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宝宝的运动发展规律是从大运动到精细运动,大运动发展的是孩子的大肌肉群,精细运动锻炼的是孩子的小肌肉群。可以说精细运动的发育直接体现了孩子早期大脑的发育情况,因为精细运动不仅锻炼孩子的小肌肉群,更是孩子手眼协调,感知能力,注意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现。

精细运动有哪些特点

特点一,精细运动是从大到小

宝宝的精细运动主要集中在孩子的手眼协调上。孩子的精细运动也是从大到小,比如最早的孩子抓东西是满把抓,5个手指一起上;到握拳抓,用大拇指和其它四个指头配合来抓,比如孩子刚开始学着拿勺子,就是横着去握勺;然后是用指头抓取东西,比如8个月宝宝开始吃手指食物,用大拇指和其它几个指头一起来抓食物,最后是拇指和食指进行对指,宝宝只需要两个食物就可以拿起食物。

孩子的精细运动是从大到小,拿起的东西越来越小,用到的手指越来越少。

特点二,从简单到复杂

宝宝的精细运动发展,从最简单的抓——握——捡——捏,孩子刚开始会抓起玩具,接下来会拿起勺子,再后来孩子会扣上瓶盖。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部运动越来越复杂,对于手眼协调的能力也越来越高。

比如孩子在1岁左右会学习扣瓶盖,在这个过程中,眼睛需要把瓶盖和瓶身匹配到一起,孩子的视力精准度越来越高。手指还需要配合眼睛把瓶盖准确扣到瓶身,瓶盖很小,需要手指来拿捏。

宝宝的精细能力越好,能够做事情也会越来越复杂。

特点三,手指的灵活度越来越高

孩子的精细运动不是只在婴儿期,幼儿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手指操来帮助孩子建议手部运动,所以说孩子的精细运动越好,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会越高。比如画画,剪纸,折纸,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会掌握的越来越好,也就是孩子的手指灵活度越来越高。

如何帮助孩子训练精细运动

抓握训练

抓握训练是手部运动的基础,抓握训练从掌心抓握开始,尽量给孩子不同质地,不同体积,不同性状的物体,训练孩子手的不同部位抓握,比如满把抓,用三个指头抓的切换。

双手配合训练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工作是需要通过两手配合完成的。平时可以引导儿童在父母的帮助下将玩具一一放入玩具篮中,也可以训练儿童把手里的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上。父母还可以与儿童一起做左掌拍右掌、右掌拍左掌的游戏。稍大一点儿的儿童可以训练其自己系鞋带或者用绳打结,或者可以训练儿童把信纸装进信封里。

手眼协调的能力

精细运动越好,孩子的手眼协调越好。婴儿刚出生他们的手眼是不协调的,孩子的手往往够不到眼睛能看到的位置,比如孩子刚开始并不能准确把积木扔进桶里,到了1岁左右可以试着把豆子放进塑料瓶里。

有心理学家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动作是智力的砖瓦。儿童生命早期,孩子是否聪明就看孩子精细运动的发展是否灵活。

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小河马的精分爸爸』

俗话说“心灵手巧”,医生判断宝宝大脑发育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精细动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玩具跟教具让宝宝拥有一双“灵巧的小手”;

首先是抓

让宝宝抓沙子、抓豆子、抓玩具、抓食物

让宝宝练习用单手抓、双手抓

第二、捏

捏泥巴、捏气泡袋、捏豆子入瓶,让宝宝练习用两个指头捏、用三个指头捏

第三、穿

穿珠子,穿不同质地、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珠子

用吸管用纸片剪一下之后,当成珠子给宝宝穿(让宝宝练习穿的动作)

第四、夹

用夹子夹球、用筷子夹食物,用夹衣服的夹子夹自己的袜子

第五、倒

倒水、倒米、倒豆子

第六、按

按开关、按玩具的按键

第七、拧

拧瓶盖、拧螺丝

第八、剥

剥带皮的水果、剥带壳的鸡蛋、剥带包装的糖果

第九、绕

绕毛线,向前绕、向后绕、向前绕、向下绕

第十、系

系鞋带、系购物袋

第十一、择

择菜

第十二、插

插雪花片、插乐高、插牙签

第十三、折

折纸

第十四、描

让宝宝沿着图形描边

第十五、涂

乱涂乱画,或者沿着图形轮廓涂颜色

第十六、撕

撕纸、撕旧报纸、撕复印纸、撕餐巾纸,可以让宝宝沿着直线撕,沿着曲线撕,沿着轮廓撕

第十七、剪

剪纸

第十八、切

用安全的小刀切香蕉或者其他软软的东西,让宝宝切相等的距离,或者切的越来越薄

这些都是帮助锻炼宝宝精细动作非常经典的一些小游戏,在家里我们可以不用买玩具,拿起身边这些常用的东西,跟宝宝一起玩耍,在娱乐的过程中帮助宝宝进行精细动作的锻炼;

