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友好国家之一,也是我国在中亚地区一个特别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原本世界上存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后来在印度的干预之下东巴基斯坦自己独立成为了孟加拉国,所以现在的巴基斯坦指的也就是西巴基斯坦。

当年英国在允许巴基斯坦和印度独立的时候,故意给两个国家留下了一个克什米尔问题让他们彼此战争相互削弱。

直到现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也是阻碍两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巴基斯坦在刚建国之时将首都建立在了临近沿海大城市卡拉奇,但在1967年的时候,巴基斯坦突然将首都迁到了距离克什米尔地区很近的伊斯兰堡,而此地深居内陆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旁边就是一直在发生战乱的克什米尔。

那么巴基斯坦为什么要放着原本富裕而稳定的城市不要,反而要迁都到伊斯兰堡作为首都呢?

首先就是为了安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卡卡拉奇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所以说经济发展的很好,有利于与其他的海外国家沟通。

但是沿海国防这一块不好搞。巴基斯坦的水面军事力量特别的弱,与印度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尤其后来在印度有了航空母舰之后,印度打巴基斯坦像打小孩一样。

如果有一天印度突然从水面攻击卡拉奇的话,以巴基斯坦的武装力量根本抵挡不住。

而且建设海面及军事力量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巴基斯坦现在的国力也经营不起,所以卡拉奇虽然非常发达非常富裕,但是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安全的首都。

其次,是为了平衡巴基斯坦国家的发展,卡拉奇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如果将政治和贸易都集中在了巴基斯坦的西南部地区,那么巴基斯坦的内陆则失去大量的发展机会,都是会非常容易造成两端的社会发展度落差很大。

而为了平衡落差,必须在国家的两端都建立重要城市,而卡拉奇已经是一个经济贸易中心了,所以在伊斯兰堡建立一个国家政府中心,也是为了维持国内发展的平衡状态。

最后,加强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力量,同时为了加强与中国密切合作的关系。虽然印度在海军上比巴基斯坦强盛很多,但是在陆地上面两个国家还是有得一拼的,因此巴基斯坦将首都迁到伊斯兰堡。

一方面是为了安全,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强巴基斯坦对于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因为将政府迁到伊斯兰堡地区,那么周围的军事力量防控则会增加。

原本需要用来在海面上抵抗威胁的这部分军队,可以直接用到加强伊斯兰堡地区的军事防控力量上来。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伊斯兰堡的安全,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确保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如此做法有一点像朱棣当年“天子守护门的感觉”。

伊斯兰堡距离中国本土更近,而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都是战略合作伙伴,将首都设在此地,自然也就增加了双边贸易的机会。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把首都建在了临海的卡拉奇,那是一个超大的城市,人口目前达到了1200万左右,而面积有1448平方公里。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富庶的城市,经济方面那是没得说。但是,1959年,巴基斯坦放弃了卡拉奇作为首都,将都城迁到了拉瓦尔品第,1967年,巴基斯坦将首都又迁到了伊斯兰堡,直到今日。

伊斯兰堡地处巴基斯坦东北方,离克什米尔地区非常近,只有40公里左右,巴基斯坦为什么会选择伊斯兰堡,原因何在?

巴基斯坦把都城迁到伊斯兰堡,首先是为了安全

(卡拉奇街道景观)

众所周知,印度是有航母的,海军实力比上巴基斯坦强了很多,因此,当卡拉奇作为巴基斯坦首都时,风险非常之大。如果和印度发生大战,一不小心,首都就会被毁灭了,首都如果毁灭了,那巴基斯坦就像没有了头的国家,生存不易,更不要说发展了。

把都城迁到东北部,先是在拉瓦尔品第,这是作为过渡用的,人口有着一百多万,和在建的伊斯兰堡只有11公里。当伊斯兰堡建好后,国家政府整体迁了过去。

相比而言,伊斯兰堡地处内陆,离克什米尔地区40公里,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印度河大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安全性比卡拉奇强了很多。即便是印度,对于伊斯兰堡,也没有办法用常规武器快速拿下。

