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林冲是一个悲催之人,他本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过日子,却因为妻子长得太漂亮,被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觊觎,最终在白虎堂被陷害,流放沧州,就这样高俅还不放过他,先是派官差在路上暗害,一计不成,又派富安陆谦到沧州火烧草料场,想要置林冲于死地。最终林冲杀死了富安与陆谦,雪夜上梁山。
在梁山上,梁山首领王伦鼠肚鸡肠,容不上林冲,更容不下后来因为智取生辰纲而被迫落草的晁盖一行,最终林冲火并王伦,扶晁盖上位,才有了梁山的新篇章。
林冲敢在梁山上杀王伦,为何不敢在白虎节堂杀了高俅呢?说起来,也是一个社畜的无奈。
我们先说一下林冲的身份,他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官职虽说不高,但他这个教头,在全国也不超过百人,也算是武术界的精英。
林冲武艺好,小日子过得美满,家里有一个长得极漂亮的娇妻,身上有闲钱,家里有房子。可是好多人都羡慕的生活。
这个生活很美好,但也束缚着林冲。
这个时候的林冲不求升官发财,只求过自己的小日子。哪怕是遇到了顶头上司儿子调戏自己的妻子,本来想打人的林冲,这个时候手也软了。
没办法,林冲有家小,高俅是他的主管领导,所以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忍让。
除了家小的羁绊,林冲的大意也有很大的关系,本来只是高衙内无礼,调戏林冲的妻子。林冲放过他,本以为这事到此为止,但没想到林娘子的美貌对高衙内的杀伤力,高衙内得不到林娘子,茶不思,饭不想,在长随富安的教唆之下,选择了林冲的好友陆谦。
陆谦在友情和升官发财之间权衡了一下,最终倒向了高衙内。陆谦请林冲喝酒,暗地里却派人找到林娘子,说林冲得了急病,倒在陆谦家里,骗了林娘子到陆谦家里,供高衙内玩乐。
但由于林冲的及时赶到,林娘子幸免于难。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如果林冲有了警惕心,或者将此事闹大,或者选择远走高飞,都可以逃过一劫。
而他却选择了忍让,而得不到林娘子的高衙内不死心,他装病骗过了父亲高俅,最终高俅出马,才有了林冲执刀误闯白虎堂一事。
总之,林冲为什么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一是他的背上有包袱,有房有车有老人,这都让他不能像鲁智深一样为所欲为。
二是他警惕心不够,本以为只是自己与高衙内之间的事情,高衙内出手,他尚可应付,但高俅出马,林冲就方了。
三是高俅有了准备。高俅作为林冲的上司,对林冲的武艺是有了解的。所以他在白虎节堂陷害林冲,先是派大批人马围住了林冲,自己再出现。也杜绝了林冲出手的机会。
《水浒》不是武侠小说,哪怕是万人敌的林冲,被包围之下,想要一刀砍了高俅,也不是容易事。
再说林冲为什么敢在梁山上杀王伦,在我看来,有多个原因。
这个时候的林冲,在富安陆谦火烧草料场之后,已经对高俅和官府失去了信任,他已经退无可退,所以才落草梁山。
但此时的梁山,是王伦作主,王伦本是一个落第秀才,在柴进的扶助下,才坐上了梁山首领的位置。林冲拿着柴进的书信投靠,王伦是心慌的,一方面,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不管是王伦,还是杜迁宋万,无人是他的对手。一方面,林冲是柴进介绍来的,对王伦的地位有着威胁。
所以王伦不愿接纳林冲,提出了纳投名状的借口,后来遇到了杨志,想邀杨志上山,制约林冲,但杨志志在官场,就拒绝了,万般无奈之下,王伦才接纳了林冲。
但王伦对林冲是压制的,当时梁山上,林冲武艺最强,却位在杜迁、宋万之下,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而这个时候,林冲远在山东梁山,他在汴梁的家里是什么情况,妻子林娘子可好,可否还受到高衙内的骚扰?他是牵挂的,按理说,他落草之后,完全可以派一个小喽罗到东京,将他的妻子和岳父张教头都接上山。
但王伦的态度,让他心寒,所以一直忍耐,等待机会。
后来,晁盖、刘唐、吴用、公孙胜一行七人智取生辰纲,被官府捉拿,无奈落草梁山。他们带着十万金珠宝贝来到梁山求接纳,而王伦依旧认为自己势单力孤拒绝接纳。
被吴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趁着夜晚找到了林冲,一般忽悠之后,激起了林冲的怒火。
于是在第二天,王伦亮明自己态度之后,林冲暴起,一刀劈死了王伦。
在这个时候,林冲刀劈王伦,除了他自己所说的理由:
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给盘缠,兴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担心家里的妻子,害怕夜长梦多,发生变故,而这一点,在晁盖作了梁山之主后,林冲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
一日,林冲见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安顿各家老小在山,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未保;遂将心腹备细诉与晁盖道:“小人自后上山之后,欲要投搬取妻子上山来,因见王伦心术不定,难以过活。一向蹉跎过了,流落东京,不知死活。”
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王伦也是害死林娘子的凶手之下,担心妻子,也是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的理由之一,不知道我说得有理否?
