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因为,就该这么称呼皇帝啊,这是宋朝的规定啊。
“官家”出自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蒋济的《蒋济万机论》: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
官家,指的是皇帝。蒋济有点给皇帝戴高帽子的意思,一方面是规劝皇帝要贤明,既然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就应该像三皇五帝一样至公无私,对天下的子民都应当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是向通过这个称谓来向世人强调君权神授的思想。
从南北朝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不过还没有成为官方称谓。到了北宋,官家就成为了宋朝皇帝专有的称谓了。无论是,太后、皇后、妃嫔、大臣,还是宦官、宫女,平时都称皇帝为“官人”。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水浒传·第19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以上是《水浒传》中阮小五哼唱的一首歌,就连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也称宋朝皇帝为赵官人。从中可以看出,这个称谓背后的皇权思想在宋朝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这么说,“官人”就是宋朝上下对皇帝的称呼了?且慢!有一类人是个例外,不能称皇帝为官人。
这类人,就是皇子和公主,也就是皇帝的子女。按照规矩,皇帝的子女是不可以称皇帝为“官人”的。
皇子和公主该怎么称呼皇帝呢?或许你会说,那还不简单吗?我影视剧白看了?叫父皇啊!
叫“父皇”还真不行。如果他们真这么叫,肯定就会被认为是脑袋有病了。因为在宋朝,“父皇”、“皇帝”都属于书面语,不用作口头称谓。
那皇子和公主该怎么称呼皇帝呢?其实,在宋朝皇子、公主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与寻常百姓家一样,都是直接叫自己的父亲皇帝为“爹爹”。在正式场合或重要事宜中则不同,他们会和大臣们一样,称皇帝为“陛下”。
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官家可能有家天下,天下最大的官的意思。而且古代姑娘叫自己丈夫为官人。官人是一家最大的(官)。也就是“管着天下最大官的老公”。当然,不是皇后称皇帝为官家就是“天下最大的官的意思”/“天下管家”,有的也称“天家”。
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都说“官家”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称呼有什么深意吗?
其实,抛开这个称谓对大宋皇帝的特殊意义,它的含义很普通。据史记记载,“官家”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文献《西汉会要》中谱写到: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与亡秦。这句话里面的官家并不是皇帝的特殊称谓,而是多数古人对当时官府,即公家的代称
后来,在朝代的更迭演变以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官家一词又开始衍生出另一个意思—皇帝。到了宋代皇帝开始同意这个称呼了,官家就普遍被百姓们用来称呼皇帝,甚至大臣嫔妃们日常称呼皇帝也都是叫“官家”
以上仅仅是个人意见和分享希望你们喜欢!同时也祝愿大家生活开心工作顺利
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这个问题,就连身为皇帝的宋真宗赵恒也有问过呢。
在中国历史上,臣子对皇帝的直称,使用时间最长的就是“官家”。从东晋一直到南宋,九百多年的时间,臣子对皇帝的的称呼都是“官家”。
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官家可以指皇帝,但并不是皇帝的专称,直到宋朝才称为皇帝的专称。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中有说:“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他们把帝位禅让给贤能之人,天下为公,所以叫作“官天下”。后来的夏、商、周“三王”时代,他们则是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孙,家族世袭,所以叫作“家天下”。“官家”也就这样来了。
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关于这个问题,认真看剧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其实那位能把人气出内伤、被大家调侃“用头砸缸”的司马光大人已经为我们解答了:
司马光在朝堂上誓死进谏、要求赵祯严惩公主和怀吉的时候,用了这样的说辞:“世人皆称陛下为官家,是取‘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之意,皇帝是以天下为家,天下万民无不是陛下儿女,陛下岂可独爱公主,而将其余子民抛诸脑后?”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这段话说的就是华夏先祖们产生国家统治者的方式从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变成了五帝时期的世袭制,从“传贤”变成了“传子”。
这里的“官”和“家”都是动词,在这段话里,“官天下”和“家天下”并无优劣之分,只是国家治理方式的不同。
《蒋济万机论》中也指出:“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
电视剧《清平乐》中为什么称皇帝赵祯为官家?
《清平乐》的开播使得宋仁宗赵祯这位历史上著名的皇帝重新走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官家一词最早来源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书中写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而最早用官家称呼皇帝也不是从宋朝开始。《晋书.石季龙载记》就写道:“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石勒的侄子石虎对石勒不满,想要取而代之。所以称呼皇帝为官家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了。
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中写道: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里的“官家”指的就并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这说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
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渐变成了皇帝的专门称呼。
官家这个称呼兼顾了三皇五帝的美名,和秦始皇发明皇帝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官家给人的感觉给亲民,没有皇帝那么高高在上的感觉。
宋朝称“官家”多少有点职业分类的意味,就如同称医者为“医家”,诗人为“诗家”,农人为“农家”一样,官家就是指皇帝这个职业。
在这样的文化思想心态下,宋朝君臣才会有苏轼用官家代指朝廷的诗句,赵匡胤与开国功臣赵普的那段“天下何物最大”,“道理最大”的讨论,以及“不以天下奉一人”的朝野共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