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我就是那个办理退园,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的家长。我们家姑娘今年大班去了幼小衔接,开学两个月,感受真的是颇深。
孩子上中班的时候一直没有打算上幼小衔接,孩子上了大班之后,和身边的家长沟通之后发现,幼小衔接真的得上,除非家长是做好了打算自己教。
我问了身边所有孩子上小学的家长,他们给的建议是:能上还是上,尽量把握好度,不要让孩子学得过多就好。
恰好开学2个月,身边一位朋友当时孩子没有上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教到20以内的加减,今年上的是小区里的公立学校,最近遇见后就开始抱怨,自己后悔没有让孩子上幼小衔接,小学开学后2周,已经学完了拼音,老师让孩子们自己开始拼,但是她儿子没有基础,每天母子两人写作业都非常痛苦。
我家姑娘幼小衔接开学2个月,才刚学完整体认读音节,拼音都没有学全。对于小学一年级来说,这样的课业速度孩子跟不上,更可怕的是打击孩子自信心。
所以说,幼小衔接真的要上,即使不上,造作准备同样非常重要。
幼小衔接要不要上?首先,可以了解下自己孩子即将入学的小学,去问问这些学生家长孩子们一年级的入学情况,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如果是私立,对孩子的知识要求会更多,如果是公立,对知识的要求会相对较少,但是具体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也只有和家长聊了才知道。
其次,幼小衔接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孩子需要上幼小衔接,父母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要拔苗助长。朋友孩子上的幼小衔接直接学到了2年级内容,过于呆板的教学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的心理,所以第二学期,他们只去了一半。
第三,幼小衔接的重点要知道。作为80后我们上一年级前是需要上学前班的,现在给孩子上幼小衔接就相当于当年的学前班,如果完全不学去入学不是不可以,只是孩子会比较累。
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幼小衔接的重点是什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更重要。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是6个人一个桌子,小学生上课是一人一个桌子;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上课会说话、玩,小学的孩子需要认真听课45分钟。幼小衔接的时候孩子的学习习惯要逐渐养成。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幼小衔接的好处在于,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这件事情上,有着更多的时间。小学虽然一直号召零入学,但是教学大纲并不轻松,如果孩子毫无准备就被赶着走,不仅孩子累,家长更累。
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内向,培养孩子的自信同样很重要。幼儿园一个班30个孩子,小学一个班四五十孩子,内向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相反孩子提前的准备,可以在课堂上更加有自信,有利于孩子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不上幼小衔接行不行?有些家长会说不想让孩子上幼小衔接,不上幼小衔接能不能上小学。
幼小衔接并不是必须上,如果不想去学校上,父母在家里的衔接教育就要必须跟上了。
- 提前帮助孩子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基本的拼音;
- 帮助孩子锻炼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让孩子学会一节课坐够45分钟;
- 帮孩子认识一些常用字。
究竟要学多少,最好多去和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多沟通,避免盲目的学的太多,反而让孩子产生厌学。
所以说父母如果有时间帮助孩子过度,幼小衔接可以不上,如果父母没有时间或者想上私立学校,幼小衔接还是建议上上,毕竟作为80后我们是有学前班准备的,所以真的避免孩子完全是零入学。
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幼小衔接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时期,孩子的上学以游戏为主,每天都可以玩很多游戏,没有固定的座位,有不同的区域活动,所以日常学习非常丰富且有趣的,但是一年级之后就不一样了,一年级有固定的座位,有课本,要写课后作业,还有背诵听写,还不能随便走动,这可能就是和幼儿园时期最大的区别。
因此我有这样的区别,所以家长们有所担心,家长一般会担心什么?
最大的可能会担心孩子不适应小学生活,因为孩子的日常学习变得越来越多,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写字又慢,害怕跟不上,所以家长可能就会考虑提前给孩子接触小学的生活,从认字,拼音和算术等内容开始学习,所以就会选择幼小衔接。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选择幼小衔接呢?