(伊斯兰堡夜景)

除了伊斯兰堡比卡拉奇安全外,伊斯兰堡距离克什米尔很近,著名的“中巴走廊”就穿过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这让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帮助。伊斯兰堡建在这里,可以防范印度快速进攻巴控克什米尔,进而破坏中巴走廊,如果在卡拉奇,印度发动快速战争会让巴基斯坦拦腰斩断,并且只能孤军作战。

所以说,伊斯兰堡的建立,有很大的防范印度人占领克什米尔的意思。简单说,将首都从卡拉奇迁到伊斯兰堡,安全性大大提高。

巴基斯坦把首都迁到伊斯兰堡,对经济有很大帮助

当首都在卡拉奇时,卡拉奇虽然经济很发达,但对于内陆影响不大,迁都之后,伊斯兰堡成为了政治中心,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伊斯兰堡经济上了快车道之后,全国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经济中心,卡拉奇和伊斯兰堡可以同时向内陆渗透,带动整个内陆经济的发展。

当然,伊斯兰堡建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更是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因为“一带一路”,因为“中巴走廊”,让巴基斯坦现在的发展更是加快了速度。这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

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建都伊斯兰堡是非常科学合理的选择。

整体来说,巴基斯坦迁都到伊斯兰堡,一是为了提高首都安全性,二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巴基斯坦的首都位置的变动情况。 1948年7月,印巴因为宗教问题分裂成两个国家,而而卡拉奇成为了巴基斯坦的首都。1965年,把首都前往临时迁至拉瓦尔品第,成为了临时首都,该城市靠近伊斯兰堡,是一个过渡性的跳板。1967年,正式将首都定为伊斯兰堡。

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东南部,濒临阿拉伯海,自巴基斯坦建国之初到现在一直是该国的第一大经济城市,地位与我国的上海类似。同时具有当地最大的港口,与世界其它地方交通便利。但为什么巴基斯坦于1967年舍弃了卡拉奇而将首都前往了位于克什米尔附近的伊斯兰堡呢?主要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政治安全的需要

从地图上来看,巴基斯坦是一个长条状的国家,首都位置必须能够兼顾两端,否则很容易被印度从一侧突破。而卡拉奇位于东南沿海的角落地带,很难辐射整个狭长的国家。而伊斯兰堡位置优越,位于巴基斯坦的大致中间位置,可以有效的串联和辐射整个国土范围。

图1 巴基斯坦地图

军事安全的需要

卡拉奇临近阿拉伯海,没有战略纵深。不像印巴两国陆军互有胜负,印度的海军实力远远超过巴基斯坦,首都选在卡拉奇会受到来自印度方面的巨大军事威胁。而伊斯兰堡地理位置优越,背靠喜马拉雅山脉,面对印度平原,进可攻,退可守。靠近与印度陆地对峙的前线,可以更好地管理占据国土四分之一面积的克什米尔地区,当发生战争时可以快速动员起来。与当年我国明朝朱棣将首都定在北京,天子守国门的意义相似。

图2 卡拉奇位置

图3 伊斯兰堡位置

总体布局的考虑

卡拉奇是一个商业繁盛、经济发达的出口型港口城市,如果将首都定在此处,势必加大其政治发展,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济的发展。而如果另外选在另一城市伊斯兰堡在建一个首都,可以专注其政治文化建设。这样整个国家就可以同时出现政治和经济双中心,这是目前国际主流的做法,是一种合理的模式。

同时伊斯兰堡环境条件优越,地处印度平原,临近拉瓦尔湖,水资源充足,这些都足以支撑伊斯兰堡的发展和建设。

图4 伊斯兰堡

综合以上因素,1967年,巴基斯坦把首都前往了靠近克什米尔地区的伊斯兰堡。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二战以后,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国家都迁移了自己的都城,而各国进行迁都的原因也都各不相同,比如巴西是为了缓解旧都压力并且开发内陆,缅甸是为了安全并掌控缅北。巴基斯坦早在1959年就决定营建新都,1967年正式将都城搬离沿海城市卡拉奇,迁移到了北部的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迁都的理由其实很多,首先就是旧都的压力太大,而且地处沿海容易受到攻击,不太安全;其次卡拉奇与内陆各地联系不便,对于整体发展羁绊不少;迁都靠近克什米尔附近的伊斯兰堡,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也有一种“天子守国门”的意味在其中。