至于玩具,之前我也给宝宝买了很多网上推荐的玩具

但是往往都会发现,买了之后可能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不玩了,而且就算玩的话,他们也不会像网上推荐的那样,按照玩具设计的目的来玩,大多时候都是去扣玩具后面的小洞洞,越小的洞他们就越感兴趣!

所以与其花费那么多钱去买玩具,还不如花点心思拿起身边这些东西跟宝宝一起玩~

关注我“小河马的精分爸爸”,科学育儿,每日干货分享,让带娃这件事变得简单又快乐

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你好这里是精通育儿知识,又对玩具颇有研究的萌宝玩具精选,同时也是一名超级奶爸。我们所说的精细动作一般都是特指我们看得到的手部动作,而且精细动作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运动,对于宝宝来说,锻炼好精细动作对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也都是有帮助的。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小经验吧~一、根据发育过程选择锻炼的精细动作宝宝在刚出生后不久,手部就开始有反射性的抓握动作了。到了两个月左右,宝宝就开始慢慢会会伸手往前抓。每个阶段宝宝所掌握的精细动作都不同,所以根据年龄的不同来选择给宝宝锻炼的精细动作,能够更快的帮助宝宝掌握这些精细动作。具体的精细动作发育过程如下:根据这个发育过程来选择精细动作的锻炼,能够事半功倍。二、选择玩具作为精细动作锻炼的辅助工具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婴幼儿玩具都带有精细动作的锻炼功能,我在这边推荐几款我自己使用过的。

(1)摇铃

摇铃是每个宝宝都有的玩具,不仅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而且方便抓握的圆柱形能够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和抓握的动作。

(2)婴儿健身架

宝宝躺着就能玩,健身架上的挂着的玩具有各种形状,有的还会发出声音,宝宝看到颜色鲜艳、有声响的东西就会想抬起手去抓,能够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抬起手又放下,也能够满足宝宝伸手往前抓东西的欲望。

(3)生活体验馆

这款玩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宝宝可以用手拨动、拉扯、按、开、翻动,而且还有一些生活场景和声光效果,多种玩法多种精细动作训练,性价比也很高。以上就是我个人在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一些小经验,有其他不同看法的爸爸妈妈欢迎在评论里留言互相讨论,喜欢我的回答的话也别忘了给我点赞哦~文/ 萌宝玩具精选原创问答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分享专业的儿童玩具评测和育儿信息,致力带领宝宝健康成长,欢迎关注“萌宝玩具精选”

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很多妈妈在宝宝出生前三年,一般会把重心放在培养宝宝大运动发展方面。

于是,很多妈妈会疑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宝宝还小,却已经会好好吃饭了,但自己的娃却连勺子都抓不稳,喝个汤、吃个饭搞得到处都是。

还有,明明系鞋带、扣扣子教了很多次,却还是扣的不好,歪歪扭扭的......

不得不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宝宝的精细动作训练没做好。在宝宝三岁前,宝宝的精细动作的锻炼真的很重要。

事实上,对于小宝宝来说,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是紧密配合的,因为很多人体的活动需要同时协调运用这两种技能。

科学研究表明,从小培养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能促进认知系统发展。

因此,父母在锻炼宝宝的大运动发展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

宝宝身心的健康发育有5大能力发展区域,分别是:大运动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其中,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被誉为宝宝“开启自己小世界的钥匙”。

正所谓:手巧才能心灵。宝宝精细运动发育的好,宝宝会更聪明,尤其体现在入学后的阅读以及数学这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精细动作?

01

什么是精细动作?

