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清明节马路边烧纸钱,不仅城里人如此,农村里的人也有这种习俗。也就是说,在旧时,这是我国民间的一种普遍习俗,可以说,这种习俗的兴起,应该旧时是从农村带到城镇。
为什么民间会出现这样一种习俗呢?记得小时候,大人们介绍说,这些人先人的坟墓没有了,是在“挂飞青”。想起来,这些人也比较让人怜悯,连坟堆都没有了,可见他们的先人受过多少苦,最后连坟墓都没有给后人留下一座。每有一起“挂飞青”人,其先人都有一段悲惨的故事。这里的介绍一下民间的这种习俗。
旧时,这种在路边、河边、野外等没有坟墓的地方烧纸钱,或者插挂纸钱,也同样称之为“挂青”,正式称呼是“挂飞青”,即清明“遥祭”之意。主要是给一些先人亡故后,没有坟墓,或者因种种原因失去坟墓,或者找不到坟墓,一种特殊的扫墓祭祀方式。一般来说,旧时,家里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会到路边、河边、野外等没有坟墓的地方烧纸钱。
一、一些贫穷家庭亲人到外面谋生,亡故后不能回家乡安葬。比如做小生意、做手工艺、当脚夫、船夫、放排等职业的人,还有因灾荒而逃荒、乞讨等人,在外亡故后,由于路途遥远,亲人得不到信,或者家里没有钱,无法外出寻找,或者找不到尸骨。这种人大多属于“哪死哪埋”或者“路边死了路边埋”,家里无法知道他们的坟墓葬在哪里。
二、旧时的战争年代,死在战场上的士卒,或者因离家乡太远,亡故后,就地埋葬的士卒。家里亲人无法到这些人的埋葬之地扫墓。
三、古代农村人迁徙频繁。有为生活所迫,被迫自愿迁徙的,比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也有因朝廷需要,强迫迁徙的,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等。还有因躲避战乱、兵燹、仇敌、瘟疫等原因而背井离乡,迁徙他地。如此等等。这些迁徙的人无法带走自家的祖坟,再说,到了新的安家之地,由于离故乡路途迢遥,无法回故乡给祖先扫墓。
四、因某种原因,有的家里先祖的坟墓找不到了,或者说不存在了。比如说,原来的坟地被垦荒成耕地,或者说已经修建了官路、兵营、寺庙等建筑物,原来的坟墓没有迁走,被平掉了,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五、其他一些非常规的殡葬方式。有一些地方,因某种原因,比如瘟疫、其他传染病、触犯律法不能进祖坟等,对这些人进行了火葬、水葬等,这样就没有坟墓可供后人扫墓。
以上有的地方,有为亲人立衣冠冢的习俗,供后人扫墓祭祀。然而,有的地方因信息不通,并不知道他们的亲人在外已经亡故了,还一直在家里等着外出的亲人回家。也有的不愿相信他们的亲人在外面已经没了。这样时间久了,按外出亲人的年龄估计,已经不可能活在世上了,但已经无法立衣冠冢,或者没有能力立衣冠冢,每逢清明的时候,子孙后代就用“挂飞青”的方式,祭祀先人。
在农村,“挂飞青”的方式与上坟扫墓的方式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坟墓,也就省去了“砍青”这个环节。“挂飞青”的地点一般都在河边、溪边,没有河、溪的地方,也是在水渠边。民间认为,水是路路相通的,先人可以通过水找到故乡,找到子孙后代,享受后人的祭祀。也有一些人认为,世上的路也是相通的,因此,就在路边,一般是岔路口“挂飞青”,但这种情况只是少数。相对于路边来说,人们在野外的一块空地“挂飞青”的机会又要多一些。
对“挂飞青”,农村也有一定的忌讳,比如说,家有祖坟,即便远一些,是不允许“挂飞青”,只有无坟才可“挂飞青”。否则会被人们视为懒惰,认为是对先人的不敬,有坟不扫,就在河边、野外、路边选个地方随便祭祀,就像是完成任务了事,人们认为对先人的心不诚。
现在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我跟此类人闲聊过,从他们的口里得到的,无非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种种原因失去祖坟。因城镇飞速扩展,或者各种建设飞速发展,原来的农村变成了城区,原来的祖坟地消失了,变成了城市街道,清明节没有地方扫墓,只得用这种“挂飞青”来祭祀先祖。
二是一些农村来的老人做的事。从农村进城跟儿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因清明儿女没空时回老家扫墓,自己身体状况又不便回老家,但传统的清明祭祖观念深植心中,只能用这种办法来了却心愿。可以说,这是老人们没办法的办法。
三是有一些人跟风。城里一些人看到别人家在清明节,到路边烧纸祭祀,他们看到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也打了懒主意,不信辛辛苦苦去祖坟现场扫墓,也跟着别人烧纸钱。
我个人对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的看法,要区别对待,强化管理,加强引导。第一种人因失去了祖坟,清明节祭祀怀念祖先,无可厚非,但毕竟在城市里,人口密集。要祭祀也要文明祭祀,不能把城市搞得乌烟瘴气,城市管理要好好引导。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我认为此风不可长,这种做法,对这些人来说,不属于传统习俗之列,是一种偷懒的办法,应该禁止。
不知我的这种想法怎么样,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在马路边烧纸钱是一些地方的习惯,为亡灵指明回家的路,寄托哀思。但比较影响环境,特别是烧纸后灰烬飞扬。亲人在以这种方式追思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选择环保祭奠用品,注意明火,注意残余灰烬的清理。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些在路边烧纸的人,也是希望顺着路的方向,把他们对先人的哀思,寄送过去。
那些在城市里十字路口,马路边烧纸一般分为两类人。一类就是当地的土著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当地居民原来埋葬先人的地方,估计都被占去啦。找不到啦。他们只能在记忆中大概得地方,烧点纸,给他们送点纸钱。希望他们在阴间也能过的富富裕裕的。不缺钱花。
另一类人,就是远离家乡,背井离乡。遇到清明节,阴历十月一,不能及时的回到家乡,给自己逝去的亲人,祖先。上坟扫墓。就会选择在路边,烧点纸用传统的方式寄托对他们的思念,和哀思。
这种行为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影响交通。但是一年也就这两次。还是不要禁止的好。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吧。朋友们你们怎么认为呢?[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墓地不让烧,不在马路边上烧在哪里烧?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毕竟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还是很难割舍的。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如何看待清明节,城里人在马路边烧纸钱?
这个问题,说白了马路上烧纸钱要有一定的章法,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给去世的人烧纸钱,过世的人也收不到。自我感觉可是这没用。白花钱。一般给去世人烧纸钱是有一定的规矩。第一,在离世的人家里居住地可以烧纸钱,这个是最好的,它要每年回家一趟这个收到的。第二,没在家的人要给去世的人烧纸钱就到坟地,墓地给烧纸钱。除此之外不要到处烧纸钱。也没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