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问题有错误,纵观与封神其同一时期的小说,其实也有不少仙魔鬼怪出现于人间,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不过虽然有,但似乎是没有出现像封神那样神仙大批干预人间国运的现象,神仙干预人间国运,除了商,也就是商之前的逐鹿之战。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将干预人间,改为干预人间国运。之后来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仙魔概念,古代的人们对于一些没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会产生恐惧之感,为了对抗这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他们就创造出了一种神仙文明,用来对抗自然界中无法解释和抵挡的事物。不过以这种文娱为基础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故事以及各种神明,其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在当时对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们创造的这个神话体系是和人类世界有交汇点的,所以在周朝之前,记载的世界是一个人、仙、魔共存的世界。在周朝之前的仙、魔都是没有明确规矩来束缚他们的,这些神仙和妖魔都是在自我修炼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是独自的修行,彼此之间都是没有联系的。

他们的情况有点像是独自占山为王的匪徒,在广袤的土地上选择自己的领土在此修行,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地点就在离人类聚居点不远的地方。既是在人世间修行,那么他们自然是可以随时入世的,他们在修炼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进入人类世界。

换言之,在周朝之前,这些仙魔都是可以在人间游历,并且可以任意的插手国运的事物,而且在力量不对等的前提下,他们一旦插手人间之事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周朝建立之后,这些仙魔就再也没有出现干预国运了,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如果按小说来看,毫无疑问这其实都是因为《封神榜》的作用。

在周朝之前,这些仙魔都是没人统领的,他们可以肆意的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没有人会去管教他们,也没人限制他们的行为,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商朝结束之后发生了改变。

毕竟姜子牙的封神并不是无意义的,自姜子牙封神之后,就出现了天庭这一掌管仙魔的朝廷,那些被封神的仙与魔都成为了这个新建立的天庭的员工,朝廷的出现就是在限制仙魔的行为,管束着他们不能肆意干预国运,甚至是在人间行事都得小心翼翼。总之一切需要按照规定行事,老老实实为天庭办事,不能越界。

除此之外,在周朝之前的商朝灭亡就与神魔的派别之争有关,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惨剧太过震撼,在封神建立了天庭,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一条就是禁止仙魔进入人间干预世俗国运的发展。

当然,也不排除在周朝之后由于修行者受到的束缚太多,失去了自在的天性,很难再跳脱世俗得道成仙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的仙逝去,新一辈的又逐渐减少,所以经过千年的时间,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仙魔就彻底消失在天地间了。

不过对于接受科学教育的我们应该明白,以上都是根据人们虚构出的世界所做出的一些解释,实际上真实的原因——我们要回归现实,回归历史,其实这原因或许是因为历史的发展所造成的,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就是历史螺旋式发展的最好体现。

商周交替之际,出现大批神仙干预国运,虽然我们大多是通过明代著名演义小说《封神演义》而得出。但艺术源于生活,作者还是大体应该会尊重历史发展趋势的,也就是说作者并不会天马行空般的完全出于想象。作者设计神仙在商干预国运,在周不干预这个构想上,肯定也是会有其历史考量的;又或者也可以说在明代的《封神演义》作者思想受到了某种影响,导致他的写作并不会往周之后干预国运的思路来写。

在周朝之前,也就是商时期,人们的信仰一直都是神魔,即尚鬼尊神,那时最受重视的就是祭祀活动,最出名的当属占卜,这在我们很多出土的商代文物中也可以发现。而当时也因为祭祀,甚至还诞生了一项神圣的职业——巫。在神权影响之下,商朝的统治者大多是依据神鬼意志来作出国家决策,遵守所谓的天命观,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占卜定国策。

在这种迷信色彩之下,商朝人所尊崇的神魔自然不会在少数,对于他们来说世间万物,甚至是自然现象都是各自有神所操纵掌管,而你想要什么,就去祭拜哪方神魔。

不过神魔虽多,但终究会有个地位最高者,毕竟在商时期已经有了等级制度,在商统治者看来神仙也应该有。在这种观念下,商朝的神魔拜又是呈现一元多神的趋势。而这样一看,毫无疑问这个所谓的“元”就是当时地位的最高者,一般称其为“帝”。

