白天辛苦的工作算不得什么,对他来说最难捱的其实是城市的漫漫长夜。夜晚本是身体和大脑的休息时间,但他却度夜如年。工作忙,身体比较累的时候还行,倒在床上他就能睡着了。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睡不着,漫长的黑夜无处排解自己那无尽的空虚。更悲惨的是,面对灯红酒绿,偌大的城市,他竟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也想不出一个他可以去的地方。
小李说,每天早晨醒来,注视着镜子中的自己:那双疲倦的眼睛,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眼神也越来越麻木。32岁的自己,俨然已经活出了42岁的状态。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即使在城市打工的生活要面对如此的孤独,小李也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即便是过年,他也会以工作忙走不开为由,等过完年再会去。
为什么小李过年不回家呢?
他给出了两方面的答案:一方面,是因为“彩礼事件”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的父母也觉得愧疚(觉得自己拖累了儿子),他不想面对因为自己结婚难而愁眉苦脸的父母;另一方面,“彩礼事件”被村里人知道后,他们似乎更关系自己的婚事了,因此他更不愿面对邻里对自己的婚事所谓的“关心”。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青年们普遍都结婚较早。如果一个人超过某个年龄仍未结婚,他往往会遭受来自家庭和乡村舆论的双重压力。因此,因为“大龄单身而不愿意回家”不仅仅是小李一个人正面临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几千万未婚男青年群体的普遍性问题。
小李的痛苦,只是中国农村几千万未婚男青年的群体缩影。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未婚青年就对自己的婚姻如此悲观了,那么,农村中年龄更大的未婚男青年们的心理状况,更是可见一斑。
小李说,因为他儿时的伙伴大都结婚生子,每次与他们聚在一起他都会觉得自卑和尴尬,所以他更愿意与单身男性来往。
小李认识的农村大龄单身男性也很多,他们其实大多对婚姻很向往,在他们的心中,婚姻仍然具有很高的地位。然而,因为他们超过了社会预期的结婚年龄,处于没有结婚,或者不能结婚的状态,影响了他们对成婚的期待。
所以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了“嘴上贬低婚姻,心中却期待婚姻”的矛盾状态。这种影响转而让他们产生了适应单身,或接受不能结婚的心理。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大龄未婚男性便逐渐适应或接受了自己结不了婚的现状。然而,他们内心却仍向往婚姻生活,对婚姻存在着渴望。
这种对婚姻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残酷现实,让他们对婚姻的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却是无奈。
为什么农村男性结婚越来越难?首先,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农耕文明的父权、父系家族的体系,决定了几千年来人类在生育观的强烈性别偏好。与此同时,我国儒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传统文化,又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强化了传宗接代的生育文化。
进而,重男轻女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进一步被放大。对男性的偏好和对女性的歧视,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认为女人就是赔钱货,溺杀、丢弃女婴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再比如,计划生育政策下,人们利用性别鉴定技术和流产技术,选择性的堕胎。
日积月累中,中国人口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失衡的出生性别比例,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当下中国的性别平衡,让农村未婚男青年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背锅侠”。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刚刚新鲜出炉,除了辽宁和吉林省之外,全国所有的省和直辖市人口中都是男多女少。
当然,除了男女性别比例失衡问题,造成农村男青年结婚难的原因还有“婚姻挤压”问题。
中国社会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并不是在近些年才出现的,根据社会学家的统计,这个问题其实贯穿了中国的历史。
长期以来,在一个同龄的男女中,总是会有一部分男青年找不到同龄的对象。于是,这些男青年,就会到下一年龄组的女青年中找对象。这就是“哥找妹”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婚姻挤压”。
于是,中国男性的初婚年龄就不断的被推迟,女性的初婚年龄也不断提前。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很多女孩十四五岁就已经结婚生子了。但如今不是旧社会,有个法定结婚年龄在那里摆着。于是,未婚男青年就越积累越多。
除去年龄上的“挤压”外,在婚姻择偶的选择上,男性也往往会在自身阶层以外择偶,通常是“下向婚”,而女性则相反,通常是“上向婚”。这样一来,处于最高阶层的男性和最低阶层的女性,在婚姻的选择上都有着相对更大的空间,而处在社会最低阶层的男性,以及高阶层的女性则面临着成婚困难。
于是,农村出光棍儿,大城市产剩女,就成为了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
农村男性,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男性,因为在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天然的劣势,就成了择偶市场中最弱势的群体。
结语“为什么你还不找对象?你难道不想结婚吗?”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李们总是这样回答:长得不够帅气,缺乏魅力;遇不到合适的;周围的女孩儿太少了;自己太害羞;没文化;我比较挑剔;不会讨好女生,等等……
“请说一个你认为的最根本原因!”
