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王重阳是一个惊才艳艳之人,在《射雕英雄传》中,他本是一个书生,因为不满金人在中原土地上胡作非为,奋而起兵抗金,抗金失败之后,他创立了全真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真教成为当时一大教,弟子上万,有全真七子等在江湖上颇具影响的人物。
除此之外,他练武虽晚,却练成了一身高明的武功,在华山论剑时,凭着一人之力,打败了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大理国皇帝段智兴等四人,成为五绝之首。
而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却早早去世,在《射雕英雄传》开篇之时,已经死了十几年。
他为什么会死得这么早呢?在我看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五绝中他的年龄最大。第一次华山论剑,抢夺经书之时,王重阳已经五十多岁,而其他四绝,都是青年豪杰,年龄最小的黄药师,也不过三四十岁。
小说中黄蓉第一次见到洪七公的时候也曾说:“果然是他(洪七公),不过他这般年纪,看来比邱道长(丘处机)还小着几岁,怎会与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齐名”。丘处机是王重阳第四弟子,肯定比师父年轻得多,而洪七公看起来比丘处机还要年轻,就可以看出其他四绝在年龄上比王重阳要年轻得多。
二是王重阳作为一代宗师,思虑过重导致其早逝。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少年时,先学文再习武,因为愤恨金人入侵中原,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后来举义失败,将士们伤亡殆尽,王重阳怒而归隐,自称为“活死人”,住在自己所建本来为暗藏兵甲的活死人墓中。
后来被林朝英给激了出来,创立了全真教,全真教初创几十年,就发展成上万弟子的大教,王重阳肯定耗费心力不少。作为一代宗师,他创立了全真教体系的武功。除此之外,还关心江湖大事,听说《九阴真经》现世,许多江湖门派都在争夺,江湖上流血不断,就抢了过来约江湖上武功最高的四位,一起华山论剑,决定《九阴真经》的归属。
在华山论剑成为五绝之首后,他因旧伤发作可能不久于人世,害怕《九阴真经》被不守信用的欧阳锋抢走,就前往大理,用自己所创的先天功交换了大理绝学一阳指,假死骗过欧阳锋,用一阳指伤了他。
从上面可以看出,王重阳的一生,学文学武,举义,创立全真教,创建全真教武功,参加华山论剑,这些事只要做成一件都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而王重阳完成了多件大事,这中间肯定耗尽了心力,早逝也是在意料之中。
三是林朝英早逝,悲痛异常。林朝英在王重阳的生命中是很重要的人物,他们是爱侣,也是战友。
王重阳曾因抗金失败,躲在了活死人墓中,在他意志消沉的时候,林朝英在门外大骂了他几天几夜,将他激了出来。他们二人互相有情,却由于抗金、创立全真教,王重阳付出甚多,在感情上对林朝英有很大的亏欠,一直到林朝英过世,王重阳都没给她一个承诺。
林朝英对王重阳用情至深,最终郁郁而亡。听闻好友和爱侣去世,王重阳伤痛之至:
当年王重阳得知林朝英在活死人墓中逝世,想起她一生对自己情痴,这番恩情实是非同小可,此时人鬼殊途,心中伤痛实难自己,于是悄悄从密道进墓,避开她的丫鬟弟子,对这位江湖旧侣的遗容熟视良久,抑住声息痛哭了一场,这才巡视自己昔时所建的这座石墓,见到了林朝英所绘自己背立的画像,又见到两间石室顶上她的遗刻,但见玉女心经中所述武功精微奥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克星,不由得脸如死灰,当即退了出来。
