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只要吃饭,那么必然就会在碗里留下污渍,古人虽然没有清洁剂,但是他们也有着清洗厨房用品的必然需求,所以肯定是有清洁剂的天然替代产品的——比如说皂角和草木灰。
但是皂角、草木灰去除油渍的功效有高有低,而且在封建王朝时期,只有那些富人才会拿皂角去洗碗,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只会用草木灰。其实对于当时大多数普通人来讲,草木灰就已经够用,毕竟他们碗里并不会存在太多污渍。
皂角富有人家所使用的皂角,本身是一种豆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广泛分布,也是本地特有的一种乡土树种,算是天然植物,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药领域内可以用于治疗粉刺,还能起到活血软坚散结的作用。
当然,这只能算得上是“次要功能”,皂角最引人关注的还是由于其属于一种效果较好的天然清洁剂,因此在封建王朝时期有不少老百姓都喜欢去树下找皂角,然后把它磨成粉末,用来洗头发或者是洗衣服。
但是随着皂角的大规模使用,消耗量持续增大,就直接导致物料变得越来越稀缺。此时很多比较有头脑的商人,看准供需现状,专门把皂角运到城市里去贩卖,久而久之皂角成为了一种有着经济价值的商业作物。
——当时很多贵族老爷,还有地主家庭特别喜欢这种可以起到较强清洁作用的天然作物,加上物以稀为贵,这个能体现自身地位与价值,那么其价格也自然而然水涨船高了。
后来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发现皂角还可以用来洗碗,并且它的清洁油渍的能力更强。只要把皂角适量倒入些许热水中,然后拿普通丝瓜布或者是小毛巾搅一搅,就可以有效清洗掉碗筷上的油渍。
而且使用效果更佳的是,皂角洗碗产生的泡沫很少,还有比较强的摩擦感,拿皂角洗过的碗并不会有明显油滑感觉的。只不过还是那句话,皂角的成本决定那时能用上皂角,并且拿它去洗碗的家庭是少之又少。
草木灰那么普通平民百姓又是用什么去清洁碗里的油渍?这就不得不说,如今农村还可以随处可见的一种东西:草木灰。
——简单来讲,草木灰是所有草本、木本类植物在焚烧后所留下来的残余物质。
在中国古代,焚烧各类柴草,都不可避免会产生草木灰,而普通老百姓为了避免浪费,会把这些草木灰收集起来,毕竟草木灰的利用领域还是比较广泛。
比如它同样有着医用功能,可以起到散寒消肿的功效。
除此之外,其本身还是天然肥料,富含大量的矿物元素,比如铁元素、钙元素等,只要在配制营养土的过程中掺入5%~20%左右的草木灰,便可以有效增加营养土的养分,从而促进培植在营养土中的农产品生长。
当然最主要的是草木灰呈碱性,拿它来洗碗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机械摩擦作用,把碗筷上的油渍擦拭下来。
草木灰用在地里时,也可以有效杀死地下病虫以及病菌,因此它还是一种天然消毒剂原料,自然它同样可以消灭掉存放时间过长的碗筷上所遗留下来的细菌与病毒,保障饮食卫生。
而且草木灰原料在农村可以说相当普遍,从地上随便找点花花草草,然后捡点木枝把它们烧掉,便可以搞出足够量的草木灰。
所以对于那时的老百姓而言,草木灰本身就是一种皂角的“平替产品”,它不需要价格,尤其是制作方式还比皂角要简单得多,得到的效果也并不弱,那它受欢迎就很正常了。
古人生活无太多油污对于古人的生活,我们一直有个误区,其实他们去除碗筷油渍的需求本身并不大,毕竟那时的老百姓由于碍于生活水平,一年到头恐怕也见不到几次油腥。
在先秦两汉时期,大多数人能吃得起一碗热羹就相当不错,拿油去做炒菜简直是奢侈。
大规模用油做菜,基本上是宋代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繁荣,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时间去研究如何吃得更好,所以炒菜也是从宋代开始普及的。
再加上那时中国的铁锅冶炼技术也逐渐完善,铁锅走入了千家万户,这才为炒菜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物质基础。
可是随着大宋消亡,后面的元、明、清三代在商业水平与开放程度上,与宋相比都有些许差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能够保持温饱就很不错了,只有富人家庭才会在自己家里养专门做饭的厨娘,或者是去城里的饭馆吃饭。
所以哪怕是在明清时代,也就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末期,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带油腥的炒菜还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的“稀罕玩意”。那连炒菜都吃不上,又谈何说会在碗筷中形成大量油渍呢?
