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为何对明朝降将礼遇有加,对农民军降将却格杀勿论?

清军入关后,对待明军和农民军的态度确实是有区别的。明朝的降将,一般都是礼遇有加,而对于农民军的降将,多尔衮只有少数存留,一般都是“格杀勿论”。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这里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收拢人心

当时大明虽亡,但还有南明偏安,整个中国的士子之心还是向着明廷的,优待这些降将可以收拢人心,靠这些降将去招降其他明军将领,减少统一的阻力。而农民军是灭掉大明的,若纳降了他们,明军降将肯定会不满,从而产生矛盾。二、农民军反复无常

在清统治者眼里,农民军像是个流氓政权,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经常反叛,降了又反,反了又降,他们的头头李自成就曾降过,后又反叛,所以留着迟早是个祸患,搞不好还会生出祸端,不如早杀。而明将领大多是宁亡于北兵,不死于流寇。他们是真心降清想打农民军的。三、俩者价值作用不同

明朝降将对于清朝来说利用价值很大,先别说这些降将对明朝国内的有多了解,就凭他们手里的硬实力也不是农民军能比的。明朝军队掌握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技“火器”,并且部队都是火器化部队,接纳了他们,清朝就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科技,军事实力提高不是一个档次。而农民军有什么,只有一生蛮力,还多骄横跋扈,组织混乱,并没有多大利用价值。

四、清朝自认是继承了明,而不是篡明

清朝认为大明是被李自成灭的,不是被清,入关就是打着为崇祯报仇口号来的,自己是入关来为明报仇,杀农民军流寇的。乾隆编四库全书的时候也着重说过,明朝是被李自成灭的,不是清灭的,李灭明,清灭李,而李是流寇,所以自己的大清是继承了明,并不是篡了明,杀农民军是帮大明报仇了。

对于这个,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补充,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