他独入深山,结了一间茅庐,一连三年足不出山,精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虽然小处也有成就,但始终组不成一套包蕴内外、融会贯串的武学。心灰之下,对林朝英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风,不再钻研。十余年后华山论剑,夺得武学奇书九阴真经。他决意不练经中功夫,但为好奇心所驱使,禁不住翻阅一遍。
不管林朝英的玉女心经,还是王重阳的先天功,都是不能轻易动情的。
那古墓派玉女功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而全真教的武功也是如此:
全真教的武功本来讲究清静无为、以柔克强,主帅动怒,正是犯了全真教武功的大忌,他心浮气粗之下,已说不上什么审察敌情、随机应知。
我做了这事,当真错尽错绝,我听从师尊教诲,一心研求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但那龙姑娘实在是天仙下凡,我一见之下,便日思夜想,再也管不住自己。
四是王重阳旧伤复发,也是死因之一。王重阳曾经受过旧伤,这在原著中也有提及:
那书生又道:“重阳真人临别之际,对我师言道:近来我旧疾又发,料想不久人世,欧阳锋虽然了得,好在先天功已有传人,再加上皇爷的一阳指神功,世上已有克制他之人,就不怕他横行做寿怪了。一阳指是大理不传之秘,多承指点,贫道得见大道,欣喜无已,但绝不传人。”
王重阳在华山论剑之前,曾经起兵抗金,也在江湖上行走,曾经受过内伤。这个内功是隐疾,虽不致死,却让王重阳早逝。
至于这个内功是谁伤的,结合《神雕侠侣》,我认为是独孤求败。
杨过被郭芙斩断右臂之后,曾经来到一无名山谷,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只奇异的大雕,在它的带领之下,来到独孤求败的剑冢。
剑冢里本有四把剑,其中一把是三十岁之前所用的紫薇软剑,因伤义士不祥,所以抛之深谷。
在北宋末年,称得上大侠的有几人?谁又能称得上是义士呢?所谓义士,是一种褒义的说法,在当时能称为义士,唯有起兵抗金而已。
王重阳因为不满金人侵占中原,曾奋起组织义军抗金,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可称得上义士,武功又可以和独孤求败一决雌雄的,唯一王重阳而已。
所以在王重阳起兵抗金时,曾经与独孤求败一战,这一战,独孤求败以紫薇软剑刺中王重阳,胜了一局。
这一剑给王重阳造成了暗伤,一直成为困扰他健康的存在。后来王重阳华山论剑,与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一灯大师等四人决战了几昼夜,最终胜出,获得了《九阴真经》。
因为这一战太过耗费心神,引发了王重阳的内伤,最终导致其早逝。
也因为王重阳的早逝,独孤九剑才放弃了紫薇软剑,将其抛入深谷,并改用玄铁重剑。
总之,王重阳的早逝,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年龄大于其他四绝,二是他一生所作的大事太多,不管是抗金还是创立全真教,都大耗心力,三是他修行的先天功是清心寡欲的武功,因林朝英之死,太过伤神。四是有内伤在身,因华山论剑引发了内伤。
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才导致了王重阳的早逝,一代传奇由此殒落,可惜可叹。
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自然是因为王重阳年岁最大的缘故啦。
金庸在小说中其实并没有直接点明王重阳的年岁,但依据小编的考量,王重阳的年纪要大大超出五绝的,故而最终是因为年岁过高,而最先离世了。
第一次华山论剑,抢夺《九阴真经》时,王重阳早已经是50多岁的年纪,而且王重阳去世的比较早,历史上他是58岁就去世了,而金庸小说虽然在武学上夸张夸大,但是在历史人物上还是大体遵循他们的生卒时间的。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不久就死了,所以华山论剑时王重阳的年纪应该是在五十五到五十六左右的年纪。
