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待字闺中”,这个成语恐怕大家不会陌生,生活中也经常使用或听到。它的意思是:一个成年女子留在闺房中,等待出嫁。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笄”(jī),发簪,笄礼:古代女子成年之礼。

在我国古代,男子成人有冠礼,女子成年则是笄礼。《礼记·曲礼》有云:“女子许嫁,笄而字。”

女子一般在15岁时就可以成人出嫁,这时就不再梳丫髻,要梳成人的发髻,这就需要使用“发笄”。

“笄”就是发簪。女子成人行过笄礼后,就按成年人的样子,挽髻插笄。

“待字闺中”中“宁”是指许配;闺:女子绣房。

“待字闺中”是怎么来的呢?

说起“待字闺中”的来历,与古代人取名字的风俗有关,就要先说说中国人的姓氏了。

我们的姓氏始于神帝伏羲,从那时起,一个人一出生就有了一个姓。要知道姓、氏是有区别的,有了姓,还要有一个名,这就是一个人的姓名。

古代,一个人的名是不允许随便叫的,只有长辈才可以。如果直呼一个人的名被认为是大不敬,但是可以叫他的“字”。

因此,古人有姓有名有字还有号,一个人的字,出生时,是没有的,等到订婚时才取的。

待字闺中,原意也女子大了,还没出嫁,也就没字,所以女子要“待字闺中”。等出嫁时才会有字,因此,“待字”就成了等候出嫁的意思了。

这才有了女孩长大了还没有出嫁就叫做“待字闺中”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女孩“待字闺中”说明还没有婆家。所谓“字”是指生庚八字,如果已许配某家,称“字”某门。

古代多数人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订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两家的女人尚在孕中就已定好,如果生下的孩子是一男一女,双方就成为亲家。孩子出生后,男家在端午、中秋和过年都要向女家送礼品,一直到婚后一年才结束。只要确定了亲戚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般就会择定吉日举行订亲仪式,男女双方各摆几桌酒席宴请宾客,订婚这天,男方请媒人携带卺书(男孩生庚八字的文书)去女家,女家将女孩的生庚八字填好,然后带回男家,交男家保管。我们称这种仪式为传书,也叫合卺,女孩没结婚之前就叫“字某门”,如男家姓方,就称字方门。没有婆家,又到了出嫁年龄的姑娘称“待字闺中”。

二十多年前,我这里就有一个结婚前几年传书的事例,本人还帮忙舞龙。那天除了龙队,还有锣鼓队,很是热闹。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题主好,“待字闺中”指已成年而尚未出嫁的女子,这个指称大有意趣,野狐慢慢给你道来。

古代男孩到二十,女孩到了十五岁要举行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表示已经成人。笄是古代女子用来插头发的一种簪子,女孩子到了十五岁就把头发挽起来,用笄插上,举行一个仪式,父母为她取一个“字”,此后,表示女孩子已经到了合乎周礼规定的结婚年龄了。

过了十五岁没有出嫁的女子,人们很礼貌地称其“待字闺中”,其实,“字”在十五岁行笄礼的时候都有了,这只是一个给面子的称呼。不满十五岁的女孩子才是真正的待字,但不能称她们为“待字闺中”,只能称她们为“尚未及笄”,因为“待字”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说文》对“字”的解释为“乳也”,《尔雅》的解释是“生也”,这个字有怀孕,生养孩子的意思。

《周易 屯》六二有爻辞:“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从爻辞可以看到古代有抢婚的迎娶习俗,结婚后,女子到了第十年才生养了孩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的句子,“字”是养育的意思。

“字”一般被当做会意字,表示在房屋生养小孩,野狐以为这是一个象形字,画的是胎儿在母腹中,只是后来演变成了金文所写的这个样子,肚子变成了房子,不过肚子本也就是未出世孩子的房子。

“待字闺中”与女孩成人礼是为名取字有关,更与结婚生养孩子有关。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意思很简单,无需咬文嚼字的解读。对这句成语解释的意思很多,但都万变不离其宗。

“待字闺中”,通俗的解释就是“姑娘大了还没有个主儿,在家干等着”。

略微细致些解读“待字”,无非是等待一纸婚约,“闺中”闺是闺女,许多地方把未婚女子都称做闺女,她住的屋子就叫闺房。

所以“待字闺中”只是有未嫁出去姑娘的人家,对人很含蓄说法。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好花零落损芳香,只为当春漏隙光。

一句良言须听取,妇人不可出闺房!”

这是冯梦龙《醒世恒言》里边的一首诗。

它的意思是劝诫女人,要安守妇道,不可轻易走出家门。

这里的“闺房”,相当于女子起居的卧室,也代表家门的意思。

古时的封建礼教甚严,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对女人的约束也更多。

女子成婚,凭借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且成婚之后的女人,也不允许轻出家门。

怕的是女人出去以后,招惹是非,辱没门庭。

而不像今天的女人这样,花开花落漫天飞舞,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人身自由。

对于未婚的女子,古时的约束就更为苛刻严厉。

一年之中,除了日常饮食起居之外。

大约只有在特定的民俗节日那么几天里,才可以走出家门,踏踏青。

说白了也就是放放风而已。

其余的日子,大都是待在自己的卧房里,做做女工女红之类的手工活。

所以“待字闺中”,就是指一个女子还不到成婚的年龄,没有出嫁。

只能守在家中,听从命运的安排,静待心上人的出现。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就是姑娘还没有嫁出去的意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