印巴分治之后,新生的巴基斯坦最初将都城定在了沿海的卡拉奇。原本在18世纪尚且还是个荒僻小渔村的卡拉奇,在英国人到来之后迅速发展成为了大型港口,英属印度中后期,卡拉奇发展成为了印度河流域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当时南亚最大的粮食输出港口。巴基斯坦诞生之后,将都城建立在这里,卡拉奇也更加繁荣,至今都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

然而成为巴基斯坦首善之地的卡拉奇,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比方说这里人口过度膨胀,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水源匮乏等方面的问题。最初将都城设立在卡拉奇之后,巴基斯坦曾想将其作为直辖城市从信德省分离出来,不过却遭到了信德省地方的强烈反对,而信德省地方,也开始制造各种麻烦,卡拉奇越来越不适合再作为首都。

而更重要的是,卡拉奇地处沿海,可作为巴基斯坦的心脏,其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危险了,非常容易受到来自海上的攻击。尤其当时巴基斯坦与东边的印度还有西边的伊朗关系都不对付,随时都可能打起来,而位于沿海的卡拉奇在战时必然首当其冲,而以巴基斯坦的实力,也实在很难对卡拉奇进行有效的护卫,所以都城在卡拉奇着实不太稳妥。

再者,卡拉奇位于沿海,不远处就是肥沃而且水网密布的印度河三角洲,虽然这里的地理条件优越,对外联系也非常方便,但与广大的巴基斯坦内陆各地之间的联系就非常不便了。巴基斯坦的平原主要分布于印度河流域,北方人口稠密的高原地区,水路是很难到达的。巴基斯坦人口众多,一个偏于角落的都城很难均匀辐射大多数地区,也很难管理更多数的地方。

除了沿海,巴基斯坦的人口主要聚集于北方,北部耕地与牧场众多,不仅人口稠密而且族群甚繁,像是主体旁遮普人等都主要居住在北方。长久以来,巴北部高原山区一直都是诸多传统部族各自为政的局面,甚至知道如今都还存在着这种情况。当地很多部族都拥有很强的地方力量,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不控制好的话,就是个随时都可能发作的肘腋之患。

当时巴基斯坦考虑的是,将都城迁移到北部的高原地区,不仅可以更加安全,而且对于内陆各地各族群的掌握也能更加妥帖完善。伊斯兰堡的地理位置虽说非常偏北,还靠近克什米尔,但伊斯兰堡与内陆的联系,更加便捷。

伊斯兰堡虽然靠近克什米尔,可是这里背倚巨大的山脉与高原,面对着开阔的拉瓦尔品第湖与高山牧场,地形上相当易守难攻。将都城迁到这里以后,不仅更加安全,且有利于加强对于北方的掌控还有与内陆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广大内陆地区的开发,更重要的是,都城迁到伊斯兰堡,也是更加有利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获得更多主动。

伊斯兰堡与克什米尔基本处于同一海拔层级,两者之间交通联系相当便捷,而且克什米尔一旦有动静,伊斯兰堡作为都城,也能更加迅速做出更加有力的反应。印巴分治之后,克什米尔成为了印巴之间难以打开的一个死结,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巴基本确立了各自对于克什米尔的实控格局,而巴基斯坦也清楚,克什米尔问题一日没有最终解决,那么烽火就随时都有在此燃起的可能。巴基斯坦就是要趁着印巴对于克什米尔新一轮的交手发生前,将指挥中心迁到北方,将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克什米尔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出有效反应。