因此古人使用草木灰便可以清洁大多数碗筷,反正里面本身也没有多少油腥。
总结综上可以看出,在古代使用草木灰和皂角去清洁碗筷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其实直到如今,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有使用草木灰、皂角洗碗除油渍的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草木灰、皂角远比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化学清洁剂安全得多,毕竟现代洗洁精本身富含多种化学元素,虽然经过专家的努力改造,让清洁剂对人体的副作用到达了微乎其微的水准,但终究还是有风险的。
像草木灰、皂角这样的天然清洁剂,其实更符合我们现在的健康需求。只不过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或许都没有见过皂角,也没有人会闲着去收集点草木来焚烧......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用什么去油污?
古时候没有洗浩精,洗碗主要是用土碱。
制作土碱,在两百年前主要是用碱蒿子制作。但是在我们老家,没有碱蒿子,那又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我们老家制作土碱,也是代代相传。大约还是我们上一辈的上一辈的上一辈。究竟是从清朝传下来的,还是民国传下来的,已经无从查考了。只知道这种土碱在当时作用很多,除了洗碗去油污外,比如那时没有肥皂,洗衣服可以当作现在的洗衣粉、肥皂用;还可以用作制作家乡的名小吃"米豆腐”的添加济。用它做出的米豆腐,那直是香飘十里,:垂涎欲滴。
说到制作土碱,那工序可就比较麻烦了。
所谓土碱,的确它的基础原料的确是"土"。这种土此土非彼土也。
在我们老家,屋内非常潮湿,于是,人们常常将房子修好后,在地面上安装楼伏,再在楼伏上铺上一层楼板,就叫"地楼"。
经过若干年后,地楼下面的泥土就含较高的碱。师傅将楼板揭开几匹,然后进入地浅,挖出下面50厘米的泥土。将这些泥土用水过滤,再将这些过滤的水用大锅在野外日夜不停地熬制。待水熬干后就成了雪白如盐的土碱了。这种土碱除了自用,主要是拿到集市上卖。
这是一种洗碗去油污的办法。
还有第二种办法。那时,我们老家的桐子树是当年的主要经济林木,所以每年收获的桐子很多。将桐子剝出后,把壳晒干,然后烧成灰,这种灰含碱也很重,用来洗衣服或者洗碗去油污也是很好的办法。这种碱用来做家乡的美食"米豆腐”,比熬制的土碱美食得多。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之前跟朋友一起出门露营,装肉的桶子里全都是油花血水,本来没打算在野外用到桶子,所以也没带上洗洁精什么的,可后来要冰镇西瓜要用桶子,所以想着清洗一下。
但是,光是用水洗,肯定还是油腻腻的,弄在西瓜上觉得挺恶心人的。
于是我就把桶子给冲洗了一下,然后在野炊生火的火堆里弄了不少草木灰在桶子里,又加了点水洗了洗,冲刷了一下,果然一点油渍都没有了,也没有任何腥味。
其实在古时候,没有洗洁精的时代,大多数普通百姓洗碗甚至是洗衣服什么的,用的也就是草木灰这种东西,讲究点的可能会用得上皂角粉,但也不是很常见。
咱们国家的碗碟,主要就是木制品或者是陶制、瓷制,并没有那么沾油,倒是现在的各种塑料与人工合成材料制作的碗碟,才非常容易沾上油渍。
如果是陶器或者是瓷器制作的碗碟,即便是有油渍,只要用热水冲一下就没有了。
自然,古时候又没有热水器什么的,而且居住在城池当中,柴火也是比较珍贵的,热水也没那么容易得到,平常要用热水洗碗啥的也并不那么现实。
古时候的人们要洗碗碟上的油渍,只要加上草木灰就可以了,反正跟洗洁精是一个道理,就是用碱性物质中和一下油渍,然后用水冲洗,纯天然无污染,非常廉价而且便利。
以前的人都是烧柴的,草木灰唾手可得,也不要多少钱,即便是没钱买柴火,路边的啥野草枯枝落叶什么的,烧成灰也照样能够用来清洗。
另外可能还有一样东西,许多人是想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地浆水或者泥巴水。
古代的人挖黄泥巴,如果有水渗出来,等到其澄澈透明就是地浆水,如果不等其沉淀就将其取出来也可以用来清洗碗碟啥的,用黄泥浆洗碗碟也很有效。
仍旧是同样的道理,泥浆之类清洗碗碟同样能够吸附带走上面的油渍,不过洗个碗总是去挖泥巴也不方便,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人们洗碗还是用灶火洞里的草木灰。
大多数人肯定都知道咱们有一种很传统的清洁物品,那就是皂角,不管是洗碗还是洗衣服与沐浴等等,基本上都是可以用得上的,另外无患子也可以这么用。
不管是皂角还是无患子,都是天然肥皂,都能用来清洁。
将皂角晒干磨碎就可以当做清洁剂使用,无患子晒干之后,只要沾水不断搓洗就可以用,但是皂角粉啥的都需要额外去买,也不是随时都有,主要是用来沐浴洗衣服的。