而我们之前上文说道商王占卜定国家大事,而一般占卜所问卜的人就是这个“帝”了。占卜定国家大事,而国家大事包括占卜定战争胜败,战争胜负又往往决断国运,所以作者在以商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封神榜》中出现神仙干预国运之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者,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商朝的统治是在完全神权之下的,这在后来的周朝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也是行不通的,毕竟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无意识的神权统治走向有意识的神权统治,这是统治者加强君权的刚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虽说在周时期依旧是信神,但与商时期还是有变化。我这里说的变化不是指尊崇的最高神由之前的“帝”变成了现在的“天”——个人认为这个变化还是不大的,最高神的名字或许变了,但它的概念并没有改变。最大的变化是人,也就是君王,周王懂了有意识的利用神学。

虽说商王也自称是帝之子,但他并没有周的天之子想的那么细腻,周时期是通过周天子为媒介后,去接受天的安排,这样的间接神学相对商的直接神学来说就更加好的利用了神权,使得其成为了自己巩固王权的一个措施,因此我称之其为有意识的神权统治。

除了间接,周有意识的神权统治还有其他表现。比如祭祀,周的祭祀远没有商那么频繁,都是选择过一段时间举行以个大型的郊外祭祀礼,而参与的人一般情况下只有周王与王室贵胄鲁公,这种程度的间接,到底谁是“天”,大家应该一目了然。而且,周时期一直在裁减神,周时期的神已经只剩地神了,比如山川河之神,又比如社稷之神,让人们所接触的神越来越少,而且多为地神,这也是周统治者有意识的神权统治的一个表现。

个人认为也就是得益于这个历史变化,或者可以说是历史进步,作者们在创作小说之时,在商之后的时间段,基本就没有神干预国运的现象。

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都说人间大舞台,舞台小世界。还有句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神话传说也是如此。神话传说也是世人记载(编撰)的,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的翻版。

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说,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遇到过好多妖精,但妖精的命运各不相同。那些有背景的妖精都宽大处理了,被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和托塔李天王带回天上去了。没有背景的都给老孙一棒打死、下场很惨。说明神仙跟凡人,天上和人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再回到主题上,为什么商朝时候,神仙直接参与了政权更迭呢?

首先,那时候的神州属于洪荒时代,各路妖魔鬼怪,有善有恶,思想觉悟非常低,没有什么法制观念,都是各行其是。好多神仙还都在修行阶段,属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就像是军阀混战,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没有一个服从的权威,也就是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

你修炼好了,就有小喽啰跟着你混,也没有什么目标,一高兴就去人间到处转悠,看什么不顺眼出手就打。很有点像民国时候,没有一个权威,谁也不服谁,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当时的天庭诸神也是刚刚修成正果,别说秩序没有建立,就是各机构也没有成立,甚至成立机构了,好多职务也是空缺。天庭也像人间一样,有立法机构,起草规矩的。有司法机构,负责定罪量刑的。也有执法机构,还有管封赏和神事的组织部,管普法和弘扬正气的宣传部,管伙食的,管粮草的后勤部。

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担任个官职弼马温,管喂马的。

而玉皇大帝也不能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要出面将天下大乱变为天下大治。如果任由人间邪恶盛行,正义被践踏,生灵涂炭,他这领导当的也不算合格,说不定那些妖魔鬼怪还会成了气候,危机他的地位。

所以玉皇大帝才会派姜子牙去辅佐周文王,收复那些妖怪,最后对他们封官许愿,顺便充实自己的干部队伍。随后就连纣王都被姜子牙封了神,而被封神意味着受约束,一举一动要遵纪守法。这就好比宋朝皇帝诏安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一样,让他们为国家效力,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但有一点,不能再落草为寇,更不能骚扰百姓了。

这些妖怪到了天庭,肯定要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法治观念,再也不能违法乱纪,不能随便到人间去,更不能像以前那样插手人间政务。

即使是玉帝自己的权力也要纳入一个法治轨道。

比如需要改朝换代了,就像姜子牙那样先要投胎下凡,以凡人的身份去替天行道。不能跟商朝的时候,神仙妖怪直接开打,把人间搞得乌烟瘴气。一句话,人间的皇帝和大臣是奉命下凡的,如果犯错了,玉帝还是要管的,不会让他们为所欲为,但惩处的方式变了。

比方说,据【说岳全传】记载,南宋皇帝赵构在祭天的时候,礼仪上犯下一个错误,惹得玉帝大怒,但玉帝再不高兴也不能立即派神仙来惩罚。只能派赤须龙教训教训他,于是赤须龙就下凡了,它就是金兀术。可是这赵构的皇帝还没做到头,也不能违约呀,接下来就让大鹏鸟下凡为南宋保驾护航,那大鹏鸟就是岳飞。

而 水浒传第一回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梁山泊上的许多好汉野蛮甚至可怕的原因就和洪太尉误走妖魔有根本上的关系!