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林冲到死都想着回归体质,他的怒火只是针对高俅并不是朝廷,在高俅没害他家破人亡之前,林冲是不会握着朝廷的尾巴撒手的,所以不敢杀高俅
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此一时彼一时,杀王伦和杀高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杀掉王伦的原因:1、林冲走头无路被逼上梁山,他已经没有了退路。而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使他在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火种。一旦条件成熟,林冲势必要爆发。
2、林冲不是普通江湖人士,他是不甘默默无闻的。而王伦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使林冲看清跟着王伦是没有前途的。
3、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七人上山,使林冲看清了这是一群干大事的人。跟着他们必定能大显身手。
所以林冲才果断出手,杀掉王伦,推举晁盖坐上寨主宝座,使梁山很快就兴旺发达起来。
不杀高俅的原因1、林冲带着新买的宝刀来到殿帅府,是应高俅派人邀请观赏宝刀的。所以他即没有杀高俅的动机,也没有杀高俅的思想准备。他属于是被蒙骗误入了军机重地白虎节堂。
2、高俅是林冲的顶头上司,他不仅不能杀高俅,即便在高衙内欺侮林娘子时,碍于高俅的关系,仍然忍气吞声咽下了这口窝囊气。
3、林冲是体制内的人。他不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更不可能想到落草为寇。所以当受高俅陷害发配沧州时,半路被鲁智深解救,他仍然坚持去沧州服刑,梦想服刑期满仍回到体制中来。
而如果杀了高俅,一切都将成为泡影。所以林冲是不能杀高俅的。
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林冲不敢杀高俅是因为而林冲有太多顾虑,首先想着仕途,其次想着家眷,想着可爱的娘子,如果杀了高俅这一切都将失去。而到了梁山杀王伦,可以说林冲当时已万念俱灰,已沒有了退路,没有了顾虑
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林冲就是欺软怕硬,高俅在梁山被捉,他要想杀有的是机会,即使在聚义厅上他要相杀谁也拦不住,况且出了宋江真没人拦,宋江手无缚鸡之力,想拦也拦不住,杀了也就杀了,但是他不敢。
林冲敢在梁山杀王伦,为何却不敢在白虎堂杀了高俅?
林冲梁山杀王伦和白虎节堂被陷害这两件事非常具有对比性:
白虎节堂的时候,林冲很清楚自己当时的处境,手持兵器闯进军事禁地,被砍头的机率非常大!可是就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林冲也没有表现出要反抗的意思,只是拼命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梁山火并王伦的时候,林冲的生命没有受到威胁,而且当时的矛盾并不在自己身上,完全是晁盖与王伦之间的事情。那时候晁盖和王伦各自拥有自己的团队,只有林冲孤身一人,两个团队之间闹矛盾,不管是从实力还是从自身安全考虑,林冲都不应该强出头。但结果就是,林冲站出来杀了王伦!
有人认为,林冲在白虎节堂杀不了高俅,因为那里埋伏了重兵。大家不要忘了,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手持宝刀与高俅同处一间屋内,他真要狗急跳墙拔刀杀高俅,或者是劫持高俅做人质,然后逃离太尉府,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林冲刚见到高俅的时候,埋伏的人还没有出现,从心理上来说,白虎节堂的压力比梁山火并王伦时要小得多!
火拼王伦的时候,王伦和晁盖的团队加起来有五百多人,虽然没有全部到场,但是现场双方最少都有几十人。林冲这时候要强出头,不管得罪哪一边都有可能被群殴,因此他这时候的心理压力会更大。
林冲的反常行为让人不解,可以说在整个水浒传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就是林冲。有人认为他胆小懦弱,贪图权力;有人认为他心胸宽广,重情重义。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林冲的这两个事件,看看林冲到底是怎样的人。
林冲与高俅的结怨过程开始的时候,林冲与高俅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怨,甚至两人还有些交情。根据原著描述,林冲在街上遇到卖宝刀的人,花了一千贯买下后爱不释手,当时还说了这么一句话:
“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林冲与高俅之间常有交集,而且从林冲几次开口向他借刀来看,高俅平时也没把他当作外人。
林冲倒霉是从高衙内开始,高衙内是高俅的干儿子,林冲与妻子张氏到庙里烧香还愿的时候,高衙内调戏了张氏,林冲当时想出手教训对方,却又不敢下手,原文是这样写的: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林冲吃了哑巴亏,心里自然不痛快,但是当鲁智深提出要帮他出这口恶气的时候,林冲又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男子汉大丈夫,妻子被人调戏却要别人帮忙出头?于是他说了这样的话: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那意思是,我有能力揍他,但目前还是保饭碗要紧……
鲁智深没办法,只能留下一句:“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可是从始至终,林冲都没有找过鲁智深。其实林冲遇到的这些难题,完全可以找别人帮忙解决,鲁智深可以,街上的混混泼皮也可以,但是林冲没有,说好听点他是不想连累朋友,说不好听点就是面子上过不去。
这时候与林冲结怨的是高衙内,接下来陆谦出场,设计把林冲支开,并把张氏骗到他家里与高衙内相见。林冲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到陆谦家中,高衙内跳窗而逃,但是林冲没有去追,而是把陆谦家的东西摔得粉碎,然后提了一把尖刀蹲守在那里,等陆谦等了三天三夜!
