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二战时期美国投放的两颗原子弹,至今都是世界人民为之颤栗的存在,毕竟这两颗核武器所造成的直接效果就是几十万人的伤亡。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当时美国军队投放原子弹的时候,日本军队为什么没有阻拦呢?

当时并没有定位导弹这一数,所以当时美国是派了赵姬在日本的领空实施投放计划的,一个国家对于出现在自己的领空中的“武器”总会想办法处理的吧,而事实却是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当时日本军队进行过拦截。

当时已经到了二战将要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日本其实国力已经基本消耗殆尽了,而且处于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各个地区基本上每天都要接受来自美国等国的轰炸。

所以他们对于出现在自己国家上空的轰炸机已经并不陌生了,在这架投放原子弹的轰炸机出现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提起太高的警惕,这是个人认为应该是导致悲剧就这么轻易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当时的日本虽然坚持不肯投降,但是其实他们的战斗机,已经基本上以自杀式的攻击方式牺牲的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那时侯的日本的国力决定了他已经失去了对本国的领空的掌控权。

日本自杀式的袭击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不仅损失了自家的战机,更是让飞行员的数量急剧的减少,所以就算当时他们发现了这是运载着原子弹的轰炸机,也没法进行阻拦,毕竟当时轰炸机的周围也有护送它的其他飞机,这是日本无法抗衡的护送队伍。

据说美国在投放原子弹之前,曾经发放过几千万张传单,告诫日本民众尽快搬离危险区域。不过事实真相究竟如何,现在的我们都已经无法知晓了,毕竟没有与留下任何的事实材料证明这一点。

不过就算是都美国真的提醒过日本,但是在不知道具体投放地区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进行防御。

而且当时的核武器处于研发的最初时期,除了美国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以外,没有任何人理解核武器的真正含义,所以也就忽视了它的危险性。

美国选择的轰炸机是最新式的b-29轰炸机,它是攀爬到距离地面1万米左右的高度是时候开始投放原子弹的,而根据资料显示,日军当时最先进的零式战机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不足美军一半。说到底,相比美国来说,日本在当时军事科技还是太落后了。

因此,就算他们有能力进行阻拦,靠现有的飞行设备,也没法支持他们到达那么高的高度进行拦截。美军用这种轰炸机也是美国经过调查之后决定的,他们是确定了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这种最新式的轰炸机之后,才用两颗原子弹给日本一个沉重的教训,也确实如此,原子弹瞬间加快了他们投降的步伐。

虽说这两颗原子弹的投放结束了二战,但是核武器的危害真的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希望从此世界之后,再也不会有核武器发挥作用的机会。毕竟日本无能为力的惨痛经历,就仿佛近在眼前一样,惟愿世界和平!

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二战末期日军已经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根本拦不住美国轰炸机,能应对美军轰炸的方案只有躲进防空洞了

其实在整个二战时期,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从来就不具备拦截美国轰炸机的能力,因为零式战斗机的最大升线不过4200米,而无论是美军前期的B-25轰炸机,还是后期的B-29其最大飞行高度都远远大于零式战斗机,承担“核平日本”任务的美军B-29空中堡垒轰炸机的最大升线更是突破10000米,这个高度是零式战斗机所无法企及的。(日本零式战斗机的飞行高度根本够不着轰炸机)

不过得益于自己岛国的身份,日本的东面是辽阔的太平洋,一望无际的大洋成为日本列岛最大的屏障。二战时美国轰炸机的航程还比较短,若从夏威夷起飞,在执行完轰炸任务后根本没有足够的燃料返回,属于“荆轲式”的自杀行动。

所以如果想轰炸日本本土,就必须再靠近它一点,越近越好,最好是先将轰炸机放到航母上,让航母航行到日本附近海域再放飞轰炸机,这样一来就能保证轰炸机在飞出去之后还能再飞回来。

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日本联合舰队也不是瞎子,怎么可能坐视美国航母跑到自己家门口放炸弹,只要发现必然是果断将其击沉,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这是日本海军的最巅峰时期,绝对不会给美国佬机会的。

但是为了鼓舞全民人民迎击日本法西斯的士气,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有机会要去炸日本,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去炸日本”,于是著名的“轰炸东京”计划就诞生了。

“轰炸东京”又称“杜立特空袭”,因为这起轰炸计划是美国由著名飞行员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的。(图片中间的这位老人就是杜立特)

经过一番慎重挑选,杜立特选择了航程达到2000公里的B-25型“米切尔”型轰炸机作为本次行动主角。1942年2月3日,改装后的两架B—25B型轰炸机在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美国政府于是决定执行该计划。