而当时五绝的年龄,我们也可以大体推算得出。郭靖从大漠踏入中原,初次见到黄蓉时,小说记载黄蓉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而按照古时候的婚嫁年龄,男的应该也是十五岁以上才能娶妻生子,所以当时(黄蓉15岁时)的黄药师至少是30岁。而试想一下虽然黄药师身为五绝之一,武功高绝,但不可能十三四岁就跑到华山和王重阳等人争夺《九阴真经》吧,所以年龄应该再往上面走。当时的王重阳五十多岁,如果五绝的年龄低于他的半数,也就是25岁,那么估计王重阳是绝不会出手的,因为那相当于欺负小朋友啊。所以五绝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的年龄应该都差不多在三十岁左右,却也不会太老。
小说中黄蓉第一次见到洪七公的时候也曾点名,说:“果然是他(洪七公),不过他这般年纪,看来比邱道长(丘处机)还小着几岁,怎会与全真七子的师父(王重阳)齐名”。丘处机是王重阳的第四个弟子,自然比自己的师父要年轻很多,而洪七公看起来比丘处机还要年轻,则可以看出他相较于王重阳,还是有一定的岁数差的。
王重阳虽然武功高绝,也潜心修道,但是用古话说,就是“寿数天定”,年纪大了,自然便去世的早,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全文完)
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你好,我是国风:
我个人感觉,是和他修炼的武功先天功有关!道家本重养生之道,很没有可能出现夭寿的情况。同属全真教的俗家弟子老顽童周伯通,大概活了上百岁。全真七子虽然没做交待,除了妄死的谭处端。剩下的六个直到郭靖,黄蓉襄阳城下殉国都没有死。由此可见,全真道养生的功效非凡。但很奇怪的,作为全真教的创始人,掌教王重阳很早就死了。完全没有活过自己的师弟甚至徒弟。
当然,咱也不能排除王重阳得了什么恶疾,最终一病而死。但参看他死的情形,并非是得了病而死(王重阳甚至预见到了自己的死期)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元气枯竭而死(最后使计策打伤了西毒欧阳锋,耗尽了最后的真气,一下就死了)而且是无可逆的!〈否则他完全可以再修炼养气之术以延年益寿〉
事关与元气,多半就和他的修炼有关了。原著所述,我们知道王重阳最厉害的武功是先天功,都是这么厉害的武功他居然没有传给自己的徒弟,甚至与武痴的师弟都不曾传予。大概很有人会以为“先天功”必须童子之身修炼。可能全真七子和老顽童都因为那些好玩的事儿,失去修炼的资格。但是老顽童在遇到瑛姑之前肯定是童子之身。全真七子中除了马钰和孙不二,也不能笃定其他人不是童子之身。而且最大的破绽,是王重阳最后把先天功传给了南帝段智兴。而段智兴肯定不是童子之身。所以童身才能修炼肯定是站不住脚了。
那么王重阳宁肯冒着全真教衰落于江湖的风险也不肯把他的先天功在本教传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先天功有什么不妥!结合他的短寿,我认为肯定和这有关。至于他传给南帝,也并不是有什么坏心要害南帝〈之前还要传给北丐洪七公来着〉因为他知道这两个人都有自家的武功路数,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功于先天功的修炼,而且以他们的功力情急之下可以催动先天功的使用〈虽然发挥不了王重阳本人的效能〉但也不必着重先天功的功法。王重阳只想他的先天功能流传下去,并以此对付邪恶的西毒欧阳锋。
先天功必然是一种耗损内力极大的武功,甚至像崆峒派的七伤拳一样,七伤一出,七者皆伤。〈所以王重阳最后偷袭欧阳锋用的是一阳指,因为以此时他的功力已经推动不了先天功了,否则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一光耀本门功夫的机会。〉试想:这样的一门武功,王重阳怎么可能再传给自己的弟子和师弟贻害后人呢!他自己,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已经够了。还是不要让这种功夫存在于世上贻害众生罢了。有如红叶大师最终烧毁了葵花宝典时一个心情!
