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钱学森等人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并且为我国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才能迅速站起来,对于我国来说,他们是当年一笔不可多得财富。
在1955年经过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争取,钱学森等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之后立刻投身到了科研工作之中,在他们这些人的带领之下,我国的众多科研人员很快就研发出了两弹一星,并且在航天领域也获得了巨大战果,让我国科技迅速发展了起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但不得不说,钱学森等人的回国之路却是相当坎坷的,之前一位美国海军高官就曾表示,无论钱学森走到哪里,完全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而且在白宫内部也一直认为,宁可把钱学森等人在美国击毙,也不能让他们活着离开。
即便如此,这仍旧阻止不了钱学森等人回国的脚步,早在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传到了钱学森的耳朵里时,他在为祖国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召唤,于是他决定踏上回国的征程。
但不料事情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次便遭到了美国海关的关押,虽然后来被麻省理工学院保释了出来,但是在那近半个月的时间里,钱学森瘦了近30斤,随后又不幸遭到美国政府的监禁。
这件事传到了北京,受到了我国的高度关注,周总理要求美国停止这种有损他人主权的行为,并且释放所有华人科学家。不仅如此,周总理还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声,和美国进行谈判,但都被美国拒绝了。
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多次和美国外长进行协商,甚至为表示诚意,释放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扣押的美国飞行员。而随后,美国也做出了让步,同意解禁钱学森等人,允许他们回国。
在回到祖国的怀抱之后,钱学森等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因为那个时候的钱学森等人早就被各国的间谍盯上了,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我国做出了巨大努力,不仅为他们配备了24小时贴身保镖,还给他们配备了食品检验员。
在当时,不管是送往他们住处的哪一种饭菜,都要经过检验员的检验,而且,饭菜的样本还要在送往他们住处之前被留下一些,以防有人对他们下毒。
在薪水方面,拿钱学森一个人为例,每个月政府给他发放的基本薪水为335元,再加上各种补贴的话,差不多在五百元左右。
可能对于现在来说这些钱实在是太少了,甚至都比不上很多人一天的薪水,但是那个时代我们可想而知,这些钱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就拿我国的来过元帅们来说吧,他们的月工资也不过在500元左右,而钱学森的待遇已经可以和开国元帅们相提并论了。
而且,当时他的房子和专车政府都是给其配备的非常完善的,所以这些钱他是根本花不完的。
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给的的待遇可以说是非常高,毕竟他们这类人对于我国的科研领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在钱学森的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单,这三张工资单全部都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捐赠。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工资单早已经发黄。▲1996年4月份工资单
虽然工资单已经发黄,但是上面的字迹仍然很清晰,可以看得出来钱学森先生每个月的工资如何。而最下面黑色钢笔的字迹,则是由钱学森的秘书所写。
这三张工资是1996年的1月、2月和4月份的,从工资单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钱学森的职务是一级特,级衔是特级,开始工作时间是1955年的11月份。
这第1张照片当中,他的职务工资是1465块钱,职务津贴是80块,特殊津贴100块,福利补助60块,水电补助6块9毛4,军龄工资41块,住房补贴10块,院士津贴200块,饮食补助50块,代扣房费33块8毛8。
最下面还能看到黑色钢笔写的字,交党费46,因此总共实发工资1979块08分,再减去党费就剩下了1933块08分。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到底是怎么算工资的呢?从这个工资表也可以看出来,工资大头是职务工资。那么像钱学森这种特殊人才,他们的职务都是怎么确定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右上角的时间,1955年的11月份,这个时间也是钱学森被派往东北考察的时间。尽管因为工作原因,钱学森被多次派往其他地区,但是一直隶属于军队编制,听命于中央军委领导。▲1996年2月份工资单
像钱学森的工作,应该被编入解放军文职干部。比如一些科学研究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他们也是属于文职干部。
而根据钱学森从事的工作来看,他应该是军队编制下的专业技术干部,属于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的工资根据技术的等级,又设置了1~14个等级,其中1级是最高。不过我们看工资单上的职务,上面还有一级特,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职务是和钱学森的工作单位有关,因为钱学森回国之后,曾经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
而钱学森作为特殊人才,肯定要给予特殊的待遇。而怎么定待遇呢?这可不是简单的几个研究所领导就能确定的。