我个人认为,人的成长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任务和重心,所以孩子是幼儿园生活就该把幼儿生活过好,但是可以提前规划,因为有规划的生活比随意生活要好。所以我觉得,家长可以在大班毕业后让孩子接触一个月的幼小衔接,主要把习惯和小学的上课方式熟悉一下,毕竟机构上课和学校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不能操之过急。
最后,幼小衔接有必要让孩子接触一下,但不能过早,而是有规划的进行。
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我就是那个给孩子办了退学去了幼小衔接的家长。上了有一个月时间了,我感觉变化非常大,我到目前感觉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明年我打算带孩子去天津上学,怕那边的孩子懂得知识多,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北京的连锁幼小衔接机构在燕郊的分校区。说一下我这一个多月的感受吧。
第一,老师的素质不同。我家之前上的是私立幼幼儿园,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我们这边的幼儿园师资都很差。老师大多数没有幼师资格证,学历也不是很高。而这个幼小衔接的老师们,从言谈举止和开家长会的讲话就能看出来。她们学历应该都不太低,并且训练有速。
第二,课程安排不同。我们之前上的那个幼没有系统性,也没有科学性,只是早早的让孩子拿笔写字。其实我挺反感这一点的,但这个幼小衔接机构尊重学习规律,按着幼小衔接的孩子的特点,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并且他们课程非常丰富。
第三,学习习惯不同。之前的幼儿园上课时间短。而这幼小衔接,完全按照小学一年级的上课时间表进行。座位安排也是按照小学的规范来。这样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就会很快的适应。并且对他们的坐姿和回答问题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总之到目前为止,我是非常满意自己的选择。
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的这个话题,确实是父母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有家长办理退园去幼小衔接班,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我认为要先考虑几个问题:
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有多高?
2.你打算让孩子读什么小学?是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
3.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4.孩子的接受能力如何?
5.父母有没有时间教孩子?
父母在了解清楚这5个问题以后再来做决定。
现在教委已经明确规定,幼儿园是不允许开设小学化课程的。为什么不允许开?这是有原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的课程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我们知道教育是不能拔苗助长的。是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聪明,完全可以超前学习。我见过很多父母,他们的孩子在上小班时就会告诉老师:老师,我的孩子很聪明,他会背很多唐诗、认识很多字。甚至有的孩子才三岁多一点,父母就急着想让孩子上中班。
一个孩子聪明程度如何,并不是仅仅靠会背几首唐诗就能断言的。因为背诵靠的只是记忆力。 孩子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力、判断等等。如果孩子的智力因素只是一般,而父母却硬要让孩子去超前学习,对孩子来说,他会感到很吃力,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因而,教委不赞成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化的知识。
2.幼儿的生活应当以游戏为主。
3—6岁的幼儿就是以游戏为主的,这才是他们的“主业”。孩子在游戏当中,能够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有大运动能力(走、跑、跳、爬、攀登、钻、翻滚、平衡、拍、投)和精细动作(捏、穿、敲打、垒高、撕、粘贴、剪)。还有手脚协调、手眼协调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未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孩子在游戏中,能够有快乐的体验。他们在与其他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时,能发展出孩子的社会情感。比如:孩子会学到,如何与其他人一起开展游戏、如何邀请他人、如何分工扮演角色、如何共同解决问题、碰到不同性格的小伙伴,要如何交往,等等。孩子在游戏中还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人的情绪、发展出同理心等等。
3.超前学习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父母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孩子提前学习了小学的内容,在上课时孩子就不愿意再听讲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学过了都会了。但其实孩子是不完美的,他也可能在学习当中有一些错误,或者学的不扎实。孩子过于自信,会让孩子上课时疏忽老师所讲的内容。
有的孩子学过后就不愿意再听讲了,上课可能会讲话,或者开小差。不过,也有些孩子是非常愿意再学习一遍的。每个孩子不同。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办理退园去幼小衔接班呢?我的看法如下:
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特别优秀。希望孩子能处处胜人一筹,赢在起跑线上。这种想法也没有错,我们不会否认家长的这种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可以让孩子提前去幼小衔接班。
