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有的也叫“男怕三摇头,女怕大步走”,反正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句俗语的意思说的是夫妻二人在家庭中起的作用问题。“男怕三摇头”。是说男人在家要起决定作用,男人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一家之主,要能很好地负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对关系到家里大事情,要有决定权和判断力。不能遇事六神无主,瞻前顾后,怕老婆,没有主心骨,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就是一个窝囊废。“女怕大步走”。是指女的在家要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就是围着锅台转。这样的女人是一个本分的人,如果一个女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走路带风,动不动对丈夫呼三喊四的,就会被大家耻笑,这样的女人要不得。当然,这句话反映的旧时社会男女的社会地位问题,现在不存在了,男女地位平等,在处理家庭问题上,要协商解决,或谁对,谁有理就听谁的,不搞一言堂,大男子主义。注:图片来自网络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包括民间俗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枝繁叶茂。其中民间俗语,就是人们常讲的老话或者谚语,看起来粗糙简陋,听起来非奥非雅,但蕴含的道理却引人深思。这些都是古人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经验,总结出的道理,并成为传统文化瑰宝的组成。或天文地理,或人伦纲常,或处世之道,或气侯节令,或农耕播收,或健康养生,包罗万象,通俗易懂,广为流传,耳熟能详,深受认可。

“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就是千百俗语中的其一。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只是行为礼仪的问题,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不在于此。笔者认为,“男怕三摇头”其实说的是男人遇事情、没有主见,拿不定主意,什么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尤其在过去,男人是家长,家庭里的顶梁柱,大小事情一般都要男人做主,这就需要男人有见识、有主见、有能力。如果一个成家的男人遇到事情总是迟疑无见解、无办法,只会摇头总归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男子汉应该多增长自己的智慧与才于,増强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好顶梁柱。

“女怕阔步走”这句,指的是旧社会时人们认为女子应该阴柔端庄、举止得体,女子如果像男人一样走路是会被人笑话的,丈夫也很没有面子。更有一说”抬头女、低头汉”是不好相处的,如果一位女子常是阔步走路,那么人们会认为这样的女子性格外向强势,不太讲道理,也不容易打交道。笔者认为,这是在男尊女卑的旧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歧视。

笔者认为,“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在旧社会或许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很多俗语已经逐步被淘汰。而进入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坚持男女平等,不论男女都应讲究礼貌礼仪,注重行为举止。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不走。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男人只要一走三摇头,必将是败家之相,而女人一旦昂首阔步,目视前方,这种女人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一定是做大事的人。而这种女人居家过日子是绝对不合格的,所以说,但凡是具有这种特征的女人,基本上都很难守家,相夫教子。她们心胸宽广,野心勃勃,精于心计,城府深,难捉摸,绝对成不了贤妻良母。

在我们河南郑州,也有相同的说辞,我们这里是这样说的“抬头婆娘,低头汉”。其本意跟上述说法几近一致,说的就是但凡是这样的男人,女人都不是一般人。而低头汉,说明了这种男人不堪重用,难成大器,天天低着头,必将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也就是常说的懒汉相,败家相。

抬头婆娘,不是因为举止轩昂,气度不凡就是罪过。而在旧社会,儒家思想提倡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说,这样的女人不适合成为合格的家庭主妇,她们胸怀大志,眼光高,思想观念超前,具有独特的自立性,所以,大家都这样认为但凡是“挺胸抬头,昂首阔步”的女人都不简单。

古人说的有没有道理?我觉得在当时应该是很有道理的,只是现在社会环境不一样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妇女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样的说法明显的过时了。但是,虽说这句话有点跟不上时代,但对男人的评价与判断我觉得还是相当到位的,应该永远不会过时。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的意思是:“世有阴阳,人分男女”。

阴阳、男女可以看作是正、负两极。

简单来说就是“男人所提倡的行为,也许是女人所禁止的,这样才能体现出男女有别。”

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刚强,女人阴柔……

在古代男权社会,定性男人的形象就是果敢、有担当、大男子主义,以我为尊。

古代女人没有地位,是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定性女人的形象则是无才便是德,低眉顺眼、逆来顺受、行不露足、笑不露齿。

