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小李杜”即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他们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小李杜”这是人们对他们的爱称。

李商隐(约812~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人排挤,潦倒终身。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独特风格,著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有《锦瑟》、《夜雨寄北》等。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小李杜”呢?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为了区别大家记忆。李商隐是唐代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可以说他与杜牧齐名,并在一起称为李杜,但为了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区别开来,所以又称小李杜。

二是从文学成来看。“大李杜”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绝对的大家,他人难以逾越。而李商隐和杜牧就只能排在他们之后,所以用“小李杜”来和“大李杜”来分开。

三悬以长为尊。李白、杜甫在前,他们年长于李商隐和杜牧。不管怎么来说,也不可能把前面李白、杜甫称小李杜而把后来的李商隐和杜牧称大李杜。所以,按中国人的习惯只能把李商隐和杜牧称“小李杜”。

注:图片来自网络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晚唐李杜》

晚照云霞度光彩,

唐朝暮期诗才来。

李义山隐情无题,

杜牧十三咏史怀。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实力都非常优秀和有名。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大有李白杜甫。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在李白与杜甫的成就之下,故称为小李杜。李白与杜甫称为大李杜。[赞][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为什么被合称为“小李杜”?

“李杜”(“大李杜”),指盛唐的李白与杜甫,是唐朝诗坛的双子星座,风格迥异。

李白被誉为“诗仙”,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他“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行路难》等。杜甫被称作“诗圣”,为现实主义诗人,心系社稷,忧国忧民,“三吏”“三别”是他的诗歌力作。

“小李杜”,指晚唐的李商隐与杜牧,相对于“李杜”(或“大李杜”)而言。从时代来说,李杜在盛唐,生活在公元七世纪,小李杜在晚唐,生活在公元八世纪;从诗歌成就来看,李杜成就比小李杜大;从名声上来讲,李杜名声比小李杜更响亮。“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绮丽,但有的诗(如《无题》)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而杜牧的诗歌,语言风格清新自然,风流华美。

小李的爱情诗很有名,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小杜的咏史诗很有名,例如“东风不如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