草木灰、皂角、无患子,还有用猪胰制作的胰皂、澡豆,也就是土肥皂,这些都是老祖宗们发明出来的清洁物品,与现代的化学制品比起来,这些天然物品效果出众而且无污染。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先讲个笑话,再来回答。
有一个家徒四壁的穷书生,特别爱面子,家里虽很穷,但总爱在人前炫耀。他每天总爱拿块猪油抹嘴,然后到外面跟别人说吃的什么什么好东西。一日,他正在家门外炫耀,他的儿子从家里跑出来,对他说:“爹啊,不好了,猫把你抹嘴的油偷走了。
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1.古代食物含油较少,油污很少。穷人家几乎没有油。一瓶香油吃一年。
2.油是稀罕物,古人也不舍得洗掉。
3.以小时候的经验,真有需要去掉的油污,一般是用麦麸擦,或者从灶膛取草木灰。
4.即使是刷锅水,一般也用来拌饲料,喂家禽家畜。
所以,基本不用替古人担忧。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说古代太遥远,改革开放前,谁家的碗不是舔干净油花再去洗的???
古代没有洗洁精,那洗碗怎么去油污?
洗碗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食器的发展,现代洗碗用洗洁精就可以很方便的去除碗上的油污,那么古代没有洗洁精,洗碗是怎么去除油污的呢?
对于这一点,古人自有妙计,甚至有些方法现代也依然适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淘米水去油污淘米水,清洁油污好帮手。
在古代人们对水的利用率很高,淘米后的水不仅可以用来浇花,更是洗碗去油污的不二之选,碗上的油污,用淘米水可以很好的去除,如油污过重,则可以把淘米水加热,往水里倒一滴醋,去油效果会更好。
在古代,淘米水去油污应用可以说是很广泛了,因为几乎无需成本,在古代普通的百姓人家也普遍使用,当然这种方式在现代也经常应用。
- 淘米水的清洁原理
淘米水是洗过米后的水,呈碱性,并且淘米水含有生物碱成分,亲油性,可以很好的清洁碗筷上的油污,使碗筷干净无油渍是良好的清洁剂。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草木灰去油污草木灰,别看我黑其实人家干净着呢。
木材、干草等燃烧后的灰即是草木灰。看草木灰黑黢黢,很多人会疑惑它是否真的能清洁油污,不要质疑,这货能清洁油污是真的。事实上,草木灰可以说是最早被应用的的洗涤剂。在《礼记•内则篇》中即有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可见其清洁能力,不仅能清洁碗上的油污,衣帽清洁也是不在话下。
草木灰的清洁原理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具有很好的去污能力。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纯碱去油污随着古人的不断探索,发现了天然纯碱,即碳酸钠,去污能力很好。
《本草纲目》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堵处,被人采篙蓼之属,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利也。”可以看出纯碱去除油污也是经过古人实践的。
纯碱去油污的原理
纯碱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与水混合后纯碱中的碳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呈碱性,油脂在碱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容易清洗。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溶液碱性增强,去污效果好。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纯碱不仅可以去除油污,茶壶中的茶垢,蔬果上的农药残留等它也能有效清洁,用途广泛,在现代生活中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
结语古人洗碗去油污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石灰、茶叶水等也可以很好地去除碗上油污。古人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落后,他们的生活智慧不可小觑,有些方式方法流传到现代也依然适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