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根子在全真教的内功上。王重阳半路出家,凭借过人的天赋,研习道家性命双修之法,创立全真教武学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王重阳的武学理念是“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王重阳率先发现了人体先天真气的奥妙,创立了先天功,调动人体内部的力量,由此施展出的内功威力无穷。也由此在华山论剑时一举降服四绝,夺得九阴真经。
华山论剑经历了一番剧斗,大耗精力,此后王重阳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是灯枯油哦的结果。王重阳苦思多日,恍然大悟,原来是全真教的内功过于霸道,虽然威力极大,却不是人的肉体所能承受的,内功越高,越伤元气,本来武林中的高手,但凡内力高深都能长寿,唯有全真内功不行,尤其是修习了先天功之后,凌厉霸道,寿命更短。
想到死后欧阳锋无人能制,王重阳带周伯通拜访南帝,将先天功换了一阳指,周伯通误打误撞和刘贵妃私通,失去了童子之身。
王重阳一声叹息,又羞又愧,带周伯通回终南山。他知道自己这个师弟武功资质很高,将来修成绝顶高手是必然的事,本来指望能在这师弟身上研究出改进全真内功的法门,让全真内功不再折寿,可周伯通失去童子身,只怕再无可能了。因此对周伯通长吁短叹,抱怨其不争气破了身,又怕他修习九阴内力暴涨招来反噬,逼他发下毒誓不学九阴。
王重阳又招来弟子,反复教导要用心修道,不必沉迷武功,他本来极喜欢丘处机,偏偏做出讨厌丘处机的样子,都是为弟子考虑。
王重阳死后,周伯通深陷桃花岛,被打断双腿、关在岛上多年,又被毒蛇咬住,又被黄药师碧海潮生曲折磨,大耗元气,反而把一身的全真内功打磨的平和柔顺,不再损伤身体,有修习了空明拳,掌握了双手互博的绝技,进一步降低了内功的强度,如此种种,终于化解了全真内功的霸道脾气,一口气活了一百多岁,
全真七子不知全真内功的危害,努力修习,个个短命,马钰仅61岁,谭处端仅63岁,孙不二仅64岁,刘处玄仅57岁。只有丘处机活了79岁,也不算长。马孙二人虽然是夫妇,半路出家,失去了童子身,但细心惜命,不好斗,没受过伤,因此短寿。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火拼,大伤元气,后面又多次受伤,反而活的较长。
大侠郭靖学过全真内功,一方面有梁子翁的蝮蛇宝血补身,一方面有美貌的黄蓉,持续失去元气,因此身体健康。
到了耶律齐,虽然娶了郭芙,郭芙心里只有杨过,对他客客气气,那件事时有时无,一年也不过两三次,因此两人只有耶律渊如一个后代,耶律齐又讲究养生,因此寿命也极短。
全真的问题,还是全真的基础内功,不是先天功。先天功是施展的法门,不是铸基的内功。王重阳的问题在基础内功上。
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因为王重阳比别人大了二十岁不止。
五绝第一次华山论剑的年龄问题一直是金学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个问题也是解开所有谜题的钥匙。郭啸天和杨铁心第一次看见丘处机时,丘处机是个三十五六岁的汉子。过了十八年,郭靖从草原进入江南和黄蓉拍拖,洪七公问他们要烧鸡吃,洪七公看上去是个中年男子,黄蓉心想,洪七公和王重阳齐名,年龄看上去却没丘处机大,可见丘处机的年龄活在狗身上了。又说,我爹爹也跟王重阳齐名,但也不见老啊。后来郭靖去了桃花岛,老顽童跟郭靖说,王重阳死的那天,欧阳锋前去抢九阴真经,看上去比我还小好几岁。黄蓉被裘千仞打了一掌,跑到一灯大师处疗伤,一灯大师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高僧。
正史中王重阳活了五十七岁,金庸先生虽然在小说中把王重阳出生年龄推后了,但是这个年龄构架没变。所以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五十岁左右,因为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虽然周伯通说他不想练,但他还是从头到尾看过一遍。然后结合自己的先天功创造了全真教内功心法。就如张三丰用三层九阳神功创造了太极心法一样。按王重阳五十五岁算,第一次华山论剑是郭靖十八岁的前二十年发生的。那一年丘处机三十三岁,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等人年龄差不多,都是三十岁上下,不超过三十五岁。段皇爷年龄大点,也就四十岁左右。因此王重阳的年龄要比其余四绝大十五岁到二十岁。这是他能够拔得头筹的根本原因。