洪太尉受皇命去龙虎山上清宫请张天师,在得知张天师已经去了京城后,洪太尉就顺便在龙虎山游览了一番,在游览到伏魔殿时,他不听群道劝阻,硬要到里面看看,结果将伏魔殿中一百零八个魔君放了出去,而这一百零八魔君后来就转世成了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

上清宫的道士说的清楚,这一百零八个好汉下凡去了人间,必然会恼下方生灵,他日必为后患!但是,宋朝之后,玉帝那里的法制越来越健全,潘多拉魔盒也管理得很严格。此后的朝代更迭采用更隐秘的方式,一切都是更有序的进行,再没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像封神榜一类的神话传说很难见到了。

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按《封神演义》的逻辑线索是这样的:

昊天大帝打算让阐教的十二金仙,也就是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这些人给他干活。其实是升职了。但是,由于这十二个人1500年没有斩三尸。按今天网络小说的说法,就是没觉醒。所以元始天尊就打算让他们升级。

这时候,通天教主就不干了。你也有徒弟,我也有徒弟,为什么你的徒弟能升职,我的徒弟还得老老实实在人间干活?于是三教定立封神榜,榜上封了阐教和截教的很多人,大家一起升级。

然而,这个安排出现了两处BUG:

第一处:截教除了各种禽兽、异物修炼得得道的以外(比如石矶娘娘就是一个大石头),还有相当一群人类。这些人大多数都在纣王手底下当差,毕竟闻太师是大关系户,自然要安排很多自己人出来。

第二处:姜子牙。姜子牙这个人资质不够,大家没法把他带走。所谓阐教四门手艺,说学逗唱占个”忠“字,这哥们没法直接升官,所以就让他干活,主持封神大计。

后面的事情以后细说。反正就是阐教、截教之间打来打去,所有有背景、没背景的;有地位、没地位的;有钱的没钱的……这些人死后,封神了——也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人。

然后是哪吒、杨戬这些没在榜上的人,肉身成圣;

太乙真人他们投奔昊天大帝了。

其他人都走了,剩下谁呢?姜子牙……于是他保了周朝800年的江山。

但这个安排不公平对吧?封神的是姜子牙,主持武王伐纣的是姜子牙。然后大家都升官,元始天尊又没法给姜子牙封神,怎么办呢?

特许姜子牙云游众神部,每去一处,该部正神暂时让位,就是所谓的“太公在此,诸神回避”。

好了,回到主题:

为什么神仙不干预人间了?

废话,都升官了,谁还管人间这堆破事。就好像你一个月都赚2万块了,就不要为白菜是1块2一斤,还是1块3一斤操心了吧?

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谁说的神话传说商朝之后神仙不干预人间的,如果真是那样。那么,隋唐时期“青龙四转世,白虎三投唐”怎么解释?太上老君化身老子点化孔子,骑青牛西去布道《道德经》怎么解释?

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怎么解释?唐宋时期的八仙过海怎么解释?张道陵张天师创立太平教怎么解释?宋元之际,玄武大帝扫荡妖魔,镇守南瞻部洲怎么解释?

神话传说中,评书演义中神仙干预人间事务不在少数,在历朝历代都存在,每逢改朝换代,天下大乱,必有神仙犯劫下界临凡,或者妖魔扰乱四方,需要天神下凡除之。

开头提到的评书演义中“青龙四转世,白虎三投唐”直接决定了整个唐朝的兴亡盛衰。尤其是隋唐鼎革之际,估计是天神下凡干预人间事务最多的一次。

先不说开头的青龙星和白虎星,就说说这个时期下凡的天神都有谁,紫薇大帝直接临凡为李世民,金翅大鹏雕临凡为李元霸,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临凡为宇文成都。

其他临凡的天神有很多,左天蓬为秦叔宝,黑煞神为尉迟恭,金府星君为柴绍,土德星为程咬金,计都星为杨林,雷部神将为伍天锡,八臂哪吒为裴元庆,披头五鬼星为杨素,猪婆龙为隋炀帝,左相星为魏征、右相星为徐茂公。

