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讲的是过去老人在一个家庭的院子住房安排问题,通过住房的安排,可看出儿孙对老人是否孝顺。

东屋、南房,西屋和北屋是我国传统的四合院,北屋是正屋,也就是说,这种院子以北屋为准,坐北朝南。这是我国房屋中比较最传统最普遍的格局。

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民居院子,因受地形的限制,正屋的朝向并非都是坐北朝南向,而是根据地形来布局。比如说,一些地形复杂,选择宅基地比较困难的山区就是如此,山区建房,只要符合过去人们所谓的“风水”,房屋就不一定要坐北朝南,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山区的屋房各种朝向都存在,不受坐北朝南这种传统规则的限制。

山区的四合院,一般以正屋为基准,分左、右、前三个方向,也就是说相当于坐北朝南院子中的东、西、南三个方向。

那么为什么说,让老人住在东(左)面和南(前)两个方向的房屋,家中的儿郎是不孝儿郎?

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使用的是“老人”,而不是“父母”,这里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如果一个四世同堂、或者三世同堂的家庭,用“父母”一词就不太准确。比如四世同堂之家,第一世还健在,是父母,是祖父母,也是曾祖父母,第二世是儿郎,也是父母和祖父母,第三世是孙子,也是儿郎,也是父母。如果第二世或第三世住东房和南房,就判断他们的儿子不孝,那是不准确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健在,他们自己就是儿郎,说他们不孝,就说不过去了。

这里就关系到一个家庭在一个庭院居住时,传统习俗上的主次之分和长幼有序的民俗问题。

按我国传统民俗,在一个四合院内,以正屋为长,其次才是西屋(右),民间又称西厢房(右),再次是东屋(左),民间又称东厢房(左),最后南屋(前),民间称为倒屋,有的地方则称为对面屋,意思与正屋面对面。而正屋也在长幼之分,以西(右)面的房间为长,以东(左)面的房间次之。

如此以来,一家人怎么安排住房,就一清二楚了。以四世同堂的家庭为例,第一世住正房西(右)面的房间,第二世的长子住正房东(左)面的房间,次子住西面(右)的厢房,第三代住东面(左)的厢房,第四代住南(前)面的房屋。

如果外人到这里来看,这家人儿郎把家里的老人安排在东面(左)的厢房和南(前)面的房屋,也就是说把老人移出了正屋,很明显这与传统的规矩是不相符合的,说明这个家庭的儿孙们不尊重长辈,在传统的礼制看来,是一种僭越,是对老人的不敬,自然就是不孝。

这种规矩,我们从民间四合院的格局就可看得出来,正屋的屋顶是四合院中最高的建筑,其他的厢房房顶绝对不能高出正屋的屋顶。也就是说,一个传统的四合院,建筑物之间就有很明晰的主次之分,一个家庭的住房自然也就按这种主次之分居住。

过去这种住房安排的传统礼制,同样也体现的家庭就餐时的座位安排上,同样也有长幼之分,接来客人在安排座位上也一样讲究规矩。这里面的道理是相通的。

至于旧时在一个四合院内,哪个朝向的房屋住着舒服,这一点不是问题的关键,冬天冷不冷,夏天热不热的问题,其实是房屋设施及格局方面的问题,并不能体现对老人孝还是不孝的问题。

现在农村的房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四合院格局,一般是一栋楼房就包含原来四合院大部分内容。“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农村俗语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是,在农村,安排老人的住房依然有讲究。比如说,不能安排老人住在顶层,一般让老人住一楼,这主要是考虑出入方便。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有何讲究?是什么意思?

千百年来,农村流传着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老话和俗语,代代相传,虽有所变化,但俗语和老话的形式,亘古不变,通过这些老话和俗语,传授着经验,表达向往,教人做人做事等等,而这句“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就是告诉大家,要孝敬老人,不把东面和南面的房子留给老人住。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其实和农村建房子的讲究有关,建房子首先讲究的是居住舒适,所以,大部分人选择的朝向都是坐北朝南,坐北朝南的优势就是通风透气,日照时间合理,自然适合人们居住了。

而东面的房子,冬不暖夏不凉,还不透气,特别是北方的房子,到了冬天,西北风盛行,东面的房子冷嗖嗖,夏天又是东南风,还不透气,不仅如此,东面的房子日照时间也不够,相比南北来说,居住的条件就差了很多,也难怪农村有“有钱不住东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说法了。

这样的房子给老人住,老人的身体原本就没有年轻时候健壮,特别是农村老人,年轻时候体力活多,身体毛病也多,一点微妙变化也能引起身体不适,长期居住东面房,自然不利于身体保养,讲得通俗一点,家里好房子,得留给老人,不然,人们就会说“不孝的儿郎”。

不住东房,南房为什么也不住?这有一定的地域性,还是偏向北方,北方的房子坐北朝南,南边往往是闹市、街道,自然嘈杂一些,年纪大了,睡眠不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惊醒,自然不适合老人住,所以南房也不利于老人居住。

所以说,这句老话,就是告诉人们,看人孝顺与否,老人简单的住宅能看出一二,也提醒着人们,孝顺老人,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付诸实际行动的同时,还要注重细节。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每一个当儿作女都应该做的事情,而孝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也有着非常多的表达方式。在农村,人们对孝顺是非常看重,很多不孝的人在农村是受到村民白眼无法生活的,而关于孝顺,农村会用“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话来表示,这是什么意思?