1942年4月1日,大黄蜂号航母搭载着16架B-25轰炸机从加利福尼亚出发奔赴日本。在原计划中,大黄蜂航母要把这16架B-25送到距东京880公里处的海面上,然后B-25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再返回航母降落。

但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正当美军航母日益接近日本时,美国人发现狡诈的山本五十六突然将警戒线扩大了500公里,这导致美国航母在抵近到距离东京1300公里时就被日本潜艇给发现了。

此时对于美国人来说处境非常纠结,如果继续按照原计划再往日本方向走,极有可能被闻讯而来的日本海军包了饺子。但如果放弃此次行动,杜立特又非常不甘心,最后杜立特决定提前起飞。

说实话,杜立特的决定无异于自杀,因为当时大黄蜂航母距离东京尚有1300公里,来回就是2600公里,就算是这些飞机经过了改装,加大了航程,但这个距离也已经逼近了B-25的航程极限了。

而且目前日本已经加强了在外海的巡视,所以大黄蜂号估计也不能在原地久留了,因此这次起飞注定就是一次单程线。

但是为了鼓舞美国人民的抗敌士气,杜立特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带头起飞,带领着16架轰炸机直扑东京。

在4月18号,杜立特率领的轰炸机群成功地对东京进行了轰炸,这是自二战以来日本本土首次遭到盟军打击。

在执行完打击任务之后,所有飞机的燃料都不足以返回大黄蜂号航母了,于是其中的15架飞机决定飞往中国迫降,只有一架飞机因为油料所剩无几,连中国都飞不到了,于是转而前往苏联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迫降。

在此插句嘴,美国轰炸机群之所以不选择全部前往苏联迫降,是因为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苏联政府不便介入美国与日本的战争。

不过万幸的是,飞往中国的15架飞机大部分都落在了国统区和沦陷区交界的地方,在全部75名飞行员中,共计有64人获得了当地中国百姓的积极救助,其余的飞行员有的在降落中遇难,有的被日军抓获并杀害。而杜立特本人则幸运地中国农民救起,最后成功地到达了重庆。(“杜立特空袭”示意图)

“杜立特空袭”是美国对日本本的第一次轰炸,而到了1944年中旬,美国终于夺取了位于日本南部的马里亚纳群岛,获得了轰炸日本的重要根据地。

马里亚纳群岛中部的塞班岛距离东京大约2300公里,而美国当时最先进的B-29轰炸机航程超过了5000公里,因此夺取马里亚纳群岛将意味美国可以任意的收拾东京了。

由于当时原子弹还没有研制出来,美国先行对东京进行了两次燃烧弹大轰炸,史称“李梅火攻”,将整个东京夷为平地,造成了约10万人死亡。

而面对美军轰炸机,日本的战斗机根本无法拦截,至于防控火炮更是形同虚设。因为当时可没有制导武器,拿着高射炮想打中离地上万米的轰炸机,几率非常低,所以日本只剩被动挨打的命了。

到1945年8月6日,美国一架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南部的天宁岛出发,飞抵日本的广岛上空,投放了一枚原子弹,整个广岛瞬间回归自然。三天后,美军又在长崎投下了另一枚原子弹,最后彻底迫使日本投降。

(美国核平日本路线图)

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日本战机之所以没有拦截,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是不知道美国飞机是来扔原子弹的,日本当时并不知道原子弹这种武器的存在。第二是日本当时防空体系已经出现很大问题,主要依靠防空高炮来防空,B29可以飞到高炮射程之外执行任务。第三是日本的战斗机由于一些原因,已经没法起飞了,无力拦截美国轰炸机。接下里具体说明一下细节。

日本军队陆续丢失了太平洋和日本本岛附近的小岛屿后,本岛周围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战略屏障。日本人开始积极地准备守岛作战,由于缺乏足够的钢铁,日本人甚至把竹子用上了。给竹子上安装炸药和其他设备,设计出了千奇百怪的武器,做好准备就是要跟美国人决战。美军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用原子弹来威慑日本。美国研发原子弹的过程是高度保密的,日本方面完全认识不到这种武器的威力。

日本当时的防空能力已经出现很大问题了,防空火炮和炮弹的数量也不足。而且高炮的攻击高度也达不到B29的飞行高度,美国飞机高枕无忧。而且美国这次轰炸行动非常的隐秘,飞行路线也违反常规,日本防空体系当时完全没有预料到。

日本的战斗机此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油,大部分飞机已经无法起飞了。根据日本媒体和部分二战回忆录里公布的内容,早在美国扔原子弹之前,很多日本的飞机由于使用了劣质燃油,出现了严重故障。一次,有几十架日本飞机起飞,准备执行轰炸美军舰船的任务。结果起飞没多久,就摔了一半,原因是燃油质量太差,纯度不够,造成发动机空中停车。

