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是如何迁移的?
山东在我国华北地区,发展较早,建制历史悠久。虽然发展的早,但它的政治中心却没有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历史上山东也有几次政治中心迁移,那么它是如何转移的呢?山东政治中心大概是从古临淄到如今济南的迁移。
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大部分地区属当时的霸主齐国。齐国的国都临淄自然成为了当地的政治中心,临淄当时不仅是齐国的都城,放眼其他国家都没多少临淄这样的城市。即使到了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下,临淄依然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隶属临淄郡。汉朝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在山东再建齐国,为削弱齐国势力,汉文帝把齐国分成很多个小国家,其中就有济南国,济南之名从此时开始出现,政治中心在东平陵,但并没有威胁到临淄在山东的地位。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重心出现慢慢迁移之势。南北朝时期,山东多战乱,在此一段时间山东为十六国中的南燕占据,并以广固作为都城,也就是后来的青州,由于在这里建都了,于是政治中心也就从临淄到了青州。以后的隋唐到宋金时期,青州都是政治中心。
直到元朝建立后,山东由中书省管辖。由于中书省太大不易管辖,因此设立了肃政廉访司和宣慰司作为监察区域,分驻济南和青州,由于都是省级单位,逐渐的济南和青州开始平分秋色了,山东此时出现了俩个政治中心。明灭元后,在全国各地分设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治所在济南府,济南府终于成为山东的首府。此时开始济南正式成为政治中心。从这是到现在济南都是山东的政治中心。
所以山东政治中心变迁大概就是从临淄到青州再到济南的过程。
更多历史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