因此当时研究所的领导,把这个问题专门致函国务院的人事局。在这份致函里面,除了讨论钱学森的待遇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邓叔群。
邓淑群是当时真菌植病研究室副主任,和钱学森一样是特殊人才。因此经过商讨之后决定,把他们两人定为特级研究员。因此钱学森的职务等级也就成为了一级特。▲1996年1月份工资单
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在钱学森的职务后面,还有一个级衔。军衔前面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这个级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部队里面的文职干部不属于军衔,不过为了和军队的军衔相对应,特地把等级称为级衔。
文职干部里面的级衔,又可以划分1~9和特级,共计10个等级。而钱学森作为高级人才,肯定要按照最高等级特级来认定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特级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要知道像钱学森这样的重要人物,经常要需要各种会议上面听报告、做演讲等等。
这里面就是牵扯到了一件事情,给钱学森什么样的政治待遇呢?后来这个问题也是请示了国防科委和总政治部,有了一个确切的答案:享受少将及政治待遇。
除了大头职务工资之外,还有一个军龄工资。而钱学森的军龄应该是如何计算的?其实是参照了部队里面退休的文职干部的标准发放。虽然上面的工作时间写的是1955年的11月份,但是钱学森的军龄应该从1956年算起。
因为1956年的10月8日,国防部的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担任国防部第5局第1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以及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从这个时候开始,钱学森才算是被编入了部队编制。因此等到1996年发工资的时候,正好是41年了。倒着推也是一样的,56年入编,加上41,正好是1996年。
当时退休的文职干部的工资发放方法,是在去一年的基础上递增一块钱。所以我们从工资单上可以看出来,这个军龄工资是41块钱。
其他发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院士津贴了,有200多块钱。因为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因此每个月可以享受200块钱的免税津贴。
同时根据当时发布的相关规定,钱学森还可以每个月领到100块钱的特殊津贴。上面两个津贴在退休之后仍然享用。至于说工作上面的其他一些补助,都是根据不同时间发布的规定而来。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对于中国人来说,钱学森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妇孺皆知。他是我国的科学巨擘,一生创造了许多奇迹,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中国导弹之父”“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等等。其中,最能概括体现其贡献和价值的,莫过于“共和国的脊梁”的称号。
(钱学森旧照)
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和父辈的教诲,儿童时代的钱学森就聪慧异常,天赋惊人,各科成绩十分优异。
1935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得到了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的机会,专门进修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也就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生遇到了世界力学泰斗冯·卡门。在他的指导下,钱学森获得了数学和航空学博士学位,师从冯·卡门开展空气动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
在美国20年的学术研究中,钱学森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他先后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特别是他和冯·卡门一起建立了“卡门-钱学森”,提出“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理论。这让他誉满全球,他也成为全世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青年才俊。
钱学森的成就,也受到了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美国给予了很高的荣誉。冯·卡门曾夸奖他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越了我。”
由于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他在生活上所享受的待遇也极为丰厚。1939年,只是研究员的钱学森,年薪只有2000美元;1943年,当他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时,年薪已达到了5000美元;1946年,晋升为副教授的钱学森可以享受7000美元的年薪;到了1947年3月,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年薪高达9000美元。这个年薪在当时的美国都算是高收入人群,此时的钱学森年仅36岁。
也就在这一年的7月,钱学森和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成婚。
(蒋英旧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钱学森心潮澎湃。深入骨髓的爱国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他动情地对妻子蒋英说:“新中国需要我们,我要回去!”
