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佬杜月笙为何在重庆吃了哑巴亏?
“强龙压不了地头蛇”,杜月笙在上海有权有势,但在重庆啥也不是。
(杜月笙)
一、杜月笙是上海青帮老大,三大亨之一,在上海他和他的“恒社”帮会可以说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也使很多人遇到麻烦会找杜月笙帮忙。
蒋介石就是其中之一,蒋当时因抗击红军,需要大批兵源。他本想在上海招的,但上海毕竟发达,劳动力成本高。加上当时上海多数民众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当兵差不多就是死,也不愿去当兵,所以在上海招募兵员是很不现实的。
(蒋介石和杜月笙)
二、于是杜月笙把目光转向了内陆贫困的西南,并最终选择了重庆。毕竟位于西南内陆的重庆穷,劳动力成本也低,你能让他们吃上饭,他们就能拼死为你做事。西南信息闭塞,当然他们可能也不知道当时当兵就得立马打仗,可能随时送命。
总之,杜月笙在重庆征兵是很顺利的。因为重庆民众因为穷,都很想当兵,然后升职,摆脱贫困,甚至光宗耀祖的。
(哥老会成员)
三、杜月笙和他的“恒社”帮会在重庆征兵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越做越红火。他爽了,但有人却不爽了。杜月笙征兵抢走了重庆本地大量人力,让当时重庆的地方最大组织“哥老会”很不爽。毕竟又抢风头,又抢人的。哥老会的大哥们可没听过杜月笙,他们气不过就想尽办法打算折腾折腾杜月笙和他的恒社。
刚好这个时候,杜月笙为鼓励青年参军,专门将自己在上海的戏班子带到了这里,戏班子的演出在当时没啥娱乐项目的重庆非常火爆,袍哥会的老大们决定从戏班子这里下手,给恒社一点打击,让他们知道谁是大哥,不能让恒社这么嚣张。
于是先暗地里派手下人把戏班子的当家花旦马媛媛迷奸了,之后又派人在唱戏之时当场枪杀名角常春恒。
这件事震惊了杜月笙本人,毕竟一生中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但没办法,他只能忍气吞声。毕竟这里不是自己地盘,杜月笙在重庆没有任何势力基础,拼起来是肯定干不过“主场作战”的哥老会的。而秋后算账也没啥可能性,毕竟若从上海派人去重庆搞哥老会实在太远了,耗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天高皇帝远,你在上海牛逼,在重庆地盘上甚至没人认识你杜月笙。
杜月笙只能吃了这个亏,毕竟当时也差不多完成了征兵工作,公事才是重要事,这种小私仇在当时来说就不作过多计较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青帮大佬杜月笙为何在重庆吃了哑巴亏?
人在江湖,纵有万般手段,也有龙游浅滩被吓戏的时候。
杜月笙在上海恣意纵横,可谓是春风得意,不过,在这春风得意的时候,也往往隐藏着不测之祸。
这祸事一起,要么被人彻底踩到脚底,要么折损几分颜面,要么便迎着这祸事干一场,让风头更盛,让风光更好。
不过,杜月笙虽是上海滩上响当当的一号人物,遇到了这祸事却也只能认栽,只能将哑巴亏咽到肚中,然后慢慢消化。
杜月笙在重庆究竟遇到了了什么,竟让他不得不吃这个哑巴亏?
这事得从杜月笙站队说起——
1927年,蒋介石将上海收入了囊中,可是,在上海的却不只有他的人,也有我党的人,这让早已将上海视为口中禁脔的蒋很不高兴。
当时,上海号称“十里洋场”,说是中国的商都也不为过,只要将上海拿在手中,他便可以安安心心地捞钱,没钱怎么养兵,没钱怎么买枪买炮,怎么扩充实力?所以,对于上海,蒋绝不会和人分享。
于是,蒋为了独享上海,发动了“四一二”事件,此时已成上海大亨的杜月笙为了傍上蒋和国民党,站了蒋的队,积极配合蒋的“清党”,上海工人武装领导人汪寿华便是被杜月笙的“小八股党”给活埋的。
杜月笙想从江湖跃入庙堂,又站了蒋的队,自然不能不帮蒋办事。
当然,杜月笙在站了蒋的队后,又趁势发展了自己的实力,让自己爬上了一个更高峰,所以他在1932年时才敢拍桌威胁洋人“两个钟头毁灭租界”。
后来,他又创立了恒社,拉拢了无数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实力更加不可小觑,可谓是让所有人看愣了,人人心中震撼,一个“江湖中人”怎么便站到了这么高的位置?