1. 定义:精细动作即小肌肉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指的是宝宝平日里凭借小手及手指的小肌肉群完成的动作,例如“抓、捏、拍、拧、撕”等。

比如用拇指和食指捡起地上的物体,搭积木、涂鸦、翻书、写字等等,这些技能会涉及到手腕、手和手指的运动。

与此同时,精细动作发展还应该包括脚和脚趾,以及手眼的协调能力。宝宝3岁前是精细运动能力发育极为迅速的时期,手的精细动作5岁左右完成,整个精细动作6岁全部完成。

而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来实现的。正是伴随手部动作的发展,幼儿的身体及智力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手部动作无论是对身体机能的促进,还是对认识思维的影响,都能从幼儿智力发展上体现出来。因此常说“儿童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

02

为什么要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

精细运动能力是日常活动的重要基础,评价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已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依据。

科学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均在大脑有相应的区域来支配。而相对来讲,支配双手的脑区域是最大的。双手灵巧的人其相对应的大脑区域就较发达,结构较复杂。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新生儿期戴过手套的宝宝,其精细动作的发育明显落后于不戴手套的宝宝,同时其发育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脑发育迅速的幼儿期,父母有意识的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无疑是促进小儿脑发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精细动作的训练,还可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提高宝宝的自信心和探索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03

那么,如何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呢?

0-6岁的婴幼儿,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腕部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幼儿可通过画、剪、折、穿珠等活动锻炼小肌肉,发展精细动作。

在我儿子一岁以前,我们并没有刻意去锻炼他的精细动作,现在,我看了很多育儿书,发现精细动作对孩子的大脑发展有促进作用,也开始慢慢把精细动作锻炼注重起来。

总结我在书中看到的知识,对于宝宝精细动作的训练,其实从宝宝出生就应开始锻炼了。

1️⃣0~3个月宝宝:新生儿拥有天生的抓握反射,他们的小手总是紧紧握着的,大拇指也一直保持着内扣的状态。而这个阶段的精细动作训练,关键是要让宝宝的手掌打开,拇指不内扣。

❤具体方法:

①抚触按摩:这时候爸妈可以给宝宝做手指抚触按摩,在洗澡、喂奶和游戏的时候,轻轻地抚摸、掰开宝宝的拳头,从手指根部到指尖,给宝宝的手指做抚触,轻轻地一根一根地打开,再一根一根地合拢,轻柔地抚摩。还可以训练他的小手张开握住你的食指,抽出来再放进去,如此重复几次。

这样的抚触按摩可以让宝宝的手指更敏感,从而为今后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玩具辅助:曼哈顿球以及摇铃都适合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训练精细动作,这类型的玩具可以很好地引导宝宝打开手掌。因为手掌打开是精细动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和前提。如果宝宝手掌没打开,他就不是最放松的状态,这样的话一切抓握和其他精细动作都得不到锻炼。

2️⃣4-6个月:这个阶段是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宝宝的探索欲会开始萌芽,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他会有意识地伸手去抓,这个时候也是宝宝开始会玩的时候,他会把玩具从一只手传到另外一只手,并乐此不疲。

这时候爸妈就需要帮助宝宝多转换玩耍时的姿势,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能坐,多数还是以躺为主,这时候爸妈可以让宝宝从仰卧、侧卧、俯卧等各种姿势交替。让宝宝的精细动作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玩具推荐:

①脚踏琴(健身架):宝宝仰卧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躺在脚踏琴上面,脚踏琴可以布置一些可以供宝宝抓握的玩具,还可以放音乐。

②积木:积木也是这个月龄段的宝宝锻炼精细动作很好的玩具。可以买几种不同材质的积木给宝宝交替着玩,这样既可以让宝宝适应体积不同大小的积木,也可以开发宝宝手部的触觉神经,让宝宝手掌更敏感,从而达到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作用。

3️⃣7-9个月:很多父母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敲会打”了。对于玩具,宝宝更喜欢去敲打或者扔,所以,有时候会让爸妈很崩溃,熊孩子的苗头开始萌芽了。

这个阶段也是辅食慢慢开始添加的时期。对于各种美味的食物,宝宝肯定接受不了诱惑了。于是总是想用手去抓,但是有的父母会觉得脏而阻止宝宝。

其实,这是宝宝给你发出的信号,我要开始学习独立吃饭了,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宝宝独立吃饭的意识。

事实上,食物才是锻炼宝宝精细动作最好的“玩具”。你想呀,对于美食,大人都不一定能禁得住诱惑呢?更何况是小宝宝呢。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放开手,让宝宝尽情地享受自己进食美妙的食物去吧。

