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每当我们读起这句诗时,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江南春景的美图。清晨的阳光慢慢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无比火红,碧绿碧绿的江水胜过蓝草。这又如何不叫人怀念起江南的美景?
一、创作背景
《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他曾漫游过江南,而且还先后担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因此他对江南的了解是比较深的,旖旎的风光也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回忆,所以可以说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寻常的。
后来,他定居洛阳后,抚今追昔,江南旧游的经历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迫使他写了不少回忆的诗歌。进入暮年,他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来抒发了自己对江南美景的赞美。我们目前欣赏到的诗只是其中的第一首,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二、《忆江南》第一首全诗欣赏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翻译:
江南真的好啊,江南的美景曾经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清晨阳光映照着的岸边红花,远远看去,比那燃烧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也比那蓝草还要绿。这又如何不叫人怀念江南呢?
三、《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1、《忆江南》是词牌名。
《忆江南》是词牌名,所谓词牌名就是作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唐宋时代,人们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忆江南》最初为唐代教坊的曲名。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于题下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据《乐府杂录》载,《忆江南》为唐代名相李德裕为他的小妾谢秋娘所制,叫《望江南》。《乐府杂录》,乐府者,秦汉所立掌管音乐之机构也,唐时被教坊、梨园所代替,又名《琵琶记》。
后来人们根据白居易这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中的句子,把它也称之为《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
2、《忆江南》也是诗的题目
《忆江南》不仅是词牌名,也是这首诗的题目。也就是《忆江南》所表达的内容是和江南的回忆有关,是对诗的内容的概括。
白居易先后担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所以诗的内容自然离不开这些江南城市。《忆江南》共有三首,第一首作者是泛泛地回忆江南,第二首就是回忆江南的杭州,第三首则是回忆苏州。
《忆江南》三首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每首《忆江南》都很短,只有27个字。
3、《忆江南》是作者的内心真情感的充分表达
《忆江南》是诗的内容的最好体现,诗人就是通过《忆江南》把自己内心对江南的美好回忆展现给人们,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忆江南》,主要表现出一个“忆”,这个“忆”是我们了解作者表明江南美景已深深印在他的回忆中了,使他不能自拔。
这个“忆”也说明了作者此时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方便了,特别是后来他因病辞官,回到了北方洛阳以后,他自感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游江南了。于是,他对江南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一下子喷发出来,让他的心好痛,因为今后他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回忆,才能回到那令他魂牵梦萦的江南了。
所以,《忆江南》承托了白居易太多太多的情感,“忆”就像是梭子,把时间,空间穿在了一起,把他对江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固定在他的记忆中,融进了他的感情中,让他回忆时历历在目,了如指掌,万般感慨。
图片来自网络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答;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共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年轻时,曾经在杭州担任杭州刺史两年,而后又到苏州担任刺史一年多;故白居易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情有独钟;这三首忆江南虽然字数不多,但他运用他聪慧睿智的手法,巧妙绝伦简洁勾勒出;
①江南杭州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色;
②通过钱塘江观潮起潮落,灵隐寺寻桂来衬托他自己对杭州忆恋之情;
③表达白居易对苏州、杭州美女的恋恋不忘,依依不舍之情。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好这一口。
以上为个人看法,仅供提问者参考。
知足常乐2019.2.8日于湖北钟祥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是曲牌名。唐朝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创作曲牌《谢秋娘》。后改名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等。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改名为《忆江南》,此词为单调。
白居易曾作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故对江南风景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记。67岁的他回洛阳后写下三首巜忆江南》,在“忆”字上,是白居易对江南美景最好的回忆。
巜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这么美好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江边的鲜花盛开,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胜过蓝草,怎么不叫人怀念江南?
《忆江南.二》: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长忆江南美好的风景,最使人留恋的是杭州。中秋之夜,到天竺山赏月。夜宿虚白亭,枕上看钱塘潮头。不知什么时候我还能故地重游?