连二十八星宿都下凡了,亢金龙为李渊,娄金狗为李密,壁水貐为宇文化及,昴日鸡为王世充,角木蛟为窦建德,井木犴为朱灿,奎木狼为孟海公,毕月乌为高谈圣,禄马为新文礼。

其中雷声普化天尊是天帝委派下去的,因为他前世为闻仲,忠心耿耿,才华横溢,却惨死绝龙岭,金翅大鹏雕为释迦如来委派,他怕人间没有普化天尊的对手。

左天蓬和黑煞神是辅保紫薇大帝的,青龙星和白虎星是有劫数,所以才下界历练。其他的不说,他们俩就改变了天下走势。比如,青龙第三次转世为薛刚,还了李唐神器。

第四世青龙转世为安禄山,直接引发安史之乱,第三世白虎为郭子仪,平定叛乱。太白金星下界为李白,专门救白虎星一命。不过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江河日下。

目犍连尊者地狱救母放出恶鬼八百万,被如来打下凡间,转世为黄巢。故有“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者在劫难逃”的俗语。

不光是唐朝,东汉时期二十八宿下界直接为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北宋时期霹雳大仙临凡为宋太祖赵匡胤,赤脚大仙临凡为宋仁宗,武曲星为狄青,文曲星为包拯,辅保大宋。

长眉大仙为宋徽宗,金翅大鹏为岳飞,赵公明座下黑虎为牛皋,玉帝委派赤须龙为金兀术扰乱大宋江山,铁背虬龙为秦桧,女土蝠为秦桧老婆,团鱼精为万俟卨。

真武大帝临凡为明朝太宗永乐皇帝朱棣,民间有“真武神,永乐像”的传说,朱棣也为此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道观庙宇,重塑真武大帝的金身。

这闯王李自成本是天上的破军星下界,来搅乱大明江山的。本来有四十二年的真龙天子皇帝命,只因他得了天下将一天当一年过,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

以上这些都是评书演义中神仙干预人间事务的,神仙临凡转世为世人,进行干预人间争斗的。

但是也有例外出现,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等人都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从而由凡人修炼成神仙,还参与了人间的事情。

除了改朝换代,还有不少神仙直接下凡的,比如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天神织女和七仙女直接下凡嫁给凡人。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三国时期神仙间接干预,玉帝让凡人司马貌断阴间冤狱,玉帝让告御状的冤魂韩信,彭越,英布,项羽等。

结果司马貌断案结果是,让几个冤魂转世瓜分大汉江山,韩信为转生为曹操,萧何转生为杨修,英布转生为孙权,彭越转生为刘备,樊哙转生为张飞,项羽转生叫关羽,蒯通转生为诸葛亮,许复转生为庞统。

纪信转生为赵云,项伯、雍齿转生为颜良,文丑,王翳转世叫王恒、杨喜转世叫卞喜、夏广转世叫孔秀、吕马童转世叫蔡阳、吕胜转世叫韩福、杨武转世叫秦祺!

刘邦转生为汉献帝,吕氏转生为伏皇后。玉帝认为只因曹操以臣压君篡夺皇位,不是好榜样,所以让司马貌转生为司马懿,夺了曹操江山,一统江山。

不论是上述的评书演义中的神话传说,还是民间的故事中的神话传说,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商朝之后神仙依旧干预人间事务,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所以不存在什么“按照神话传说来看,为什么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了,商朝之前为什么可以干预?”的问题。

其实商朝之前神仙干预人间的情况并不多,商朝之后三千年间神仙每隔一段时间下凡,干预人间事务。

而从三皇五帝时期到商周改朝换代之前,也统共三千年时间,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三皇时期,伏羲创八卦,女娲补天,炎帝教民耕作,黄帝和蚩尤大战;五帝时期,尧舜禅让,大羿射日,天下洪水,大禹治水,立九州铸九鼎。

然后是三代夏商周时期,夏朝建立,嫦娥奔月,太康中兴,夏桀无道,商汤伐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等大事件中神仙的身影少之又少。

人间反而在干预天庭的事务,比如后羿射日,天上出现九个太阳,被人间的大羿射死。天上出现了窟窿眼,也不知是谁戳的,女娲出现炼七彩石补天。

就算跟天庭有关的,也就是鲧偷息壤,天庭中的息壤,还有就是嫦娥奔月中,西王母的仙药。但是这都是人间主动去天庭,而不是天庭主动干预人间。

之所以人们有“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的观点,主要是《封神演义》的传播,为了人间的改朝换代,纣亡周兴,神仙界的阐教和截教直接卷入进行大战。

别说小喽喽般的十二金仙,截教众弟子,三界妖魔,连圣人级别的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甚至是更高级别的鸿钧道人和女娲娘娘都参与了。