❤食物“玩具”推荐:

家长们可以准备一些手指食物、磨牙饼干、小馒头等,宝宝可以练习拇指和食指对捏,抓握更加精准。

还可以准备一些可以敲击的玩具,比如玩具鼓,敲打不同的部位发出不同的音调。其实家里的锅碗瓢盆也完全可以拿来让宝宝敲敲打打,而且他们会乐此不疲。

或者有时间也可以带宝宝去户外活动,比如公园的草地里抓抓草,泥土,沙子等,或者去游乐园玩各种玩具。爸妈不要觉得这样很脏,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和感知这个世界。

父母如果能多鼓励宝宝用手来探索食物,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还能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4️⃣10-12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比较好动,能单独地活动每一个手指了。指尖的灵巧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能把盒盖打开,喜欢将手指伸人瓶子里探险,会用笔到处乱画,还能听得懂爸妈的语言了,虽然他们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会用手指来指着自己想要的东西。

❤玩具游戏推荐:

①撕纸:我儿子在10个月左右,就喜欢撕纸,刚开始觉得很崩溃,还给他一个“撕纸大王”的称号。我和他爸爸都在想:好好的纸巾,怎么撕成这样,真浪费,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啊。

后来,才发现,这是儿子到了手部精细动作敏感期,他是想通过手去感知和探索这个世界呢,我们为什么要去阻止他呢?

父母应教会宝宝将大纸撕成小纸,再撕成纸屑,使宝宝初步认识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促进脑功能的健全与成熟。

因此,父母不要阻止宝宝撕纸,相反,还要鼓励。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书本和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宝宝撕,也不要将不干净的纸给孩子,以防传染疾病。

一岁半以后,孩子的手部动作更精细了,家长可教孩子撕一些简单的物体轮廓,如太阳、月亮、正方形、三角形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以后再撕一些比较复杂的物体形象,并将“作品”粘贴后保存,增进宝宝兴趣。这种作法,有益于训练宝宝手部动作的精确性和感觉的灵敏度。

②橡皮泥:抓捏橡皮泥,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让宝宝意识到原来每根手指都可以独立活动的。父母可以准备一些可以食用的泥状物,比如说面团,教宝宝捏各种形状的小动物等,或者教宝宝一个手指戳洞,玩戳洞游戏等。

③涂鸦游戏:这个时期,有些宝宝已经可以模仿你涂鸦了,给他一张纸和一只彩笔,开始先抓着他的手画,等到他掌握了这种握笔姿势之后,就能挥洒自如了。

④盖盖子:我会经常在给儿子喝完奶的时候,叫儿子自己盖上奶瓶盖子,他平时自己也很喜欢盖盖子,见到瓶子之类的东西都想玩盖盖子的游戏。

⑤拍气球:我儿子很喜欢球状的玩具,尤其是气球,每次逛街或者带他去玩。看到气球都指着要气球,给他拿回家之后就喜欢拿它拍来拍去,这也能很好地锻炼他的整个手掌及手臂的力量,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⑥喂父母吃饼干花生瓜子等食物:最后,推荐一个我们家经常玩的游戏,当我们吃花生和瓜子之类的东西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喂我们吃。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不敢给他接触这类食物的,毕竟不能让3岁以下的孩子吃这些坚果类的食物,但是他看到我们吃就馋的不行,后来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与其一直不让他接触,不如直接让他接触,他才不会多这些东西那么好奇。

所以,现在每次吃花生瓜子这些,孩子都争着抢着喂我们吃,他自己却不吃,有时候他非得哭闹着要打开,你以为他是自己想吃,结果打开后他却第一个往你嘴里塞,老母亲的心呐,真的被暖化了。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对细小食物的抓握能力,不仅能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

💖奕妈特别提醒:这个训练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而且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盯紧孩子,谨防孩子误食发生意外!

其实,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机会或者游戏。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比如说快过年了,可以给孩子折纸、剪纸、做一些手工艺品等,只要父母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随处可以抓住促进宝宝精细运动发展的机会。

总结:综上,宝宝的精细动作和他的操作、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说的心灵手巧指的就是精细动作。

人类的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也就是说,手的运动会促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一生各项能力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但是手的灵活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相长的发育过程且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每个宝宝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具体爸妈要以自家的孩子发展规律来衡量。

此外,宝宝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基础是大运动发展,如果发现宝宝精细动作发展落后,父母需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大运动发展的情况。

我是奕妈,职场妈妈&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爱小暖男,专注宝宝护理、教育、成长知识分享,欢迎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一起借鉴,育儿路上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宝宝的精细动作怎么锻炼?年糕妈妈早教盒子帮助孩子进行大运动训练!