蒋也看重了他的影响力和雄厚的财力,当时又缺人马,所以便想借杜月笙的手和钱给自己招兵买马。
杜月笙一听,心脏也在“砰砰砰”直跳,这或许是他洗白自己的一次绝佳机会,只要办好了这事,弄不好他便能够一跃跳入政坛,即便跳不进政坛,打入军界也不错。
不过,当时上海商贸繁荣,招兵买马的成本过高,又过于鱼龙混杂,绝不是招兵买马的好地方,所以,杜月笙将眼光盯向了西南一隅——重庆。
杜月笙在重庆招兵买马用的也不是老一套,想让人去干这送命的活,便得让他们看到当兵的甜头,最甜莫过于钱。
此外,他还让想当兵的人看到了乐子——先让戏班子唱戏,戏唱完了再谈招兵的事,不管能招多少人,不管能不能招到人,先用唱戏聚拢人气,看戏的人多了,便总会有几个活不下去的人为了吃一口饭投军!
杜月笙这一招,用的很成功。
可是,这么一来,他又得罪了不少人,也就是川中的袍哥。
这川中的袍哥便如同上海的青帮,杜月笙曾经将到他的赌场里闹事的三合会人扔到黄浦江里种了荷花,袍哥又怎会坐视杜月笙到他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即便他是蒋派来的也不成。
所以,袍哥一看杜月笙挖人挖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他们的脸顿时不知往哪搁了,气自然也不打一处来了。
于是,袍哥经过一番思虑,决定教训教训杜月笙这个外来的和尚,让他知道,他的经念得再好听,也得看他们给不给他念!
当时,袍哥给了杜月笙两个“耳光”。
第一个“耳光”,袍哥打向了杜月笙的戏班里的花旦。
这个花旦叫马媛媛,她不仅戏唱得好,人也漂亮。这也是她的命,戏唱得好便罢,人生的好看也罢,偏偏她是在给杜月笙唱,还是在袍哥的地盘上唱,成了杜月笙在重庆招兵买马的活广告,所以袍哥对她下手也在意料之中。
袍哥对她下了什么狠手?对于女人,“奸”之一字可谓最惨。
杜月笙听了马媛媛被奸一事,当然想知道是谁在和自己过不去,可实际上不用想不用查也知道,这事的幕后是袍哥。杜月笙可是雏儿了,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站在谁人的地盘上。
可是,他终究得做点事给手下人看看,不然谁还肯给他卖命?
这一做,他又惹恼了袍哥,好你个杜月笙,看不出深浅了是不是?事实上,杜月笙看出了深浅,只是他一贯的处事原则让他不得不为马媛媛出头。
袍哥一看杜月笙不识相,便出手打响了第二个“耳光”,这个“耳光”,他们打向了杜月笙戏班里的另一个角——常春恒。
对于常春恒,袍哥已经不是打一顿这么简单了,他们觉得得见见血了,不让杜月笙见见红,他们怕杜月笙还是不知道他们不好惹。
所以,常春恒成了袍哥的枪下鬼。
这两个“耳光”打完,杜月笙的戏班可谓是连失两角,一时之间也闹得人心惶惶,谁还敢登台唱戏?
唱完了戏,一个弄不好,也没了命。
杜月笙对此虽然不乐,可是也没奈何,重庆不是上海,如果真和袍哥撕破了脸皮,他拿什么和袍哥打?难道将远在上海的青帮流氓调到重庆?
他当的只是过江龙,能不能过江,终究得看地头的蛇让不让。
他奉蒋的命令来重庆招兵买马,受了气,能不能让蒋给自己出气?显然,蒋不会帮他出气,袍哥手里可拿捏着四川的军政,蒋怎么可能会为了杜月笙去和四川的军政要员闹别扭?
所以,他只能摇摇头,叹叹气,然后走人。
杜月笙折损了几分颜面,也只能咽下这口气,他从一个小人物爬到人生的巅峰,受过的气太多了,所以,他也能咽的下这口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