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最后永历帝不进入缅甸,而是去了四川或者泰国,永立政权是不是坚持久点?
笔者认为若是逃到泰国应该是落得和缅甸差不多的结局,不能持久,但是当时若是去了四川,确实是能够坚持的更久一些,甚至是出现反转。
泰国虽和大明十分亲近,但毕竟不在本国腹地,只是原属国,若如丧家之犬样的逃到他国,把人生安全交给泰国,和交给缅甸又有何区别呢?况且若是逃到他国,不在本国,也是会使将士寒心的,自己为国征战,而皇帝却跑到他国去了,不如投降。所以说泰国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之地。
但四川就不同,四川是中国内地地区,虽相距泰国缅甸离清军较近,但其实这反而更好,这样将士才会觉得皇帝和自己同在,若是逃到这里给抗清将士打打鸡血,鼓励一番斗志,定能给各地明军和致力复明的志士看到一丝曙光,也能减少明军降清的局面。
而且四川当时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南明掌控范围内,以前就是大西政权的地盘,李定国身为原大西军领袖,在此地也是有一定基础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李自成的归明反清大顺军余部精锐,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精锐中的精锐,李定国部队加上李自成余部就已有几十万之众。
他们要的就是一个正朔的统帅,那就是永历皇帝,永历帝逃到国外,给这些坚持抗清的军队心理上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他们基本没有团结起来。若永历帝没有逃亡到国外,一声令下,这些人定能合兵一出,而不是越来越分散,他们可乘清庭主力尚在西南之际北取陕西,也可顺江而下取湖南江西,甚至还可以联络沿海郑成功等部东西汇攻,天下是谁的还说不定。
就算不去争,川中地势险要,可以依据地势,派重兵把守各险要地段,定能稳定下来。自古以来在川中割据称帝的有不少,大可以学习其经验之谈,撑多久都不是问题,毕竟天下向明的还是不少。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明亡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令人唏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