为了满足还没有订阅课程的宝妈好奇心,糕妈我分享一位宝妈给孩子上年糕妈妈早教课的经历,给大家揭秘早教课程到底有什么好东西。

晒晒年糕妈妈早教盒子

订了年糕妈妈的早教课,第一个月就送来了2大箱子,里边各种教具和玩具,简直太惊喜了!赶紧来给大家晒一晒!

—— 基础盒子

基础盒子就是一个超大的收纳箱,里边放了三个盒子,包括有音乐盒子、运动盒子和艺术盒子。里边的玩具全都是宝宝喜欢的!

(基础盒子-音乐盒子)

沙滩球、绘画材料等等,都很安全而且贴心!

(基础盒子-艺术盒子)

—— 月龄盒子

月龄盒子就是根据月龄和线上课程配套的教具,每月送一次,在手机APP上就可以看到早教盒子订单的列表,是否发货和物流信息都能一目了然。

收到盒子以后,我会找到APP上对应月龄的教具清单,上边有教具的图片和名称,可以和线上课程一一匹配,然后再收纳到箱子里,要用到的时候再拿出来。这个清单外婆也能看得懂,用起来很方便。

专业又好玩的课程内容

1.课程结构设计

每节课都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欢迎歌,中间有两到三个游戏,最后一部分是再见歌。孩子每次看到老师在视频里和他打招呼,都特别兴奋,一开始就是指着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后来居然会向老师挥手打招呼啦!我觉得这个开场和结束的设计挺好的,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大运动训练

老师结合精彩趣味的游戏和运动,比如钻隧道、跨越障碍、球类运动等,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玩,在获得欢乐的同时,收获身体平衡、协调、敏捷和灵活性的发展,能够培养孩子的认知、探索的能力。

3.语言和认知学习

课程里有很多好听的英文歌曲和舞蹈,提高了宝宝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课程中还穿插了事物的认知,比如有一节课是丛林主题,道具有棕熊、大象的卡片,孩子的爸爸模仿棕熊爬行的样子,和孩子一起玩,把他逗得直乐。老师还教我们用纱巾模仿大象甩鼻子,形象又生动。

4.宝宝独立思考和乐观性格的养成

有一节课我印象很深刻,是制造天上的云彩,其实就是用肥皂水搅出泡泡,宝宝玩到停不下来。通过这种小实验活动,帮助宝宝学会对事物进行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付之于行动,鼓励他去积极探索,还可以让他塑造勇敢、乐观的性格。

5.宝宝自信心的建立

因为课程是在家里上的,宝宝的学习进步每天都能够看得见。我们不会和其他孩子比较,就着眼于宝宝每天点滴的进步,经常给宝宝鼓励和表扬,有助于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面对竞争和挫折。孩子现在养成了自信乐观的性格,只要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就会自己给自己拍掌鼓励。

这些天看着孩子明显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每天回家,孩子都开心地迎上来,牵着我的手要一起玩年糕妈妈的盒子。现在我们把早教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和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多。

宝宝精细动作怎么锻炼?

0~1月龄,帮宝宝抚触按摩手部,刺激孩子张开紧握着的手,可以进行触摸或抓握训练。2~3月龄,按摩手指,帮宝宝练习一只手往另一只手递物,以此锻炼手眼协调能力。4~6月龄,按摩手指,避免拇指内扣。训练拇指与其他手指对捏,伸手够物,准确抓握。7~9月龄,锻炼宝宝捏取,从拇指与其他手指到拇指、食指准确捏取。双手玩玩具,传递物品等。10~12月龄,训练手的控制能力,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容器或小孔里。1~1.5岁,搭积木,插笔帽,训练手的灵活性。涂画,翻书,撕纸。学会用勺吃饭。1.5~2岁,搭积木,拼图,折纸,穿珠子,画画,训练肌肉协调能力。2~2.5岁,继续训练折纸、画画、搭积木,拼插玩具。用安全剪刀剪纸。锻炼宝宝自己吃饭,开始使用筷子。自己穿袜子和鞋,扣扣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