或曰,难道年龄大武功就高吗。在金庸武侠的设定中,内力高低是衡量一个武术家武功高低的硬指标,而内力的高低需要时间的熬练,因此多练二十年内力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从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比赛规则可以看出,比赛采取的是淘汰制和车轮战原则。先是两两对战,之后轮番挑战胜出者。第二次华山论剑由于彼此知根知底,因此半天就结束了。而第一次华山论剑却比了七天七夜,很显然后来到了比拼内力阶段,否则不用这么时间长,因为比拼内力是最耗功夫的。王重阳之所以最终胜出,就是因为他的先天功比别人多练二十年,内力持久,占了年龄大的便宜。而其余三位武功初成,在内力上吃了亏。
于是一条线索出来了。第一次华山论剑有五个人被王重阳邀请,分别是段皇爷,欧阳锋,洪七公,裘千仞,黄药师。裘千仞对大理段氏的一阳指非常忌惮,因此半夜跑到大理皇宫把段皇爷的儿子打伤,试图阻止段皇爷参赛,去除一位对手。却没想到段皇爷属于喜当爹,孩子是周伯通的,因此见死不救,毅然参加了华山论剑。裘千仞一看段皇爷参加了,知道自己没戏,所以以武功未成为由谢绝了参加比赛。欧阳锋参加比赛后,才知道一阳指是自己蛤蟆功的克星,所以输给了段皇爷,而段皇爷的一阳指又破不了王重阳的先天功,所以王重阳最终胜出。至于洪七公和黄药师,他们的内力都差一截,根本排不上行。
参考书目:《射雕英雄传》
为什么王重阳会死在所有五绝前面呢?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神通王重阳从未正面出场,但是其影响无处不在。他一手创下的重阳派,在“射雕”与“神雕”的江湖赫赫有名,其徒子徒孙功成名就者不计其数,全真七子自不必说,全真七子的第一功成名就者也是人数众多。
作为第一次华山论剑的魁首,中神通王重阳先去其他四绝而仙逝,在郭靖出生之前大约已经辞世了。根据第一次与第二次华山论剑相隔二十五年,而二次华山论剑时郭靖大约二十岁,在郭靖出身之前一两年,曲灵风也到了牛家村,也就是说铜尸陈玄风与铁尸梅超风桃花岛盗取《九阴真经》下卷的事,也有此可以推出,王重阳大约在华山论剑后一两年内仙游而去。
作者如此的设定是为了什么呢?为何让王真人如此早的谢世呢?
个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从这三个方面推动着情节的向前发展。
王重阳的离世,符合生老病死的人生规矩。书中虽然没有明确他的年纪,但从他一生的事迹来看,王真人死时也算寿终正寝。他先是读书,二十多岁投笔从戎,抗击金兵入侵中原,十多年来戎马生涯,虽然竭尽全力却也无力回天,终南山建立活死人墓,后打赌输给林朝英,与活死人墓结庐,逐渐成立重阳教,忽忽数年又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到了华山论剑之际,王重阳已经进入暮年,再加上经年旧疾,中道陨落。
王重阳的离世,给西毒欧阳锋兴风作浪的机会。书中明明确确写到,中神通武功天下第一,这个弟子其他四绝都服气,就连欧阳锋这样的人物,也是惧怕王重阳的厉害,如果王重阳在世一天,西毒就不敢肆虐中原武林,那么,由欧阳锋这条主线掀起的风波就无从谈起,“射雕”一书情节无法推动下去。
王重阳的离世,也是郭靖成名立万的大好时机。书中对王真人那是推崇备至,爱国英豪,武学名家,一片丹心为国为民,这个伟岸的形象,也是郭靖的形象。老英雄的谢世,给予年轻人成长的机会,新陈代谢,江山代有人才出,郭靖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真正秉承王重阳的风骨,成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郭靖作为世俗版本的或者说详细进阶版本的王重阳,正所谓“王不见王”。
故,王真人的谢世,开始了一个“射雕”的江湖,一个属于“郭靖”的时代开启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