大家看到了吧?女人和男人的形象截然相反。

“男怕三摇头”,从字面意义来看,连连摇头是无可奈何拿不定主意的形象,给人一种颓废的样子。

男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

“男人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左右抖动,站的时候卑躬屈膝挺不直腰杆儿,走路的时候不停地摇头”,这都是男人之大忌

古代上私塾的第一节课就是教给孩子们礼仪——站、立、行、走。

也就是教给男孩子该如何做,女孩子该如何做。这里我就不说古文了,直白来说男人就该:“站如松,卧如弓,行如风”。

女怕阔步走”,可以看成是“仰头女”的形象,“仰头女”走起路来给人一种“六亲不认”的样子,女人不应该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样子。

古人为女子定位的形象是“行不露足、笑不露齿、静如处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相夫教子、孝顺父母……

总之就是一个安静、温柔小鸟依人的形象。

“女子阔步走”表现出了一种男人气概,透露出一种阳刚之气,这属于乾坤颠倒的范畴。

在古代,小女子岂能有如此气势?如果是这样恐怕连婆家也找不到。

套句流行语就是,古人不喜欢“女强人”的样子,阴盛阳衰是古之大忌。

女人很强势不被历史所赞美,比如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唐朝女皇武则天,清朝的慈禧太后等,无不被后人诟病,被人责骂。

当然了,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是一个包容社会,讲究男女平等,早已摒弃了“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

男人能做到的,女人同样也能做到,女人能顶半边天,因此出现了许多风风火火的女强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有点过时了。

文/秉烛读春秋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在封建和半封建时代或许是对的!但在当今时代,这句俗语只能说是一半对一半错!男子三摇头,无论过去或现在都不可取,男人无主见,一问三不知,前怕虎后怕狼,庸碌无为,这样的男人迟早都会被淘汰;女子阔步走,在封建和半封建时代认为是不对的!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提倡“三从、四德”,连走路发钗链坠都不能摇幌!阔步走的女子男人是不敢娶的,但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女怕阔步走这句话是错的,解放后,约束妇女的种种陈规戒律被打破!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何止阔步走?现代的女强人女英雄与男人们为国家为人民立功劳,各显神通!可上太空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做人正直,有上进心,专纪守法就得了,何必去管那些怪律呢?

俗语“男怕三摇头,女怕阔步走”是什么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男怕三摇头” 其实,这里的“三”,并不是实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语中的意思“多次”。一般来说的事不过三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在中国文化中,第三次就是很多次了。在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男权至上,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男人就是一家之主,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男人要有自己的决断和担当,要承担得起责任才行。如果一个男人一问三不知,那么这个男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木讷迟钝,没有主见,没有成功男人的魄力,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比较难。

虽然一直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但是在古代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男人说了算的,所以在一个家庭里,男人完全没有主见的话,这样的家庭很难能把日子过好。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本来封建社会平民生活就艰苦,而家里的顶梁柱万事都没有个主见,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如此又怎能经营好一个家庭。没有男子气概,自己心里没有主见,人们也通常将这种称之为三不知,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虽然这样的男人比较老实,但是对于事业没有什么上进心,因此,男人最怕摇头不语的。

而“女怕大步走”,反映的是女子性格的浮夸,做事不经头脑,脾气火爆,一点就着。这与旧时人们认为的大家闺秀相去甚远。因此,这句俗语放在旧时,是规范女子行为的一句俗语。在古代,人们对于女性似乎存在着固有的思维,他们认为女性应该含蓄内敛,走路要小步向前踱步,而大步走则既不符合礼仪。所以人们对于大步走的女人避之不及,还十分嫌弃。还有过去对女人束缚太多,言谈举止得遵从“三从四德”,走路要一小步一小步慢慢地走。古人一直都认为女人一定要温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如果一个女人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习惯于走路带风,走路迈的步子过大,那就不符合传统的对女人的要求,这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不正常的,会被人耻笑,被人评头论足,严重的话,还会被认为是其行为不检点。而对于现代来说,大步快走的女人,一般性格十分开朗,但又带点强势。这类人说话快言快语,直来直去,从来不拐弯抹角。在事业上,这样的女人,一般都会处于领导的地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