2.家长打算让孩子读民办小学。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家长是有必要让孩子去幼小衔接班的。因为孩子进民办小学读书,是需要面试的。老师会对这些孩子进行笔试和面试。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学过幼小衔接的课程,那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希望的。只有上过课幼小衔接的课后,孩子才能很轻松的考进民办学校。
3.孩子自己非常爱学习。
有的孩子就是属于学习型的孩子。他们爱阅读、爱提问题、爱思考。而不愿意和一群孩子出去玩。即使在一起玩,玩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当父母尊重地问孩子想不想提前学习的时候,孩子是非常愿意提前去幼小衔接班学习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对知识会感到很好奇,什么都想学。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她给孩子在外面报了一个数学班。这个孩子要求我给他出一些几百以内的加减法的题目,我出了一些数学题后让孩子做,结果我惊讶的发现孩子马上就心算出来了。这让我顿时惊呆了!我问他喜欢上数学课吗?孩子说喜欢。既然孩子喜欢,那父母就可以支持孩子。
4.孩子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好。
如果孩子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孩子可能会花比别人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小学的课程。因为,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提前学习才能跟上别人的节奏。否则,他会感到不安,对孩子来说,就是勤能补拙。如果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好的话,可以考虑提前让孩子学习幼儿小学衔接的课程。免得孩子在刚进小学时,会跟不上,从而会导致孩子失去信心。
以前,我有一位朋友就咨询过我这个问题。她说自己的孩子接受能力并不好,反应总比别人要慢半拍,真担心以后孩子学习起来会很吃力。我理解了这位妈妈的心情,并且告诉她,尊重自己的决定。
5.父母双方都很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
其实幼小衔接的课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如果父母能够自己花一点时间,能掌握拼音的教学和数学教学,父母也可以自己在家里教孩子。比如:现在幼儿园里老师都没有教孩子拼音,但是如果你认为拼音不但很难学,而且自己又没有时间来教孩子的话,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了,这样你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出来了。
父母想做出何种选择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当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并不好,而老师又讲得飞快时,孩子确实会在学习中产生焦虑感和压力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前学习,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进入了幼小衔接班后,父母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了。毕竟孩子的年龄还没到读小学的年龄,他们的接受能力无法和小学的孩子相比,因此,要多鼓励孩子,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而不要灌输。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可以很明确的说不好。
我在实际中遇到很多家长,会做什么事情呢?幼儿园小班上,一天不上一天幼儿园中班,同样是上一天不上一天,甚至于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上半学期不上,下半学期再上,然后呢上一年级。但是这些孩子们如果说让他们单独去做一些学前班的一些知识测试题的话是没问题的。比如说我们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要求孩子从一数到100以内的数,能从20倒数到1,然后能从1写到20,这是数学的一个要求。很多中班的孩子反而做不到,但是在家里面父母教的孩子是能做到的。于是一些家长得出结论说,在家交比在幼儿园更好。
同样的还有一拨家长是什么呢?在幼儿园把小班和中班念完了,不念大班,而去外面的培训机构,念幼小衔接班,然后念一年级。
因为什么呢?因为也是觉得到了中班了,还是从1到20还整不明白。
外面幼小学前班呢?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孩子认识将近一千个字——我们在日常中使用的汉字频率比较高的,也就是3000到4000字,也就是我们一般来说掌握四千来个字,基本上就能达到正常的日常的书写或者是表达的交流都需要了。而幼小学前班一年就能让你的孩子达到这个目标的接近一半了。
是不是很有诱惑力?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这绝对是有诱惑力的。
我带过小学,在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我们开始对学生的书写是有所要求的。比如说要求看图写话给一张图,要求孩子根据这个图上的意思写,大概几十个字。也有个别学校是要求比较严格,嗯然后看到这张图,然后呢,根据这张图上要写将近100个字。而实际上,如果绝大多数公立幼儿园,或者说是普通的私立幼儿园,在幼儿园大班毕业之后学生能掌握的字应该是300到450个字左右。这样一来在一年级的时候肯定是上过幼小学前班的那个,或者是家里父母教的那批孩子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掌握了将近1000个汉字,他们已经掌握了十以内的加减一些基本的运算。
所以很多家长会送孩子去上幼小衔接班,或者说自己在家里面更多的去教孩子识字呀,算数呀,早早的提笔开始练字啊,等等的。
作为老师,我并不反对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同样我也认可,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必要性——既然能取得教育相关的许可,那说明存在是有科学性,合理性等等等等。