巴基斯坦当年迁都进行得雷厉风行而且井然有序,十多年的时间迅速在北方高原建立起了一座新的城市并且完成了迁都,而且随着迁都的完成,大量的基础资源也被带到了巴北方,极大促进了巴广大内陆区域的发展。如今的伊斯兰堡已经成为了巴第三大城市,当年迁都的各方面目的也基本都实现了,巴基斯坦的迁都行动可以说算得上相当成功了。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提起巴基斯坦,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巴铁,中巴是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又有多少人知道巴基斯坦的首都在哪里呢?告诉各位友友,是位于南亚内陆的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1967年从沿海城市卡拉奇迁移到这里的。

那么问题来了,巴基斯坦为什么会舍弃临近沿海发达的卡拉奇,迁都到临近印巴争议克什米尔地区,并不是特别发达的伊斯兰堡呢?

1.守住巴控克什米尔的需要

巴印围绕克什米尔问题打了几十年的战争,大规模的有几次,零星的交火更是不间断。可以说巴控克什米尔就是巴基斯坦的命脉。一旦没有了巴控克什米尔,把一大块领土丢了,巴基斯坦就没有了国家尊严,巴基斯坦在国际上不能立足,国内民众不能服气,国家很有可能四分五裂。

为了维护国家权益,巴基斯坦只能采取古代中国“天子守国门”的策略,把首都迁移到巴控克什米尔附近,确保国家更多的资源向克什米尔倾斜,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利益。

2.巴基斯坦特殊的版图

当时的巴基斯坦领土还包括东巴基斯坦,属于两块相互不相连的领土,而且相距离特别远。因为西巴是整个巴基斯坦的主体,在这里就不考虑东巴,单说西巴基斯坦,版图大体成长方形,从这个版图看,把首都布置在哪里都不是西巴的中心区域,都不能照顾到全国,也没有什么战略腹地。

考虑巴印冲突不断,巴基斯坦所以弱的一方,选择首都必须选择有利用防守的地方。原来的首都卡拉奇位于南部海岸,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而虽然伊斯兰堡距离巴控克什米尔的巴印边境很近,但巴基斯坦地形是标准的北高南低,世界第二高峰的乔戈里峰就位于巴基斯坦北部与中国接壤的地方,首都设在北部地区可以有效利用地形的条件。可以弥补巴基斯坦战略不深的缺陷。

3.把握临近中国的优势

中巴关系自不必细说,加上双方都有一个关系不太好的共同邻国,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好。如果保持中巴陆上联系不中断,就会持续得到中国的支持。对于巴基斯坦避免被印度击垮是很重要的。巴基斯坦与中国相邻的只有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因此,笔者觉得巴基斯坦把首都放在距离印度控制区很近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巴距离很近的区域。当时的中巴关系开始走近。尤其在中国取得自卫反击战胜利,更是鼓舞了在印巴战争中处于劣势的巴基斯坦。他们比较敏锐的认识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全力发展和中国的关系。而背靠中国,居高临下,对处于平原地区的印度是有很大威胁的。

4.新德里同样离克什米尔不远

虽然巴基斯坦的新首都伊斯兰堡靠近克什米尔,离印度边境特别近。但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同样面对这样的情况,而且地势较低的新德里比伊斯兰堡面对的防御压力更大。因此巴基斯坦选择把首都在克什米尔附近的危险是相对的,一旦印度要攻打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可以反击,长驱直入新德里。双方属于风险对等,印度也不敢贸然深入巴基斯坦,他们还是更多的希望拿走克什米尔。

5.首都功能被分化

巴基斯坦比较特殊的版图注定了它很难依靠一个首都来维持国家体系运转。虽然首都不在卡拉奇,但卡拉奇的政治作用并没有降低,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军港等优势,让卡拉奇实际上发挥副都的作用。

如果一旦伊斯兰堡被印度攻破,巴基斯坦很有可能会把卡拉奇升级为首都,发挥作用。这对于实力相对弱的巴基斯坦来讲,是有必要这样准备的,有备无患。

综上看,巴基斯坦之所以选择迁都到克什米尔,是为了背靠中国,集中力量守卫克什米尔地区,必要时刻和印度死磕。

当然,巴基斯坦也做了两手准备,实在不行就退守卡拉奇。作为南亚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始终是不稳定因素,症结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如果克什米尔问题持续僵持下去,对印巴双方都是消耗。