他们大部分的人会说,是因为——穷。
没错,是贫穷将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男性排除在婚姻市场之外,也把他们排除在正常的性实践之外。难以成婚,让他们在人群中饱受冷眼歧视,更让他们在孤独之中痛苦地忍受煎熬。究其根本,他们是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受害者,也是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受害者。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不是放弃!是娶不到,也娶不上。农村男人如果没有钱,嘴巴不甜,多半不受待见,说实话同是农村的女生大部分都嫁到了城镇里,留到农村的就更加供不应求了。我们这边农村差不多家家都有楼房有小车,地处江汉平原,位置条件也不错,都蛮多没有娶上媳妇。因为现在一般女方不愿意住农村了,还需要到城里买房,一套房加上彩礼压力山大啊。
大龄单身狗,特别是农村的,过年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王二婶,问最多的话是你找到媳妇没有,你看你多少岁了,谁谁孩子都打了多年酱油了。在农村人或者很多人眼中,找不到媳妇叫没有本事叫窝囊,反观那些渣男渣女一年换N个的会被别人夸奖叫能耐。这就是现实,不服不行。所以单身汪们抓紧找对象吧。还有些兄弟是,说多了听多了看多了,就越对找对象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也无所畏惧了。
据统计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000千万左右,僧多粥少,娶不上老婆是不争的事实。强烈建议国家有序放开国际婚姻,合理合法进口外国媳妇。比如缅甸、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和我们国情恰恰相反,都是女多男少。国际婚姻不仅缓解我们的光棍压力,还可以增加两国人民的互动交好。
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放弃找对象是事实,但是过年不敢回家就有点吹过头了,本人就老光棍四十好几了没娶老婆,主要算了一笔账,现在娶老婆买房买车彩礼加上结婚再花的钱,哪怕在很落后的地方估计前前后后也得花一百五十多万,我有一百五十多万不要过得太潇洒了,老婆随时都可以有而且个个年轻漂亮,还不要彩礼不要房不要车价格也不贵四五百的已经很有档次了,按每月4次一个月也就两三千快,拿出二三十万来玩那还不玩到老啊!还可以买俩二三十万的车开着,为什么不找老婆呢!找个老婆基本上都是那种一无所有要求还高的自己也没什么能力长相也一般,本人主要还是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所以还是做光棍快乐。
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放弃是无奈,
不是不想爱;
婚姻代价大,
无钱太悲哀。
单身虽寂寞,
图个人自在;
世界太精彩,
赏花花会开。
最怕过春节,
有家不敢回;
父母要逼婚,
只能闭紧嘴。
理解父母心,
不能怪社会;
结不结婚事,
遭罪不遭罪。
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一: 不是放弃找对象,而是想着,无论怎样也找不到,他们不是放弃,而是没办法。
我想,如果有一天,哪位女孩子喜欢他,他们是非常高兴,非常愿意结婚的。
二:30多岁男孩子,找不到对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最主要的原因,或者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穷,贫穷让他们找不到媳妇。只能打光棍,或者去做上门女婿,或者去找半路离婚有孩子的女人结婚。这时农村光棍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的路。
(2)交通不便,环境差,落后,是农村的代名词。现在的女孩子,都很现实,都是见过外面多彩多姿的世界。对自己的婚姻,当然是想着嫁到城里,或者男方至少在城里有买房子。所以,住在农村破旧的房屋,当然找不到媳妇。
(3)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造成的。重男轻女,农村若一个家庭,没有男孩,就会被人看不起,被人说三道四。所以,农村人只想要男孩子,不想要女孩子。久而久之,男孩子多,女孩子少,成了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
三: 过年不敢回家。越是年龄大了,找不到对象,越自卑感强烈。不想回家,不敢见人。
(1)现在过年回家,若带着女朋友,那可真的是如古代高中状元锦衣还乡一样。若没带女朋友,就成了家人讨伐的对象。家人的唠叨,家人的压力,家人的催促,家人通过媒婆组织的相亲。总之,让本就压力很大的男青年望而生畏,过年不敢回家了。
(2)若没找到女朋友,过年最好别回家,或者最好不要走亲戚。若没女朋友,且是大龄剩男。就成了亲戚们就议论的对象。有部分亲戚是真的出于好心,关心。但有部分亲戚,就是冷嘲热讽,看不起你,说你没本事,挣不到钱,找不到女朋友等等。真是第二重压力啊!
(3)大龄剩男,过年不敢回家,怕村里人笑话他没能力,没本事,找不到媳妇。成了邻居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第三座大山,让他们更不敢回家。
感觉农村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男性放弃找对象,过年不敢回家,为什么?
没钱,家穷。能力低,口才又不行。而且年纪也大了。因娶不到老婆。怕家人和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不敢回家过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