《忆江南.三》:江南好,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记忆中美丽的江南,其次就要数苏州的吴宫。喝一杯吳宫的春竹叶酒,看一看吳宫歌女双双翩翩起舞,像那朵朵盛开的芙蓉。清晨和晚上总是再次相逢,太美了!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三首小词,也可以看作是“一首三叠”配乐歌词。这三首词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现誊录原词如下:
其一《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忆江南》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题主所问的问题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两三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从词牌角度看《忆江南》。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也就是古时人们唱的歌曲。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和节奏,即曲调。在唐代,精通乐理的文人一般是按照乐曲填词。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给不同曲调的词起了不同的名子,这就是词牌。宋代以后,经过不断发展,词渐渐脱离了曲,文人主要是根据词牌来填词,词牌和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仅作为文字和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忆江南》就是一种词牌名。据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载:《乐府杂录》云:“李卫公为亡妓谢秋娘撰《望江南》,亦名《梦江南》。”白乐天作《忆江南》三首,第一《江南好》,第二、第三《江南忆》。自注云:“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然卫公为谢秋娘作此曲,已出两名。乐天又名以《忆江南》,又名以《谢秋娘》。近世又取乐天首句名以《江南好》。明代杨慎《词品》载:《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天改法曲为《忆江南》。其词一叠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二叠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叠云:“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由此可见,这是用同一个曲调填的词,给其赋予不同的词牌名。
第二,从词的标题角度看,词牌和标题不是一回事。这三首词的标题分别是:江南好、忆江南、忆江南。从词牌名看,也叫忆江南或江南好。二者在字面上有重合之意。但表达的意思却是不同的。词牌体现的是文字结构和韵律结构,标题表达的是词的中心思想。
第三,从三首组词的词义角度看,三首词表达的内容和角度不同。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的人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江南美女的婀娜舞姿,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忆江南》什么意思?
《忆江南》,原词牌名为《望江南》。白居易谋篇随意改为《忆江南》,突出一个“忆”字,表明为对江南好景致的回忆。
那什么意思昵?要知道白居易年轻时因避乱到过江南,居住在苏、杭两地,后来又被封官刺史任职苏、杭。所以说,他对苏、杭的一草一木、山水景物都了如指掌,也溶入了更多的感情!
《忆江南》要表达的意思是,白居易因病辞官回到了北方后,预计不能再故游江南了。于是,他恋恋不舍江南,只好把对江南的过往经历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开来。
三首词中,抚今追昔,从洛阳到苏杭,空间与时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前两句,皆从今时到往日,身在洛阳,神往江南;中间两句热情讴歌了江南之景趣;后一句都为“忆”而感触良多!
《忆江南》共三首词,其创作背景如何?
白居易晚年,因病辞官赋闲洛阳。在他67岁时才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既独立成篇,又互为倚角,实乃具整体性一致,这就充分说明了白居易那高超的艺术能力。形散而神聚,强有力地引导了读者深入其境,从而醉迷“江南”。
三首词,不妨浅释一下内容实义?
第一首:江南多么美好,那儿的景色我曾经熟悉过。早晨太阳出来了,那被映红了的浪花比火焰还深红,春天来了,那绿色江水堪比蓝草。这能不回忆江南么?
第二首:回忆江南,最该先回忆的是杭州。月光下,在山隐寺中寻找桂树子,睡在君亭里看那江水入海时潮起湖落。什么时候又能再回游!
第三首:回忆江南,接下来的是那吴王夫差为西施美女建的苏州娃宫。喝一杯那有名的“春竹叶”酒,再看一看那舞姿迷人的苏州美女。想必早还是有重逢的机会!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什么意思?
白居男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白居易在《忆江南》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白居易十分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也忘不了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这时的白居易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得了满足。
《忆江南》共有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白居易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通过景色描写,简洁生动的勾勒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和旖旎风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