之后建立了封神榜,封正神三百六十五位,去昊天上帝处听候调遣。封神的故事脍炙人口,加上网络小说直接借用其中人物。才有了“商朝之后神仙都不干预人间”“商朝之后无人皇”的说法。

这些观点很吸引眼球,不过其中的错误就是忽视了我国很多古典小说。这些评书演义中的人物都跟神仙有关系,这些小说主要是刻画历史人物,对于神仙故事的描述不多,只不过是一些点缀罢了。

所以读《水浒传》不会有人记得楔子中的霹雳大仙,赤脚大仙等神话人物,读《说岳全传》不会记得金翅大鹏,铁背虬龙,赤须龙,长眉大仙等神话人物。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神仙不在是直接以神仙的面貌参与人间事务,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神仙通过临凡转世为凡人,不再拥有法力,只是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比如李元霸,从而达到干预人间事务的效果。最脍炙人口的案例就是“青龙四转世,白虎三投唐”。

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其实不能这么说。

事实上,不仅商朝的时候神仙干预了人间,商朝之前和商朝之后,神仙应该都会干预人间,只是参与度多少的问题。

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因为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伐临身,所以玉虚宫闭宫止讲。再加上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称臣。所以呢,三教合谋——阐教、截教、人道这三个等级的成员,需要组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再加上成汤气数已尽,神仙犯戒,姜子牙又有将相之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神仙纷纷下山,帮助武王扶周灭纣。

也就是说孟子说的“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换句话说,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想要让人间获得大一统,自然会派很多贤能的人下来辅佐真命天子。而武王,不过是其中之一。

因为扶周灭纣的缘故,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已经确定,而且玉虚宫的神仙们也已经经历这一场事件之后,功德圆满,所以他们这么多神仙不必时不时下来干预人间的事情了。

但是呢,这并不代表商朝之前神仙就没有干预过人间,也不代表商朝之后神仙不会再干预人间。

比如说商朝之前吧,黄帝和蚩尤的那场著名的战役——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发生于现在的河北境内,是由于蚩尤太过强大,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无奈便求救于黄帝。这场大战经历了很长时间,其间先说黄帝任命有翅膀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了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陷入困境。没奈何,黄帝只好请了天女旱魃,一时间风静雨止,黄帝大军乘机掩杀过去,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中,神仙们的参与度还是蛮高的啊!

不过,商朝之后,基本上神仙参与度不是太高了,但也不是不参与。毕竟,有那什么“天人感应”这一套东西在。什么叫“天子”?可不就是天选之子吗?刘邦不是给自己弄了个什么斩白蛇起义吗?当然,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其他历朝历代的“天子”都会给自己造一系列神话。

《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不就是什么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吗?他们不也干预了人间很多吗?只是使命不同而已,他们几个没有影响到国运的最终走向罢了。

还有那些军事行动中的什么阵法,动不动就请什么“九天玄女”,这么说这些战争之神的参与度还是蛮高的嘛!

其实,哪有什么神仙参与不参与啊!只是因为朝代越往前,史料留下的记载越少,越适合大家发挥想象力而已!再说了,按照《红楼梦》的说法,神仙不仅干预国家,也会干预一个家族呢!

《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不过也就是明朝人而已。他想让神仙干预哪个朝代,神仙就得干预哪个朝代。

开心就好。

欲知更多《封神演义》《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为什么神仙在商朝时候可以干预人间,在周朝却不能干预人间了?

原著党答一波。无论哪件事情的发生,都是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后思之,其实都是一分一毫共同发力,才形成合力。这么一想,哪怕是蚂蚁搬家这种小事儿都有史诗的味道。何况封神大战乃是真正的史诗,更需要诸天诸地诸圣的合力了。神仙圣人为何在商末如此活跃?便是因为在天意的指引下,他们都要参与到商周易代的史诗级大战中来。至于周末,从春秋到战国共500多年,太乱了,连神仙也很烦,不愿趟这趟浑水。

一、五个原因

商朝末年这场战争有三个称呼:神界是封神大战,人间是武王伐纣(或商周易代),在道门则为阐截之争。

因此它至少存在着三方面的利益。

第15回说了五个原因:

成汤合灭;周室当兴;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五大因素汇合到一起,便引发了这场史诗级大战。

正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中的经典台词:

如果那个朋友鞋带没有松 如果那辆货车提前几分钟开走 如果那个服务员没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商品被提前包好 如果那个男人的闹钟提前上了五分钟 如果那个司机没有停下来去喝杯咖啡 如果那个巴黎女人没有忘了拿大衣,而坐上早一班的出租车 那么黛西和她的朋友穿过马路时,出租车也只会和他们擦肩而过……

但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一连串互相交错的意外,无人能够控制。

周朝为何没有神仙干预?