1967年,巴基斯坦为何把首都迁到了克什米尔附近?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将首度设在卡拉奇。卡拉奇好啊,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经济条件好,而且还是海港城市,临阿拉伯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巴基斯坦可以通过海路直接可以和中东同教国家愉快地玩耍和做买卖,是个做首都的好胚子。

然而,大自然总是公平的,给了卡拉奇这些优势,也在其他设定上调低了卡拉奇的首都优势值,而正是这些劣势,最终促使巴基斯坦营建新都。卡拉奇作为首都的劣势主要是太过偏僻、易遭受攻击、进一步发展受限。

卡拉奇首先是太过偏僻。那位要问了:“哎我说,你可刚才说了,卡拉奇可是海港城市啊,怎么这会又说偏僻了?你这不是扇自己大耳刮子吗?!"别急,听我说,确实卡拉奇临海,它交通便利。不过我们看看巴基斯坦地图,从西南向东北内陆延伸,呈不规则长方形,而卡拉奇处于最西南的边上,距离巴基斯坦其他地域太过偏远,作为首都,不能光考虑经济,更要考虑政治整合和凝聚,这么偏僻的地方,对于巴基斯坦一个新成立且本就凝聚力不足的国家,那时间长了肯定出大问题。

其次,易受攻击。巴基斯坦与印度是宿敌,自独立至今都是。卡拉奇作为海港城市,容易受到来自印度从海路上的攻击。印度海军就那么强大?那看跟谁比,跟巴基斯坦比,强大这个词儿也不算太过夸张。同时,巴基斯坦优势不在海军,而在陆军,巴基斯坦陆军战力强悍,同数量血拼,绝对胜过印度。当然,印度才不会跟巴基斯坦同数量血拼,肯定会用自己块头压巴基斯坦。不过,巴基斯坦将都城迁到内陆,终究便于发挥自己陆军优势。

第三,卡拉奇进一步发展首先。卡拉奇作为海港商业城市,发展到巴基斯坦独立时,人口已经非常稠密,再添加上政治功能,会更加吸引资本和人口的聚集,会加重卡拉奇的拥挤,大城市病会愈发严重,不利于首都功能的发挥。所以,向外有效的疏解政治功能,便于卡拉奇经济发展,也利于首都发挥对内整合,对外御敌统筹的功能。

那么为什么选在克什米尔附近营建新都伊斯兰堡呢?而不是迁到其他内陆大城市?其实和上面一样,都十分拥挤,到哪儿都是拥挤,而且这么拥挤的地方,进行国防规划那难度太大,那迁过去干啥。同时,哪儿都有地方大佬,都想让都城到自己的地方,那样便于控制首都,进而将自己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各地斗争,你说迁哪儿?太难了,迁这那不乐意,迁那边这又不乐意了,搞不好还闹个内战啥的,索性哪都不去,单独划出一片地方,建个新的,这就有了伊斯兰堡这片地方。

那位说了,卡拉奇不是偏僻吗?那怎么不在巴基斯坦正中心划块地方来一个?怎么跑克什米尔那边,也有点偏僻啊?有理,但是伊斯兰堡虽然地理位置上稍偏僻,但是紧挨着克什米尔,这可极大的增加了伊斯兰堡乃至巴基斯坦的政治整合力。

巴基斯坦以伊教立国,要保护所有穆,这是巴基斯坦立国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克什米尔也是以穆为多数,却被印度占着一大块,那巴基斯坦国家就必须收回,至少嘴上一直不能放。将首都定在克什米尔附近,向全国展现了收复决心。虽然地理偏点,但是却处在巴基斯坦民心的正中央,处在巴基斯坦立国合法性的最核心。所以,位置偏,但是合法性一点都不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