从此,钱学森就默默地做着回国前的准备工作。
1950年,当钱学森夫妇俩准备启程回国时,在旧金山遭到美国当局的扣押,并被无理关押了15天。即使后来被释放,但他仍处在被监视和软禁的状态。
其实,美国方面之所以扣留钱学森,无非是忌惮他的学术成就。时任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曾说过,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1955年,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帮助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从小立志报国的愿望。
那么,回国后的钱学森待遇如何呢?
回国后的钱学森,被任命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定为一级教授,每月工资331.5元。这在当时的中国,也算高收入,但和钱学森在美国所享受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这个工资待遇一直持续到1982年。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曾讲述过一个故事,当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后,酷爱摄影的钱学森将这些钱全部用在了购买胶卷上。到了月底,才发现钱不够花了,不能像在美国那样大手大脚地开销了。
(钱学森旧照)
钱学森和夫人回国后,一直住在一套老式公寓里,公寓十分破旧。组织上曾多次提出,按标准为钱学森盖一幢小楼,建造一个独立的小院,让他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处安静的栖息之处。但钱学森断然拒绝了组织上的提议,认为这是脱离群众,搞特殊化。
钱学森曾说过一句十分有名的话:“我姓钱,但不爱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淡薄名利是钱学森的一贯追求。
1962年,钱学森的两本专著出版,得到了数千元稿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但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钱学森转手就将这笔钱捐给了国家。
1978年,国家为钱学森的父亲落实了政策,补发了3000多元的工资,他二话没说,将这笔钱全部作为党费上交了。
1994年,钱学森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的100万港币奖金;2001年,他又获得了100万港元的霍英东“科学成就终身奖”奖金。但这两笔钱,他连支票都没看过一眼,就吩咐秘书转交作为沙产业的治理基金。
当蒋英代替钱学森前往广东领奖时,90岁的钱老曾睿智而诙谐地对夫人说:“你要钱,我要奖好吗?”
“钱和奖”,正是两人姓氏的谐音。
钱学森曾说过一句话:“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对我一生的工作满意,那才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参考资料:《走近钱学森》)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他归国之后享受的各种待遇都是非常高的,其中一项特殊待遇不仅在中国科学家中绝无仅有,而且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都没有。
钱学森简介钱学森(1911-2009年),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上海。钱学森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北京度过的,1929年秋,钱学森进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
1935年秋,钱学森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就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0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
1939年6月,钱学森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
后来钱学森就开始在美国的研究和任教生涯,并获得安全许可证,可以出入美国的五角大楼;1947年,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并且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新中国刚刚成立,钱学森就积极准备回国,结果就在美国开始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拘捕15天,获释后一直处于软禁之中。
经过长达五年的磨难与抗争,最终在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下,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60年钱学森主动提出辞去院长职务改任副院长,后来钱学森的职务基本上都是副职,专门从事领导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政治待遇钱学森一家从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周总理得知钱学森平安归来,立即打电话给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指示要热烈欢迎,接待好钱学森及其家人。
中国科学院秘书处负责人早就受陈毅副总理的派遣,在深圳迎接钱学森。随后陪同钱学森一家到上海探望钱学森的父亲。
钱学森乘坐的火车抵达北京火车站的时候,受到一大批科学家的热烈欢迎。
随即陈毅副总理,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领导都接见了钱学森。
1956年1月30日,第二届政协第二次会议增选钱学森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时钱学森才刚刚回归祖国3个月。2月1日晚上,毛主席宴请全国政协委员,特意把钱学森安排在自己右边,还亲自向大家介绍钱学森:“他是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王,火箭王!”