那只是因为没有一系列事件造成的必然,所谓“恰逢其数,非是偶然”,而周朝没有这种偶然。

西周自厉王、幽王两位乱搞一气,平王东迁,周室彻底衰微。时为前770年,离武王伐纣已过去270多年,中国正式进入春秋时代。

平王的即位本来就有弑父之嫌,东迁洛邑后又因周郑互质和伐郑而大败两件事,威信降至冰点。从此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四国渐渐坐大,政由方伯而出。

按理说,此时周道既衰,便是失却了气数,若有另一国秉大气运而起,自能上演又一出“周武合灭,某室当兴”的好戏。

问题就在于,竟无人有此气运。

人间不改朝换代,封神战争启动不了,神仙自然也不能下界。

为什么会有这种尴尬的情况发生呢?

二、五百年有王者兴

第一个原因,气运未失。

第1回女娲见亵诗大怒,说:

我想成汤伐桀而有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

第15回,在写完五个原因后,紧跟着来了一句:

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可见,五百年左右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过了500年,气数差不多就该耗完;不到500年,还能拖一阵子,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嘛。夏朝享国470来年,商朝600来年,都接近500年之数,所以该亡也就亡了。而平王东迁时,周朝才堪堪过去274年,其道虽衰,而气运并没用尽。

事实上,在这274年之中,仙界相当看重周天子,这种好感在周穆王时期达到了顶峰。

《列子·周穆王》:

(穆王)肆意远游……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诏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王和之,其辞哀焉。

一个是人间的天子,一个是天上的女主,人神相爱了。穆王临行之时,西王母吟唱歌谣: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穆王和歌: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此及三年,将复而野。

穆王见到的这个西王母,住在天庭的瑶池,按封神原著来讲,她其实就是瑶池金母,与封神第一高手昊天上帝乃是一对,两人还生了个女儿叫龙吉公主。金母曾经在殷郊岐山受犁锄一回出场。

王母自然代表封神第一大势力天庭,她与穆王相爱,竟置昊天于不顾——也许昊天是鼓励的也说不定,可见周天子的吸引力。

而穆王停留的昆仑,正是阐教玉虚宫所在地。按封神原著来讲,穆王到此或许就是专门拜访元始天尊,感谢几十年前阐教为西周建立所做的奉献。

周穆王凭着自己的个人魅力,亦如先祖武王姬发一般,赢得了金母、元始等仙界圣人的好感,这种好感延续了八百年之久,以至即使周道衰微到病入膏肓,圣人也不肯宣布天意。

三、一千五百年杀劫

第二个原因,杀劫没到。

封神大战的起因之一就是昊天上帝命令玉虚宫十二金仙称臣,昊天所谓的称臣就是兵解。肉身毁灭,而以魂魄进入天庭服务。

以是之故,十二金仙皆逢杀劫。

这个时间节点是1500年一次。

原著中好几次提到这个关键的时间,如十二金仙陷于黄河阵,就说“只因一千五百年逢此大劫,乃遇此斗,装入阵中,总是神仙也没用了”,万仙阵上逢劫之仙也表示“今日之会,正完其一千五百年之劫数”。

这可能是昊天与修真界约定好的时间,到点了就来收取人头。元始比较护犊子,当然肯定还有一些私心,用一张封神榜保住了十二金仙性命,从而引发了阐截之争。

武王伐纣约在前1046年,下一个1500年应该是454年才对,此时正是南北朝时期。

既然封神劫数不曾在周朝开启,自然也就不存在封神大战了,相应地神仙传说也就少了。

从前770年春秋始,至前265年周灭于秦止,这500多年简直太乱了。

周辙东,王纲坠。说的是周天子东迁,丧失故国,也丧失了威信。

逞干戈,尚游说。诸国间连年战争,游说之士辈出,仗三寸不滥之舌纵横捭阖。

五霸强,七雄出。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皆一时之豪强。

五百年间天意纷乱,五百年间变数齐出;

五百年间礼崩乐坏,五百年间僭窃不臣……

天意归于何人?

天意的代表昊天上帝不说,各大圣人也只敢静默观望。

谁也没注意到,在周天子弃之而去的西陲,赳赳老秦日渐崛起——但他们就是秉天意而生吗?沛泽一户姓刘的人家微微一笑。

我已经写了400多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关注我,共赏封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