“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让家中父母住在东面的屋子或者南面的屋子,是对老人一种不孝顺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住东屋: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厢房,东不暖,夏不凉”,这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东屋是坐东朝西,门冲西边。夏天的时候东南风刮不进房子,而冬天的时候,西北风又直接冲着门刮,自然是夏天不凉,冬天不暖和了。把这种房子给老人居住,自然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不住南屋:按理说农村盖房子,南房事正屋,应该是环境最好的屋子了。这的确没错,但是实际上这种房间对老人来说却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南房多是邻着街道或者用来待客。都是比较嘈杂的,而老人需要的是安静的生活环境。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下对老人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说,人们一般不会让老人住在东屋或者南屋,这都是为了老人的健康考虑。而子女的孝顺与否,从对待老人居住的环境自然也就可以看出了。

骏景——殷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农村俗语的意思是说,看一个人孝顺不孝顺,从老人住房的情况去看,也能做出一个判断。

过去农村四合院的住宅,分上房(北屋),东廂房,西厢房和南房。

北房座北朝南,窗门向南开,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室內敞亮,居住适宜。

东西屋俗称厢房,主要是采光和通风都不好,冬不暖夏不凉,住着也不舒坦。所以有些人家只把东西厢房做库房不住人。

再说南房,南房座北朝南,俗称“倒座子”门窗开在北面,由于是临街房,过去南墙是不开窗户或开很小。北房终年不进阳光,夏热冬冷,阴凉潮湿,住房子的人甚是苦不堪言。

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对老人不但要在感情上关怀,在衣食住行上,也要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在住房上,自己住上屋好房子,让老人去住“东屋南房”,起码是对老人的生活不重视,不关心。

“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这句农村俗语,只表露了儿女不孝顺老人的一个细节,是不全面的。真正判定儿女是否孝顺老人,还要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才行。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中国民间俗语是古人传递下来的语意精典,具有一定的文化精髓。

楼主这句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这句俗唔讲的是过去老人在一个家庭的院子往房安排问题,通过住房的安排,可v儿孙对老人是否孝顺。

我国农村在古代农村最讲究建房、住房的地理(风水)位置。那时一般的房屋格局大都是四合院,所谓四合院是坐北朝南的朝向,整体分为东屋、南房、西屋和北屋的模式。

山区的四合院,一般以正屋为基准,分左、右、前三个方向,也就是说相当于坐北朝南院中的东、西、南三个方向。

那么为什么说,让老人住在东(左)面和南前两个方向的房屋,家中的儿郎是不孝儿郎?

按照民间习俗,在一个四合院内,以正屋为长,其次才是西屋(右),民间又称西厢房(右),再次是东屋(左),民间又称车厢房(左),最后南屋(前),民间称为倒屋,有的地方则称为对面屋,意思是正屋对面屋。意思与正屋对面。而正屋也有长幼之分,以西(右)面的房间为长,以东(左)面的房间次之。

由此可见,东屋(左)南房(前)民间称为倒屋,以东(左)面的房间次之。(也许在采光、通风、窄、小、湿诸方面差之)而把这样次劣的房子分给老人居住,不就成了“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了吗!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崇拜孝道,讲究尊重老人的观念一直传承至今。而今时代发达,人们居住的是高楼大厦,给予人们的方便太优越了。

农村俗语“东屋南房,不孝的儿郎”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讲究?

东屋南房,不孝儿郎。要理解其意,其中讲究,就要对过去建筑特色,风俗习惯有所认识了解才能明白。

我国人长其受中庸思想影响,更想安全,所以,这也反映到建筑住宅上。过去的住宅多为砖瓦木结构,布局多为四合院样式,坐北朝南,左右东西为厢房,北房为主,厢房次之,南房再次之。百善孝为首,做人首强调孝,不孝不知感恩之人称不上善。习俗上是有伦理的,长为尊,晚辈对长辈有尊有敬,这尊敬也表现在生活日常上,表现在住宅上,甚至表现在坐食的的坐位及方向上,要长幼尊卑有序,不伦乱了。一宅之中,以正堂正厅为主,左为大,右为次,东西两边护房是厢房,地位次之。大户人家,主人住主屋,下人住两厢,仆人住南房。在农村,兄弟多的,长兄应占主屋左边前面大房,次弟占主屋右边前面大房,这伦理俗习不乱之。乱了是无伦无孝不善了。

东屋南房,不孝儿郎。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是让尊敬长辈住在两厢房或前面的南房上,就可以看出这儿孙缺乏孝敬,不是善人了。现象反映本质,从细微处,就可察知人的方方面面,只要有心观察分析思悟就可以判断人的许多情形了。我发现,现在农村许多人都建了楼房,也不再遵循传统习惯,而许多儿孙还不让老长者住进新房,还住在破旧老房子里,这也是不孝的表现。这值得注意与重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