毛主席还伸出五个手指头,对钱学森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我看啊,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得多………”
周总理、刘少奇、朱德、叶剑英等领导人都先后接见了钱学森。后来毛主席更是多次接见并宴请钱学森,勉励他为国防事业多做贡献。
1959年,钱学森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9年,钱学森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86年,钱学森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姓钱不爱钱钱学森1955年回国之后,中国科学院就按照教授一级工资,给钱学森每月335.8元人民币。1957年起,钱学森每个月增加100元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津贴,另外,中国科学院每年年底还会给钱学森500元的奖金。
钱学森的收入虽然无法跟他在美国的工资相比,但是和普通人相比,他的工资已经是很高了,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作在32至140元之间。
钱学森姓钱不要钱 。1959年、1961年钱学森两次获得稿费分别为3700元、11568元,他全部捐献给中国科技大学;苏联在1957年给他的礼金折合人民币14700元,他也全部捐献。
凡是钱学森和他人合写的文章,钱学森总是把自己的稿费让给合作者。1990年以前,钱学森和他人合作著作7部,他把自己应得的14238元,全部赠给合作者。
享受四副两高的待遇1960年初,周总理指示副总理聂荣臻和公安部长罗瑞卿,落实加强钱学森的保卫工作。
聂荣臻和罗瑞卿商议之后,决定按“四副两高”的待遇给钱学森配备警卫秘书。“四副两高”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除了警卫秘书24小时随身警卫钱学森之外,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按照“四副两高”的标准配备的,有秘书、学术秘书、管理员、炊事员、保姆、司机各一人。除了炊事员和保姆不是党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党员。
从1964年开始,钱学森身边又多了一个专职化验员。他的工作是专门化验钱学森家的所有食品,钱家所有吃的、喝的食品,都必须经过化验没有问题,才能食用或饮用。
在当时,配备专门的食品化验员,不仅在中国科学家中绝无仅有,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也没有这个待遇。
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党中央、毛主席对钱学森的高度重视和百般爱护。
以上就是钱学森同志归国之后享受的各种待遇。其实按照钱学森同志对于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我觉得他享受再高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朋友们,你们认可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批评指正,谢谢。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钱学森曾说:“如果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我姓钱,但我并不爱钱。”这是“导弹、航天、自控之父”钱学森一生高贵品质的写照,他的待遇不论多高都不为过。
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奠基人,两院院士。他的头衔、荣誉、功劳多的不胜枚举,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钱学森使得中国导弹、原子弹的成功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二十年。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考取并成为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于次年赴美国留学。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在入加州理工学院成为大科学家冯·卡门的学生,十年后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火箭专家。
二战期间,他参与了美国著名的“曼哈顿计划”,也就是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美国当时给钱学森的待遇非常优厚,他在大学任教时的月薪为两千美元,从事的科研项目每年有五万美元的工资,再加上其它的奖金,年收入有十万美金。
钱学森当时在美国的收入水平,大概是美国普通家庭的二十倍左右。但如此优厚的待遇并没有留住钱学森为国效力赤城之心,钱学森于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海军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
在钱学森的回国请求被美国无理阻拦后,他想方设法摆脱监视,将一封信求助信通过比利时的亲戚转交给陈叔通。当时的陈叔通负责与美方谈判互换被扣留人员一事,收到信件的后,他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总理当即作出部署,让陈叔通转告在日内瓦举行会谈的王炳南大使,要求对钱学森一事据理力争。最终经过双方艰难的会谈,中方以释放美飞行员和朝战战俘为条件,才使得钱学森带着夫人和孩子回到了生养他的热土。
回归祖国的钱学森,牵头建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亲自为工程师们进行培训,还对当时国家的基础科研结构进行了重组。当年,钱学森就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建立弹道导弹计划的建议书。第二年底,钱学森的建议被采纳。
两年后,钱学森又完成了东风导弹计划,并在1964年试射成功,这比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测试要早。钱学森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困难,钱学森在1955年的月薪是335.8元,相当于一级教授的水平。
