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象姑馆是什么?为什么当时上流社会出现了逛象姑馆的风气?
象姑馆说通俗点就是男妓馆,一种出卖男色的工作,这种职业起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商品经济发达的两宋,盛行于明清。
每个时期对于男妓的叫法都不一样,比如春秋战国时称为娈童、龙阳,现代称牛郎,明清特别是清称作象姑的,由“相公”转变而来。说起来可能难以相信,男妓其实并不是现代这样给女性提供的,而是给男性。有些皇公贵族或者富商厌倦了女色,往往会选择男色来弥补空虚!比如战国龙阳君与魏君、汉哀帝与董贤。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男妓形成职业。北宋陶谷就在《清异录》描写过男妓盛行的场景称:目下京师出卖色相的户头将近一万家,乃至男娼自卖肉体,进退怡然。
到了明清时期,象姑馆大大小小排列着,蔚然壮观,城市几乎都有上千上万的象姑馆。清嘉庆道光时期,京城的男妓更是进占八大胡同。清代梁绍壬曾作诗云:“软红十丈春风酣,不重美女重美男。婉转歌喉袅金缕,美男妆成如美女。”这充分说明了男色在当时重要性,有些时候甚至让女性工作者都没饭碗!相当的恐怖!
至于为何明清如此盛行,说到底还是离不开当时的背景。明清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发展迅猛,不仅使市民阶层扩大,还让人们都有钱了,有钱又没事干,就得享乐。有钱闲的发慌,啥都想试试!毕竟温饱思性欲,对于有钱又闲的人而言,女妓尝腻了,换个口味试试象姑也不错!
当然还有个直接原因促使当时上流社会形成这种风气,那就是禁娼令。明清律法均严禁官员士人嫖娼,这就让这些人很难受了,于是士大夫只能另寻途径找男色来以满足需求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