林冲把对高衙内的怨恨也发泄到了陆谦身上,虽然在这件事情上高衙内才是主犯,陆谦只是帮凶,但可以看出,此时的林冲对高衙内无可奈何。
由于陆谦有了性命之忧,所以才会对林冲起了杀心,在高俅面前制造谣言,并且策划了“白虎节堂事件”。高俅也是因为听了陆谦等人的谣言后,才有了杀林冲的动机。
白虎节堂事件中,林冲被两名承局带进太尉府,并一步步引向白虎节堂。当林冲发现自己误入禁地的时候,立即想转身离开,此时高俅出现。到了这个时候,林冲还不知道这是个圈套,但是接下来与高俅的几句对话,林冲完全可以想到高俅要杀他!
高俅:“林冲!你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
林冲:“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
高俅:“承局在那里?”
林冲:“他俩个已投堂里去了。”
对话到这里,林冲应该可以想到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高俅第一句话中的“你知法度否”,份量非常重!而且高俅说没有呼唤林冲,但是却有两名承局带着他进来了,而且走进了军事禁地,普通人怎么可能进来这里?很明显,这两名承局就是太尉府的人。
林冲是教头,他的岳父也是教头,他的父亲是提辖,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林冲不可能不知道持兵器进入白虎节堂的后果!所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时间,林冲应该会有生命受到威胁的感觉。
接下来高俅吩咐左右拿下林冲,立刻从耳房出来三十多人!林冲此时如果要杀高俅,或者劫持高俅,他是这能力和时间的,只需要拔刀冲到高俅面前就可以,做这个动作远比三十多人从耳房出来的时间要短得多,但他没有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他见到高衙内都手软了,更何况是在高俅面前?
从林冲这些表现来看,他内心里害怕“体制内”的上级领导,正如他自己说的“不怕官只怕管”。林冲的这种心理表现也和家庭有关,他父亲是提辖,岳父也是教头,都是微不足道的职位,为了保住饭碗,自然要巴结好上级领导。
但是林冲的等级观念是对人的,他在高俅甚至高衙内面前表现得服服帖帖,但在同样是“上级”的王伦面前,林冲完全是不屑一顾!
分析火拼王伦事件林冲通过柴进的关系进入梁山,当时梁山好汉的日常开销也是柴进资助的,虽然王伦没有什么实力,但人家始终是山寨主。
林冲自打进入梁山开始就一直瞧不起王伦,表面上看是由于初入梁山时被刁难,实际是林冲的等级观念在作怪。
王伦在原著和影视作品的形象都不怎么好,心胸狭窄,嫉妒比自己强的人,但实际上王伦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梁山建立初期,人数并不多,他们在王伦的带领下也是混得风声水起,这一点在晁盖等人计划劫生辰纲时就可以看出。
当时晁盖和吴用去找阮氏兄弟,船上说兄弟们的日子不好过,大鱼也捕不到了,梁山泊那边又不敢去。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在王伦带领下的梁山已经有一定的势力。更重要的是,如果王伦没有能力,柴进会扶持他做山寨主吗?柴进是梁山建立初期的金主,也正因为梁山的经济来源要靠资助,所以王伦才会特别在意开销问题。
王伦成为梁山寨主,但在林冲看来就是一名落地秀才,没有功名,没有体制内的官职,这就是林冲看不起王伦的主要因素。
晁盖团伙来投靠梁山的时候,林冲晚上还偷偷会见了他们,并向他们揭了王伦的短,还表示如果王伦不肯留他们,这事就包在他身上!接着第二天就发生了火并王伦事件。
同样是“匪”,林冲对晁盖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晁盖落草之前是“保正”!保正是宋朝的官职,虽然不是朝廷任命,由地方上选出来的,但比起林冲的“教练”一职,保正更具有权威性。
这也是为什么林冲杀了王伦后,要推举晁盖做第一把交椅,一方面是晁盖原来就有“官职”,另一方面林冲是为了避“夺位”之嫌。
林冲性格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林冲敢杀王伦而不敢杀高俅,主要是“惧官”,这一点在对待宋江身上也有体现。
宋江做过押司,所以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宋朝“公职人员”愿意服从他的安排;宋江讲江湖义气,所以落草的好汉也愿意追随他。
高俅被捉上梁山的时候,宋江以礼相待,众多好汉中唯有林冲与杨志对高俅咬牙切齿,怒目而视,但两人都不敢动手,主要是宋江在那里压着!
林冲除了惧官的性格外,还特别爱面子!他不想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情,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离开的时候用禅杖打断一棵树吓唬官差,两官差夸赞鲁智深好身手,这时候戴着枷锁的林冲还不忘炫耀一把:
“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这句话不仅暴露了鲁智深的身份,也将他陷入危险之中,官差很有可能向高俅告密说鲁智深救了林冲。所以林冲爱面子的这个性格害了自己,也容易害了朋友。
大家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