但是我强烈的反对家长不在幼儿园,自己教太多东西,甚至拿着一年级的课本去交,我更强烈的反对,现在很多幼小衔接班,教的也是一年级的内容。我尤其反对幼小衔接班,让孩子在一年之内号称要能学习将近1500个汉字。
因为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同样的这种高压式的,填鸭似的教学行为,是会给今后的教学带来一些怎么说呢?一些负面的东西。
首先这助长了家长们不断的逼迫自己的孩子脱离其年龄认知阶段……就一定要去拔高。认知阶段该掌握的东西直接跳到了下一个认知阶段应该掌握的东西,就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于是其他没有念过,幼小衔接的孩子不得不也去念,或者是早早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补课。这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也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有人说学前班的时候老师都教好了,你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省劲了。其实这是错的。首先大纲的设定它是根据孩子年龄段每一个年龄段他应该的一个整体的发育情况做出来的一个标准。有个别的孩子,他或许要比大纲上认为的一个基础的平均标准要高,但是绝大多数应该是在这个标准的上或者下一点点便宜,更多的是符合和适用这套标准的。在这种时候强行的灌输太多教学的东西,跨越他的年龄段的认知,会让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更难教这些孩子们。
最通俗的一种提法就是反反复复的去做一件事情,谁都会厌倦,成年人都如此,更何况注意力以及等等各方面发育都并不是很成熟的小孩儿呢?六岁七岁,这些孩子们呢?有些内容幼儿园大班学里边有小学前班学了一遍,一年级再讲一遍,孩子们根本就不想再听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之前就是四岁啊,五岁的时候能学到能把问题回答了,能把考试过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机械性记忆以及固定的一些方法的记忆,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那就意味着如果到了三年级之后要求他们有更深入的理解的时候,他们的是跟不上的,或是忘记了,或是基础本身就不稳导致他们没办法真正跟得上。于是呢,这个时候家长们又开始了给孩子们补课,新一轮的填鸭。
也有人说觉得如果不上幼小衔接上,直接上一年级,听不懂老师在讲啥跟不上,其实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学设计方面并没有网上很多传说的那么难,或者是那么多的内容。只要耐下心来花上一年半年的时间去调整绝大多数孩子是能跟的上节奏的。
另外就是很不介意同幼儿园退学,是什么原因呢?人是群居动物,小孩也有他自己的一个社交圈以及一些社交规则。频繁的更换他的教学环境他的社交认知造成影响。
希望家长们慎重。
如果在教育方面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欢迎私信或者留言探讨。
幼儿园大班,有家长办理退园去上幼小衔接班,有这个必要吗?您怎么看?
我的小儿子上幼儿园时我也是各方咨询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因为经常和小区里的一个妈妈聊天,她是反对上学前班的,并说大女儿就没上刚开始会有点困难,后期成绩就跟上了,普遍观点持不同意上的原因是说当孩子已经学过的一遍知识当老师再讲时他会认为这些原来我都学会了,这样他就不再注意听老师讲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而持同意上的原因是不上的话,孩子完全一片空白,而学校老师课程进度很快,孩子完全跟不上这也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令他挫败,对今后的学习也产生不利。
我本来也是抱着坚决不让上学前班的态度,后来我是怎么又改主意了呢?只有一个小小的原因,我是想到上幼儿园时孩子都比较散漫自由,想上厕所时随时可以去不用憋着,而真正上一年级时一节课要坐几十分钟,各种状态都要发生变化,我怕他适应不过来被老师各种嫌弃那家长和孩子都不好受,但我也不想上一个完全学校化的学前班,也是和小区另一个已经上过学前班的家长了解到他儿子上的学校非常棒,主要教孩子各种学习规矩,以及养成各种学习的好习惯,当然也会写字什么的,所以我考虑再三后就让儿子上了学前班,不过我们是上完大班的,而且有一点我儿子是8月份生的,我让他按后半年生的上晚了一年,我选择的学前班老师每天的固定作业就是练坐姿由开始的一分钟到三分钟又到五分钟,跳绳,在学校是学古诗等国学方面的东西多,背成语等,上学期放假后因为疫情没开学是网上教学我也让儿子按时完成作业,等于上了半学期也基本上学会了拼音,会写一些汉字。
真正上了小学后,儿子的这个学校教学各方面也不错,不过开学第一天数学老师就开始了一天100道口算题测试,第一次好几个孩子没写名字,这其中就有我儿子,因为没教过他写自己的名字,而且老师规定错一补三再出10道,这是刚开始,后来就是错一补五错一再出50道,如果孩子一点基础没有,可想每天孩子光做口算题都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家长为此心烦再吵孩子,给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的学校每天固定作业是阅读半小时及跳绳,这在学前班也是已养成习惯,而阅读让儿子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到大街上都会自己看到就要认一下读一下,至于说孩子学会就不听这方面我感觉没有,而且早早我就告诉他,每一个老师讲的方式什么的都不一样,就比如妈妈有时教你的也可能不对,这就需要你上课认真听老师讲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而且比如你拼积木刚开始不会,然后越拼越熟练,那你听过一遍的知识再听几遍是不是记的更牢?有时儿子回家就会给我说妈妈还真有不一样的, 所以不管上不上学前班需要家长们正确引导,目前我儿子在学习方面还算不错,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没有另外给他再安排,我对他说你认真听课学习了成绩可以就不给你多加任务,周末你可以看会电视也可以看漫画书,如果你因为不认真不仔细成绩退步那你就得放弃玩的时间去练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