1957年,钱学森当选科学院学部委员,每月增加100元的津贴。科学院另外每年年底还给钱学森500元左右的奖金。钱学森的收入,虽无法跟美国的工资比,但在国内算是很不错了,当时普通工人的月薪是32元到140元不等。
工厂厂长以及处级干部的收入在130元到270元不等。钱学森不但要负担两个孩子,还要负担父亲和岳母以及夫人奶妈的生活。后来父亲成为文史馆馆员,钱学森的负担才有所减轻。钱学森工资虽不少,但他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回国后住的三居室,一住就是很多年。除了工资外,钱学森还有一些稿费的收入。这些稿费本可以改善生活,但钱学森却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好了,还有许多人更困难。他在1959年和1961年分别将3700元和11568元的稿费全部捐献。
前苏联在1957年给钱学森2.6万卢布的礼金(当时折合1.47万元人民币)也全部捐献了出来。只要是钱学森与他人合写的文章,钱学森没有领过一分钱的稿费,他将全部稿费都让给一起的撰稿人。他总是说,我的工资比你高,你补贴家用吧。
当时国家为了保护钱学森安全,防止敌特分子的秘密渗透,特意安排一名食品安全员到钱学森的身边。这名食品安全员专门负责钱学森的食物的安全工作,食品化验室就设在钱学森家的旁边。
钱学森家每天购买的食物都要经过化验室化验,确认安全后才交给炊事员,还规定钱学森家里人不允许外出购买食物,每餐后食物都要保存一天,之后才能丢掉。这些都保证了钱学森的安全,也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9年,钱学森北京去世,享年98岁。这样的一位品格高贵、大公无私,为祖国航天和导弹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什么样的待遇都不为过。钱学森就是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一个典范,值得所有海内外的中国人去学习。
致敬钱学森,点赞钱学森!
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归国后待遇有多高?
钱学森,身兼两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等,他不仅仅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而且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
现在我们使用的“导弹”“航天”等词语都是钱学森首创的,在他首创以前,人们习惯把“导弹”叫“飞弹”“火箭”,把“航天”叫“宇航”,为什么说他是奠基人由此可见一斑。
钱学森23岁考取清华大学工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师从大科学家冯·卡门,28岁就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36岁的他变成为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而且是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教授很多,麻省理工有数百位,但是终身教授每个系只有2-3名,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待遇丰厚。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华罗庚等科学家的感召下,钱学森在1950年决定回国,由于正值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和军方也不傻,知道钱学森的价值和重要性,美海军副部长金贝尔直言: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毙了,也不能把他放回红色中国去。回国之路异常艰难,他因此被关押拘留了5年。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斡旋下,1955年10月8日,他终于回到了祖国。钱学森在美国生活了20年,回国后,他再也没有去过美国。
了解了他回国的这段经历,你就会明白,他回国可绝不是为了待遇。相比而言,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生活、科研等物质条件方面肯定是跟美国没法比。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非常重视,给予了他最大的关照和最高的待遇。
钱学森一家抵达广州时,周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广东省委书记兼省长陶铸,指示要热烈欢迎和亲切接待。到了北京,被安排入住当时北京最好的饭店北京饭店,还专门派人保护其一家的安全。
周总理亲自安排钱学森去哈尔滨考察,陈赓大将乘专机赶来与他会面,两人的谈话开启了中国导弹工程的序幕,陈赓大将当即表态,“哈军工”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物出物,只要开口,义不容辞。
1956年1月30日至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刚归国3个月的钱学森名列新增委员,毛主席举行宴会宴请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森被毛主席把名字从第37桌换到了第1桌,坐在了主席的右侧,并称其为中国的工程控制论王和火箭王。后来,毛主席又多次接见钱学森,这些都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钱学森的重视。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钱老回忆他一生有三次激动,第一次是1955年回到祖国那一刻,第二次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三次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入太空,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器重和关爱钱学森,种种奖励和荣誉也纷纷加身,这些对于钱学森来讲,是实至名归,是对他为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