等到美国要扔原子弹的时候,日本的战机能起飞的已经非常少,几乎无力拦截美国军机了。

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1945年8月6、9日,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扔下一枚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灰飞烟灭,人员损失巨大。日本军方也不知道有这么威力巨大的武器,这也是导致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时候日本本土为什么没有拦截呐?(核武器爆炸图)

二战末期日本的制海权、制空权、防空权

日本在中途岛海战过后,只剩下了2艘航空母舰,四艘轻型航母。到美军进攻日本冲绳岛的时候,日本的航空母舰基本没有了,航母舰载机也没有了,优秀的飞机驾驶员损失殆尽,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制海权了。

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在美国海军的进攻下也损失的差不多了,关键是日本为了守护本土,搞起了“神风特攻”。1945年4月,日本集中海军航空兵(也不在船上)和陆军航空兵为了防止美军登陆冲绳,搞了一套菊水作战,就是自杀式攻击。遵循“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艘美国军舰的做法,截止1945年6月22日,共发起十次菊水作战,4200多架飞机被击落,所谓日本本土的制空权也荡然无存了。(菊水作战中损坏的美军舰船)

少数的作战飞机只保护重要的地方,比如东京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基地。

日本地面高射炮防空本来就是弱项,数量配置也少。自东京大轰炸(燃烧弹烧死了88000余人)后,地面防空炮火也被调集到重要的地方进行防空,像广岛、长崎这样的地方,日本军方根本无暇顾及了。

“超级空中堡垒”B29的优势

美军投放原子弹的战机是当时最先进的“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这款战机性能优越。

B29飞行高度40000呎,合计12192米;时速350英里,合计563公里。日本战斗机的飞行高度基本达不到这个高度,就是达到这个高度,B29的飞行速度也比日本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快,日本最好的防空炮火最高也就是这个高度,日本军方防空也不可能在这么高的时候开火,命中率太低了。用来扔原子弹的B29是让日本军方打不着、追不上,非常的保险,况且有P51护航战机。(轰炸前的广岛)

再说,B29轰炸机上配置了精确的投弹仪器,在高空精准投放炸弹,减少战机的损失。(轰炸后的广岛)

在原子弹投放之前,美军轰炸机多次投下传单,警告这两个地方的市民。日本军方照常拉响防空警报,市民久而久之也习以为常了,广岛的市民看到只来了三架飞机后,根本不当一回事,都没有躲进防空洞,无视了防空警报,谁知道是新武器原子弹,损失惨重。

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美国的二颗原子弹,当初日军偷袭美军舰队,惹怒美国大佬,生气之下就在日本的两个重要城市分别丢下两枚原子弹,其强大的破坏力,令军国主义的日本感受到战争的恐怖,为此才甘心投降。

那么当初日本的军事设备都挺先进的,为何不去拦截原子弹呢?

首先二战打到后期,由于日军在我国投入太多兵力跟资源,导致损耗巨大,而且还被我国军强拉成长蛇战线,拖得太长太远一时收不回来,所以主动权逐渐丧失,这间接加重了日军VS美军的压力。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基本被美方夺去制海权跟制空权,所以在很多岛屿战中,日本的飞机船舰根本不能给部队支援,死守岛屿的日军只能投降或战死,接着本土也时常被美方空袭,因为日方的空军基本不是美国轰炸机的对手。

为何日方的零式战斗机根本不能阻拦美方的轰炸机,原因是日本零式战斗机最高升线高度只到4200米,而美方的B-25轰炸机以及后来开发的B29机型飞得比日本战斗机高,数据显示,美方B29轰炸机最高的飞行高度为1万米,足比日方战机高出一倍以上,如此一来日本就像矮子一个样,怎么飞都高不过美方,于是美方占据着绝对领空优势,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碾压日本战斗机。

当时日本虽经常被轰炸,但还不算太严重,因为他们有一道天然屏障,就是东向的太平洋,茫茫辽阔的海大洋使得美国战斗机要飞行很远才能到日本国土,而二战时服役的美空军轰炸机虽然飞得高,但是飞行距离较短,不但要考虑飞去的距离还要考虑返航的距离,不然等炸完小日本后,返航途中没油了也逃不过机毁人亡的结局。

美国当然也考虑到横跨太平洋空炸日本的风险,于是派遣航母舰队尽量靠近日本海域,这些才使得轰炸机能够近距离轰炸日本,不过也存在利弊,日军绝对不同意美国的航母逼近,为此集中日海空兵力全力攻击美国航母,甚至在自家的海域附近放炸弹一探测到敌方船舰就轰炸。

双方渐渐展开海上拉锯战,美国虽然有超高度的轰炸机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因为投放下去的炸弹太散,不能造成理想的破坏力,时值日本全国军民因受到法西斯邪恶气氛的熏陶已经变得丧心病狂,他们跟美军作战常常抱着必死的态度,充分发挥武士道精神,美国大兵虽然占据优势但杀敌一千也得自损八百,僵持之中,时任美国统治罗斯福就开会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去炸日本,没机会也得创出机会去轰炸他们,所以知名的“轰炸东京”战略计谋就产生了。

1942年4月,美航母航载着16架B25轰炸机国土海渡到日本海域附近,打算让母舰上的所有轰炸机飞扑目标城市--东京,此时的日本制空权丧失抵抗不了敌机空炸,转而加强对潜水艇的布置,趁着美方没发动空袭之前就把美航母有多远赶多远。

美国舰队没办法只能被迫把距离拉长,那么原本的计划就偏离了,当16架美机炸完东京之后由于返航的距离太远,不够油回去,就只能转头飞到中国境内降落,其中还有一架美机被迫飞往苏联。后来可能是因轰炸效果不理想,美国才决定采用原子弹轰炸,这时的日本虽然有大量高射炮防空,但是想拦截万米高空上的美机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原子弹降临。

美军投原子弹的时候,日军为什么没有拦截?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小姐姐来给您解答。

1945年夏,二战中的日本在作垂死挣扎,它不想过早地挑起小白旗投降,在冲绳战役中疯狂抵抗,导致美国所在的盟军官兵约70000多人死亡。而在之前的硫磺岛战役中,盟军已有6871人阵亡、21865人受伤。当时的美国准备“九州岛登陆战”和“关东平原登陆战”,但预计会伤亡5万人(西南太平洋司令部给出的战争预估),美国想尽快战胜日军,并以此抑制苏联,决定在日本投放“小男孩”玩,“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直径0.7米,内装60公斤高浓铀,重约5吨,能瞬间炸毁一座城市。美国想以同盟军最小的伤亡来迫使日军投降。

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时候,日本之所以没有拦截,有以下原因。

一、日本在接收原子弹的洗礼前,根本不知道美国已成功研制成原子弹,并将用于轰炸他们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把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国家是美国,当时日本也正在研究,但它的研究基地被美国的原子弹给炸飞了。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实行的是绝对的保密。除了极少数人以外,就连从事研究原子弹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研制的原子弹要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1945年4月12日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在白宫突然去世,杜鲁门继任。杜鲁门当时也对原子弹的事一无所知,更别说日本了,日本怎么会想到去拦截呢?二、美国投放原子弹的正式决定,离投放时间很短且投放的地点不完全确定。

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国才正式决定对日本投原子弹,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计划把原子弹投向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后来加上去的)六个地方投掷原子弹。由于受到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美国暂选广岛。决定在8月6日向广岛首次投放“小男孩”。这中间只有仅仅1个星期的时间,就算日本知道了也来不及拦截,因为日本主力兵都在外面打仗。

二战末,美军的飞机经常在日本上空飞,多数时候都是投放传单。这次投放“小男孩”之前美国的B-29飞机已经在日本上空飞行几天了,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多大伤害,日本早已习以为常,以为美国只是军事演习。美军投放的500万份警告日军的传单让日本“一亿玉碎”的计划给压住了,日军根本不相信美国会摧毁他们的城市。

三、美国的轰炸机飞行高度让日军望尘莫及

当时美国派出了B-29轰炸机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使用的B-29型轰炸机已经过改装,所有重武器均被拆除,使它飞起来更加灵活,能飞更高。据记载,投掷这颗炸弹时,炸弹飞行距离超过9000米,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可达万米。日本的飞机和大炮达不到这个高度,根本无法拦截住B-29轰炸机。8月6日,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当原子弹真正来临的这一天,这时很多广岛市民根本不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这些人也没有进入防空洞,而是像看西洋景似的在仰望美机,可见他们对此真的一无所知。

随着一颗巨大的蘑菇状物的腾空升起,接着几百根火柱出现,刺眼的白光使日本成千上万的人,双目失明,温度上升到6000多度,一些人被气化,7万人死亡,7万人受伤,广岛所有的一切几乎都被化为灰烬。然而日本并没有同意接受波茨坦的无条件投降。日本天皇竭力对国民封锁消息,说是一块陨石落下所致。

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军在投放原子弹之前,日本气数已尽,硬撑,已经无力拦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